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名医·健康 > 一动就大汗淋漓,正常吗?

一动就大汗淋漓,正常吗?

来源:光明日报 | 时间:2024-08-31 16:14:57 | 点击:5484

“稍微运动一下就会汗流浃背,不一会儿衣服就湿透了”“坐在空调房里,看着窗外的大太阳就不自觉地开始冒汗”“有时候坐着一动不动也会出汗”……

不少人天一热就爱出汗,尤其是胖一点的人,一动一身汗,浑身难受。其实,汗腺是人体自带的“空调”,到了夏天出汗少的话,感冒、皮肤病、失眠就会找上门,心脏病发病率更会成倍增长。

出一身健康汗,对健康有益无害,但汗也是人体的“晴雨表”,有些异常出汗信号就是身体发出的无声警告。

怎样才算异常出汗呢?为什么有人动一动就一身汗?大量出汗后,应该如何做?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专家。

调节体温的重要生理方式

出汗作为一种正常的、比较复杂的生理机制,是人体为适应环境进化出的实用功能。

“人作为恒温动物,正常情况下,体温恒定保持在36.0℃至37.0℃(腋温),机体才能正常运转。人体出汗的过程类似‘空调系统’在工作,汗液就像这一系统的温度调节剂。出汗是调节体温最重要的生理方式,当我们处于运动、心理紧张或是疾病状态时,体温可能上升,这时汗腺就开始工作,通过皮肤蒸发汗水来散热,帮助机体将体温调节在正常范围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钟历勇解释,有人认为出汗能排毒,这种说法有夸张成分,其实个体通过汗液排出的废物远不如肾脏和消化系统多。

“人体并非只有在活动时才会出汗,静止状态下也会有‘隐性出汗’的情况,这时汗滴还未汇聚成形就被蒸发掉了,所以我们没有出汗的感觉。‘隐性出汗’每天丢失的水分一般在500至800毫升,有的人多达1000毫升。”钟历勇补充道。

“皮肤需要水油平衡,出汗则可以保持皮肤的湿润程度,这也很重要。”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皮科主任医师李厚敏介绍,“此外,出汗不仅是一个生理过程,也是一个心理过程。当环境有所改变时,包括人体所处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心理环境改变,丘脑的交感神经便会令汗腺从毛孔排出汗液。因此,人在精神紧张、受到惊吓或恐惧时,也会出汗。”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出汗是调节人体阴阳平衡的重要途径之一。身体在阴阳平衡(即健康)的生理状态下会微微出汗,不会大量出汗让人感受到不适,更不会有相关伴随症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老年病科副主任医师郑晓鹏解释道。

出汗多少受多种因素影响

“和朋友打球,永远都是我出汗最多”“天一热,每天都要换好几次衣服”……在重庆上学的大二学生李源(化名)的苦恼并非个案。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同样的活动量后,有人大汗淋漓,有人却体感清爽。出汗这件事,差别为何这样大?

“出汗和个人体质、遗传、环境及运动量等因素有关。”李厚敏解释,“有些人天生就比别人爱出汗,可能是因为他们拥有更多或更敏感的汗腺,也可能是因为身体代谢率高、新陈代谢快。此外,体能高、肌肉量大的人,也比完全不锻炼的人更爱出汗,因为他们的基础体温更高,产生的热量更多,而为了调节体温,就会通过排汗的方式散热。”

在中医专家看来,汗证是指因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腠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泄失常的病证,自汗、盗汗是常见汗证。

“白天别人不出汗,自己却出汗;稍微活动一下就出汗,出汗后有虚弱感;一吃饭就出汗,吃完就好了;一紧张就出一身汗,慢慢才能落下去……这些都属于自汗。而盗汗则指夜里睡着了出汗,醒了汗止。”郑晓鹏列举道。

一般来说,自汗根据机理分为三种:一是体内有热;二是气虚,收不住汗;三是以上两个因素兼具。

“体内有热即觉得自己很热、爱出汗,一紧张就出汗,这种情况多以自我感觉判断;气虚则会导致人体水液代谢失常,即中医讲的水饮病;如果热与气虚兼具,病理机制更为复杂,需要辨明是实热还是虚热,热在心、肝还是胃,气虚的原因是什么。”郑晓鹏说。

