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人物·访谈 > “萤火虫”之光,照亮这间“陋室讲堂”

“萤火虫”之光,照亮这间“陋室讲堂”

来源:中国网 | 时间:2024-09-10 08:30:36 | 点击:2398

“我希望我的最后一口气,是在讲台上呼出去的。”

在一次访谈中,叶连平老人用洪亮的声音说出这句直抵人心的话。

2023年6月29日,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乌江镇卜陈村的“留守未成年人之家”,叶连平在给孩子们免费上英语课。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今年97岁的叶连平家住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乌江镇卜陈村,是我们持续关注报道的乡村退休教师。

2000年,退休后的叶连平做出一个决定,开办家庭课堂,义务为留守儿童补课,之后规模扩大为“留守未成年人之家”。

2023年9月8日,在“留守未成年人之家”,叶连平将门锁上,准备回家吃晚饭。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本应该安享晚年的叶连平,为何如此折腾,免费给孩子们上课?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踏上了寻访之路。

2019年7月30日,我们来到和县乌江镇卜陈村“留守未成年人之家”,叶老师刚结束一天的教学工作。看到我们拿着采访设备,叶老师连忙摆手想把我们赶走。“怎么又来媒体了!”他喃喃道,“我还有好多工作要做,备课、板书,没有时间浪费。”那段日子,得知叶连平入选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不时有记者前来采访,来得多了,叶老师将其视为一种“烦恼”。

2019年7月30日,叶连平在“留守未成年人之家”教室里为第二天的英语课准备板书。新华社记者 黄博涵 摄

为了尽可能不打扰叶老师的正常教学和生活,我们秉持“笨功夫”原则,跟随他的作息,从清晨到日暮,以静观的方式记录叶老师普通的一天。

夏日清晨,叶连平老人简单洗漱过后便开始准备自己的早餐,两包方便面倒在锅里,鸡蛋也不舍得加。

临近7点,陆续有学生步入教室,每个孩子都会向叶连平打招呼:“叶老师好!”叶老师微笑着,一一回礼。

课前,叶老师还会将教室里一台座机电话的听筒放到旁边,他不希望电话铃声影响课堂。

在英语课上,老人发音标准、思维清晰、板书工整,孩子们听课时也十分专注。

2023年9月9日,在“留守未成年人之家”,叶连平在上课前将座机电话的听筒放到一边,以免电话铃声影响授课。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几天时间的蹲守拍摄,叶老师好像对我们没那么排斥了,并且同意接受访谈。聊天中,我们将疑问抛出:“您为孩子做这些事,为了什么?”

叶连平老人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简单有力地说道:“因为你不是我。”

多年来,叶连平获得了“中国好人”“全国道德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面对荣誉,他说自己只不过是做了一名教师应该做、可以做、必须做好的事情。

2022年7月21日,叶连平在“留守未成年人之家”教室里为英语课准备板书。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今年8月27日,新学期开学前夕,在“留守未成年人之家”,叶连平为当地40名新入职教师上了一堂名为“陋室讲堂”的入职第一课,用亲身经历勉励他们廉洁从教。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陋室铭》为唐朝诗人刘禹锡所作,而其笔下的“陋室”所在地就位于和县。穿越千年,叶老师所居住的旧平房和他开办的“留守未成年人之家”也如同“陋室”,见证着叶连平躬身耕耘、甘于奉献的时光。

2019年7月30日傍晚,叶连平在家里吃晚饭。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在叶老师的家中、教室里,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不少“老物件”——用了三十几年的茶缸、穿了几十年的T恤衫、废旧羽毛球拍制成的教鞭、书页残破的字典……

这是2023年9月8日拍摄的叶连平使用多年的教鞭和粉笔盒。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叶连平无儿无女,过着极为俭朴的生活,对孩子们却十分慷慨。2012年,叶连平同乌江镇政府、卜陈学校三方筹款6万元,成立了和县乌江爱心助教协会暨叶连平奖学金,已经连续发放13年,为400多名农村孩子累计发放奖学金40余万元。

2023年9月17日,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卜陈学校,叶连平老师和获奖学生合影留念。新华社记者 黄博涵 摄

叶连平的师者萤火汇聚起如炬光芒:叶连平的学生中不少成为教师,受他的感染,许多大学生志愿者假期来到“留守未成年人之家”支教,当地甚至全国的乡村教师以叶老师为范,育人不辍……

2022年7月21日,叶连平在“留守未成年人之家”教室里和前来支教的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萤火支教团的志愿者交流讲课心得。新华社记者 刘军喜 摄

