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人物·访谈 > 感受热腾腾的“人世情”

感受热腾腾的“人世情”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5-02-10 15:34:00 | 点击:485

□倪自放

继2022年的《人世间》之后,又一部年代大剧《六姊妹》2月3日起开始在CCTV-1黄金档和腾讯视频开播。《六姊妹》与《人世间》表现的地域特色完全不同,人物建构差别巨大,但同样以细腻的笔触和扎实的镜头,以或冷峻或温暖的真诚的现实主义风格,呈现了大跨度的热气腾腾的“人世情”。

由杨晓培担任艺术总监和总制片人的《六姊妹》自开播以来,收获了相当广泛的关注与讨论,酷云收视峰值屡创新高,已达3.7514%,CVB中国视听大数据黄金时段收视破4,居全国全部频道电视剧收视率第一;腾讯视频站内热度值也已突破26000,开播三天即进入“爱看俱乐部”。剧集以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至二十一世纪初的皖淮小城淮南为故事背景,讲述了田家庵区老北头何家老一辈及六个女儿的人生悲喜剧。何常胜与刘美心育有六个女儿,随着时间的流逝,大姐何家丽和奶奶、妈妈一起承担起了家庭发展的重担,先后安顿妹妹们成家立业。时代在变化,何家六姊妹也经历了婚恋、工作、生活、人情等命运起伏,但她们最终在大姐家丽的带领下,团结一心,共同抵抗人生的风雨。

六十年的时间跨度,何家老一辈以及六个女儿的人生风雨,决定了《六姊妹》在叙事上采取了树状叙事结构,而剧集的精神内核,则是蕴含深意与时代内核的“家文化”。

首先说剧集的树状叙事结构带来的人物群像。

《六姊妹》讲述了何家四代人的温情故事,整体脉络以何家六姊妹幼年的成长开始,到成人、参加工作、各自组建家庭,逐渐面对着各自的生活难题,以树状叙事作为典型手法,呈现何家成员每一个人不同的生活侧面。

何家顶梁柱大姐何家丽,通透不争抢的二姐何家文,争强好胜的老三何家艺,聪慧机灵的老四何家欢,叛逆的唯一“外姓”老五刘小玲,以及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老六何家喜。一家六姐妹性格和命运截然不同:有人安定一生只为家庭,也有人冲出保护全为事业,更有人漂泊一生最后回归家庭……六姊妹在吵闹温情中共同拼凑出真实且质朴的日常镜像,平实的镜头下讲述家长里短,呈现彼此的喜怒哀乐和姐妹情深。

再说《六姊妹》呈现的蕴含深意与时代内核的“家文化”。

从何文氏到美心、常胜再到何家六姊妹及其子女,剧集对何家四代人的生活做出了细腻深刻的描摹,其间串联起新中国多个重要时期的变化。《六姊妹》通过何家四代人心中对“家”的不同定义,和一家人在不同年代的生活细节,透视了中国社会几十年来家庭形态、伦理观念的变化。

联结家庭的不仅仅是血缘,更是浓浓的情感。在四代同堂的架构下,剧集将大量篇幅聚焦于六姊妹之间真挚的感情,既呈现了她们共同成长的亲厚,也描绘了充满鸡毛蒜皮的争执与患难与共的恩情。同时,剧集围绕家庭延展出多样的情感关系,如何常胜、刘美心相濡以沫、相互依存的“父母爱情”,何家丽、张建国之间如战友如知己的坚韧爱情等夫妻感情,何文氏与家丽一辈人之间浓厚的祖孙情,刘美心与何家丽等姊妹的母女情等,并在塑造人物完整生活线的同时延伸出闺蜜情、邻里情等多种感情样态,织罗出细密复杂的情感关系网。不同的情感关系透视着不同的故事和人生,折射出现实的多面写照,亦极大提升了剧集的可看度。

一切历史剧、年代剧都是当代剧,《六姊妹》中的主要人物出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初,这个人物群像对于当下中老年观众而言是同龄人,对于当下的年轻观众而言则是父母辈。加上《六姊妹》从细节入手,构建了真实可信、细节十足的生活场景,对于观众而言,看六姊妹的故事,也是看自己的故事或父母辈的故事,观众得以搭上“旧时光的列车”,随着何家人共历时代变迁,感受属于一个家庭、一个时代的平凡点滴,并产生深深的共情。

