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人物·访谈 > 探访上海首个世界自然遗产:当“捕鸟人”变身“护鸟人”

探访上海首个世界自然遗产:当“捕鸟人”变身“护鸟人”

来源:中国新闻网 | 时间:2024-10-02 17:27:14 | 点击:393

中新社北京9月25日电 题:探访上海首个世界自然遗产:当“捕鸟人”变身“护鸟人”

中新社记者 刘亮

叽叽喳喳、咕咕啾啾……几阵悠长而清脆的“鸟叫声”吸引了来访记者们的注意。

声音的来源是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鸟哨的传承人金伟国。他12岁起便开始和父亲、祖父学习鸟哨技艺,能模仿30多种鸟的叫声。过去,鸟哨技艺曾是上海崇明岛上捕鸟人的诱鸟工具之一,如今却被赋予了新使命。

两个月前,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第46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顺利通过评审。作为该栖息地重要组成部分的上海崇明东滩候鸟栖息地,即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东滩保护区”),成功晋升为上海首个世界自然遗产。

9月20日,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里的鸟类。 中新社记者 周孙榆 摄

东滩保护区是全球鸟类迁徙“东亚—澳大利西亚”线上的重要中转站,也是具有国际重要意义的生态敏感区。

申遗成功的消息令金伟国感到振奋,这不仅意味着东滩保护区多年来的工作获得了国际认可,同时也为未来更好地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为候鸟营造优质栖息地提供了有利条件。

东滩保护区的生态“保卫战”由来已久。20世纪90年代末,外来入侵植物互花米草开始在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快速扩散蔓延,影响到迁徙鸟类在滩涂湿地的取食和休息。2013年,崇明东滩启动生态修复项目,保护区实施互花米草生态控制与鸟类栖息地优化工程。

东滩保护区管理事务中心主任钮栋梁说,这是迄今为止国内外生态保护、湿地修复领域投入最大、规模最大的工程之一。该项目的成功实施,有效地控制了互花米草生长扩张并修复鸟类栖息地功能,维持和扩大了鸟类种群数量,对提升中国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修复的能力和水平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湿地修复后,鸟类数量逐渐提升。目前,保护区共记录到各种鸟类300种,包括22种全球濒危物种、19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和59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去年底,保护区还首次记录到国家一级保护鸟类丹顶鹤在滩涂上觅食。

生态环境的修复,也离不开背后每一位候鸟守护人的辛勤付出。

金伟国回忆,以前东滩工作条件艰苦,没有像样的房子,夜间照明也成问题,吃饭靠自带的米和菜简单充饥。现在条件好了,但自己每日仍凌晨三四点便起身摸黑准备工作,一般直至中午才能稍作歇息。支竹竿、布网、拽绳……日复一日,金伟国已默默延续了26个春秋。工作虽辛苦,但金伟国觉得,这么多年来,能以“一技之长”为保护候鸟生息繁衍作一点贡献,值得。

9月20日,金伟国在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接受媒体采访。中新社记者  周孙榆 摄

湿地的修复见证了鸟类数量回归,也见证了金伟国从“捕鸟人”到“护鸟人”的身份转变。

过去,崇明当地人靠滩吃滩,金伟国也不例外。20世纪90年代开始,崇明东滩的野生鸟类资源越来越少,捕鸟生意做到了头,他便转行当起泥瓦工。

1998年,金伟国的人生轨迹迎来转折。那年,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经上海市政府批准建立,科研人员要研究鸟类,但抓到的鸟太少,无法开展正常科研。于是,在东滩地区小有名气的“金哨子”金伟国,被请来协助鸟类环志科研,重新吹起鸟哨。

鸟类环志,简单来说就是通过给鸟类佩戴特殊的标记,如金属环或其他形式标识,以此追踪鸟类的迁徙路径、活动范围等信息。“这对于了解鸟类的迁徙规律和保护濒危物种至关重要。”东滩保护区管理事务中心高级工程师吴巍说。

吴巍介绍,鸟哨技艺在保护候鸟上有着重要特殊性。通过鸟哨模仿不同鸟类的叫声,能实现对目标鸟类的精准捕捉,提高环志工作的捕捉效率。同时,使用鸟哨诱鸟的成本较低,无需复杂设备和大量人力投入,减少了捕捉过程对候鸟的影响。

“要保护好候鸟,鸟哨的传统技艺不能丢。”现已年过六旬的金伟国说,如今自己已“后继有人”,也希望这项技艺在一代代“鸟哨人”的传承中,继续见证候鸟在东滩湿地上生生不息。(完)

【责任编辑:吴闻达】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韩天衡篆刻艺术有多高?三四层那么高?