“盗汗是阴虚火旺造成的气血、津液外耗,由肾阴虚、肺阴虚导致。”郑晓鹏介绍,阴虚火旺的人,主要表现就是平时爱心烦,一到晚上,就觉得手心、脚心包括心口烘热,睡眠不好。“阳气外泄,逼迫津液从毛孔渗出,就会出现夜间盗汗的情况。”

“皮肤科也有多汗症的诊断,一般分为全身性的多汗和局限性的多汗。局限性的多汗,常见的如手掌多汗。如果神经对于汗腺的控制出现问题,就会出现全身性的多汗,一般合并其他病症的情况比较多,单一的皮肤问题比较少。”李厚敏说。

有了多汗的症状,要确定是否有病理原因。“由于气温升高或者焦虑应激等心理压力导致短时间的多汗,不属于病理性的多汗,无须过度担心。”钟历勇强调,病理性出汗是指在不正常的情况下出现的多汗症状,也称为病态性多汗症,是一种症状而非独立的疾病,通常由各种疾病或药物引起,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或者降糖药导致低血糖症状,以及结核病、病毒感染性发热等。

“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如果下丘脑有肿瘤或者炎症,体温调节中枢受损,就会导致体温调节异常;脑部疾病导致功能区损害后,也会引起相应功能区所支配的躯体出现异常,其中就包括异常出汗的情况。”钟历勇补充道。

小汗滴传递健康大信号

大量出汗后,不论是生理还是病理原因,都需要及时采取措施,以保障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

高温天气下,人体会大量出汗以调节体温。“这时出汗丢失的水分多达1500至2000毫升,如不及时饮水,就有可能脱水,所以外出运动或游玩时,一定要带上饮用水,及时补充水分。”钟历勇提醒,开学在即,许多学校的军训已提上日程,建议学生军训时带上大容量水杯,保证及时充分地补充水分。此外,汗液的成分主要是水分,还有一些盐分等微量物质,有时还需酌情补充电解质。

“汗湿的衣服要及时更换,特别是在冬天,衣服干得比较慢,潮湿的衣服会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引起感冒。”为此,钟历勇提醒,要避免体温急剧变化导致失温,“在观看体育比赛时,我们发现运动员在比赛前后均会穿上长袖服装,就是为了避免汗液大量蒸发,保持体温稳定。”

专家强调,大量出汗后,还应及时做好清洁工作,因为皮肤一直处于湿润环境的话,会增加皮炎和皮肤感染的风险。

其实,突然出现的异常出汗情况,也可以成为提示健康隐患的信号。郑晓鹏分享了中医的三步自查法:一是出汗之前热不热,二是出汗之后虚不虚、累不累,三是出汗之后冷不冷。“如果说感觉热,但是出汗之后不累、不冷,就是实热而出汗,可以食用一些凉性的水果和药物,如西瓜、梨、菊花、金银花等;如果正好相反,则是固摄失常的虚热,常用药物为玉屏风散。”郑晓鹏说。

出现自汗、盗汗、半身汗、头汗和冷汗等异常出汗的情况,应引起警觉——它们可能是身体发出的警告。

“出现自汗症状,如果是因为体内有热,清热即可,一般不会持续太久;如果是因气虚引起自汗,则须补气;热与气虚兼具的自汗,症状病理机制复杂,需寻求专业的中医辨明病证,精确施治。”郑晓鹏提示。

“盗汗首先要排除有无肺结核、甲亢等疾病,排除后如果还有心烦易怒、失眠、口渴咽干、烘热感、汗黄等症状,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服用药物和改变生活作息调理。”郑晓鹏指出,半身汗指仅身体一侧出汗,多见于健侧,无汗的半身常是病变部位。“若高血压或高血脂患者出现半身汗,要警惕中风偏瘫的前兆,应及时到神经内科做相应检查。”

头汗的出汗部位在颈部以上,以头面部为主,常不自主出汗。“在接诊中,老人头部蒸蒸汗出,原因多为大病或久病气虚失摄,或湿热蕴蒸,或肝阳上扰,可找中医师根据四诊辨证治疗。”郑晓鹏介绍,冷汗表现为四肢不温、怕冷、大汗淋漓,并伴有头晕、饥饿感、心慌或意识不清楚等症状,“如是糖尿病患者,要首先考虑是否为低血糖反应,以便迅速采取应对措施,如饮用蜂蜜水、进食巧克力等补充体力。”

“出现多汗症状,要找到原因对症解决。如果是环境因素或情绪问题,就改善相应的内外环境条件;如果合并一些其他疾病,则需要把相关疾病控制好,才能从源头解决。”李厚敏强调。

专家认为,出汗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过多关注和焦虑。但发现不正常的出汗现象时,也要提高警惕,及时就医,寻求专业性的帮助。(记者 陈童)

(责编:郭思邈、申佳平)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十条”如何守护健康成长路?这些务实举措一起了解!

