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人物·访谈 > “萤火虫”之光,照亮这间“陋室讲堂”

“萤火虫”之光,照亮这间“陋室讲堂”

来源:中国网 | 时间:2024-09-10 08:30:36 | 点击:2463

“我希望我的最后一口气,是在讲台上呼出去的。”

在一次访谈中,叶连平老人用洪亮的声音说出这句直抵人心的话。

2023年6月29日,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乌江镇卜陈村的“留守未成年人之家”,叶连平在给孩子们免费上英语课。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今年97岁的叶连平家住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乌江镇卜陈村,是我们持续关注报道的乡村退休教师。

2000年,退休后的叶连平做出一个决定,开办家庭课堂,义务为留守儿童补课,之后规模扩大为“留守未成年人之家”。

2023年9月8日,在“留守未成年人之家”,叶连平将门锁上,准备回家吃晚饭。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本应该安享晚年的叶连平,为何如此折腾,免费给孩子们上课?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踏上了寻访之路。

2019年7月30日,我们来到和县乌江镇卜陈村“留守未成年人之家”,叶老师刚结束一天的教学工作。看到我们拿着采访设备,叶老师连忙摆手想把我们赶走。“怎么又来媒体了!”他喃喃道,“我还有好多工作要做,备课、板书,没有时间浪费。”那段日子,得知叶连平入选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不时有记者前来采访,来得多了,叶老师将其视为一种“烦恼”。

2019年7月30日,叶连平在“留守未成年人之家”教室里为第二天的英语课准备板书。新华社记者 黄博涵 摄

为了尽可能不打扰叶老师的正常教学和生活,我们秉持“笨功夫”原则,跟随他的作息,从清晨到日暮,以静观的方式记录叶老师普通的一天。

夏日清晨,叶连平老人简单洗漱过后便开始准备自己的早餐,两包方便面倒在锅里,鸡蛋也不舍得加。

临近7点,陆续有学生步入教室,每个孩子都会向叶连平打招呼:“叶老师好!”叶老师微笑着,一一回礼。

课前,叶老师还会将教室里一台座机电话的听筒放到旁边,他不希望电话铃声影响课堂。

在英语课上,老人发音标准、思维清晰、板书工整,孩子们听课时也十分专注。

2023年9月9日,在“留守未成年人之家”,叶连平在上课前将座机电话的听筒放到一边,以免电话铃声影响授课。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几天时间的蹲守拍摄,叶老师好像对我们没那么排斥了,并且同意接受访谈。聊天中,我们将疑问抛出:“您为孩子做这些事,为了什么?”

叶连平老人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简单有力地说道:“因为你不是我。”

多年来,叶连平获得了“中国好人”“全国道德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面对荣誉,他说自己只不过是做了一名教师应该做、可以做、必须做好的事情。

2022年7月21日,叶连平在“留守未成年人之家”教室里为英语课准备板书。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今年8月27日,新学期开学前夕,在“留守未成年人之家”,叶连平为当地40名新入职教师上了一堂名为“陋室讲堂”的入职第一课,用亲身经历勉励他们廉洁从教。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陋室铭》为唐朝诗人刘禹锡所作,而其笔下的“陋室”所在地就位于和县。穿越千年,叶老师所居住的旧平房和他开办的“留守未成年人之家”也如同“陋室”,见证着叶连平躬身耕耘、甘于奉献的时光。

2019年7月30日傍晚,叶连平在家里吃晚饭。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在叶老师的家中、教室里,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不少“老物件”——用了三十几年的茶缸、穿了几十年的T恤衫、废旧羽毛球拍制成的教鞭、书页残破的字典……

这是2023年9月8日拍摄的叶连平使用多年的教鞭和粉笔盒。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叶连平无儿无女,过着极为俭朴的生活,对孩子们却十分慷慨。2012年,叶连平同乌江镇政府、卜陈学校三方筹款6万元,成立了和县乌江爱心助教协会暨叶连平奖学金,已经连续发放13年,为400多名农村孩子累计发放奖学金40余万元。

2023年9月17日,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卜陈学校,叶连平老师和获奖学生合影留念。新华社记者 黄博涵 摄

