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人民视点 > 中国全固态电池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举行 助力跨越创新周期、赢得竞争优势

中国全固态电池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举行 助力跨越创新周期、赢得竞争优势

来源:新华网 | 时间:2024-06-01 18:50:01 | 点击:3611

1月21日,“中国全固态电池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正式成立。22日,由“中国全固态电池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主办的首届中国全固态电池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在京召开。

当前,我国的动力电池产业在全球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全球排名前十的动力电池企业有六家来自中国。目前动力电池以液态锂离子电池为主。同时,许多国家和地区也在争夺对动力电池产业的话语权,意图从全固态电池切口进入,实现换道超车。

据了解,在全固态电池研究上,中外之间存在差异。与国外基本是全固态电池研究不同的是,当前国内的固态电池技术路线是多元化、并以固液混合的半固态电池为主。半固态电池与液态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原理相同,是提升安全性的技术之一,但不属于颠覆性技术。从全行业角度,国内既要发展渐进型的半固态电池技术路线,也要考虑激进型全固态电池技术路线带来的颠覆性可能。

本届论坛是一个汇集多位院士专家,行业领军企业、知名高校、研究机构,以及部分地方政府代表的高端对话平台,有超400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针对全固态电池领域的关键问题和热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共话全固态电池技术与产业化发展。

直面关键挑战 赓续科研创新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立泉,加拿大工程院、皇家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宁波东方理工大学讲席教授孙学良,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泓,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能源材料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温兆银,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研发总院副院长史建鹏,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副主任王建涛,南方科技大学教授许晓雄,清陶(昆山)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级工程师李峥出席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上海大学教授卢世刚主持会议。

陈立泉院士回顾了我国自1976年以来的固态电池科研历程,展示了期间取得的多项重大成果。“全固态电池发展前景广阔,但是还有许多问题没有完全解决。”陈立泉院士直言,为了提升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倍率性能和循环寿命,不仅要关注全固态锂电池的基础科学问题,如新型电解质材料、界面改性和电池失效的机制,同时也要重视全固态电池的关键技术问题,如电解质的批量生产制备技术、大面积固态电解质薄膜连续制备技术、全固态电池一体化制备技术等。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立泉

孙学良院士作了“新型卤化物基全固态电池的机遇与挑战”主题报告,围绕新型卤化物固态电解质材料的开发,以及界面设计与电池应用等内容介绍了最新的前沿进展与成果。“卤化物离子导电率发展到10的负二次方,大约用了不到5年的时间,已经超过了液态电解液,给了我们极大的信心发展全固态电池。”

加拿大工程院、皇家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宁波东方理工大学讲席教授孙学良

李泓研究员阐述了当前全固态电池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解决固固接触最核心难题的一种方案,讲解了中科院物理所1976年以来全固态电池的研究成果和思路。李泓研究员认为,“半固态已经实现产业化、规模化,下一步应该是3.0版、4.0版固态电池版本,2027年左右有可能实现应用,包括在消费电子类以及动力和储能上陆续开始使用。”

(李泓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温兆银主任回顾了“十三五”到“十四五”期间承担的电池相关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阐述了“十四五”开展的全固态电池研究。他表示,要把材料的基础问题解决好,全固态电池希望达到350瓦时/公斤的能量密度,同时要在1C环境下循环1000次,进行示范验证。温兆银认为,要实现全固态电池,我们的制造技术和现在的锂离子电池会有很大不同,难度要更大。希望从材料的角度、界面的角度解决问题,得到一个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的电池体系,这个还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能源材料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温兆银

史建鹏院长认为液态电池存在着安全、里程焦虑、能量密度三大痛点,固态电池成为国内外整车厂、零部件公司、电池公司、材料公司角力的关键。固态电池还存在高性能正极材料、复合电解质膜、负极材料、固态电池工艺问题等四大挑战。“如果各个企业、材料体系、各个系统一起发力,固态电池装汽车的日程表会大幅度提前,我相信这一天能够更早地到来。”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研发总院副院长史建鹏

王建涛副总经理分享了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在全固态电池及其关键材料方面的研究进展。“目前全固态电池仍然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固态电解质材料、固态电解质膜、正负极材料选择、后端电芯结构和制备工艺挑战等。”王建涛提到,“全固态电池产业链需要协同攻关,在材料、电极和电解质膜、界面和电芯方面都需要进行大量的验证工作”。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副主任王建涛

许晓雄教授在解读聚合物、氧化物、硫化物技术路线的特性和研究进展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赣锋锂业在硫化物路线上的布局。许晓雄表示,在液体电池上难以实现的高安全、低成本、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和长寿命之间的平衡,或将在全固态电池上实现。

南方科技大学教授许晓雄

李峥总经理发表“全固态电池产业化路径与清陶实践”主旨报告,提出清陶全固态电池发展的目标一是实现电池的本质安全,第二是提高能量密度,第三是实现成本的明显下降。“清陶能源希望未来能够将固态电池成本做到目前液态电池的40%—50%,从而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清陶(昆山)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级工程师李峥

群贤毕至 思维碰撞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研发总院(科技创新管理部)院长、党委书记王德平,厦门大学教授杨勇,弗迪电池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孙华军,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研究员崔光磊,武汉大学教授艾新平,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长三角研究中心科学家工作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吴凡,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雄出席了在本次论坛上举行的圆桌会议,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主持。

全固态电池目前所面临的挑战巨大,技术门槛高。我国全固态电池产业有哪些关键时间节点?实现全固态电池产业化还面临哪些现实问题?现场嘉宾各抒己见。

王德平认为,2027年全固态电池装车不乐观,但作为整车企业很迫切期望尽快实现量产。全固态电池可以解决安全性问题,减少充电次数,高能量密度可以节省大量车内空间,对整车布局、结构和安全性会有很大提升作用。

