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名医·健康 > 从微生物奥秘到人类防控智慧 徐建国院士解码传染病

从微生物奥秘到人类防控智慧 徐建国院士解码传染病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4-11-30 16:37:22 | 点击:539

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类与微生物之间的平衡被打破,一些原本远离人类的微生物被带入人类生活圈,增加了传染病暴发的风险。视觉中国供图

微生物,这一微小而神秘的生命群体,以其惊人的数量和种类在地球上繁衍生息。它们无处不在,既维系着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又可能成为引发传染病等公共卫生危机的“隐形杀手”。我们应如何科学地认识微生物,与之和谐共处?面对全球传染病防控的严峻挑战,我们又该何去何从?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独家对话中国工程院院士、医学微生物学家徐建国,揭示微生物与人类健康的深层关系,以及未来传染病防控的新策略。

科学认识微生物:从被动防御转变为主动防御

“人的一生都在与微生物为伴,它们存在于我们的皮肤、眼睛等各个与外界相通的部位中,构成了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徐建国首先阐释了微生物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他认为,微生物在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参与新陈代谢、免疫调节等。然而,当病原微生物如致病性细菌、病毒等入侵人体或导致人体环境失衡时,就可能引发传染病,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徐建国强调,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环境、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变化动态调整。“过去,我们可能将传染病视为天灾,但现在看来,很多可能并非天灾,而是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类与微生物之间的平衡被打破,一些原本远离人类的微生物被带入人类生活圈,增加了传染病暴发的风险。

“我们需要从被动防御转变为主动防御,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努力方向。”徐建国强调。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微生物学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些技术使科学家能够更加精准地识别病原微生物,追踪其传播路径,从而制定更加有效的防控策略。例如,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预测疫情的流行趋势,提前采取防控措施。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快速识别潜在的病原体,为疫情防控赢得宝贵时间。

环境变化与传染病防控的新挑战:从古老病毒到超级细菌

然而,随着全球环境的变化,传染病防控面临着新的挑战。全球变暖导致的冰川融化等现象,使得古老病毒的复活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徐建国提到,科学家已经在南极和青藏高原的冰川标本中发现了大量未知细菌和病毒,它们在长时间冰封后可能仍然具有活性。古老的冰川病毒可能随着冰川的融化而重新出现在世界上,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

此外,海洋也是一个巨大的微生物库。徐建国提到,过去科学家们很少关注深海微生物,现在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已经逐步深入。他说:“最近,我国科学家在南极的标本中就发现了16万余种新的RNA病毒,而我们现在研究的病毒种类只有1万多种。这说明我们周围存在着巨量的未知微生物,可能会影响我们的生活。”有些微生物可能是有益的,比如可以作为药品帮助人类治病;而有些微生物则可能随着海洋生物的流动传播到其他地方,引发新的传染病。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徐建国建议加强微生物的监测和研究,了解它们的生物学特性和传播机制,制定相应的防控策略。同时,他也强调了多学科交叉研究的重要性,“只有医学、兽医学、环境科学等多学科共同参与和协作,我们才能更全面地认识微生物与传染病的关系,探索更有效的防控手段”。

科技助力传染病防控:从研究到应用

在研究微生物的过程中,徐建国深刻体会到科技在传染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通过研究微生物,我们可以揭示传染病的传播规律,这是制定有效预防措施的前提。”徐建国说。例如,当我们了解到某些肠道疾病是通过污染的水源和食品传播的,就可以通过改善卫生条件降低这些疾病的发生率。

在治疗传染病方面,微生物学同样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的抗微生物药物和疫苗的研发,是微生物学对人类健康的巨大贡献。”徐建国强调。这些新型治疗手段的出现,能够更有效地对抗那些威胁人类健康的病原微生物。

然而,传染病的不可预测性仍然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徐建国表示:“我们正朝着像预测天气一样预警传染病的目标努力。”他提到,虽然目前我们还不能精确地预测传染病的发生,但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有望在未来实现这一目标。例如,通过研发能够识别微生物的手机或设备,可以更快速地识别潜在的病原体,分析疫情趋势,优化防控策略。

除了科技的应用外,徐建国还强调了日常生活习惯对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性。他提醒我们:“祖先通过鼓励吃熟食、喝开水和勤洗手等,可有效杀死微生物,避免了疾病的传播。”这些看似简单的习惯实际上蕴含着深厚的科学道理。同时,在医院等公共场所戴口罩是防止微生物传播的重要手段。“医院是病原微生物聚集的地方,许多疾病都可在医院环境中传播,特别是在冬季,呼吸道病毒和细菌传播的风险很大。”徐建国建议,“未来的口罩也可以结合病毒检测技术,以便更及时地发现并防范微生物的威胁。”