叶连平的师者萤火汇聚起如炬光芒:叶连平的学生中不少成为教师,受他的感染,许多大学生志愿者假期来到“留守未成年人之家”支教,当地甚至全国的乡村教师以叶老师为范,育人不辍……

2022年7月21日,叶连平在“留守未成年人之家”教室里和前来支教的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萤火支教团的志愿者交流讲课心得。新华社记者 刘军喜 摄

在“留守未成年人之家”教室的墙上写着“乡村永不熄灭的烛光”。叶老师却说,蜡烛的光很亮,而他能照亮的地方有限,自己充其量就是一只微光闪烁的萤火虫。

如今,叶老师的身形日渐瘦削,背脊也开始佝偻,甚至要坐着才能给学生上完一节完整的课。叶老师对我们说,他要把最后的时间都留给孩子们。

2023年9月9日,在“留守未成年人之家”,叶连平在准备上午的授课。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2024年9月5日,在“留守未成年人之家”,叶连平在准备周末的授课。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2019年7月31日,叶连平在“留守未成年人之家”教室里欣赏学生刚刚送给自己的折纸礼物。新华社记者 刘军喜 摄

犹记得暑假里,叶老师在课间收到孩子送的折纸蝴蝶结,捏在手里,不停翻看,笑得像个孩子。不起眼的“萤火虫”,在纯粹的坚守中,照亮着乡村孩子的梦想。

记者:张端、黄博涵

责任编辑:刘桢珂】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人大常委会丨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海事审判体系最完善的国家

 新华社北京10月26日电(记者冯家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海事审判工作情况的报告26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报告显示,人民法院依法公正审理各类海事案件,充分发挥海事审判职能作用,为建设海洋强国和...

“十五五”期间让中国大市场成为全球大机遇 持续擦亮“投资中国”品牌

央视网消息:24日上午,中共中央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在发布会上,商务部党组书记、部长王文涛表示,“十五五”期间,要把中国大市场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让中国大市场成为全球创新的应用场;要让中国大市...

年休假能跨年休吗?官方解答来了

央视网消息: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微信公众号消息,我们都知道,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具体怎么休呢?  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  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  已满20年的...

领航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保证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新时代我国国家安全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十四五”时期,国家安全得到...

总书记的关切·落地的回响 | 直达基层,文化惠民底色更亮

今日中国,文化的力量根植中华大地,生长在广袤的阡陌街巷、城市乡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提升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能力”“把更多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送到群众身边”。“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写入党的二十大报告,“建立优质文...

红星照耀中国 | 南泥湾精神为何依然熠熠生辉

央广网延安10月20日消息(记者 苏睿楠)这是一片被歌声传唱了八十年的土地:“如今的南泥湾,与往年不一般,再不是旧模样,是陕北的好江南……”  当记者踏上南泥湾的土地,映入眼帘的不是历史的尘封,而是一幅生机勃勃的画卷:无...

【文化中国行】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精神传承谱新篇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10月22日是红军长征胜利89周年纪念日,历经五年多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整合长征沿线15个省区市文物和文化资源,通过修复革命遗址、科技赋能展陈、打造研学课堂等形式,让沿线红色地标重焕光彩,在新时...

坚持自我革命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与启示述评之七

 新华社北京10月20日电题:坚持自我革命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与启示述评之七  新华社记者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

划重点! 一图读懂“十四五”成就硬核知识点

“十四五” 规划高质量收官,哪些成就是应知应会硬核知识点?本图梳理权威信息和数据,盘点五年来的发展亮点,带你看懂成就背后的发展密码。 编辑:甄涛 责任编辑:刘亮

学习卡丨科学谋划“十五五”,总书记强调这些关键点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研究制定“十五五”规划建议。编制和实施“十五五”规划,对于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意义重大。  如何准确把握阶段性要求,科学谋划“十五五”?习近平总书...

2024
09/10
08:30
浏览量: 2463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专访“当代郑和”刘建军的精彩人生故事

专访“当代郑和”刘建军的精彩人生故事

让黑土地变成金土地

让黑土地变成金土地

雪落倾歌·王圣松 | 河上有风

雪落倾歌·王圣松 | 河上有风

留住精气神 弘扬正能量 — 写在刘宏新书出版之际

留住精气神 弘扬正能量 — 写在刘宏新书出版之际

《路》-文集前奏曲

《路》-文集前奏曲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