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人物·访谈 > 【中国网评】造谣抹黑动摇不了西藏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

【中国网评】造谣抹黑动摇不了西藏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

来源:中国网 | 时间:2024-09-02 14:46:37 | 点击:3901

中国网特约评论员 赵文丹

宁静巍峨的雪山,壮美广袤的草原,纯净迷人的湖泊,漫山遍野的格桑花,古老神秘的寺庙,美丽的西藏越来越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旅行者。2023年,西藏接待国内外游客超过5500万人次,2024年上半年,超过2800万国内外游客涌入西藏。五湖四海的游客们在这里不仅感受到了雪域高原无与伦比的自然风光和文化魅力,也感受到了现代化新西藏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宗教和睦、人民安居乐业的岁月静好。

不过,有些西方国家却对西藏的繁荣和发展视而不见,反而想方设法通过炒作涉藏议题来遏制打压中国。近年来,美国政府和国会联手,接连不断出台法律,将干涉中国西藏事务的政策法律化。2018年12月,美国时任总统特朗普签署了“2018年对等进入西藏法案”;2020年12月,特朗普签署了“2021财年综合拨款法案”等一揽子法案,其中包含 “2020年西藏政策与支持法案”;2024年7月,美国总统拜登签署了“促进解决藏中争议法案”。与此同时,美国媒体和社会组织配合美国政府,不断炮制针对中国西藏事务的不实报道,企图欺骗世界民众,损害中国国际形象和声誉。美国部分媒体和反华势力编造了所谓“殖民式寄宿制教育”“镇压藏传佛教”“系统性攻击藏语”等谎言,对中国治藏方略、人权成就、经济成效等进行造谣抹黑。近期《纽约时报》、“人权观察”等西方媒体和组织发表关于西藏的虚假信息,翻炒西藏存在所谓人权问题,称中国经济发展举措破坏西藏人民的生活方式和生态文化。这些媒体和社会组织完全无视西藏的历史和现实、西藏人权事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妄图依靠恶意构陷的虚假信息,不断升级和强化对中国的污名化,企图塑造不利于中国发展的舆论氛围,煽动其他国家就涉藏问题攻击指责中国。

美国反华势力四处造谣生事、粗暴干涉中国西藏事务的恶劣行为,必然招致全中国民众的强烈抗议与坚决反对。和平解放以来,西藏各族人民与全国人民一道,同心同德、和衷共济,完成了民主改革,西藏社会实现了由封建农奴制度向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性飞跃,西藏发展实现了由贫穷落后向文明进步的伟大跨越。中共十八大以来,在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引领下,在全国人民大力支持下,西藏彻底摆脱了束缚当地千百年的绝对贫困问题,与全国人民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国民众深知西藏的繁荣发展来之不易,任何试图破坏西藏安定团结大好局面的恶劣行径都不会得逞。

美国政府、国会、媒体、社会组织粗暴干涉中国西藏事务的伎俩,阻碍不了西藏人民团结一心追求美好生活的步伐。当前,西藏发展正处在历史最好时期,经济发展态势持续向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居民收入水平高速增长,宗教信仰自由得到充分保障,教育事业呈现高质量发展,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成,宪法和法律赋予西藏各族人民的权利得到充分行使,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向好,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对于西藏的全方位发展,国际社会有目共睹。近年来,西藏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环喜马拉雅”国际合作论坛、中国西藏文化周、中国西藏发展论坛、外交部西藏全球推介活动、藏博会等重大国际会议和论坛平台,逐渐成为中国西藏与地区国家加强合作交流的重要平台,这些平台有助于越来越多的外国民众更好地了解西藏。许多来过西藏的外国民众被西藏的宁静、美丽、繁荣所打动,纷纷在国外社交媒体平台发布西藏相关视频,栩栩如生地展现了西藏现代化的基础设施、美丽迷人的自然风景、富有特色的当地美食、热情洋溢的当地群众,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国民众来感受真实的西藏,也使西方媒体捏造的谣言不攻自破。(作者系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西南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研究员)

编审:唐华 蒋新宇 张艳玲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韩天衡篆刻艺术有多高?三四层那么高?