《六姊妹》在表达一种真实可感的“生活史”,这段“生活史”的基调是温暖的现实主义,但不乏生活的冷峻,比如在未来剧情中何家老四职场、情场的遭遇,比如何家老二一度回避苦难但却遭遇苦难。在《六姊妹》里,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感受生活的冷峻或温暖,感受热腾腾的现实生活与人生。

(作者为本报记者、山东省第三批签约文艺评论家)

责任编辑:张晰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坚持自我革命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与启示述评之七

 新华社北京10月20日电题:坚持自我革命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与启示述评之七  新华社记者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

划重点! 一图读懂“十四五”成就硬核知识点

“十四五” 规划高质量收官,哪些成就是应知应会硬核知识点?本图梳理权威信息和数据,盘点五年来的发展亮点,带你看懂成就背后的发展密码。 编辑:甄涛 责任编辑:刘亮

学习卡丨科学谋划“十五五”,总书记强调这些关键点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研究制定“十五五”规划建议。编制和实施“十五五”规划,对于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意义重大。  如何准确把握阶段性要求,科学谋划“十五五”?习近平总书...

台风“风神”已加强为强热带风暴级

央视网消息:据海南气象微信公众号消息,台风“风神”已于20日14时由热带风暴级加强为强热带风暴级,14时其中心位于北纬18.4度、东经115.9度,即在三沙市永兴岛东偏北方向约415公里的南海东部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

744万亿次、80亿人、100亿元 “数”说澎湃算力为经济发展积蓄强劲新动力

央视网消息:“十四五”以来,中国开启新一轮数字基础设施大布局,全国一体化算力网连通东西南北。算力总规模跃居全球第二,不仅为中国数字经济的成长浇筑新的基座,也创造了增长的新机遇。  12颗计算卫星进发太空,500公里高的太...

打通能源“动脉” “电”点亮美好生活 我国“十四五”能源高质量发展成绩斐然

央视网消息:能源被誉为工业的“粮食”、国民经济的命脉,和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十四五”以来,中国能源事业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和历史性成就,成为世界能源转型的重要推动者,14亿多人的能源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绿色低碳发展举世...

实现毫秒级“动态定格” 中国科大破解神经传信“微观密码”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毕国强教授团队通过自主研发的毫秒级时间分辨冷冻电镜技术,揭示出大脑高效传递信息的“微观密码”,解决了神经科学领域长达半个世纪的关键争议。《科学》杂志发表了这项神经科学领域的突破性研究成果。...

杭州警方:男子造谣“新娘向摄影师发送涉黄信息”被行政拘留

央视网消息:杭州市公安局临平区分局10月16日发布警情通报,近日,杭州市公安局临平区分局在工作中发现“杭州新娘与摄影师的瓜”的信息在网上传播,迅速开展核查。经调查,10月9日,网民曾某某(男,38岁)为博眼球,编造“新娘...

北京市发布寒潮蓝色预警

央视网消息:北京市气象局发布寒潮蓝色预警,受强冷空气影响,预计16日夜间至18日夜间北京市将出现寒潮天气,最低气温降幅8℃左右,17-18日夜间平原地区最低气温降至4℃左右,请注意防范。 编辑:邢斯馨 ...

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发布2025年第三次“中国好人榜”

新华社乌鲁木齐10月15日电 2025年第三次“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10月15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举办。经各地推荐、网友评议和专家评审等环节,共有138名助人为乐、见义勇为、...

2025
02/10
15:34
浏览量: 485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专访“当代郑和”刘建军的精彩人生故事

专访“当代郑和”刘建军的精彩人生故事

让黑土地变成金土地

让黑土地变成金土地

雪落倾歌·王圣松 | 河上有风

雪落倾歌·王圣松 | 河上有风

留住精气神 弘扬正能量 — 写在刘宏新书出版之际

留住精气神 弘扬正能量 — 写在刘宏新书出版之际

《路》-文集前奏曲

《路》-文集前奏曲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