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人物·访谈 > 中央企业劳动模范郭国清: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事物,但我们要有追求完美的态度

中央企业劳动模范郭国清: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事物,但我们要有追求完美的态度

来源:每日新闻网 | 时间:2024-11-18 18:52:00 | 点击:9830

每日新闻网讯:(郭桂琳)为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表彰先进树立典型,近日,国务院国资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共同召开中央企业先进集体和劳动模范表彰大会。中国化学所属中国五环工程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郭国清荣膺“中央企业劳动模范”称号。

郭国清,磷酸技术带头人、中国磷化工领域知名专家,石油和化工行业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全国化工优秀科技工作者、“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创新奖”获得者,现任中国化学所属中国五环工程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他坚持“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信念,躬耕磷酸专业技术工作30余年,先后取得国内外专利30余项,荣获中国专利银奖1项,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湖北省专利金奖1项,省部级技术发明奖1项、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郭国清磷化工技术创新工作室”被授予武汉市创新工作室。

去11111111111.jpg

保障粮食安全

二水法湿法磷酸工艺技术结束购买专利历史

从1980年到2000年的20年间,我国花费约200亿人民币用于引进国外技术及关键设备,建设了11套磷酸装置,但年总产量只有100万吨,我国缺磷局面仍未改观,我国粮食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如何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这也成了郭国清的忧思。

郭国清带领团队步步前行,边总结边实践,终于在2001年开发出自主知识产权的二水法湿法磷酸工艺技术。这一技术超过同期国际先进水平,主要性能指标达到或超过同期国际先进水平,被授予中国专利优秀奖,结束了中国购买专利技术的历史。

此后的20年,采用中国五环专利技术和国产装备建成的磷酸装置,年总产能超过400万吨,总投资不到200亿元。投资规模与前20年相当,但产能是之前的4倍,节约外汇约300亿元人民币。这一技术创新,助力我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一磷肥生产大国,让我国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同时,还走出国门,实现出口创汇。

郭国清主持建设的项目荣获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银奖1项、铜奖2项,全国行业优秀勘察设计一等奖1项,工程总承包金钥匙奖1项、银钥匙奖2项,省部级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9项。其中,贵州宏福年产20万吨磷酸总承包工程,在采用自主技术的同时,推动关键装备国产化,创造了国内外大型磷酸工程建设史上工期最短、质量最优,投资最省的奇迹。

去22222222222.jpg

筑梦“一带一路”

实现磷酸技术由引进到出口

2020年9月2日,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从宜昌传来:兴发38万吨/年磷酸装置一次投料成功,产出合格产品酸。

由郭国清团队迭代升级的“半水—二水法”磷酸工艺技术,相比上一代技术,综合能耗降低52%,原料磷矿消耗降低3%,原料磷矿中磷的总回收率提高到98.5%,单位产品CO₂排放减少52%,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被授予中国专利银奖、中国石化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先后入选工信部《节能技术装备推荐目录(2022年版)》原材料工业20大低碳技术,是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首推的先进绿色工艺。

通过该技术实施产业升级,我国每年可节约磷矿资源200万吨、降低能耗折合标煤240万吨、降低CO₂排放量600万吨,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做出突出贡献。

目前,该技术已获得国际专利授权,在突尼斯、埃及、印度尼西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推广应用,并带动了机电设备出口,为国家创收大量外汇。

去33333333333.jpg

将磷石膏“变废为宝”

破解长江大保护“老大难”

2021年中央环保督察组进驻湖北,直指长江流域磷石膏堆存问题。据统计,2020年,湖北省年产磷石膏2996万吨,而这些磷石膏的综合利用率仅为35.8%,行业普遍面临减量化技术难、资源化利用难、无害化处理难的“三难”问题。

为破解磷石膏无害化处理及综合利用这个长江生态环保治理的“老大难”问题,郭国清带领团队,联合高校,以时不我待的拼劲,开发出磷石膏改性无害化处理、低浓度含磷废水综合利用等专利技术,将磷石膏综合利用率提升至60%以上,采用该技术的500万吨/年磷石膏综合利用项目已成为国内磷石膏无害化处理的工程典范。

为助力湖北省全力答好磷石膏污染防治和综合治理“必答题”,蹚出一条符合本地实际的治理新路,郭国清牵头编制了国内首份《湖北省磷石膏无害化处理技术规程(试行)》,填补了磷石膏“无害化处理”标准空白,实现了磷石膏“变废为宝”,催生了新型建筑材料产业。

