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讯:(徐小芮)当第一缕晨曦穿透云层,洒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十月的风带着桂花的甜香与丰收的气息,拂过城市的高楼、乡村的田野、边疆的哨所。这是一个被红旗染红的月份,一个被欢歌填满的月份,更是一个见证“国富民强”四字沉甸甸分量的月份。在这个盛大的节日里,每一个为生活奔波的身影,每一双创造美好的手,都在书写着属于中国的时代答卷。
华北平原的玉米地,早已被秋阳染成一片金黄。农民戴着草帽,弯腰握住一株玉米秆,轻轻一掰,饱满的玉米棒便落进臂弯。他粗糙的手掌上布满老茧,那是常年与土地打交道的印记,也是丰收的勋章。“今年雨水足,玉米亩产比去年多了两百斤!”他直起身,望着眼前一望无际的“金海”,眼角的皱纹里都溢着笑。田埂边,一台红色的联合收割机正轰鸣着前进,割台卷起层层玉米秆,转眼间,金黄的玉米粒便源源不断地涌入车厢。
这不是老李记忆里的田野了。他想起年轻时,收玉米全靠人力,一家人起早贪黑忙半个月,才能把几亩地的庄稼收完,遇到天阴下雨,更是急得睡不着觉。如今,从播种时的北斗导航播种机,到生长中的无人机植保,再到收获时的联合收割机,“科技范儿”早已走进田间地头。村里的合作社统一育种、统一管理,电商平台把自家的小米、花生卖到了全国各地,去年年底,家里不仅翻新了房子,还添了一辆小轿车。“以前盼着‘吃饱饭’,现在想着‘吃好饭、过好日子’。”老李望着不远处正在田埂上追逐嬉戏的孙子孙女,声音里满是踏实,“国家强了,咱农民的腰杆才硬,日子才像这玉米棒一样,越结越饱满。”
田野间的希望,不止在华北平原。在江南的稻田里,农民们驾驶着插秧机穿梭,绿油油的秧苗整齐排列,预示着秋日的稻香;在西北的果园里,红彤彤的苹果挂满枝头,果农们忙着采摘、装箱,脸上的笑容比苹果还灿烂;在东北的黑土地上,大豆摇着饱满的豆荚,收割机开过,留下一串串丰收的回响。这些散落大地的金色,是农民用汗水浇灌的成果,也是国家“三农”政策结出的硕果——从粮食补贴到农机购置优惠,从乡村振兴战略到农村基础设施改善,每一项政策都像春雨般滋润着田野,让“仓廪实”的梦想照进现实,让“民富”的根基扎得更深、更稳。
长江之畔的汽车制造厂,车间里灯火通明,机械臂在轨道上精准移动,焊花在空气中划出一道道亮眼的弧线。工人戴着安全帽,盯着眼前的显示屏,手指在操作台上灵活地敲击。他负责的是新能源汽车电池的组装工序,每一个零件的安装角度、每一根线路的连接顺序,都不能有丝毫差错。“我们这条生产线,每三分钟就能下线一台新能源汽车。”他的语气里带着自豪,“现在老百姓都爱买新能源车,环保又省钱,我们加班加点生产,就是为了让更多人开上咱自己造的好车。”
十年前,车间里大多是手工操作,不仅效率低,还容易出错;如今,智能化生产线覆盖了从焊接到组装的每一个环节,机器人代替了人工完成高强度、高精度的工作,工人们从“操作者”变成了“监控者”。工厂的产品也从最初的传统燃油车,升级为如今的智能新能源汽车,不仅在国内市场供不应求,还出口到了欧洲、东南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前总觉得‘中国制造’不如国外的,现在不一样了,咱的汽车、家电、高铁,在全世界都有名气!”
帕米尔高原的边防哨所,海拔超过四千米,十月的寒风已经带着刺骨的寒意。战友们穿着厚厚的防寒服,正沿着边境线巡逻。脚下的路崎岖不平,碎石和积雪混杂在一起,每走一步都要格外小心。高原的氧气稀薄,走不了多久,大家就会气喘吁吁,但没有人停下脚步。“我们多走一步,祖国的边境线就多一分安全。”战士的声音虽然有些沙哑,却异常坚定。
哨所旁的守望,是军人对祖国的忠诚誓言。在南海的岛礁上,军人顶着烈日巡逻,守护着祖国的蓝色国土;在北疆的林海中,军人冒着严寒执勤,捍卫着祖国的绿色屏障;在城市的街头,军人坚守岗位,维护着节日的秩序与安宁。他们是父母的孩子,是妻子的丈夫,是孩子的父亲,但当穿上军装的那一刻,他们便把“国家”二字放在了心中最重要的位置。他们用青春和热血,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让“国强”有了最坚实的保障,让百姓能够在和平的阳光下安居乐业。
十月的阳光温暖而明亮,照亮了城市的大街小巷,也照亮了乡村的田间地头。公园里,老人们悠闲地散步、下棋,孩子们在草地上追逐嬉戏,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商场里,人们忙着采购节日的商品,货架上摆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特产,琳琅满目;广场上,五星红旗迎风招展,人们自发地唱起《我和我的祖国》,歌声嘹亮,响彻云霄。
这就是我们的祖国,一个国富民强的中国。农民在田野里收获希望,工人在工厂里创造价值,军人在边疆守护安宁,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奋斗,共同书写着祖国繁荣昌盛的篇章。从吃不饱饭到全面小康,从落后挨打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封闭落后到开放包容,中国的发展成就,是亿万人民用汗水浇灌的结果,也是国家强大的最好证明。
作者简介:徐小芮,中共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文学艺术研究会会员、河北省诗词协会会员、河北省采风学会会员、河北省思辩语言学会会员。喜欢读书,畅游文海,文字娱心,温树是真平淡亦是真,著有《向天歌》作品集。作品刊发于《作家报》《中国晨报》《河北文学》等多家报刊杂志以及各类各级传媒。 编辑:王明 编辑:同期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