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人物·访谈 > |曾剑《向阳生长》:青年作家在军旅题材的开拓

|曾剑《向阳生长》:青年作家在军旅题材的开拓

来源:新华网 | 时间:2021-02-28 20:49:05 | 点击:1145

当代作家怎样写作军旅题材作品?又可以在哪些方面做出创新?

最近十月文艺出版的《向阳生长》是军旅作家曾剑写作的一部长篇小说,故事讲述了湖北红安大别山南麓的这片被革命鲜血染红的土地上,杨氏家族四代人从军卫国的故事。

最近,“万物有爱,向阳生长——曾剑《向阳生长》新书分享会”在京举行,评论家邱华栋,作家付秀莹,作家、出版人林苑中,以及《向阳生长》作者曾剑,围绕《向阳生长》,就小说里的真实与虚构、人物塑造与语言等方面进行讨论。

新书分享会现场

新书分享会现场

曾剑为湖北红安人,新书分享会现场1990年3月入伍。现为鲁迅文学院与北京师范大学联办的现当代文学创作方向在读硕士研究生。出版长篇小说《枪炮与玫瑰》《向阳生长》《黑石铺》,小说集《冰排上的哨所》《穿军装的牧马人》《玉龙湖》。

关于这部书的写作曾剑在自述部分谈道:“我是红安山里面的放牛娃,走到今天每一步都特别艰难,之前这本书的名字叫《男人传》,因为我写到一家弟兄六个,加上‘我’父亲、养父,一共是八个男人,所有的女人的故事都是围绕着他们,都不是主角。邱华栋老师说有一位女作家的一个作品叫《男人传》,后来我想了一下,生活虽然很艰难,但是无论雾霾多么多,总会有阳光照到大地,于是改叫《向阳生长》。”

曾剑谈到《向阳生长》的创作持续六年,在写了第一部长篇小说《枪炮与玫瑰》后,曾剑更想写一个自己的故事,挖掘自己乡村生活的经验,后来在鲁院高研班的学习和创作中,由于同窗和老师的鼓励而收获了写作的自信,从而推动本书写作。

曾剑是邱华栋很多年前就发现的一位军旅作家,邱华栋说:“曾剑是军人出身的作家,曾当过是特种兵。我在《人民文学》杂志当副主编的时候,偶尔看到他的一个小说,叫《岸》,写的是一个逃兵的故事,但是这个故事设计得非常巧妙。”邱华栋也评价曾剑的写作新颖而不刻意做作,是“贴着地面走”。

关于《向阳生长》,邱华栋认为,这部小说的主人公叫杨向阳,我们可以把他看作另外一个内心里生长着的曾剑的化身,而杨向阳又绝不仅仅是作家本人,也不仅仅是杨向阳自己,他是乡村众多成长少年的代表。

“成长文学是人类永远的母题之一,我们通过《向阳生长》可以了解杨向阳的成长历程,同时也可以从中读到作品与中国现当代以来的历史线索的关系;最后,特定的地域文化背景下烘托出来的这样一个家族,它跟这个时代的关系也有诸多可思考的地方。”邱华栋说。

主持人付秀莹和曾剑是同学,她认为这部作品充满了阳刚之气,同时又不乏细腻的温情和柔软,对于曾剑来说长篇是他的一次突破,给读者很大的阅读上的震撼,刷新了固有认识,洋洋洒洒30多万字,书中人物个个有性格,有清晰的面容,好像掩上书卷再细想如在眼前,每个人都是鲜活生动的。“作者写了很多家族史、民族史,包括将近一个世纪的时代风云变幻,这样一个史诗的品格、这样一种叙事的基调,以及他小说里语言的魅力,具有很大的阅读抓力,特别让我着迷。”她评价道。

林苑中认为,对他们这代作家来说,都面临着“怎么写”和“写什么”这两个重要的命题,而曾剑的作品不仅是讲了男人的成长的角度,同时也讲了隐秘的时代的历史,讲了民族史:“他是从一个小的角度切入,然后讲出这个时代,其中包含了他对生命的理解和对军事题材的全新书写方式,形成了差异化的特色。”

“我本身也在做出版,曾剑是我们的作者,我非常看重他的语言的感觉以及画面的呈现,他有一个短篇叫《穿军装的牧马人》,讲一个小伙子会舞蹈,他在一个草原之地守望,其实他是稍微有些阴柔气质的男生,他要到部队去锻炼,在远离都市喧嚣的僻静的草原之地修为自己,这个过程也是一种成长。在成长过程中他期待有一个女孩子来,从某种角度也是一种等待戈多,因为在等待过程中,他从没有实际的经验,都是心理上的呈现。”林苑中谈及。

邱华栋从更宏观的层面看到,中国当代70后作家正在走上文学的中心舞台,这样一批作家拿出他们人生中的力作,为中国当代文学注入活力。其次,《向阳生长》这种题材也是站在新的历史纬度上、新的时空节点上呈现出来的,展现出了和《白鹿原》《平凡的世界》等作品不同的风貌;此外,要推广全民阅读,文学阅读就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自我的教育,能在我们的生命中打开一扇窗,带来阳光,因此万物才能向阳生长。

