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人民视点 > 青春面朝大海 志向寻梦深蓝_

青春面朝大海 志向寻梦深蓝_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5-02-22 13:27:14 | 点击:409

2020年,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碳中和创新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包锐正在进行海洋碳中和相关实验。中国海洋大学供图

青岛近海100公里处,3艘代号为“海哨”的波浪滑翔机正在浪涌中起伏,观测风云、探测深海,“捕获”有关海洋的动态信息。

这款新型的海洋装备,能否经得起长期可靠性的验证?这是中国海洋大学波浪滑翔机研发团队未来一段时间的工作重点。

“这次海上实验长达10个月,主要针对波浪滑翔机的性能提升和智能化自主规避功能展开测试。”在中国海洋大学波浪滑翔机研发团队负责人周莹看来,周而复始的精进是常态,毕竟,波浪滑翔机历经10年攻关,从最开始踉踉跄跄地“走路”到现在无限续航、破浪深海……“我们每提高0.1米/秒的速度,就需要几年时间”。

2024年,中国海洋大学迎来百年华诞。建校以来,中国海洋大学积极创建独具特色的综合性涉海学科体系,培育锻造海洋领域国家战略人才力量,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新时代海大人融入国家海洋强国战略,深入极地科考、巡洋护航、守礁戍边等各领域,推动海洋事业发展进步。

中国海洋大学波浪滑翔机研发团队就是这样一支力量。他们研发的这款可借助波浪起伏供能的海洋无人移动平台,被广泛应用于水文气象保障、水下目标探测、跨域中继通信以及海洋地磁调查等海洋领域。

“海洋装备是一个小众行业,我们在做原创性东西的时候,只能摸着石头过河。无论是高端复合材料还是底层技术工艺,全是我们科研团队从0到1地一点点摸索。”中国海洋大学波浪滑翔机研发团队负责人李灿感触颇深。

从第一代的黑色幽灵(SV1型),到第二代的黑珍珠(SV2型),再到目前第三代的海哨(SV3型),“这3款波浪滑翔机遇到了很多关键技术攻关点,比如波浪动力转换、导航控制系统、高精度的路径跟踪、自主避障等难题。”周莹介绍道。

周莹的主攻方向是导航控制算法研究。这就像为波浪滑翔机设计研发一款导航软件,周莹就如同一个远程舵手,为它制定目标地点、设计航海路线,确保它自主滑行到锚泊地点。“为了保障各类任务的近距离观测,我们会不断提高波浪滑翔机的定位精度,控制它锚定在几百米的半径内航行。”周莹说。

2019年,中国海洋大学波浪滑翔机研发团队进行海上实验。中国海洋大学供图

波浪滑翔机的体积类似一艘皮划艇大小。浩瀚大洋,如一叶扁舟独自航行,这本身就非易事。周莹和团队自2018年前后着手从事此项研究,通过学习文献、仿真实验、改良装备、海上实验等多种方式,帮助波浪滑翔机对抗洋流波浪等外界干扰,实现故障自诊断等多项核心功能,让它驰骋大洋,跑得更稳更快更远。

目前,中国海洋大学研发的波浪滑翔机最远航行距离已经达到了1.82万公里,最长航行时间已超过了两年,获得国家发明专利50余项,成为支撑我国海洋观测与探测事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到去年年底,我们研发的波浪滑翔机能够实现以0.8米/秒的速度,在世界90%的海洋海域自主航行。”李灿说。

随着我国加快推进海洋强国建设,李灿和团队逐渐意识到,自己的研发成果真正往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保障上转化了,那种自豪感、欣喜感在心里油然而生。

“着眼于国家大政方针、战略需求,海洋科技工作者应该抓住时代脉搏,充分释放潜能为国家奋斗。”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碳中和创新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包锐与李灿有着同样的思考,海洋强国建设是时代赋予中国海洋大学青年师生的重任,而人才培养是关键一环。

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事关海洋强国战略和美丽中国建设。2022年,中国海洋大学紧密围绕国家“双碳”目标需求,成立了海洋碳中和创新研究中心,提供“蓝碳”中国方案,打造具有鲜明海洋特色的“政产学研金服用”综合创新平台。

“‘双碳’是我国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我们正在为几十年后的发展培养人才。”作为带头人,包锐带领青年师生深入耕耘一项立于潮头的事业。实验室陈放着从海洋中取得的珍贵样品,其中就有来自中国南海的海底沉积物样品,“这是我2014年作为学生参加国际南海大洋钻探计划时采集的南海样品,我当时测过这里面碳的含量。现在成为导师,指导我的学生也继续使用这批样品,进一步分析碳的其他特征,这算是一种传承”。

海洋碳中和创新研究中心成立以来,包锐一直在思考,如何让学生真正地理解他们即将为之奋斗的海洋事业?答案就蕴藏在日常教学中。

海洋碳中和创新研究中心以跨学科融合为导向,让学生树立大海洋、大生态、碳中和协同发展的理念。在科研能力培养方面,鼓励学生尽早参与科研项目。包锐曾开展过一项近海生态系统碳汇潜力评估的实验项目,学生们分组深入沿海海域采样、监测,从分析海水碳含量、生物固碳过程等基础数据收集开始,逐步构建模型量化碳汇能力。

