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人物·访谈 > 翻译为桥,用法语讲好中国故事(千行百业看海归)

翻译为桥,用法语讲好中国故事(千行百业看海归)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 时间:2024-07-24 13:30:49 | 点击:4022

徐翌茹在授课中。
受访者供图

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徐翌茹曾在法国学习生活8年,回国后在中山大学从事法语教学工作。在这座岁月留痕的百年名校,一片片红砖绿瓦背后的动人故事,陪伴徐翌茹走过了数个春秋。

“坐在第一排的中国学生”

徐翌茹本科就读于大连外国语大学,2008年大学毕业后,她进入东北一所高校教法语。作为刚毕业的青年教师,面对台下与自己年龄相差无几的学生,徐翌茹禁不住忐忑。在教学过程中,她意识到自己在相关知识方面还有欠缺,由此产生了前往法国深造的想法。

在里昂,徐翌茹在这座法国东南部的美丽城市又当起了学生,她在里昂二大攻读语言学专业。踏上陌生的土地,有兴奋也有彷徨,现实生活中的法语和书本上学到的毕竟不完全一样,法国的文化习俗和生活习惯也与国内大相径庭。

让她没想到的是,自己入学报到第一天就遇到了“插曲”。“法国大学没有辅导员、没有班主任,开学前也没有通知报到地点,我根本不知道该去哪里报到。好不容易打听到学生注册的地点后,又被工作人员告知因为没有买保险所以不能注册。”离家万里,徐翌茹在那一刻感到了无助和孤独。

后来,每当新学期开始的时候,徐翌茹都会尽可能地向来自中国的新同学提供帮助,提前告诉他们注册流程与所需材料,让新生不再经历自己曾体验过的曲折。

语言学课程大多生涩难懂,很多专有名词甚至连字典里都查不到。刚开始上课的时候,徐翌茹感到了很大的压力,为了能尽快融入法国课堂,她想了许多办法。

每次上课,徐翌茹都争取第一个赶到教室,带着录音笔坐在第一排,将老师的授课录下来,下课后再做听写。一堂90分钟的课,需要七八个小时才能全部听写完毕。她把周末和假期基本都用在了课后复习上。

凭着这份努力,徐翌茹逐渐不再需要录音笔也能听懂老师的授课内容了。有些留学生开始向她借笔记,后来连法国同学都来借,因为徐翌茹记得更清晰、内容更全面。慢慢地,班里同学都记住了那个“坐在第一排的中国学生”。

留法学人不忘初心使命

研究生二年级后,徐翌茹通过层层选拔,成为里昂二大法语国际语言中心的一名教师,开始了在法国的教学生涯。

作为在法国教外国学生说法语的中国人,徐翌茹心里难免紧张,这让她在备课时更加认真仔细。时间久了,徐翌茹的课堂变得很受欢迎,不仅中国学生喜欢她的课,也有来自日本、韩国、西班牙、意大利等国的留学生认准了“徐老师”来选课。

闲暇之余,徐翌茹最常去的地方是位于富维耶山上的里昂中法大学旧址。她说,每当遇到中国留学生,她一定会带学生们去中法大学旧址看看,向他们讲述中法交流的历史和前辈们的故事,鼓励学生将留法学人的初心使命一代代传承下去,在法国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

在法国获得博士学位后,徐翌茹决定回国任教。里昂与广州是友好城市,中山大学的前身——国立广东大学又曾参与筹备里昂中法大学,这样的深厚渊源让她对广州有了更深的了解和亲近感。回国后,徐翌茹入职中山大学,成了一名法语教师。

一走上讲台,徐翌茹整个人就充满活力。她说,中国学生刚开始学习法语时,常会被动词变位、阴阳性搭配、单复数搭配等搞得晕头转向,作为老师要帮助学生克服“小语种很难”的心理,培养学习兴趣很重要。

为了培养学生,她每周都会和学生见面、开组会,甚至在法国访学时也从不间断。

近几年,徐翌茹指导了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两项,省级1项,校级5项。如今,中山大学与里昂大学长期合作,签署两校校级框架合作协议,开展学生交换、联合培养、教师交流等项目,联合培养法语硕士研究生及法语专业本科生。

翻译是沟通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桥梁。徐翌茹曾多次在法国高校、机构等参观访问中山大学时承担译者工作,有着丰富的翻译经验。

“译者似乎总看起来很从容,其实这背后是十年如一日地下苦功夫。”在徐翌茹看来,译者就像一部“百科全书”,需要学习各领域的专业知识、专业名词,做好日常积累,才能保证良好的临场发挥,不出差错。

徐翌茹认为,做好翻译工作的第一步,是自己要理解“吃透”。翻译不仅考验外语水平,更考验母语水平,首先要理解透中文想表达的含义,再思考如何翻译成目标语。翻译工作是在两种文化、两种语言间游走,找到它们的对应之处,“这是一个‘经验加思考’的过程。”

展示中国特色大国风采

去年4月7日,在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法国总统马克龙来到中山大学参观访问,其间,徐翌茹担任随行翻译。

