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人物·访谈 > 珠峰攀登者张卫东:测量世界之巅中的惊心动魄和梦寐以求

珠峰攀登者张卫东:测量世界之巅中的惊心动魄和梦寐以求

来源:中国网 | 时间:2023-07-25 12:30:18 | 点击:3549

张卫东到达海拔6010米洛堆峰峰顶。受访者供图

“珠穆朗玛峰高8848.86米,这一精确数据的获得,也有我的一份力量。”说起2020年珠峰高程测量,张卫东总是很自豪,他说,“这是我的青春非常值得骄傲的一件事情。”

2023年,张卫东获得了教育部颁发的“全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

读大学前,张卫东曾在部队服役,获得多项荣誉。2017年,张卫东从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专业毕业后,进入慕名已久的单位——自然资源部第一大地测量队工作。

自然资源部第一大地测量队也称国测一大队,建立于1954年。69年来,国测一大队先后七测珠峰、两下南极,39次进驻内蒙古戈壁荒原,52次深入西藏无人区,53次踏入新疆沙漠腹地,徒步行程累计超过6000多万公里,在中国测绘史上具有极重的分量。

2019年,全国第三次国土调查开始,张卫东和他的同事们接受了最艰巨的任务之一——到西藏双湖县,对全域超1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进行测量。

海拔5200米的双湖县,是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县级行政区,高寒缺氧,全年8级以上大风天超200天。当地常住人口不到1.4万人。

这是张卫东第一次去那么高海拔的地方,因为在无人区,生活极为不方便,能买到东西的地方离他们的驻地有100多公里,每次他们都要储备足够的食物。他们大部分时候住在乡政府或村里边,有时就在野外搭帐篷或者睡车上,两三个月洗不了一次澡。他们会遇到比越野车还大的野牦牛,还要小心翼翼地躲避雪豹和守羊的藏獒。“我们去过的一些地方,连藏族同胞都没去过。”张卫东说。

2020年4月30日,2020珠峰高程测量启动,这是时隔15年后,中国再次测量世界最高峰高度,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开展的第七次大规模的测绘和科考工作。

体能素质良好的张卫东入选。他说:“这是每个测绘员梦寐以求的事。”

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分为攻顶组、支援组和接应组,张卫东是支援组组员。

登山前,他们进行了强度极大的训练。训练中,也有意想不到的危险。一次,4人一组的测绘队友,凭借登山绳艰难攀登海拔6010米、坡度达70°的洛堆峰,眼看就要到达时,夹杂着冰雪的大风使张卫东后面的队员失控并快速下滑,把距离10米外的张卫东拉倒。在下滑的瞬间,他立即制动,快速把冰镐反身压在雪里,后面的队员也立即采取制动,将自己制动住。

回忆起这一惊心动魄的瞬间,张卫东说:“两个人的重量,会把上面两名队员拉下来,冰镐、冰爪会伤到人,大家也有可能会跌入冰裂缝里。”正是部队的训练,使张卫东能迅速反应并处理危机。

2020年5月27日11时,8名冲顶队队员成功登顶珠峰。在峰顶竖立觇标,安装导航卫星天线,开展各项峰顶测量工作。

15时,张卫东等3人接到任务,带着雪深雷达探测器,从6500米营地攀登到7028米的北坳营地进行雪深系数采集。

当他们到达北坳冰壁下面时,已是17时30分。按照正常行进速度,要四五个小时才能到达营地,为把雪深数据尽快采集完送达大本营,那天,他们仅用了两个半小时就到达7028米营地。他们要挖一个深1.3米、长宽各1米的雪坑,这样的工程在平原很容易,但是在海拔7028米却是异常困难,队员们因极端缺氧而体力不支。他们轮番上阵,21时,采集雪深系数的雪坑终于挖好,经40分钟采集后,队员们立即下撤。

下撤途中,因积雪太厚,3人小队每30米一个人顺着雪坡往下撤,前一个人顺利下去,通知后面一个人下撤。当时雪一直在下,积雪很厚,天色黑暗,张卫东脚底一滑,冰爪踩到另一只脚的高山靴,整个人挂在了安全绳上,他下意识地紧紧抓住安全绳,停住了下滑,如果滚下去,旁边就是悬崖。23时28分,他们终于回到了6500米营地。

