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人民视点 > 中央提出“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意味着什么?

中央提出“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意味着什么?

来源:中国网 | 时间:2025-06-03 17:12:30 | 点击:657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我国运用市场化机制优化资源环境要素配置的重要部署,标志着绿色低碳转型进入系统性改革新阶段。

总量控制,奠定市场基石。《意见》明确提出“加强碳排放权交易与碳排放双控制度衔接,推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逐步由强度控制转向配额总量控制”,理顺了碳市场目标设定的逻辑前提。“总量控制与交易”作为国际公认的市场化减排政策工具,其核心逻辑是通过设定排放总量上限,并将排放配额分配给经营主体,允许配额在主体间交易,从而以最低社会成本实现减排目标。基于重点控排企业单位产品碳排放水平的强度控制虽具备灵活性,但缺乏绝对排放上限,无法为市场提供明确的减排目标锚点,市场稀缺性信号缺失,难以为企业提供持续减排激励。转向配额总量控制,并与碳排放双控制度衔接,意味着全国碳市场将拥有一个基于科学测算、刚性约束的排放上限。这不仅为碳排放配额赋予了稀缺性价值,更是构建有效价格形成机制、引导全社会资源向低碳领域高效流动的基础。这一被国际实践所验证的核心模式,将成为我国碳市场建设的基石。

配额分配,平衡免费与有偿。配额分配是碳市场的生命线。《意见》提出“统筹碳排放控制目标、行业发展阶段、历史排放情况等,优化碳排放配额分配方案,稳妥推行免费和有偿相结合的分配方式,有序提高有偿分配的比例”。初始阶段以免费方式进行配额分配,可增强企业参与碳市场的意识和能力,降低企业转型成本,保障市场平稳启动。但是免费分配也导致市场价格信号失真,部分高排放企业缺乏真正的减排动力。随着碳市场逐步成熟,“有序提高有偿分配的比例”将逐步强化“污染者付费”原则,使碳成本更真实地内化于企业经营决策,推动企业从“被动履约”转向“主动减排”。这种渐进式有偿化改革,既尊重历史排放现实与行业差异,又坚定不移地推动配额从“计划分配物”向“市场竞购品”转变,为碳价有效反映碳排放容量资源的稀缺性铺平道路。国际经验表明,有偿分配机制(如配额拍卖)既可通过价格发现引导资源配置,又能发挥政府调节碳配额市场供需的功能,其形成的收入还可用于支持低碳技术创新。

市场扩容,拓展深度与激发活力。一个成熟的碳市场需要广度与深度,碳价格形成与碳配额流动需以市场活跃度为基础。《意见》指出“结合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需要、行业降碳潜力和碳排放核算基础等,稳步扩大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行业覆盖范围,扩展交易主体,丰富交易品种、交易方式”。当前,全国碳市场仅覆盖电力行业,其减排潜力与成本曲线相对单一。扩大行业覆盖范围后,将拓展市场边界,参与主体更加多元,有利于基于成本差异释放更丰富的减排机会。那些减排成本较低的企业或项目有更多机会出售其多余配额给减排成本较高的企业,从而实现资源在不同部门之间的优化配置。同时,扩展主体、丰富交易品种与交易方式,将显著提升市场流动性和活跃度、价格发现效率及风险管理能力,吸引更广泛参与者,使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金融赋能,注入市场动力。《意见》要求,“积极稳妥推进金融机构参与资源环境要素交易市场建设,引导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开发与资源环境要素相关的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债券等金融产品和服务”。碳市场的高效运转离不开金融体系的赋能。金融机构的参与,不仅能提供充裕流动性、降低交易成本,还能通过专业化的风险对冲工具,激活碳资产价值。绿色信贷、绿色债券可定向支持减排项目开发;碳资产质押融资有助于盘活企业碳资产。金融工具的创新与组合,有望构建围绕碳市场的多层次绿色金融服务生态,为低碳转型增强资本支持。

制度协同,破除重复掣肘。《意见》针对绿证、用能权与碳市场衔接,按照“避免重复获益”与“避免重复履约”的原则,提出“加强绿证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的衔接,避免交易主体从绿证交易与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中重复获益”,以及“加强用能权交易与碳排放权交易衔接协调,结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展情况,推动各相关地区用能权交易试点有序退出,避免重复履约增加企业负担”。这体现了以系统思维破解我国绿色治理深层矛盾的思路,包括环境权益的重复计算与政策工具的相互掣肘,推动制度协同。此举也进一步确立了碳价在资源配置中更核心的地位。