央视网消息:教育部近日发布通知,提出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十条措施,全面提升中小学生心理素质,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十条措施”包括:有效缓解学生考试升学焦虑、全面落实“体育每天2小时”、保障...

湖北荆州食药检所 六措并举 全力守护百姓的“米袋子”“菜篮子”“药瓶子”

每日新闻网讯(作者刘正、李明湘、雷丹、曹燕),10月24日,从湖北省荆州市食药检所获悉,今年以来,该所坚持党建引领,始终秉持“科学、公正、准确、满意”的质量方针,六措并举,助推检验检测业务上台阶,在全力守护百姓的“米袋子...

警惕生活“妙招”变“险招”

前不久,一女子使用网上推荐的“白糖加醋烧开”方法去除保温壶水垢。她将白醋、白糖和水的混合溶液烧开,倒入保温壶约1分钟后,壶内高温液体突然喷出,导致其面部烫伤。该事件被多家媒体报道,引发广泛关注。  那么,用白醋和白糖去水...

“数字复活”茶学界泰斗引发争议

“我活到108岁,试茶80多年了……”被誉为我国茶学界泰斗、20世纪十大茶人的张天福近日突然“出现”在公众视野,为某茶企代言。  这段出自人工智能之手的商业广告视频引发社会热议。因为视频中的张天福已于2017年6月逝世,...

抗阻训练会让孩子长不高?孩子年龄太小不能练?别误会抗阻运动|运动是良医

传统观念往往认为,青少年只要进行有氧运动就足够了,抗阻运动被视为会阻碍生长发育的危险活动。然而,科学研究已经证实,科学合理的抗阻训练对青少年来说不仅是安全的,而且是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抗阻运动助力青少年全面...

AI赋能医院病案内涵质量提升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郭健)为深入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提升医疗质量安全水平,建设有特色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烟台市烟台山医院建设了基于人工智能的医疗数据全生命周期质控系统,该系统引入了深...

免疫力下降、致癌!炒菜时的这个动作,可能会威胁全家健康→

炒菜是家家户户每天都要做的事情  但错误烹饪方式  比如油过热了、冒烟了再放菜  竟可能致癌、伤心脏、毁大脑!  如何选对烹饪方式?  厨房中还有哪3大隐藏“杀手”?  一起来看看  01 厨房中的隐藏“杀手”  油温太...

大米粥是“升糖高手”不能喝?注意这5点 一起科学健康喝粥

说到大米粥,在健康饮食的争论里,它的处境很微妙:它既是很多人早餐、生病、没胃口时的首选,又因为“升糖快”“缺乏营养”的标签而饱受质疑。  有人可能会说:“老祖宗喝了几千年粥,怎么到我们这大米粥就成了‘升糖高手’不能喝了?...

美国一大学宿舍发生枪击 或因派对上“意见不合”

  美国俄克拉何马州立大学一带19日清晨发生枪击事件,造成包括一名学生在内的至少三人受伤。据推测,这起枪击事件或与早些时候一场校外派对上发生的争执有关。  美联社援引该大学的校警警官迈克尔·贝克纳的话报道,校警接到地方警...

毒株与去年不同!流感进入高发季防护要趁早

中国疾控中心监测显示,目前我国南方省份流感活动上升。今年流感有何特点?主要流行的毒株是哪种?  今年流行毒株  与去年不同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介绍,今年日本从10月份就开始进入流感季,...

2024
08/31
16:14
浏览量: 5484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德厚医精 守护生命之花  精诚昭彰 诠释生命尊严

德厚医精 守护生命之花 精诚昭彰 诠释生命尊严

古埃及文物展北京开展

古埃及文物展北京开展

河南洛阳:幼童不慎异物入体  妇幼专家巧手排除

河南洛阳:幼童不慎异物入体 妇幼专家巧手排除

党建引领医卫聚合力,健康生活科普进万家

党建引领医卫聚合力,健康生活科普进万家

“候鸟”心梗脱危险,患者感激寄锦旗

“候鸟”心梗脱危险,患者感激寄锦旗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