在马克龙总统参观访问途中,徐翌茹为他介绍了马丁堂、惺亭、荣光堂等标志性建筑,以及中山大学的发展历史和校园新貌。

在此之前,徐翌茹做了非常充分的准备。她梳理了广州与法国的交流与合作资料,把马克龙总统自就职以来能找到的演讲资料都仔仔细细听了一遍,反复揣摩他的演讲风格与表达习惯,仔细研究他的外交风格,甚至如何握手、打招呼都认真研究过。同时,法方经过的所有地点的安排与布置,都要既符合法国文化、国际惯例,也要展示中国特色、大国风采。那段时间,她认真准备着每个细节,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

“翻译任务顺利完成,我也长舒了一口气,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我们展示了中国当代青年的精神风貌,让世界看到了今天的中国,看到广州,看到了一个高速发展的国际化大都市。”徐翌茹说。

近年来,人文交流在中法交流中的位置越来越突出,这更能促进彼此间的理解与认同。在徐翌茹看来,中法文化交流经过长期积淀,历久弥新。近年来的交流呈现出多元化特点,更广泛影响文学、艺术等诸多方面,从而产生出更多灵感与火花。

“比如,里昂灯光节是一个国际性的灯光节,在欧洲具有很大的影响力,这个灯光节常常加入许多中国元素。2018年是广州与里昂缔结国际友好城市关系30周年,广州国际灯光节专门将灯光作品《雨打芭蕉》送展法国,让更多法国市民领略岭南风韵,我觉得这便是一场十分有趣的文化交流。”徐翌茹说。她同时表示,在中法各领域间的交流中,留学归国人员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她也会继续用法语讲好中国故事,记录与讲述更多温暖的友谊故事。

(责编:李依环、郝孟佳)


【作者:王 威】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领航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保证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新时代我国国家安全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十四五”时期,国家安全得到...

总书记的关切·落地的回响 | 直达基层,文化惠民底色更亮

今日中国,文化的力量根植中华大地,生长在广袤的阡陌街巷、城市乡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提升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能力”“把更多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送到群众身边”。“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写入党的二十大报告,“建立优质文...

红星照耀中国 | 南泥湾精神为何依然熠熠生辉

央广网延安10月20日消息(记者 苏睿楠)这是一片被歌声传唱了八十年的土地:“如今的南泥湾,与往年不一般,再不是旧模样,是陕北的好江南……”  当记者踏上南泥湾的土地,映入眼帘的不是历史的尘封,而是一幅生机勃勃的画卷:无...

【文化中国行】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精神传承谱新篇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10月22日是红军长征胜利89周年纪念日,历经五年多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整合长征沿线15个省区市文物和文化资源,通过修复革命遗址、科技赋能展陈、打造研学课堂等形式,让沿线红色地标重焕光彩,在新时...

坚持自我革命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与启示述评之七

 新华社北京10月20日电题:坚持自我革命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与启示述评之七  新华社记者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

划重点! 一图读懂“十四五”成就硬核知识点

“十四五” 规划高质量收官,哪些成就是应知应会硬核知识点?本图梳理权威信息和数据,盘点五年来的发展亮点,带你看懂成就背后的发展密码。 编辑:甄涛 责任编辑:刘亮

学习卡丨科学谋划“十五五”,总书记强调这些关键点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研究制定“十五五”规划建议。编制和实施“十五五”规划,对于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意义重大。  如何准确把握阶段性要求,科学谋划“十五五”?习近平总书...

台风“风神”已加强为强热带风暴级

央视网消息:据海南气象微信公众号消息,台风“风神”已于20日14时由热带风暴级加强为强热带风暴级,14时其中心位于北纬18.4度、东经115.9度,即在三沙市永兴岛东偏北方向约415公里的南海东部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

744万亿次、80亿人、100亿元 “数”说澎湃算力为经济发展积蓄强劲新动力

央视网消息:“十四五”以来,中国开启新一轮数字基础设施大布局,全国一体化算力网连通东西南北。算力总规模跃居全球第二,不仅为中国数字经济的成长浇筑新的基座,也创造了增长的新机遇。  12颗计算卫星进发太空,500公里高的太...

打通能源“动脉” “电”点亮美好生活 我国“十四五”能源高质量发展成绩斐然

央视网消息:能源被誉为工业的“粮食”、国民经济的命脉,和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十四五”以来,中国能源事业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和历史性成就,成为世界能源转型的重要推动者,14亿多人的能源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绿色低碳发展举世...

2024
07/24
13:30
王 威
浏览量: 4022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专访“当代郑和”刘建军的精彩人生故事

专访“当代郑和”刘建军的精彩人生故事

让黑土地变成金土地

让黑土地变成金土地

雪落倾歌·王圣松 | 河上有风

雪落倾歌·王圣松 | 河上有风

留住精气神 弘扬正能量 — 写在刘宏新书出版之际

留住精气神 弘扬正能量 — 写在刘宏新书出版之际

《路》-文集前奏曲

《路》-文集前奏曲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