韩天衡,当代艺术大家,书、画、印俱精,祖籍苏州,1940年生于上海。现为西泠印社荣誉社长、上海市书法家协会首席顾问、上海韩天衡文化艺术基金会理事长、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名誉院长、上海中国画院顾问等。出版有《中国篆...

橙色预警:甘肃这些地区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风险高

央视网消息:甘肃省自然资源厅、甘肃省气象局于8月25日13时00分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预计未来24小时内(8月25日17时至8月26日17时),兰州市(西固区、永登县),白银市(平川区、景泰县),张掖市(甘州区、肃...

俄罗斯莫斯科市中心一儿童商店发生燃气爆炸

综合塔斯社、俄新社消息,当地时间8月24日,俄罗斯莫斯科市中心一儿童商店发生燃气爆炸。当地媒体报道称,已有一人受伤。目前,商店内的人员已被撤离。救援人员已抵达现场。

部分地区透露:育儿补贴申领系统8月26日到27日正式上线

 近日,部分地区已透露育儿补贴申领的开放时间。  例如,甘肃省陇西县卫健局在官网公布《育儿补贴政策解读》提及,育儿补贴是国家为支持家庭养育婴幼儿、缓解家庭养育压力而设立的一项补贴制度,我省于8月26日正式上线。  这篇解...

重走抗战路,一定要去一趟上海!

上海,这座被黄浦江与苏州河环抱的现代化都市,80多年前也是中华民族抗击外侮的最前线。  航拍上海 来源:朱一宁/心城市  淞沪会战的硝烟虽已散去八十余载,但那些镌刻在砖石与江涛中的历史印记,仍在无声诉说着中华民族不屈的脊...

涉嫌破坏“北溪”管道 一乌克兰籍男子被捕 德国检方披露作案细节

△2022年9月26日,俄罗斯经波罗的海向欧洲输送天然气的“北溪”管道遭破坏,发生爆炸,大量天然气泄漏。  德国联邦检察院当地时间21日发布通告称,应德国联邦最高法院调查法官签发的欧洲逮捕令,意大利警方在意大利里米尼省逮...

国家氢能汽车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获批筹建

  记者今天了解到,为提升氢能汽车产业核心竞争力,更好地发挥计量对氢能汽车产业的技术支撑和保障作用,近日,市场监管总局批准依托位于重庆的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筹建国家氢能汽车产业计量测试中心。  氢能是一种来源丰...

“遇见锦绣山河”第二期 椰风海韵醉人心·碧海蓝天映白沙

 编者按:   盛夏时节,暑气弥漫,向往远方的心,也随着窗外的蝉鸣愈发清晰。与其在固定景点间穿梭奔忙,不如换一种方式体会“在路上”的惬意与深度:搭乘一条有故事的铁路线,让车窗成为流动的画框,让旅程本身成为风景。...

和音:持之以恒“做对的事”

  原标题:持之以恒“做对的事”(和音)  近期,多家国际民调机构调查显示,全球公众对中国的正面评价持续攀升,中国形象在全球得到越来越广泛认同。全球公众对中国日益增长的认同,是中国通过持之以恒“做对的事”一点一滴累积起来...

用AI做网购商品毁损图申请“仅退款”涉嫌违法 专家详解

 近期  部分买家利用AI制作假图  申请“仅退款”  引起不少商家在网上吐槽  正常情况下,买家如果因商品质量问题申请“仅退款”,商家会要求拍照或拍摄视频证明商品损坏,并让买家销毁商品,以防止恶意退款行为。但一些买家却...

2024
10/02
17:27
浏览量: 393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专访“当代郑和”刘建军的精彩人生故事

专访“当代郑和”刘建军的精彩人生故事

雪落倾歌·王圣松 | 河上有风

雪落倾歌·王圣松 | 河上有风

留住精气神 弘扬正能量 — 写在刘宏新书出版之际

留住精气神 弘扬正能量 — 写在刘宏新书出版之际

《路》-文集前奏曲

《路》-文集前奏曲

24集红色主旋律网剧《生死相脉》隆重开机

24集红色主旋律网剧《生死相脉》隆重开机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