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人物·访谈 > 《北上》:大运河见证书写中国故事

《北上》:大运河见证书写中国故事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5-03-06 15:10:33 | 点击:432

3月3日,改编自茅盾文学奖作品《北上》的同名电视剧在央视与爱奇艺同步开播。剧集由姚晓峰任总导演,金牌编剧赵冬苓操刀,集结白鹿、欧豪、胡军等实力演员。该剧实时收视率峰值破3,位列同时段收视率第一的同时,更引爆口碑飙升与话题热议。

大运河见证书写中国故事

在电视剧《北上》勾勒的故事长卷里,大运河似一位缄默的见证人,悠悠流淌间,将沿岸人家的生活变迁尽收眼底。剧中聚焦运河从繁荣昌盛、渐趋落寞,再到重新焕发生机的三个关键阶段,花街的运河人家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时代更迭中,勤劳勇敢的运河人始终顺应变化,在传承先辈智慧的同时不断创新,最终实现了生活的蜕变与升华,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篇章。

古老而富有魅力的运河文化,早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凭借独特的底蕴,它持续吸引着热爱生活、怀揣梦想的人们投身其中,为这片土地注入源源不断的生命力。它也如一位慈祥的母亲,哺育和润泽着两岸勤劳质朴的百姓,孕育出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绽放出独有的地域光彩。

电视剧《北上》回首90年代至10年代的二十余年间,我国从工业、农业的发展阶段,迎来运河航运的繁盛时期,再到京沪公路开通,传统漕运逐渐衰败,直至2014年运河申遗成功,运河段又重新焕发生机,步入全新发展阶段。张楠

细节狂魔诚意满分

有网友给《北上》的评价是“90后童年纪录片”,这个评价还真的精准,《北上》这部年代剧算得上是细节狂魔,从人物的服化道到生活场景、建筑细节等各方个面的年代质感还原都让观众有了一股穿越时空的错觉。

比如在第一集中,有几个镜头快速的扫过了本片几个家庭的内部装修环境,这些出镜可能还没有一两秒的道具,很准确地交代出了这几个家庭的经济状况和生活习惯。马奶奶家客厅里有点灰扑扑的山水画,斗柜上盖着蓝色的印花布,因为潮湿已经有点发霉的墙壁,表现出马奶奶生活非常节俭,接着镜头一转马思艺进了卧室,崭新干净的蚊帐、凉席和电风扇,明显是马奶奶为了迎接孙女特意添置的新物件。

人物的服装造型细节也挺有趣的,谢天成是带着大家跑船赚钱的老大,出场时腋下夹个黑皮夹戴个墨镜,脖子上还挂个链子,梳着锃亮的大背头,很有八九十年代发了点小财的老板派头。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文化人邵秉义,发际线略高的发型,戴个近视眼镜,嘴巴总向下撇着,听人说话时习惯的皱眉,给人第一印象是个中年文青但有些郁郁不得志。

年代剧的年代感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细节的真实,在这方面《北上》给出了诚意满分的答卷。 沈昭

年代剧搅动“情怀杀”

从《南来北往》到《小巷人家》,再到刚开播的《北上》,一部又一部的年代剧持续搅动着各个年龄层观众的“情怀杀”。年代剧总能受到普遍喜爱与关注,这一类型剧集兼具历史事件的真实性和个体记忆的自我性,多个年龄层的观众都能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共鸣,这些“老日子”里的温暖故事,让我们时常回望那些热烈又纯粹的成长印迹。

《小巷人家》聚焦市井生活,生动诠释了中国人的那句老话“远亲不如近邻”,展现普通人在大时代中的坚韧与乐观,很多观众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身影。而《北上》则是青春史诗的叙事手法,围绕运河边六个少年的共同成长、相伴相知和北上打拼故事,探讨的是传统与现代的碰撞融合,“运河”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一条河流,更是文化传承与情感寄托的象征。

年代剧讨喜,所以年代剧创作赛道也颇为拥挤,如何在守住年代剧特色的基础上,再添新亮点新元素,也很考验创作者,从目前播出的情况来看,《北上》发挥稳定,期待后续更亮眼的表现。孔小平

校对 盛媛媛

责任编辑:靖强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坚持自我革命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与启示述评之七

 新华社北京10月20日电题:坚持自我革命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与启示述评之七  新华社记者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

划重点! 一图读懂“十四五”成就硬核知识点

“十四五” 规划高质量收官,哪些成就是应知应会硬核知识点?本图梳理权威信息和数据,盘点五年来的发展亮点,带你看懂成就背后的发展密码。 编辑:甄涛 责任编辑:刘亮

学习卡丨科学谋划“十五五”,总书记强调这些关键点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研究制定“十五五”规划建议。编制和实施“十五五”规划,对于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意义重大。  如何准确把握阶段性要求,科学谋划“十五五”?习近平总书...

台风“风神”已加强为强热带风暴级

央视网消息:据海南气象微信公众号消息,台风“风神”已于20日14时由热带风暴级加强为强热带风暴级,14时其中心位于北纬18.4度、东经115.9度,即在三沙市永兴岛东偏北方向约415公里的南海东部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

744万亿次、80亿人、100亿元 “数”说澎湃算力为经济发展积蓄强劲新动力

央视网消息:“十四五”以来,中国开启新一轮数字基础设施大布局,全国一体化算力网连通东西南北。算力总规模跃居全球第二,不仅为中国数字经济的成长浇筑新的基座,也创造了增长的新机遇。  12颗计算卫星进发太空,500公里高的太...

打通能源“动脉” “电”点亮美好生活 我国“十四五”能源高质量发展成绩斐然

央视网消息:能源被誉为工业的“粮食”、国民经济的命脉,和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十四五”以来,中国能源事业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和历史性成就,成为世界能源转型的重要推动者,14亿多人的能源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绿色低碳发展举世...

实现毫秒级“动态定格” 中国科大破解神经传信“微观密码”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毕国强教授团队通过自主研发的毫秒级时间分辨冷冻电镜技术,揭示出大脑高效传递信息的“微观密码”,解决了神经科学领域长达半个世纪的关键争议。《科学》杂志发表了这项神经科学领域的突破性研究成果。...

杭州警方:男子造谣“新娘向摄影师发送涉黄信息”被行政拘留

央视网消息:杭州市公安局临平区分局10月16日发布警情通报,近日,杭州市公安局临平区分局在工作中发现“杭州新娘与摄影师的瓜”的信息在网上传播,迅速开展核查。经调查,10月9日,网民曾某某(男,38岁)为博眼球,编造“新娘...

北京市发布寒潮蓝色预警

央视网消息:北京市气象局发布寒潮蓝色预警,受强冷空气影响,预计16日夜间至18日夜间北京市将出现寒潮天气,最低气温降幅8℃左右,17-18日夜间平原地区最低气温降至4℃左右,请注意防范。 编辑:邢斯馨 ...

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发布2025年第三次“中国好人榜”

新华社乌鲁木齐10月15日电 2025年第三次“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10月15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举办。经各地推荐、网友评议和专家评审等环节,共有138名助人为乐、见义勇为、...

2025
03/06
15:10
浏览量: 432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专访“当代郑和”刘建军的精彩人生故事

专访“当代郑和”刘建军的精彩人生故事

让黑土地变成金土地

让黑土地变成金土地

雪落倾歌·王圣松 | 河上有风

雪落倾歌·王圣松 | 河上有风

留住精气神 弘扬正能量 — 写在刘宏新书出版之际

留住精气神 弘扬正能量 — 写在刘宏新书出版之际

《路》-文集前奏曲

《路》-文集前奏曲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