在此基础上,郭国清技术团队承担了工信部磷石膏高值高效利用关键成套装备攻关的开发工作,推动中国磷化工产业走上绿色低碳发展之路。

去44444444444(1)(1).jpg

攻坚高端化工产品

带动芯片制造领域变革

当前,我国面临着很多“卡脖子”的技术问题。郭国清秉持大国工匠的精神,带领团队将研究领域瞄向了高端磷化工产品——制作芯片级的电子级化学品,并取得了重大突破,形成了初步成果,为战新领域完成一批达到行业先进水平的科技成果转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下一步,郭国清团队将进一步加快推动建设一批创新中试平台,推动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助力攻坚“卡脖子工程”。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事物,但是我们要有追求完美的态度。”郭国清说:“我们要静下心来认真做事,要止于至善。”  编辑:王铭  审核:同期声

 


【作者:郭桂琳】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卫星互联网低轨卫星成功发射!一文看懂我国商业航天“含新量”+“含金量”

央视网消息:北京时间8月26日3点08分,我国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10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我国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卫星:长征八号甲运载...

截至7月我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已达22.3亿千瓦 占总发电装机的60.8%

央视网消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8月26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能源高质量发展成就。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能源局局长王宏志介绍,“十四五”以来,国家能源局扎实推进能...

韩天衡篆刻艺术有多高?三四层那么高?

韩天衡,当代艺术大家,书、画、印俱精,祖籍苏州,1940年生于上海。现为西泠印社荣誉社长、上海市书法家协会首席顾问、上海韩天衡文化艺术基金会理事长、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名誉院长、上海中国画院顾问等。出版有《中国篆...

橙色预警:甘肃这些地区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风险高

央视网消息:甘肃省自然资源厅、甘肃省气象局于8月25日13时00分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预计未来24小时内(8月25日17时至8月26日17时),兰州市(西固区、永登县),白银市(平川区、景泰县),张掖市(甘州区、肃...

俄罗斯莫斯科市中心一儿童商店发生燃气爆炸

综合塔斯社、俄新社消息,当地时间8月24日,俄罗斯莫斯科市中心一儿童商店发生燃气爆炸。当地媒体报道称,已有一人受伤。目前,商店内的人员已被撤离。救援人员已抵达现场。

部分地区透露:育儿补贴申领系统8月26日到27日正式上线

 近日,部分地区已透露育儿补贴申领的开放时间。  例如,甘肃省陇西县卫健局在官网公布《育儿补贴政策解读》提及,育儿补贴是国家为支持家庭养育婴幼儿、缓解家庭养育压力而设立的一项补贴制度,我省于8月26日正式上线。  这篇解...

重走抗战路,一定要去一趟上海!

上海,这座被黄浦江与苏州河环抱的现代化都市,80多年前也是中华民族抗击外侮的最前线。  航拍上海 来源:朱一宁/心城市  淞沪会战的硝烟虽已散去八十余载,但那些镌刻在砖石与江涛中的历史印记,仍在无声诉说着中华民族不屈的脊...

涉嫌破坏“北溪”管道 一乌克兰籍男子被捕 德国检方披露作案细节

△2022年9月26日,俄罗斯经波罗的海向欧洲输送天然气的“北溪”管道遭破坏,发生爆炸,大量天然气泄漏。  德国联邦检察院当地时间21日发布通告称,应德国联邦最高法院调查法官签发的欧洲逮捕令,意大利警方在意大利里米尼省逮...

国家氢能汽车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获批筹建

  记者今天了解到,为提升氢能汽车产业核心竞争力,更好地发挥计量对氢能汽车产业的技术支撑和保障作用,近日,市场监管总局批准依托位于重庆的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筹建国家氢能汽车产业计量测试中心。  氢能是一种来源丰...

“遇见锦绣山河”第二期 椰风海韵醉人心·碧海蓝天映白沙

 编者按:   盛夏时节,暑气弥漫,向往远方的心,也随着窗外的蝉鸣愈发清晰。与其在固定景点间穿梭奔忙,不如换一种方式体会“在路上”的惬意与深度:搭乘一条有故事的铁路线,让车窗成为流动的画框,让旅程本身成为风景。...

2024
11/18
18:52
郭桂琳
浏览量: 9830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专访“当代郑和”刘建军的精彩人生故事

专访“当代郑和”刘建军的精彩人生故事

雪落倾歌·王圣松 | 河上有风

雪落倾歌·王圣松 | 河上有风

留住精气神 弘扬正能量 — 写在刘宏新书出版之际

留住精气神 弘扬正能量 — 写在刘宏新书出版之际

《路》-文集前奏曲

《路》-文集前奏曲

24集红色主旋律网剧《生死相脉》隆重开机

24集红色主旋律网剧《生死相脉》隆重开机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