孙华军认为2027年或者2030年全固态电池可能达到小规模、小批量产业化。要在综合衡量重量能量密度、体积能量密度、成本维度的前提下,考虑全固态电池产业化及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杨勇表示全固态电池和液体锂离子电池、半固态电池差别非常大,全固态电池还存在材料、界面、工艺、设备、产业链等复杂问题亟待解决,希望借助平台资源优势协同攻关。

崔光磊认为科研界一定要扎扎实实地把基础科学问题、技术问题理清楚,只有这样我们国家的电池产业才能走得更远、更快,全固态电池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首先需要明确技术路线,他认为发挥每种电解质优势的复合电解质是比较好的选择。

艾新平认为推动全固态电池产业化还需要在性能、安全、成本等方面综合考虑,加强评估,并提出混合动力汽车是全固态电池应该重点推动的一个应用场景。

吴凡表示,有的国家举全国之力研发全固态电池,在产业链上取得了一些先发优势,我国在固态电解质材料、固态电池生产设备等核心产业环节上尚处于劣势,协同创新平台的成立,有望集全产业链力量攻关全固态电池产业化难题。

张雄认为在AI赋能未来的支持下,对新的科学技术会产生质的飞跃,推动电池技术进入二次腾飞的新阶段,企业应加大对全固态电池技术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提出争取2026年实现全固态电池装车应用。

欧阳明高院士表示,任何技术都会不断地革新,求新求变是我们的基本态度,论证它不行也非常重要,尤其现在我们这么大的电池产业,不能承受任何风险。人工智能会使材料合成的速度几百倍、上千倍的效率提高,将会改变我们所有的研发范式。求新求变,不断创新,才有可能保持中国新能源汽车和中国电池行业可持续的世界领先。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

中国全固态电池创新发展高峰论坛,是由中国全固态电池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CASIP)组织发起,提供行业前沿技术交流、创新思维碰撞的高端对话平台。论坛汇聚相关各方顶尖资源及创新力量,力争为我国全固态电池产业跨越创新周期、赢得全球新一轮电池技术竞争贡献重要力量。

【责任编辑:翟子赫】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神二十工作周记更新,忙实验、做体检

在轨170余天,神二十乘组的“太空出差之旅”已渐入尾声。目前,中国空间站内各项在轨工作有序推进,多项空间科学实(试)按计划开展。扫二维码 访问央视网

遇见你丨勇敢又机智 8岁“小孩儿哥”电梯遇险沉稳自救获点赞

今年8岁的陈奕霖,暑假期间独自乘坐电梯时遭遇故障,被困电梯中。在等待救援的11分钟里,他从最初的慌张到迅速冷静,完成了一系列清晰的自救操作,最后看到救援人员,他还不忘礼貌道谢。  陈奕霖的这一段经历,被电梯中的公共视频记...

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管理征求意见稿有哪些亮点?如何影响你我生活?

央视网消息:记者16日从市场监管总局了解到,为进一步加强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和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份管理规定征求意...

数览三季度税收“成绩单” “税动力”助力高质量发展提质增效

央视网消息: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随着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前三季度,全国企业设备更新加快推进。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工业企业采购机械设备类金额同比增长9.4%。其中,高技术制...

重载无人机、便携型机器人……“黑科技”为应急救援工作注入“慧动力”

央视网消息:近日,西部六省区消防救援队伍在青海海东举行2025地震联合演练,青海、西藏、四川、云南、甘肃、新疆的消防地震救援队伍联动协作,探索破解西部高寒、高海拔地区的抗震救灾难题。演练模拟青海海东某地发生地震,青海省消...

消费“热”起来、经济“跑”起来 消费市场扩容、提质、焕新亮点持续显现

央视网消息:消费是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也是民生幸福的“晴雨表”。“十四五”期间,一系列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持续落地,我国消费市场量质齐升。打开“十四五”对账单,看这五年消费“主引擎”如何燃动经济活力。  “十四五”规划纲...

当大学遇上“家长会”“家长群”

吴凯没想到,时隔22年,他再次坐进同济大学四平校区的大礼堂,是来开“家长会”。  18岁的女儿成了他的校友。这一天,可容纳3000多人的礼堂座无虚席,还有人坐在台阶上。家长从全国各地而来,现场很安静,少有人交头接耳,舞台...

“开板”迎客!“升级服务+乐享优惠”圈粉滑雪爱好者 “冷冰雪”助燃“热经济”

央视网消息:作为亚洲“开板”最早、“封板”最晚的滑雪场——新疆阿勒泰可可托海国际滑雪度假区,10月12日正式开板,开启2025—2026新雪季,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滑雪爱好者。  随着可可托海国际滑雪度假区正式“开板”,...

习近平会见斯里兰卡总理阿马拉苏里亚

10月14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出席全球妇女峰会的斯里兰卡总理阿马拉苏里亚。  10月14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出席全球妇女峰会的斯里兰卡总理阿马拉苏里亚。  习近平指出,...

“爱达·花城号”邮轮正加紧建造 三个“更”解锁新体验

央视网消息:2024年1月1日,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开启商业首航。“爱达·魔都号”第二艘姊妹船“爱达·花城号”现在也正在加紧建造。目前“爱达·花城号”的建设进度如何?它又将解锁哪些邮轮新体验?记者来到上海外高...

2024
06/01
18:50
浏览量: 3611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2025年中秋节快乐

2025年中秋节快乐

新起点 新征程 共筑辉煌未来

新起点 新征程 共筑辉煌未来

骄阳八月,随州消防进万家

骄阳八月,随州消防进万家

机关大楼-goodbye!

机关大楼-goodbye!

第五届两岸媒体人峰会在北京举行

第五届两岸媒体人峰会在北京举行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