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人物·访谈 > 马国馨:建筑师要从理想主义者变成现实主义者

马国馨:建筑师要从理想主义者变成现实主义者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4-11-18 09:45:46 | 点击:535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丹萍

走进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在建筑师马国馨的办公室,你很难第一眼就找到除了书以外的物品。不论是柜子里、桌面上,还是地上,都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他爱看书,也喜欢写书。自1989年推出第一本著作《丹下健三》以来,马国馨在近35年间,相继编撰出版了36本著述。

马国馨出生于1942年,从事建筑行业已经有60余年。毛主席纪念堂、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北京首都国际机场T2航站楼和停车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雕塑园等,都由他主要负责和主持设计。

“人需要不断地学习。”毕业28年后,马国馨于1987年回到母校清华大学,在建筑学院攻读建筑理论及历史专业博士。这种不断“充电”的状态一直持续到现在:他今年82岁,依然笔耕不辍;“意识流”“脱口秀”“AI”等在年轻群体中流行的词汇和现象,他都能侃侃而谈。

2014年,马国馨被选为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会长,探索近现代建筑遗产的保护和利用。“20世纪风云变幻,在这一时期,各种思潮涌入,由此形成的建筑风格多样。”他觉得,对待建筑,不要单从一个作品或设计的角度思考,而要将其放在历史的视角之中。“我们不仅要研究中国史、世界史等宏观的内容,学校、班级,个人经历等这些碎片化的内容,拼接起来也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历史闭环。”

在马国馨看来,作为建筑遗产,我们不仅要保护房屋本身,还要保护它所蕴含的信息、记忆和精神。20世纪建筑遗产存在的时间不久,且大多数房屋正在使用之中。延续传统还是进行现代化改造?在保护建筑遗产的同时,怎样使用合适?这是一个复杂的课题。

马国馨。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供图

中青报·中青网: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对建筑感兴趣的?

马国馨:我起初不想学建筑,当时对考古很感兴趣。1959年高考时,正赶上北京大学古典文献专业第一年招生,我本想学这个专业,或许以后能看看古籍,但不想做编辑,所以没有报名。这一年,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现名“北京协和医学院”)招生,学制8年,我父亲是医生,这也很吸引我。不过我估计特别难考,也放弃了。如果可以重新选择职业,我现在会学医。

我选择建筑学专业,一方面是听说系主任是梁思成,这很有号召力;另一方面是因为建筑学需要学习美术,这在工科专业里很少见,我觉得很好玩。

中青报·中青网:1997年,您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当选院士后,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

马国馨:知道消息后,我写了一首诗:“京城处处飞梨花,云冷絮旋急回家。遥想前途仍路远,细察缓动防跌滑。”后经朋友建议,我将“路远”改为“艰苦”,这首诗现被收录在《学步存稿》一书中。

那时我主持设计了第十一届亚运会北京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与亚运村,还出版了《丹下健三》。工程效果还不错,当时建筑设计行业有专著的人也不多。其实比我强的人多的是。

当选为院士后,刚开始我的生活没什么变化,就连院士补贴,一个月也只有200元。进入21世纪以后,各个单位、很多事,都想找院士“壮门面”。总的来说,我本着一个原则——谨言慎行。各种讲话我要琢磨半天,不敢到处瞎发表意见。不过,我有自己的态度,对重要的事情有自己的判断。在已发表和很多未发表的书中,虽然没有长篇大论,但几乎每篇文章里都有1-2段,在阐释我的观点。

中青报·中青网:在您的参与设计的建筑中,哪一项和您的期待是最符合的?

马国馨:建筑师要从一个理想主义者变成现实主义者。对于一个建筑,你最开始会有一个设想,但是因为种种限制,需要反复修改,最后才能和各方达成共识,这个共识和你最初的构想可能已经差了很多。在后期施工的过程中,你还可能会遇到材料短缺、某些部分做不了等情况,成品和构想相差得可能会更多。但不论怎样,只要建筑盖起来了,大部分看着还可以,我就有成就感。

一个建筑从设计到建造完成,不仅需要设计,还需要施工、装修等多方的协同。即便是一个小工程,也需要几十人通力合作,大工程可能需要上百人。这是一个具有个人色彩的集体创造行为。

8月7日,“再回故乡 马国馨:我的设计生涯—建筑文化图书展”在山东省济南市开幕,图为展览现场。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供图

中青报·中青网:您希望大众,尤其是青少年,如何去理解一座建筑?