林苑中补充说,这一代作家除了形成长篇巨著之外,还要能够面向历史长河,要做一个写作的长期主义者,坚持自我的警觉和要求,把真正有价值的写作品留下来。曾剑是一个军旅作家,现在也是一个自由状态,这能给他提供非常好的角度和视野去审视他的题材和生命体验,找到生命的爆发点、写作的爆发点。

曾剑也袒露了自己的写作过程:“在创作这个作品时,我有一个深刻的感受,往往一个作家无法控制自己小说里的人物。我其实对我的父亲特别敬佩,我想把我的父亲当主角,结果写着写着,小说里的聋二就呈现出来了,写聋二是带着一种悲悯的、同情的心理来写的,同时也有一种爱戴的心理。这样一个伟大的人,他在病痛之中时刻惦记着杨向阳,如果没有他,杨向阳不可能成为一个军官,成为一个军旅作家。而现实中确实有这样一个人,我也因此得到过那样的目光和爱,那样的关切和保护,对于他我很感恩,于是希望用文字回馈他。”

新书|曾剑《向阳生长》:青年作家在军旅题材的开拓

新书|曾剑《向阳生长》:青年作家在军旅题材的开拓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打通能源“动脉” “电”点亮美好生活 我国“十四五”能源高质量发展成绩斐然

央视网消息:能源被誉为工业的“粮食”、国民经济的命脉,和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十四五”以来,中国能源事业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和历史性成就,成为世界能源转型的重要推动者,14亿多人的能源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绿色低碳发展举世...

实现毫秒级“动态定格” 中国科大破解神经传信“微观密码”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毕国强教授团队通过自主研发的毫秒级时间分辨冷冻电镜技术,揭示出大脑高效传递信息的“微观密码”,解决了神经科学领域长达半个世纪的关键争议。《科学》杂志发表了这项神经科学领域的突破性研究成果。...

杭州警方:男子造谣“新娘向摄影师发送涉黄信息”被行政拘留

央视网消息:杭州市公安局临平区分局10月16日发布警情通报,近日,杭州市公安局临平区分局在工作中发现“杭州新娘与摄影师的瓜”的信息在网上传播,迅速开展核查。经调查,10月9日,网民曾某某(男,38岁)为博眼球,编造“新娘...

北京市发布寒潮蓝色预警

央视网消息:北京市气象局发布寒潮蓝色预警,受强冷空气影响,预计16日夜间至18日夜间北京市将出现寒潮天气,最低气温降幅8℃左右,17-18日夜间平原地区最低气温降至4℃左右,请注意防范。 编辑:邢斯馨 ...

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发布2025年第三次“中国好人榜”

新华社乌鲁木齐10月15日电 2025年第三次“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10月15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举办。经各地推荐、网友评议和专家评审等环节,共有138名助人为乐、见义勇为、...

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焕然一新

  游客在江西景德镇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休闲。新华社发  【文化印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古至今从未断流,陶瓷是中华瑰宝,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名片。  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严格遵循保护第一、修旧如旧的要求,实现了陶瓷文化保护与...

市场监管总局批准发布《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

记者今天了解到,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强制性国家标准《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该标准由国家疾控局组织修订,将于2026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对教室采光和照明提...

西藏建设800多个高原和美乡村 “生活幸福,日子甜!”

西藏自治区那曲市色尼区那曲镇杭嘉新村,一栋栋两层小楼让人眼前一亮。“欢迎来到我的新家!”村民念扎的家里窗明几净,家电家具一应俱全。“以前在牧区住帐篷,取暖靠烧煤,下雨会漏水。”念扎说,“搬进新家后,供电供暖都有保障,还通...

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原工会主席、机关党委书记屈海燕受贿案一审公开宣判

央视网消息:据山东高法微信公众号消息,2025年10月13日,山东省济宁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原工会主席、机关党委书记屈海燕受贿一案。以受贿罪判处被告人屈海燕有期徒刑十年六个月,罚金人民币八十...

菲律宾宿务省地震死亡人数上升至75人

  据菲律宾国家减灾委消息,截至10月13日,菲律宾宿务省9月30日地震导致的死亡人数上升至75人,另有559人受伤,受灾人数超过74万。  报告显示,超9.4万座房屋在地震中受损,医院、学校等公共建筑也有775处受损。...

2021
02/28
20:49
浏览量: 1145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专访“当代郑和”刘建军的精彩人生故事

专访“当代郑和”刘建军的精彩人生故事

让黑土地变成金土地

让黑土地变成金土地

雪落倾歌·王圣松 | 河上有风

雪落倾歌·王圣松 | 河上有风

留住精气神 弘扬正能量 — 写在刘宏新书出版之际

留住精气神 弘扬正能量 — 写在刘宏新书出版之际

《路》-文集前奏曲

《路》-文集前奏曲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