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人物·访谈 > 《蛟龙行动》发布新预告 黄轩于适圆梦“特种兵”

《蛟龙行动》发布新预告 黄轩于适圆梦“特种兵”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5-01-20 15:21:15 | 点击:437

由林超贤执导,梁凤英监制的军事战争巨制《蛟龙行动》将于1月29日大年初一全国正式上映。1月19日,《蛟龙行动》正式开启预售,并同步释出“守家护国”预告片。

作为2018年春节档票房冠军《红海行动》的续作,导演林超贤在《蛟龙行动》中将战场转移到了海底。讲述了中国海军派出最新型潜艇“龙鲸号”与蛟龙小队协同作战的故事。影片核心剧情围绕敌人的“恒星计划”,一个涉及核弹威胁的重大危机,其一旦得逞,将导致整个亚太地区瘫痪。面对如此严峻的局面,潜艇小队和蛟龙小队临危受命,展开一场惊心动魄的“蛟龙行动”。

黄轩和于适这次是领衔主演,他们透露在接到《蛟龙行动》邀约时,从来没有犹豫过,通过拍摄,不但实现了他们的“特种兵”梦想,更是通过与林超贤的合作,在《蛟龙行动》的拍摄中获得了可贵的经验,以及体会到了塑造中国军人角色的荣誉感。

在最新发布的预告片中,黄轩与王俊凯不约而同地说出“相信我”这句台词,这不仅体现了角色之间的深厚信任,也传递出影片对观众的诚挚邀约。正如黄轩所言:“这部电影凝聚了全体演员和工作人员的心血,我们相信观众会被这段深海冒险深深打动。”王俊凯也表示:“希望大家相信我们的努力,《蛟龙行动》一定会带给您不一样的观影体验。”这份“相信”,既是角色间的默契,更是主创团队对影片品质的自信。

“蛟龙行动”为守家护国而战 黄轩:谁不想做个特种兵呢

全新预告片揭秘了《蛟龙行动》的核心剧情,敌人的“恒星计划”涉及核弹威胁,一旦得逞导致整个亚太地区瘫痪。中国海军潜艇小队和蛟龙小队临危受命,展开“蛟龙行动”,他们不仅是在为国家而战,更是为每一个普通人的安宁生活而战。

在预告片中,张涵予饰演的艇长赵启航发布命令,“一定要在它进去之前击沉它”,黄轩饰演的蛟龙小队队长孟闯带领整个小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因为“30分钟一到,必须返回撤离点”。

孟闯则显得神色凝重,在扮演者黄轩看来,自己这次塑造的角色是一个刚中带柔的人,“他对自身的要求非常高,几乎到了变态的程度。同时他对队员的要求也很高,在任务面前,他是不给任何人留情面的。”然而这种性格又是影片必需的,因为身为队长,孟闯不能跟别人诉说心里的紧张,必须得自己扛住,“他的情绪往往是最紧张最焦灼的,但又不能表现出来,只能从呼吸、微表情和神态中,去表达他的紧张、无助,甚至是极度担心。”黄轩说。

黄轩表示接到《蛟龙行动》邀约时非常开心,毫不犹豫就答应了,“作为一个男演员,谁不想演一个帅气的现代特种兵呢?”黄轩说,“我是看过《红海行动》的,第一次看的时候就被震撼了,我觉得它是中国现代战争题材电影的天花板。我没想到它会出续集,更没想到会找我拍。”

深海战场火力全开 于适:真男人从不回头看爆炸

于适在片中饰演突击手韩骁,接到《蛟龙行动》拍摄邀请时,于适第一反应也是“开心”,因为他是林超贤的影迷,也是军事题材影片的影迷和超级军迷,非常喜欢枪械和潜水,能在工作过程中一次接触到自己平时的兴趣爱好,于适觉得是一件挺幸福的事。

电影中有一场于适背着黄轩的爆破戏,虽然拍摄现场的安全措施做得很足,但即便动作做到万无一失,谁也不能确保不会临时出问题,于适回忆道:“如果是我一个人跑,100个炸点都不怕,但这次我身上是有责任的,轩哥在我背上,当时他只能依靠我。那场戏十几秒就炸完了,但很值得回味。”

于适后来看回放还是很激动,那种感觉就是“真男人从来不回头看爆炸”,跑就完了!在后来的拍摄中,每天都要炸几次,但于适已经知道了如何在保护自己的同时获得最佳的拍摄效果,他坦言通过《蛟龙行动》获得了宝贵的经验。