总体来看,《意见》针对我国碳市场构建了一个层层递进的深化改革蓝图:从制度衔接确立总量根基,到配额分配引入成本约束,到市场扩容激发活力,以金融赋能注入动力,最后加强制度协同避免重复收益和重复履约。这一系列措施,有望系统性地解决过去碳市场存在的碎片化、行政化、流动性不足、金融支持薄弱等关键问题,实现建设“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国际影响力”的碳市场这一目标。(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生态环境学院副院长王克)

编审:蒋新宇 高霈宁 张艳玲


【责任编辑:申罡】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神二十工作周记更新,忙实验、做体检

在轨170余天,神二十乘组的“太空出差之旅”已渐入尾声。目前,中国空间站内各项在轨工作有序推进,多项空间科学实(试)按计划开展。扫二维码 访问央视网

遇见你丨勇敢又机智 8岁“小孩儿哥”电梯遇险沉稳自救获点赞

今年8岁的陈奕霖,暑假期间独自乘坐电梯时遭遇故障,被困电梯中。在等待救援的11分钟里,他从最初的慌张到迅速冷静,完成了一系列清晰的自救操作,最后看到救援人员,他还不忘礼貌道谢。  陈奕霖的这一段经历,被电梯中的公共视频记...

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管理征求意见稿有哪些亮点?如何影响你我生活?

央视网消息:记者16日从市场监管总局了解到,为进一步加强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和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份管理规定征求意...

数览三季度税收“成绩单” “税动力”助力高质量发展提质增效

央视网消息: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随着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前三季度,全国企业设备更新加快推进。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工业企业采购机械设备类金额同比增长9.4%。其中,高技术制...

重载无人机、便携型机器人……“黑科技”为应急救援工作注入“慧动力”

央视网消息:近日,西部六省区消防救援队伍在青海海东举行2025地震联合演练,青海、西藏、四川、云南、甘肃、新疆的消防地震救援队伍联动协作,探索破解西部高寒、高海拔地区的抗震救灾难题。演练模拟青海海东某地发生地震,青海省消...

消费“热”起来、经济“跑”起来 消费市场扩容、提质、焕新亮点持续显现

央视网消息:消费是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也是民生幸福的“晴雨表”。“十四五”期间,一系列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持续落地,我国消费市场量质齐升。打开“十四五”对账单,看这五年消费“主引擎”如何燃动经济活力。  “十四五”规划纲...

当大学遇上“家长会”“家长群”

吴凯没想到,时隔22年,他再次坐进同济大学四平校区的大礼堂,是来开“家长会”。  18岁的女儿成了他的校友。这一天,可容纳3000多人的礼堂座无虚席,还有人坐在台阶上。家长从全国各地而来,现场很安静,少有人交头接耳,舞台...

“开板”迎客!“升级服务+乐享优惠”圈粉滑雪爱好者 “冷冰雪”助燃“热经济”

央视网消息:作为亚洲“开板”最早、“封板”最晚的滑雪场——新疆阿勒泰可可托海国际滑雪度假区,10月12日正式开板,开启2025—2026新雪季,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滑雪爱好者。  随着可可托海国际滑雪度假区正式“开板”,...

习近平会见斯里兰卡总理阿马拉苏里亚

10月14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出席全球妇女峰会的斯里兰卡总理阿马拉苏里亚。  10月14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出席全球妇女峰会的斯里兰卡总理阿马拉苏里亚。  习近平指出,...

“爱达·花城号”邮轮正加紧建造 三个“更”解锁新体验

央视网消息:2024年1月1日,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开启商业首航。“爱达·魔都号”第二艘姊妹船“爱达·花城号”现在也正在加紧建造。目前“爱达·花城号”的建设进度如何?它又将解锁哪些邮轮新体验?记者来到上海外高...

2025
06/03
17:12
浏览量: 657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2025年中秋节快乐

2025年中秋节快乐

新起点 新征程 共筑辉煌未来

新起点 新征程 共筑辉煌未来

骄阳八月,随州消防进万家

骄阳八月,随州消防进万家

机关大楼-goodbye!

机关大楼-goodbye!

第五届两岸媒体人峰会在北京举行

第五届两岸媒体人峰会在北京举行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