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名医·健康 > 你的失眠,褪黑素可能治不了

你的失眠,褪黑素可能治不了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5-04-03 11:14:49 | 点击:469

如今,在社交平台搜索“失眠”一词,就有不少“经验帖”开始推荐褪黑素,不少年轻人甚至把褪黑素奉为“神药”。然而,褪黑素真的适合所有人吗?

■苑成梅

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的一份最新调查显示,目前我国人群夜间平均睡眠时长为6.85小时,不足7小时。当睡得晚、睡得短渐成常态,各式治失眠的“解药”涌现,褪黑素尤其在膳食补充剂市场上表现扎眼。很多人把它当成无害安眠药,仿佛抓到了救命稻草。

被捧为“助眠神器”的褪黑素真有着魔法般的作用吗?

晚间自动分泌的褪黑激素

褪黑素是由大脑的松果体分泌的一种天然胺类激素。人的大脑通常在晚上10点左右开始分泌褪黑激素。随着褪黑激素分泌的增加,会让人的身体意识到应该睡觉了,提醒人最好在理想的时间就寝。

褪黑素的产生和光线水平密切相关。如果你晚上感觉还很清醒,可能是电子设备和灯光等影响了褪黑素的分泌,身体意识不到要睡觉了,睡眠节律被打乱。上夜班的人也是由于经常在亮光中工作,使得褪黑素不正常分泌,引起了生物钟紊乱。

简而言之,褪黑素的分泌有昼夜规律,可以诱导人体的自然睡眠。市面上很多的助眠药物、营养补充剂,以及褪黑素片都含有褪黑素的成分。这些褪黑素均为从动物或微生物中提取,本质为褪黑激素补充剂,为人工合成激素。

褪黑素能治失眠吗

《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2017版)》指出:没有足够强有力的证据证明补充褪黑素对于治疗慢性失眠的有效性或安全性,所以不推荐成年人使用褪黑素治慢性失眠。

褪黑素是一种改善睡眠的保健品,不是药品,所以想通过补充褪黑素来达到治疗失眠的效果,这其实未必有效。准确来说,褪黑素的补充能够促进睡眠,但不是治疗失眠。

失眠的形成有各种原因,如果是因为褪黑素的分泌不规律或缺乏褪黑素导致的失眠,那么服用褪黑素就有效果。但如果是由于焦虑情绪、压力过大、应激事件等导致的失眠,服用褪黑素的效果会不如人意。

并且,褪黑素并不是人人适用。

首先,随着人的年龄增长,褪黑素的分泌会减少,从而导致很多中老年人由于褪黑素分泌减少而出现一系列失眠、多梦等情况,所以中老年人适当补充褪黑素,能提高睡眠质量,改善身体机能。但如果是年轻人失眠,最好去医院排除一下失眠的原因再决定是否服用,不然盲目服用,可能会使情况恶化。

其次,褪黑素可能对部分特定人群有一定效果,主要在于调整和恢复昼夜节律:倒时差人群、睡眠时间紊乱人群、倒班工作者,比如出租车司机、工厂工人。

要注意的是,有以下状况,建议不要服用褪黑素:抑郁症、凝血障碍症、正在使用其他镇静剂、正在服用凝血剂或血液稀释药物、正在服用预防器官移植排异反应的药物、妊娠期、心脑疾病、酒精过敏。

同时,除非医生建议,不要给婴幼儿、儿童使用褪黑素。另外,在服用褪黑素时,避免饮酒、喝茶和咖啡、可乐等含咖啡因的饮品,同时服用会让褪黑素的效果大打折扣。

服用褪黑素有副作用吗

正常情况下,人体自然分泌的褪黑素大约0.3毫克,这个量远远低于很多保健品中的褪黑素含量。如果想尝试服用褪黑素,应从最低剂量(0.1毫克)开始,首次不超过0.5毫克。过量服用(3毫克或以上)会使人更容易觉醒,造成睡眠的紊乱。

过量服用褪黑素还可能会经历白天嗜睡、情绪变化大、出现幻觉等副作用。强烈建议使用前由专业医生推荐合理用量。

如果在正常剂量下出现了以下症状,请立即停止使用并向医生反馈:白天嗜睡、短期抑郁或易怒、焦虑、头痛、头晕、腹部不适、多梦或噩梦。

夜晚,对失眠的人来说像一个走不出的困局,但“神器”褪黑素绝不是所有人的救命稻草,更重要的是找到失眠的根源,对症下药,才能真正走出失眠。

(作者为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

相关链接

褪黑素服用注意事项

1.服用前,可先尝试自然方式来补充褪黑素

褪黑素是一种关键性激素,功能至关重要。低水平的褪黑素会导致睡眠紊乱,增加患病风险。但相比通过外部补充剂来调整,更重要在于利用生活习惯和睡眠环境来调节褪黑素水平,这样可以避免众多的副作用。摄入小麦、西红柿、西蓝花、黄瓜、香蕉、玉米等食物,可适当补充褪黑素。

