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人物·访谈 > 谢谢你们,“电力侠”

谢谢你们,“电力侠”

来源:海南日报 | 时间:2024-09-28 09:53:34 | 点击:610

9月26日,文昌市翁田镇文政路,群众夹道欢送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援琼抢修复电队伍返程。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天平 摄

① 9月26日,临高千名群众欢送广东电网梅州供电局抢修队伍。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贾磊 摄

② 9月26日,在文昌翁田镇,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抢修队员向群众告别。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天平 摄

③ 9月25日,海口秀英区遵谭镇政府为南方电网广东中山供电局援琼抗灾抢修复电队举办欢送仪式,镇上人民群众纷纷到场欢送。麦涵 摄

④ 9月17日,中秋节,在文昌,抢修复电队员展示孩子们送的绘画礼物。钱昶旭 龙振江 摄

⑤ 9月24日,文昌文城镇群众在欢送贵州电网都匀供电局支援队伍后,不禁潸然泪下,依依不舍。魏洪明 摄

  “叔叔,你知道‘吃饭’的海南话怎么说吗?”9月24日,家住文昌市龙楼镇的小朋友黄小妞向贵州电网援琼队员黄国辉询问。“我不知道呀!”黄国辉笑着回应。

  “那我教你吧!以后你再来的时候,就能听懂了。”

  “叔叔,你们的家在哪里?”黄小妞又问。

  “我们的家在很远的贵州遵义,那里有优质的辣椒和白酒。”

  “那我以后一定要去看看。”

  ……

  超强台风“摩羯”重创海南,大批电力设施遭到严重损坏。南方电网从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调集2.9万人驰援琼岛,加上海南电网抢险作业力量,合计投入超4.1万人。如今,攻坚进入收尾阶段,完成任务的支援队伍陆续离琼。

  风尘仆仆驰援而来的队伍启程归乡,带走了海南人民的一声声感谢,留下了一个个“再见”的约定。

  画作椰汁传真情

  云南电网抢修队员鲁鹏的怀里,揣着一份“沉甸甸”的礼物。

  “哥哥叔叔们,虽然我没有能力做好吃的给你们,但我可以送一幅画!”9月17日中秋节,云南电网抢修队员鲁鹏在文昌文城镇询问居民来电情况时,文昌市第一小学学生邢梦语和邢梦凡姐妹俩送上了亲手准备的礼物——四幅画作。

  画上有明亮的太阳、彩色的高楼、并肩微笑的好朋友,以及孩子眼中可以点亮星辰的电力云梯车。

  “在这两天的时间里,我们都成了好朋友!”画的空白处,是孩子们工工整整写下的话,在他们眼里,这些蓝衣服的哥哥和叔叔会和他们交换好吃的,还会在短暂的休息期间,给他们讲解电气设备知识。

  这样暖心的事例还有很多。

  “要多喝点热水防止中暑啊!”“要吃饱点,千万不要饿着肚子干活呀!”阿公阿婆送上了热水、牛奶,像父母一样“唠叨”着。

  “来!喝椰子水。”队员们听得最多的,还是这句话。9月12日,广东电网抢修队正在紧张有序地开展抢修工作,一位村民骑着残疾人助力车将几箱椰子水送到抢修现场,拄着拐杖将椰子水递给抢修队员们。

  小灯点亮大灯

  9月12日,广东电网抢修复电队伍抢修到了海口市10千伏铁江丙线最后一个故障点。那是一处城中村,照明条件不佳,即便有工作手电筒的灯光,广东电网抢修队队员李崇基还是感觉到,想要看清手上的线路越来越吃力了。

  忽然,一个微弱的光点亮起来了,接着,两个、三个……原来,是人们纷纷举起了手机闪光灯。随后,有人专程回家拿出了手电筒,不一会儿,几辆电动车也加入了“照明大队”……以抢修队员们为中心,“光点”汇聚起来,越来越多,越来越亮。

  9月13日凌晨1时39分,居民房里灯光倏地亮起,点燃了由近及远的欢呼。

  “谢谢你们!”李崇基在和居民们相互道谢,“小灯点大灯,你们的光可帮了大忙啦!”

  9月15日,烈日当空,云南电网抢修队伍到达文昌一处故障点,准备开展低压台区抢修复电作业,只见断掉的枝叶和电线缠绕,还掩盖了作业平台。“树障太多了,我们帮你们一起清理!”居民们纷纷拿上镰刀等工具,你砍枝、我挪叶,不一会儿就清出了一块空地来。

  这场跨越千里的援琼复电行动,见证了南方电网抢修复电队伍与海南人民在灾难面前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深厚情谊。每一盏重新亮起的灯火背后,都是无数颗心紧密相连的温暖故事,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真实写照。

(海南日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陈婧)

(责编:黄维、潘惠文)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人大常委会丨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海事审判体系最完善的国家

 新华社北京10月26日电(记者冯家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海事审判工作情况的报告26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报告显示,人民法院依法公正审理各类海事案件,充分发挥海事审判职能作用,为建设海洋强国和...

“十五五”期间让中国大市场成为全球大机遇 持续擦亮“投资中国”品牌

央视网消息:24日上午,中共中央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在发布会上,商务部党组书记、部长王文涛表示,“十五五”期间,要把中国大市场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让中国大市场成为全球创新的应用场;要让中国大市...

年休假能跨年休吗?官方解答来了

央视网消息: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微信公众号消息,我们都知道,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具体怎么休呢?  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  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  已满20年的...

领航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保证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新时代我国国家安全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十四五”时期,国家安全得到...

总书记的关切·落地的回响 | 直达基层,文化惠民底色更亮

今日中国,文化的力量根植中华大地,生长在广袤的阡陌街巷、城市乡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提升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能力”“把更多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送到群众身边”。“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写入党的二十大报告,“建立优质文...

红星照耀中国 | 南泥湾精神为何依然熠熠生辉

央广网延安10月20日消息(记者 苏睿楠)这是一片被歌声传唱了八十年的土地:“如今的南泥湾,与往年不一般,再不是旧模样,是陕北的好江南……”  当记者踏上南泥湾的土地,映入眼帘的不是历史的尘封,而是一幅生机勃勃的画卷:无...

【文化中国行】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精神传承谱新篇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10月22日是红军长征胜利89周年纪念日,历经五年多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整合长征沿线15个省区市文物和文化资源,通过修复革命遗址、科技赋能展陈、打造研学课堂等形式,让沿线红色地标重焕光彩,在新时...

坚持自我革命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与启示述评之七

 新华社北京10月20日电题:坚持自我革命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与启示述评之七  新华社记者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

划重点! 一图读懂“十四五”成就硬核知识点

“十四五” 规划高质量收官,哪些成就是应知应会硬核知识点?本图梳理权威信息和数据,盘点五年来的发展亮点,带你看懂成就背后的发展密码。 编辑:甄涛 责任编辑:刘亮

学习卡丨科学谋划“十五五”,总书记强调这些关键点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研究制定“十五五”规划建议。编制和实施“十五五”规划,对于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意义重大。  如何准确把握阶段性要求,科学谋划“十五五”?习近平总书...

2024
09/28
09:53
浏览量: 610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专访“当代郑和”刘建军的精彩人生故事

专访“当代郑和”刘建军的精彩人生故事

让黑土地变成金土地

让黑土地变成金土地

雪落倾歌·王圣松 | 河上有风

雪落倾歌·王圣松 | 河上有风

留住精气神 弘扬正能量 — 写在刘宏新书出版之际

留住精气神 弘扬正能量 — 写在刘宏新书出版之际

《路》-文集前奏曲

《路》-文集前奏曲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