在“留守未成年人之家”教室的墙上写着“乡村永不熄灭的烛光”。叶老师却说,蜡烛的光很亮,而他能照亮的地方有限,自己充其量就是一只微光闪烁的萤火虫。

如今,叶老师的身形日渐瘦削,背脊也开始佝偻,甚至要坐着才能给学生上完一节完整的课。叶老师对我们说,他要把最后的时间都留给孩子们。

2023年9月9日,在“留守未成年人之家”,叶连平在准备上午的授课。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2024年9月5日,在“留守未成年人之家”,叶连平在准备周末的授课。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2019年7月31日,叶连平在“留守未成年人之家”教室里欣赏学生刚刚送给自己的折纸礼物。新华社记者 刘军喜 摄

犹记得暑假里,叶老师在课间收到孩子送的折纸蝴蝶结,捏在手里,不停翻看,笑得像个孩子。不起眼的“萤火虫”,在纯粹的坚守中,照亮着乡村孩子的梦想。

记者:张端、黄博涵

责任编辑:刘桢珂】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韩天衡篆刻艺术有多高?三四层那么高?

韩天衡,当代艺术大家,书、画、印俱精,祖籍苏州,1940年生于上海。现为西泠印社荣誉社长、上海市书法家协会首席顾问、上海韩天衡文化艺术基金会理事长、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名誉院长、上海中国画院顾问等。出版有《中国篆...

橙色预警:甘肃这些地区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风险高

央视网消息:甘肃省自然资源厅、甘肃省气象局于8月25日13时00分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预计未来24小时内(8月25日17时至8月26日17时),兰州市(西固区、永登县),白银市(平川区、景泰县),张掖市(甘州区、肃...

俄罗斯莫斯科市中心一儿童商店发生燃气爆炸

综合塔斯社、俄新社消息,当地时间8月24日,俄罗斯莫斯科市中心一儿童商店发生燃气爆炸。当地媒体报道称,已有一人受伤。目前,商店内的人员已被撤离。救援人员已抵达现场。

部分地区透露:育儿补贴申领系统8月26日到27日正式上线

 近日,部分地区已透露育儿补贴申领的开放时间。  例如,甘肃省陇西县卫健局在官网公布《育儿补贴政策解读》提及,育儿补贴是国家为支持家庭养育婴幼儿、缓解家庭养育压力而设立的一项补贴制度,我省于8月26日正式上线。  这篇解...

重走抗战路,一定要去一趟上海!

上海,这座被黄浦江与苏州河环抱的现代化都市,80多年前也是中华民族抗击外侮的最前线。  航拍上海 来源:朱一宁/心城市  淞沪会战的硝烟虽已散去八十余载,但那些镌刻在砖石与江涛中的历史印记,仍在无声诉说着中华民族不屈的脊...

涉嫌破坏“北溪”管道 一乌克兰籍男子被捕 德国检方披露作案细节

△2022年9月26日,俄罗斯经波罗的海向欧洲输送天然气的“北溪”管道遭破坏,发生爆炸,大量天然气泄漏。  德国联邦检察院当地时间21日发布通告称,应德国联邦最高法院调查法官签发的欧洲逮捕令,意大利警方在意大利里米尼省逮...

国家氢能汽车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获批筹建

  记者今天了解到,为提升氢能汽车产业核心竞争力,更好地发挥计量对氢能汽车产业的技术支撑和保障作用,近日,市场监管总局批准依托位于重庆的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筹建国家氢能汽车产业计量测试中心。  氢能是一种来源丰...

“遇见锦绣山河”第二期 椰风海韵醉人心·碧海蓝天映白沙

 编者按:   盛夏时节,暑气弥漫,向往远方的心,也随着窗外的蝉鸣愈发清晰。与其在固定景点间穿梭奔忙,不如换一种方式体会“在路上”的惬意与深度:搭乘一条有故事的铁路线,让车窗成为流动的画框,让旅程本身成为风景。...

和音:持之以恒“做对的事”

  原标题:持之以恒“做对的事”(和音)  近期,多家国际民调机构调查显示,全球公众对中国的正面评价持续攀升,中国形象在全球得到越来越广泛认同。全球公众对中国日益增长的认同,是中国通过持之以恒“做对的事”一点一滴累积起来...

用AI做网购商品毁损图申请“仅退款”涉嫌违法 专家详解

 近期  部分买家利用AI制作假图  申请“仅退款”  引起不少商家在网上吐槽  正常情况下,买家如果因商品质量问题申请“仅退款”,商家会要求拍照或拍摄视频证明商品损坏,并让买家销毁商品,以防止恶意退款行为。但一些买家却...

2024
09/10
08:30
浏览量: 2398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专访“当代郑和”刘建军的精彩人生故事

专访“当代郑和”刘建军的精彩人生故事

雪落倾歌·王圣松 | 河上有风

雪落倾歌·王圣松 | 河上有风

留住精气神 弘扬正能量 — 写在刘宏新书出版之际

留住精气神 弘扬正能量 — 写在刘宏新书出版之际

《路》-文集前奏曲

《路》-文集前奏曲

24集红色主旋律网剧《生死相脉》隆重开机

24集红色主旋律网剧《生死相脉》隆重开机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