从参与训练到完成珠峰高程测量的半年里,张卫东瘦了26公斤。

珠峰是世界的高度,也是国测一大队队员们人生事业的高度。张卫东说:“参加了这么重要的任务以后,我给自己定了个规矩。以后的测量中,没有会比这更艰难的事情,所以每一项工作都要做得更好。”

在张卫东看来,是当兵的经历,让他不怕吃苦,而国测一大队的测绘精神,让他更愿意留在一线,去测遍祖国大江南北的一条条河、一座座山,在祖国的版图上留下自己的脚印,“那真是一件很骄傲的事情。”他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文凌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韩雅洁】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744万亿次、80亿人、100亿元 “数”说澎湃算力为经济发展积蓄强劲新动力

央视网消息:“十四五”以来,中国开启新一轮数字基础设施大布局,全国一体化算力网连通东西南北。算力总规模跃居全球第二,不仅为中国数字经济的成长浇筑新的基座,也创造了增长的新机遇。  12颗计算卫星进发太空,500公里高的太...

打通能源“动脉” “电”点亮美好生活 我国“十四五”能源高质量发展成绩斐然

央视网消息:能源被誉为工业的“粮食”、国民经济的命脉,和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十四五”以来,中国能源事业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和历史性成就,成为世界能源转型的重要推动者,14亿多人的能源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绿色低碳发展举世...

实现毫秒级“动态定格” 中国科大破解神经传信“微观密码”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毕国强教授团队通过自主研发的毫秒级时间分辨冷冻电镜技术,揭示出大脑高效传递信息的“微观密码”,解决了神经科学领域长达半个世纪的关键争议。《科学》杂志发表了这项神经科学领域的突破性研究成果。...

杭州警方:男子造谣“新娘向摄影师发送涉黄信息”被行政拘留

央视网消息:杭州市公安局临平区分局10月16日发布警情通报,近日,杭州市公安局临平区分局在工作中发现“杭州新娘与摄影师的瓜”的信息在网上传播,迅速开展核查。经调查,10月9日,网民曾某某(男,38岁)为博眼球,编造“新娘...

北京市发布寒潮蓝色预警

央视网消息:北京市气象局发布寒潮蓝色预警,受强冷空气影响,预计16日夜间至18日夜间北京市将出现寒潮天气,最低气温降幅8℃左右,17-18日夜间平原地区最低气温降至4℃左右,请注意防范。 编辑:邢斯馨 ...

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发布2025年第三次“中国好人榜”

新华社乌鲁木齐10月15日电 2025年第三次“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10月15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举办。经各地推荐、网友评议和专家评审等环节,共有138名助人为乐、见义勇为、...

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焕然一新

  游客在江西景德镇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休闲。新华社发  【文化印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古至今从未断流,陶瓷是中华瑰宝,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名片。  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严格遵循保护第一、修旧如旧的要求,实现了陶瓷文化保护与...

市场监管总局批准发布《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

记者今天了解到,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强制性国家标准《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该标准由国家疾控局组织修订,将于2026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对教室采光和照明提...

西藏建设800多个高原和美乡村 “生活幸福,日子甜!”

西藏自治区那曲市色尼区那曲镇杭嘉新村,一栋栋两层小楼让人眼前一亮。“欢迎来到我的新家!”村民念扎的家里窗明几净,家电家具一应俱全。“以前在牧区住帐篷,取暖靠烧煤,下雨会漏水。”念扎说,“搬进新家后,供电供暖都有保障,还通...

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原工会主席、机关党委书记屈海燕受贿案一审公开宣判

央视网消息:据山东高法微信公众号消息,2025年10月13日,山东省济宁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原工会主席、机关党委书记屈海燕受贿一案。以受贿罪判处被告人屈海燕有期徒刑十年六个月,罚金人民币八十...

2023
07/25
12:30
浏览量: 3549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专访“当代郑和”刘建军的精彩人生故事

专访“当代郑和”刘建军的精彩人生故事

让黑土地变成金土地

让黑土地变成金土地

雪落倾歌·王圣松 | 河上有风

雪落倾歌·王圣松 | 河上有风

留住精气神 弘扬正能量 — 写在刘宏新书出版之际

留住精气神 弘扬正能量 — 写在刘宏新书出版之际

《路》-文集前奏曲

《路》-文集前奏曲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