马国馨:建筑本身既是一个物质产品,又是一个艺术品、精神产品。公众通常是从外观来理解,每个人对美的标准是无法统一的,一个建筑只要大多数人觉得还说得过去,我觉得就行。

建筑是为人服务的,一个建筑最重要的是要好用。例如住宅,不论楼外贴的是花岗石还是喷涂,对于多数业主来说,内部构造合适才最重要。与此同时,你还要注意绿色低碳、安全性。

对于不同的使用对象,你要满足他们不同的使用需求。房间大小、水池怎么摆合适、冰箱放在哪里方便等,这些其实都很复杂。别看一个住宅只有80平方米、100平方米,和办公大楼等大工程相比,面积没那么大,但设计要难得多。

有很多房子中看不中用,不是设计师名气大,设计得就好。即便是院士设计的建筑,也有好有坏,我们需要一个好的批评环境。

中青报·中青网:现在很多青年建筑师对自己的职业发展陷入迷茫,觉得行业大不如前,您怎么看?

马国馨:作为一个建筑师,关键是要感兴趣,同时要受得了累、忍得住。每一个行业有自己的兴衰,有些看起来发展不好的行业,也许过两年会很好。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职业,如果将挣钱多少作为选择的唯一标准,那别干了。

未来几年,房地产行业大规模的建设可能没有之前多,但只要有人,就有新的需求。例如,有的老房子需要拆除换新,当前公众对于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图书馆等的需求不断增多。

责任编辑:秦亮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人大常委会丨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海事审判体系最完善的国家

 新华社北京10月26日电(记者冯家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海事审判工作情况的报告26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报告显示,人民法院依法公正审理各类海事案件,充分发挥海事审判职能作用,为建设海洋强国和...

“十五五”期间让中国大市场成为全球大机遇 持续擦亮“投资中国”品牌

央视网消息:24日上午,中共中央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在发布会上,商务部党组书记、部长王文涛表示,“十五五”期间,要把中国大市场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让中国大市场成为全球创新的应用场;要让中国大市...

年休假能跨年休吗?官方解答来了

央视网消息: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微信公众号消息,我们都知道,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具体怎么休呢?  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  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  已满20年的...

领航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保证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新时代我国国家安全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十四五”时期,国家安全得到...

总书记的关切·落地的回响 | 直达基层,文化惠民底色更亮

今日中国,文化的力量根植中华大地,生长在广袤的阡陌街巷、城市乡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提升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能力”“把更多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送到群众身边”。“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写入党的二十大报告,“建立优质文...

红星照耀中国 | 南泥湾精神为何依然熠熠生辉

央广网延安10月20日消息(记者 苏睿楠)这是一片被歌声传唱了八十年的土地:“如今的南泥湾,与往年不一般,再不是旧模样,是陕北的好江南……”  当记者踏上南泥湾的土地,映入眼帘的不是历史的尘封,而是一幅生机勃勃的画卷:无...

【文化中国行】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精神传承谱新篇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10月22日是红军长征胜利89周年纪念日,历经五年多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整合长征沿线15个省区市文物和文化资源,通过修复革命遗址、科技赋能展陈、打造研学课堂等形式,让沿线红色地标重焕光彩,在新时...

坚持自我革命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与启示述评之七

 新华社北京10月20日电题:坚持自我革命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与启示述评之七  新华社记者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

划重点! 一图读懂“十四五”成就硬核知识点

“十四五” 规划高质量收官,哪些成就是应知应会硬核知识点?本图梳理权威信息和数据,盘点五年来的发展亮点,带你看懂成就背后的发展密码。 编辑:甄涛 责任编辑:刘亮

学习卡丨科学谋划“十五五”,总书记强调这些关键点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研究制定“十五五”规划建议。编制和实施“十五五”规划,对于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意义重大。  如何准确把握阶段性要求,科学谋划“十五五”?习近平总书...

2024
11/18
09:45
浏览量: 535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专访“当代郑和”刘建军的精彩人生故事

专访“当代郑和”刘建军的精彩人生故事

让黑土地变成金土地

让黑土地变成金土地

雪落倾歌·王圣松 | 河上有风

雪落倾歌·王圣松 | 河上有风

留住精气神 弘扬正能量 — 写在刘宏新书出版之际

留住精气神 弘扬正能量 — 写在刘宏新书出版之际

《路》-文集前奏曲

《路》-文集前奏曲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