韩天衡,当代艺术大家,书、画、印俱精,祖籍苏州,1940年生于上海。现为西泠印社荣誉社长、上海市书法家协会首席顾问、上海韩天衡文化艺术基金会理事长、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名誉院长、上海中国画院顾问等。出版有《中国篆...

橙色预警:甘肃这些地区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风险高

央视网消息:甘肃省自然资源厅、甘肃省气象局于8月25日13时00分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预计未来24小时内(8月25日17时至8月26日17时),兰州市(西固区、永登县),白银市(平川区、景泰县),张掖市(甘州区、肃...

俄罗斯莫斯科市中心一儿童商店发生燃气爆炸

综合塔斯社、俄新社消息,当地时间8月24日,俄罗斯莫斯科市中心一儿童商店发生燃气爆炸。当地媒体报道称,已有一人受伤。目前,商店内的人员已被撤离。救援人员已抵达现场。

部分地区透露:育儿补贴申领系统8月26日到27日正式上线

 近日,部分地区已透露育儿补贴申领的开放时间。  例如,甘肃省陇西县卫健局在官网公布《育儿补贴政策解读》提及,育儿补贴是国家为支持家庭养育婴幼儿、缓解家庭养育压力而设立的一项补贴制度,我省于8月26日正式上线。  这篇解...

重走抗战路,一定要去一趟上海!

上海,这座被黄浦江与苏州河环抱的现代化都市,80多年前也是中华民族抗击外侮的最前线。  航拍上海 来源:朱一宁/心城市  淞沪会战的硝烟虽已散去八十余载,但那些镌刻在砖石与江涛中的历史印记,仍在无声诉说着中华民族不屈的脊...

涉嫌破坏“北溪”管道 一乌克兰籍男子被捕 德国检方披露作案细节

△2022年9月26日,俄罗斯经波罗的海向欧洲输送天然气的“北溪”管道遭破坏,发生爆炸,大量天然气泄漏。  德国联邦检察院当地时间21日发布通告称,应德国联邦最高法院调查法官签发的欧洲逮捕令,意大利警方在意大利里米尼省逮...

国家氢能汽车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获批筹建

  记者今天了解到,为提升氢能汽车产业核心竞争力,更好地发挥计量对氢能汽车产业的技术支撑和保障作用,近日,市场监管总局批准依托位于重庆的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筹建国家氢能汽车产业计量测试中心。  氢能是一种来源丰...

“遇见锦绣山河”第二期 椰风海韵醉人心·碧海蓝天映白沙

 编者按:   盛夏时节,暑气弥漫,向往远方的心,也随着窗外的蝉鸣愈发清晰。与其在固定景点间穿梭奔忙,不如换一种方式体会“在路上”的惬意与深度:搭乘一条有故事的铁路线,让车窗成为流动的画框,让旅程本身成为风景。...

和音:持之以恒“做对的事”

  原标题:持之以恒“做对的事”(和音)  近期,多家国际民调机构调查显示,全球公众对中国的正面评价持续攀升,中国形象在全球得到越来越广泛认同。全球公众对中国日益增长的认同,是中国通过持之以恒“做对的事”一点一滴累积起来...

用AI做网购商品毁损图申请“仅退款”涉嫌违法 专家详解

 近期  部分买家利用AI制作假图  申请“仅退款”  引起不少商家在网上吐槽  正常情况下,买家如果因商品质量问题申请“仅退款”,商家会要求拍照或拍摄视频证明商品损坏,并让买家销毁商品,以防止恶意退款行为。但一些买家却...

2024
09/02
14:46
浏览量: 3901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专访“当代郑和”刘建军的精彩人生故事

专访“当代郑和”刘建军的精彩人生故事

雪落倾歌·王圣松 | 河上有风

雪落倾歌·王圣松 | 河上有风

留住精气神 弘扬正能量 — 写在刘宏新书出版之际

留住精气神 弘扬正能量 — 写在刘宏新书出版之际

《路》-文集前奏曲

《路》-文集前奏曲

24集红色主旋律网剧《生死相脉》隆重开机

24集红色主旋律网剧《生死相脉》隆重开机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