此外,徐建国还特别关注青少年教育中的微生物学知识的普及。他认为,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关于微生物和人类生活历史的教育,让孩子们从小养成科学的卫生习惯,增强对传染病的防范意识。通过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为构建一个更加安全、健康的未来贡献力量。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诗童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高秀木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生活观察丨流感季即将到来 科学防护保健康

新华社北京10月26日电 题:流感季即将到来 科学防护保健康  新华社记者顾天成、徐鹏航、龚雯  近期,全国多地气温骤降,呼吸道传染病进入高发季节。国家流感中心最新监测数据显示,我国南方省份流感活动呈现上升趋势,部分地区...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十条”如何守护健康成长路?这些务实举措一起了解!

央视网消息:教育部近日发布通知,提出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十条措施,全面提升中小学生心理素质,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十条措施”包括:有效缓解学生考试升学焦虑、全面落实“体育每天2小时”、保障...

湖北荆州食药检所 六措并举 全力守护百姓的“米袋子”“菜篮子”“药瓶子”

每日新闻网讯(作者刘正、李明湘、雷丹、曹燕),10月24日,从湖北省荆州市食药检所获悉,今年以来,该所坚持党建引领,始终秉持“科学、公正、准确、满意”的质量方针,六措并举,助推检验检测业务上台阶,在全力守护百姓的“米袋子...

警惕生活“妙招”变“险招”

前不久,一女子使用网上推荐的“白糖加醋烧开”方法去除保温壶水垢。她将白醋、白糖和水的混合溶液烧开,倒入保温壶约1分钟后,壶内高温液体突然喷出,导致其面部烫伤。该事件被多家媒体报道,引发广泛关注。  那么,用白醋和白糖去水...

“数字复活”茶学界泰斗引发争议

“我活到108岁,试茶80多年了……”被誉为我国茶学界泰斗、20世纪十大茶人的张天福近日突然“出现”在公众视野,为某茶企代言。  这段出自人工智能之手的商业广告视频引发社会热议。因为视频中的张天福已于2017年6月逝世,...

抗阻训练会让孩子长不高?孩子年龄太小不能练?别误会抗阻运动|运动是良医

传统观念往往认为,青少年只要进行有氧运动就足够了,抗阻运动被视为会阻碍生长发育的危险活动。然而,科学研究已经证实,科学合理的抗阻训练对青少年来说不仅是安全的,而且是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抗阻运动助力青少年全面...

AI赋能医院病案内涵质量提升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郭健)为深入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提升医疗质量安全水平,建设有特色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烟台市烟台山医院建设了基于人工智能的医疗数据全生命周期质控系统,该系统引入了深...

免疫力下降、致癌!炒菜时的这个动作,可能会威胁全家健康→

炒菜是家家户户每天都要做的事情  但错误烹饪方式  比如油过热了、冒烟了再放菜  竟可能致癌、伤心脏、毁大脑!  如何选对烹饪方式?  厨房中还有哪3大隐藏“杀手”?  一起来看看  01 厨房中的隐藏“杀手”  油温太...

大米粥是“升糖高手”不能喝?注意这5点 一起科学健康喝粥

说到大米粥,在健康饮食的争论里,它的处境很微妙:它既是很多人早餐、生病、没胃口时的首选,又因为“升糖快”“缺乏营养”的标签而饱受质疑。  有人可能会说:“老祖宗喝了几千年粥,怎么到我们这大米粥就成了‘升糖高手’不能喝了?...

美国一大学宿舍发生枪击 或因派对上“意见不合”

  美国俄克拉何马州立大学一带19日清晨发生枪击事件,造成包括一名学生在内的至少三人受伤。据推测,这起枪击事件或与早些时候一场校外派对上发生的争执有关。  美联社援引该大学的校警警官迈克尔·贝克纳的话报道,校警接到地方警...

2024
11/30
16:37
浏览量: 539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德厚医精 守护生命之花  精诚昭彰 诠释生命尊严

德厚医精 守护生命之花 精诚昭彰 诠释生命尊严

古埃及文物展北京开展

古埃及文物展北京开展

河南洛阳:幼童不慎异物入体  妇幼专家巧手排除

河南洛阳:幼童不慎异物入体 妇幼专家巧手排除

党建引领医卫聚合力,健康生活科普进万家

党建引领医卫聚合力,健康生活科普进万家

“候鸟”心梗脱危险,患者感激寄锦旗

“候鸟”心梗脱危险,患者感激寄锦旗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