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人物·访谈 > 活力涌动 消费焕新——湖北文旅发展一线观察

活力涌动 消费焕新——湖北文旅发展一线观察

来源:新华网 | 时间:2025-09-06 16:38:26 | 点击:604

博物馆内,简牍里的历史一隅在现代技术加持下被重新照亮,游客纷纷驻足观看;夜幕降临,长河上灯火闪烁,游船伴着轻柔晚风徐徐前进……近日,记者随“活力中国调研行”主题采访团深入湖北多地,观察当地如何利用优势资源发展文旅产业,拉动消费。

  荆风楚韵,源远流长。历史长卷舒展,浪漫灵动的荆楚文化为文旅市场开拓出新空间。

  云梦县博物馆入口,巨大的弧形高墙以红黑楚漆为基调,刻画其上的麋鹿、章台、旗阵,仿佛瞬间带人穿越时空,走入灿烂瑰丽、大开大合的历史中。

  这是8月26日在湖北云梦县博物馆拍摄的以红黑楚漆为基调的弧形高墙。新华社记者龚兵 摄

  作为楚别都、秦重镇,云梦曾先后出土多枚简牍,一系列考古成果自成脉络。近年来,云梦县博物馆实施改造提升工程,新增沉浸式展厅、秦简书写台等设施,助力文明载体穿越时空,文明瑰宝永续留存。

  “将文化融入游览体验,越来越多游客愿意把‘文化’带回家。”云梦县博物馆副馆长栾丽说,玩偶、香包等文创产品深受游客喜爱。今年1至7月,该馆文创收入突破400万元,接待研学团队2万人次,带动周边餐饮、住宿消费增长。

  楚地阔无边,苍茫万顷连。华灯初上,长河边、古城里,荆楚大地的夜经济愈发火热。

  夜色降临,“长江三峡1”号纯电动游轮缓缓驶出码头。两岸灯光随音乐变幻闪烁,宜昌的夷陵长江大桥、宜万铁路桥、镇江阁等景观渐次呈现,不少游客走上露天平台,凭栏远眺。

  “电动游轮运行很平稳。江风清凉,感觉‘人在画中游’,非常怡人。”山西籍游客景女士说。

  宜昌地处长江中上游分界点,是三峡大坝和葛洲坝等水利枢纽所在地。近年来,当地依托区位优势与资源禀赋,推出“两坝一峡”“长江夜游”等旅游项目。

  三峡旅游集团旅游发展事业部副总经理张华明介绍,今年暑期,“两坝一峡”游轮接待游客近百万人,同比增长30%,再创新高。

  行唐礼、吟唐诗、赏唐乐、观唐舞……白日里恢弘气派的襄阳唐城景区,晚上流光溢彩、乐声怡人。

  这是8月27日晚在湖北襄阳唐城景区拍摄的焰火。新华社记者龚兵 摄

  景区一角,讲解员付秀丽身着唐朝服饰,对来往游客行唐代叉手礼。“景区突出盛唐文化,仿照唐朝建筑群搭建,是多部影视作品的取景地,希望游客朋友们能在这里感受夜色中的盛唐。”付秀丽说。

  此外,景区多个节目突破传统演出模式,利用裸眼3D投影等技术打造行进式夜游体验,让游客“边逛边赏”,在光影流转间“穿越”回大唐盛世。2025年上半年,景区接待游客103万人次,其中夜间游客占比达60%。

  球幕影院高清观影、VR设备沉浸体验……现代科技赋能,湖北多地解锁更多文旅新玩法。

  夜幕低垂,湖北十堰“武当一梦”园区内灯火璀璨。看完沉浸式表演走出剧场,许多游客还在不断回味。

  8月29日晚,在湖北十堰的“武当一梦”园区,游客们看完沉浸式表演后走出剧场。新华社记者龚兵 摄

  “剧目融合戏剧、舞蹈、武术、杂技、曲艺等多种艺术形式,运用前沿视觉装置和全息交互技术,将千年武当文化从静态展示转变为动态交互,更鲜活生动地呈现给游客。”湖北太和武当文化演艺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明说,今年开业以来景区已接待游客60万人次,营业收入2000万元。