另外,早晨或中午晒太阳、在完全黑暗的状态下睡觉、移除可能存在的电磁场(如路由器)、选用低功率的黄色、橙色的夜灯等,这些方式有助于褪黑素的正常分泌。

2.建议在睡前30至60分钟服用

褪黑素的平均起效时间是20分钟,如果是第一次使用,建议在睡前1至2小时前使用。一般情况下,在睡前半个小时前服用即可。

3.若无专业指导,不宜长期服用

市面上销售的褪黑补充剂质量参差不齐,可能存在褪黑素含量超标、提取工艺差异大等问题,且副作用因人而异。在未咨询专业医生的情况下,建议服用褪黑激素的时长不应超过四周。褪黑素自有它的妙处,但用前要权衡利弊。

责任编辑:张建伟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如何正确使用“取暖神器”?不当使用会有哪些风险?这份居家取暖安全须知请收好

央视网消息: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的取暖电器不当使用会有哪些风险?通过消防试验了解一下。试验中,消防员准备了一张常用的电热毯,模拟日常生活中,电热毯折叠使用后出现的电热丝断裂情况。两根断裂的电热丝相接触的同时,触点有火花闪烁...

生活观察丨流感季即将到来 科学防护保健康

新华社北京10月26日电 题:流感季即将到来 科学防护保健康  新华社记者顾天成、徐鹏航、龚雯  近期,全国多地气温骤降,呼吸道传染病进入高发季节。国家流感中心最新监测数据显示,我国南方省份流感活动呈现上升趋势,部分地区...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十条”如何守护健康成长路?这些务实举措一起了解!

央视网消息:教育部近日发布通知,提出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十条措施,全面提升中小学生心理素质,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十条措施”包括:有效缓解学生考试升学焦虑、全面落实“体育每天2小时”、保障...

湖北荆州食药检所 六措并举 全力守护百姓的“米袋子”“菜篮子”“药瓶子”

每日新闻网讯(作者刘正、李明湘、雷丹、曹燕),10月24日,从湖北省荆州市食药检所获悉,今年以来,该所坚持党建引领,始终秉持“科学、公正、准确、满意”的质量方针,六措并举,助推检验检测业务上台阶,在全力守护百姓的“米袋子...

警惕生活“妙招”变“险招”

前不久,一女子使用网上推荐的“白糖加醋烧开”方法去除保温壶水垢。她将白醋、白糖和水的混合溶液烧开,倒入保温壶约1分钟后,壶内高温液体突然喷出,导致其面部烫伤。该事件被多家媒体报道,引发广泛关注。  那么,用白醋和白糖去水...

“数字复活”茶学界泰斗引发争议

“我活到108岁,试茶80多年了……”被誉为我国茶学界泰斗、20世纪十大茶人的张天福近日突然“出现”在公众视野,为某茶企代言。  这段出自人工智能之手的商业广告视频引发社会热议。因为视频中的张天福已于2017年6月逝世,...

抗阻训练会让孩子长不高?孩子年龄太小不能练?别误会抗阻运动|运动是良医

传统观念往往认为,青少年只要进行有氧运动就足够了,抗阻运动被视为会阻碍生长发育的危险活动。然而,科学研究已经证实,科学合理的抗阻训练对青少年来说不仅是安全的,而且是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抗阻运动助力青少年全面...

AI赋能医院病案内涵质量提升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郭健)为深入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提升医疗质量安全水平,建设有特色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烟台市烟台山医院建设了基于人工智能的医疗数据全生命周期质控系统,该系统引入了深...

免疫力下降、致癌!炒菜时的这个动作,可能会威胁全家健康→

炒菜是家家户户每天都要做的事情  但错误烹饪方式  比如油过热了、冒烟了再放菜  竟可能致癌、伤心脏、毁大脑!  如何选对烹饪方式?  厨房中还有哪3大隐藏“杀手”?  一起来看看  01 厨房中的隐藏“杀手”  油温太...

大米粥是“升糖高手”不能喝?注意这5点 一起科学健康喝粥

说到大米粥,在健康饮食的争论里,它的处境很微妙:它既是很多人早餐、生病、没胃口时的首选,又因为“升糖快”“缺乏营养”的标签而饱受质疑。  有人可能会说:“老祖宗喝了几千年粥,怎么到我们这大米粥就成了‘升糖高手’不能喝了?...

2025
04/03
11:14
浏览量: 469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德厚医精 守护生命之花  精诚昭彰 诠释生命尊严

德厚医精 守护生命之花 精诚昭彰 诠释生命尊严

古埃及文物展北京开展

古埃及文物展北京开展

河南洛阳:幼童不慎异物入体  妇幼专家巧手排除

河南洛阳:幼童不慎异物入体 妇幼专家巧手排除

党建引领医卫聚合力,健康生活科普进万家

党建引领医卫聚合力,健康生活科普进万家

“候鸟”心梗脱危险,患者感激寄锦旗

“候鸟”心梗脱危险,患者感激寄锦旗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