《蛟龙行动》是黄轩和于适首次合作,谈及戏里的队长,于适表示,“轩哥平时温文尔雅,当我知道轩哥要来演我们的队长时,开始还觉得有点出乎意料,但我是非常相信他的。第一次在片场看到他完成妆造,脸上全是炸伤后的痕迹,一看就是一个狠角色,这就是演员和角色之间的反差。”黄轩则回忆到,电影中有一场他和于适在泥地里搏斗训练的戏,黄轩记得拍摄当天于适得了肠胃炎,整个人看着非常虚弱,“但打的时候就浑身绷起劲儿来打了,挺不容易的。”

高精尖武器现身海底大战 于冬:《蛟龙行动》适合所有观众观看

在《蛟龙行动》里,敌我双方都亮出最高精尖的武器,最新发布的预告片中,蛟龙小队遭遇敌方高科技武器“机器狗”的猛烈袭击。其中一幕,队员韩骁(于适 饰)被“机器狗”发射的导弹直接击中,瞬间被强大的爆炸冲击波掀翻,场面惊险万分。这段激烈的战斗场景,不仅展示了敌方武器的强大威胁,也突显了蛟龙小队在深海任务中面临的巨大挑战。

《蛟龙行动》总制片人于冬认为,“这部电影适合所有寻求刺激和感动的观众。升级的战况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力,会给观众全新的观影体验,值得每位观众为它预留一个大年初一的位置。”

电影《蛟龙行动》将于大年初一(1月29日)上映!

责任编辑:张晰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十五五”期间让中国大市场成为全球大机遇 持续擦亮“投资中国”品牌

央视网消息:24日上午,中共中央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在发布会上,商务部党组书记、部长王文涛表示,“十五五”期间,要把中国大市场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让中国大市场成为全球创新的应用场;要让中国大市...

年休假能跨年休吗?官方解答来了

央视网消息: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微信公众号消息,我们都知道,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具体怎么休呢?  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  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  已满20年的...

领航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保证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新时代我国国家安全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十四五”时期,国家安全得到...

总书记的关切·落地的回响 | 直达基层,文化惠民底色更亮

今日中国,文化的力量根植中华大地,生长在广袤的阡陌街巷、城市乡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提升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能力”“把更多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送到群众身边”。“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写入党的二十大报告,“建立优质文...

红星照耀中国 | 南泥湾精神为何依然熠熠生辉

央广网延安10月20日消息(记者 苏睿楠)这是一片被歌声传唱了八十年的土地:“如今的南泥湾,与往年不一般,再不是旧模样,是陕北的好江南……”  当记者踏上南泥湾的土地,映入眼帘的不是历史的尘封,而是一幅生机勃勃的画卷:无...

【文化中国行】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精神传承谱新篇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10月22日是红军长征胜利89周年纪念日,历经五年多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整合长征沿线15个省区市文物和文化资源,通过修复革命遗址、科技赋能展陈、打造研学课堂等形式,让沿线红色地标重焕光彩,在新时...

坚持自我革命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与启示述评之七

 新华社北京10月20日电题:坚持自我革命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与启示述评之七  新华社记者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

划重点! 一图读懂“十四五”成就硬核知识点

“十四五” 规划高质量收官,哪些成就是应知应会硬核知识点?本图梳理权威信息和数据,盘点五年来的发展亮点,带你看懂成就背后的发展密码。 编辑:甄涛 责任编辑:刘亮

学习卡丨科学谋划“十五五”,总书记强调这些关键点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研究制定“十五五”规划建议。编制和实施“十五五”规划,对于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意义重大。  如何准确把握阶段性要求,科学谋划“十五五”?习近平总书...

台风“风神”已加强为强热带风暴级

央视网消息:据海南气象微信公众号消息,台风“风神”已于20日14时由热带风暴级加强为强热带风暴级,14时其中心位于北纬18.4度、东经115.9度,即在三沙市永兴岛东偏北方向约415公里的南海东部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

2025
01/20
15:21
浏览量: 437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专访“当代郑和”刘建军的精彩人生故事

专访“当代郑和”刘建军的精彩人生故事

让黑土地变成金土地

让黑土地变成金土地

雪落倾歌·王圣松 | 河上有风

雪落倾歌·王圣松 | 河上有风

留住精气神 弘扬正能量 — 写在刘宏新书出版之际

留住精气神 弘扬正能量 — 写在刘宏新书出版之际

《路》-文集前奏曲

《路》-文集前奏曲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