“过程中,他们真切感受到海洋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关键作用,理解‘双碳’目标的落地,离不开每一项精准的数据和扎实的研究。”包锐举例,有个小组在实验中遇到数据异常波动,反复排查问题,甚至重新出海采样,最终找到原因,“那份执着,让他们对海洋事业的艰辛与意义有了深刻认知”。

同样的画面常常出现在李灿的脑海。对他来说,师生如同战友,以下两个画面足以说明这种关系。一个是在冬日,零下20摄氏度的严寒天气,船身顶浪前行,甲板浪涌成冰,冒着翻船的风险,大家战风斗浪;一个是在夏天,大家身穿救生衣,泡在没到脖子的海水里,无暇顾及晒伤的皮肤,坚持完成海上实验。

“在每个人都觉得身体很难受的时候,大家反而更加紧紧地抱在一起;当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在支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时候,没有人喊难喊累。”李灿感慨道。

中国海洋大学波浪滑翔机研发团队有近70人,近一半是硕士生、博士生。每年,他们有100多天出海工作。努力成长为胸怀蓝色梦想、堪当时代重任的优秀海洋人才,李灿与同学们分享:“做真正有需要的事情,做长期坚守的事情,就是一件很酷的事情,总有一天会拨得云开见月明。”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刘尚君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2月22日 04版

责任编辑:朱浩天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用文旅热度提升民生温度

 雪山和峡谷相拥,草原与密林相视,长河同湖泊相融,大漠携戈壁相伴……新疆自然景观如画、民俗风情多彩,每个地州市、每个县市区,都是独具魅力的旅游目的地。今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多年来新疆紧贴民生,深挖资源潜力,...

西藏生物多样性 “家底”进一步丰富

  图为银果牛奶子。  图为多裂碎米荠。  图为扬子毛茛。  图为单性薹草。  图为长穗柄薹草。  图为堇色碎米荠。  自2024年3月开始,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南京所)科研人员多次组织队伍赴西藏自治区...

韩国警方申请逮捕59名柬埔寨遣返网络诈骗嫌疑人

新华社首尔10月20日电(记者黄昕欣 陆睿)据韩联社报道,韩国警方20日通报,已对近期从柬埔寨遣返回国的59名涉嫌参与网络诈骗的嫌疑人申请逮捕令。  韩国警察厅表示,从柬埔寨遣返的64名网络诈骗嫌疑人中,警方对59人申请...

遭勒索软件攻击 日本知名线上零售企业暂停接单

  日本知名线上零售企业“爱速客乐”19日确认,由于遭到勒索软件攻击,公司网络出现故障,暂停接受订单和发货。另一家知名品牌受到波及,暂停线上商店销售。  爱速客乐说,公司19日检测到系统受恶意软件病毒感染,目前正在评估损...

神二十工作周记更新,忙实验、做体检

在轨170余天,神二十乘组的“太空出差之旅”已渐入尾声。目前,中国空间站内各项在轨工作有序推进,多项空间科学实(试)按计划开展。扫二维码 访问央视网

遇见你丨勇敢又机智 8岁“小孩儿哥”电梯遇险沉稳自救获点赞

今年8岁的陈奕霖,暑假期间独自乘坐电梯时遭遇故障,被困电梯中。在等待救援的11分钟里,他从最初的慌张到迅速冷静,完成了一系列清晰的自救操作,最后看到救援人员,他还不忘礼貌道谢。  陈奕霖的这一段经历,被电梯中的公共视频记...

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管理征求意见稿有哪些亮点?如何影响你我生活?

央视网消息:记者16日从市场监管总局了解到,为进一步加强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和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份管理规定征求意...

数览三季度税收“成绩单” “税动力”助力高质量发展提质增效

央视网消息: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随着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前三季度,全国企业设备更新加快推进。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工业企业采购机械设备类金额同比增长9.4%。其中,高技术制...

重载无人机、便携型机器人……“黑科技”为应急救援工作注入“慧动力”

央视网消息:近日,西部六省区消防救援队伍在青海海东举行2025地震联合演练,青海、西藏、四川、云南、甘肃、新疆的消防地震救援队伍联动协作,探索破解西部高寒、高海拔地区的抗震救灾难题。演练模拟青海海东某地发生地震,青海省消...

消费“热”起来、经济“跑”起来 消费市场扩容、提质、焕新亮点持续显现

央视网消息:消费是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也是民生幸福的“晴雨表”。“十四五”期间,一系列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持续落地,我国消费市场量质齐升。打开“十四五”对账单,看这五年消费“主引擎”如何燃动经济活力。  “十四五”规划纲...

2025
02/22
13:27
浏览量: 409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2025年中秋节快乐

2025年中秋节快乐

新起点 新征程 共筑辉煌未来

新起点 新征程 共筑辉煌未来

骄阳八月,随州消防进万家

骄阳八月,随州消防进万家

机关大楼-goodbye!

机关大楼-goodbye!

第五届两岸媒体人峰会在北京举行

第五届两岸媒体人峰会在北京举行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