  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克克介绍,近年来湖北立足文旅资源优势,统筹文艺创作、文博保护与旅游发展协同发力。今年1至7月,湖北接待游客5.47亿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约571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61%、16.07%。(记者黄韬铭、乐文婉)


【作者:黄韬铭、乐文婉】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744万亿次、80亿人、100亿元 “数”说澎湃算力为经济发展积蓄强劲新动力

央视网消息:“十四五”以来,中国开启新一轮数字基础设施大布局,全国一体化算力网连通东西南北。算力总规模跃居全球第二,不仅为中国数字经济的成长浇筑新的基座,也创造了增长的新机遇。  12颗计算卫星进发太空,500公里高的太...

打通能源“动脉” “电”点亮美好生活 我国“十四五”能源高质量发展成绩斐然

央视网消息:能源被誉为工业的“粮食”、国民经济的命脉,和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十四五”以来,中国能源事业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和历史性成就,成为世界能源转型的重要推动者,14亿多人的能源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绿色低碳发展举世...

实现毫秒级“动态定格” 中国科大破解神经传信“微观密码”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毕国强教授团队通过自主研发的毫秒级时间分辨冷冻电镜技术,揭示出大脑高效传递信息的“微观密码”,解决了神经科学领域长达半个世纪的关键争议。《科学》杂志发表了这项神经科学领域的突破性研究成果。...

杭州警方:男子造谣“新娘向摄影师发送涉黄信息”被行政拘留

央视网消息:杭州市公安局临平区分局10月16日发布警情通报,近日,杭州市公安局临平区分局在工作中发现“杭州新娘与摄影师的瓜”的信息在网上传播,迅速开展核查。经调查,10月9日,网民曾某某(男,38岁)为博眼球,编造“新娘...

北京市发布寒潮蓝色预警

央视网消息:北京市气象局发布寒潮蓝色预警,受强冷空气影响,预计16日夜间至18日夜间北京市将出现寒潮天气,最低气温降幅8℃左右,17-18日夜间平原地区最低气温降至4℃左右,请注意防范。 编辑:邢斯馨 ...

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发布2025年第三次“中国好人榜”

新华社乌鲁木齐10月15日电 2025年第三次“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10月15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举办。经各地推荐、网友评议和专家评审等环节,共有138名助人为乐、见义勇为、...

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焕然一新

  游客在江西景德镇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休闲。新华社发  【文化印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古至今从未断流,陶瓷是中华瑰宝,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名片。  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严格遵循保护第一、修旧如旧的要求,实现了陶瓷文化保护与...

市场监管总局批准发布《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

记者今天了解到,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强制性国家标准《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该标准由国家疾控局组织修订,将于2026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对教室采光和照明提...

西藏建设800多个高原和美乡村 “生活幸福,日子甜!”

西藏自治区那曲市色尼区那曲镇杭嘉新村,一栋栋两层小楼让人眼前一亮。“欢迎来到我的新家!”村民念扎的家里窗明几净,家电家具一应俱全。“以前在牧区住帐篷,取暖靠烧煤,下雨会漏水。”念扎说,“搬进新家后,供电供暖都有保障,还通...

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原工会主席、机关党委书记屈海燕受贿案一审公开宣判

央视网消息:据山东高法微信公众号消息,2025年10月13日,山东省济宁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原工会主席、机关党委书记屈海燕受贿一案。以受贿罪判处被告人屈海燕有期徒刑十年六个月,罚金人民币八十...

2025
09/06
16:38
黄韬铭、乐文婉
浏览量: 604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专访“当代郑和”刘建军的精彩人生故事

专访“当代郑和”刘建军的精彩人生故事

让黑土地变成金土地

让黑土地变成金土地

雪落倾歌·王圣松 | 河上有风

雪落倾歌·王圣松 | 河上有风

留住精气神 弘扬正能量 — 写在刘宏新书出版之际

留住精气神 弘扬正能量 — 写在刘宏新书出版之际

《路》-文集前奏曲

《路》-文集前奏曲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