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人民视点 > 铁警师徒见证春运铁路治安之变

铁警师徒见证春运铁路治安之变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5-02-18 13:57:13 | 点击:471

“旅客们,过年期间注意反诈,最近免密支付诈骗高发。记住这个口诀:不点链接,不转账,不贪小便宜,捂好自己的钱袋子。”2月12日,正值元宵节,本应是和家人团聚的时候,南宁铁路公安局南宁公安处乘警支队乘务一大队三级警长、乘警孙鑫却在从北京开往南宁的Z5次列车上值乘。

春节期间人流量大、列车班次增加、不可控因素增多,乘警压力大。“做好提前宣传和预防很重要,另外,对乘客服务也要有温度。”这是孙鑫的师父、南宁铁路公安局南宁公安处乘警支队一大队二级警长卢剑升对孙鑫的叮嘱。

2013年,时年24岁的孙鑫成为一名铁路警察,因“传帮带”“老带新”,成为卢剑升的徒弟。师徒二人在从警生涯里,体验过绿皮火车的低速、拥挤,也见证了如今中国高铁的速度。

“最大的变化就是治安。”卢剑升说,2007年21岁的他刚入警时,在人头攒动的列车里,铁警的工作以打击犯罪为主。绿皮火车的车窗没有封闭,列车一到站,靠近车窗的盗窃、抢劫等案件时有发生,甚至不时还有团伙上车作案。

乘警的技防手段有限,当时火车票实名制还未全面实施,有特殊情况时,乘警只能在嘈杂的候车室、车厢里人工排查旅客。2016年以前,孙鑫和卢剑升只能手动输入身份证号核查可疑人员身份,每天还要连接电脑上传、下载数据。该操作耗时费力、效率低下,旅客也颇有怨言。

“如今我们的工作理念已经变了,从原来的单纯打击犯罪、破案,变成了提前宣传、预防风险。”卢剑升说,随着时代变化,购票实名制以及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科技手段相继投入使用后,破案的效率越来越高,对犯罪行为的威慑力也越来越大,现在列车上的犯罪、纠纷也越来越少。

以前,惯犯时常“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流动作案。为方便排查防范,乘警甚至把这些人的照片制作成专用扑克牌在内部发放,靠着一双双“肉眼”守护旅客财产安全。技术越来越先进,盗窃不断减少。前几年孙鑫曾审讯过一个惯犯,该惯犯说,现在头一天偷手机第二天就被抓,必须“金盆洗手”。

列车的治安变好了,乘客也越来越文明。

在过去,一到春运时节,人们返乡如同搬家,带着大包小包、锅碗瓢盆蜂拥上车,生怕没了落脚处。闷热的车厢因拥挤常常连厕所也站满了人,要上厕所只能请里边的人临时出来,拥挤之中难免产生摩擦,车上也常发生口角甚至斗殴。

如今列车班次增加、车速越来越快,人员密度变小,车内还有了空调,这些硬件的提升大幅减少了乘客间的矛盾。“现在的乘客就算发生矛盾,也会尽量避免动手。特别是年轻人,大多会冷静地拿出手机拍摄留存证据,并请工作人员来处理。”卢剑升说。

乘警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他们从以前严厉的执法者,变成了有温度的旅途护航员。

近日,卢剑升值乘的一班进京列车就发生过一场小风波。一名年轻乘客因急于放置自己的行李,未经同意就挪动了一名残障旅客的行李,双方因此发生激烈争执,一时间车厢内气氛紧张。卢剑升迅速赶到现场将两人分开,随后分别安抚双方情绪。

“兄弟,换位思考一下,要是你行动不便,行李被人挪动,心里肯定也不好受。”卢剑升诚恳地对年轻人说。面对残障旅客,他同样轻声道:“您别生气,年轻人可能一时着急,没考虑周全。”

经过一番调解,两人意识到自己的不当之处,最终握手言和。卢剑升说,现在乘警更注重安检查危,提前排查安全隐患,处理旅客纠纷时也不再按部就班一律严肃处理,而是更讲究人性化。

旅客感受的温度不仅仅来自乘警,更体现在整个铁路系统的升级。近年来,12306客服平台推出各项针对性服务,对于盲人、听障人、重病残疾等不便出行的旅客,只需拨打求助电话,车站值守的客运民警便会迅速响应,协助旅客顺利进站。对于遗失财物的乘客,也能迅速拨打12306寻求帮助。

但铁路环境变好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新的犯罪手段层出不穷,特别是近年来的电信诈骗,也让警察们不得不实时更新大脑“数据库”。

“我对新的诈骗手段不太理解,常常找孙鑫给我‘开小灶’。”卢剑升说,自己虽然是师父,但遇到不懂的,也常常向徒弟请教。

在列车上发生了电诈案件应该怎么处理?如何收集有效的信息来最大程度追回乘客损失?如何应对新型诈骗案例……经过“培训”,卢剑升也成了一个反诈好手,“孙鑫脑子灵活,能把理论和案例结合起来讲明白,我学明白了,再去普及给群众,效果很好”。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谢洋 通讯员 覃靖涵 江畅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2月18日 02版

责任编辑:朱浩天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用文旅热度提升民生温度

 雪山和峡谷相拥,草原与密林相视,长河同湖泊相融,大漠携戈壁相伴……新疆自然景观如画、民俗风情多彩,每个地州市、每个县市区,都是独具魅力的旅游目的地。今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多年来新疆紧贴民生,深挖资源潜力,...

西藏生物多样性 “家底”进一步丰富

  图为银果牛奶子。  图为多裂碎米荠。  图为扬子毛茛。  图为单性薹草。  图为长穗柄薹草。  图为堇色碎米荠。  自2024年3月开始,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南京所)科研人员多次组织队伍赴西藏自治区...

韩国警方申请逮捕59名柬埔寨遣返网络诈骗嫌疑人

新华社首尔10月20日电(记者黄昕欣 陆睿)据韩联社报道,韩国警方20日通报,已对近期从柬埔寨遣返回国的59名涉嫌参与网络诈骗的嫌疑人申请逮捕令。  韩国警察厅表示,从柬埔寨遣返的64名网络诈骗嫌疑人中,警方对59人申请...

遭勒索软件攻击 日本知名线上零售企业暂停接单

  日本知名线上零售企业“爱速客乐”19日确认,由于遭到勒索软件攻击,公司网络出现故障,暂停接受订单和发货。另一家知名品牌受到波及,暂停线上商店销售。  爱速客乐说,公司19日检测到系统受恶意软件病毒感染,目前正在评估损...

神二十工作周记更新,忙实验、做体检

在轨170余天,神二十乘组的“太空出差之旅”已渐入尾声。目前,中国空间站内各项在轨工作有序推进,多项空间科学实(试)按计划开展。扫二维码 访问央视网

遇见你丨勇敢又机智 8岁“小孩儿哥”电梯遇险沉稳自救获点赞

今年8岁的陈奕霖,暑假期间独自乘坐电梯时遭遇故障,被困电梯中。在等待救援的11分钟里,他从最初的慌张到迅速冷静,完成了一系列清晰的自救操作,最后看到救援人员,他还不忘礼貌道谢。  陈奕霖的这一段经历,被电梯中的公共视频记...

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管理征求意见稿有哪些亮点?如何影响你我生活?

央视网消息:记者16日从市场监管总局了解到,为进一步加强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和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份管理规定征求意...

数览三季度税收“成绩单” “税动力”助力高质量发展提质增效

央视网消息: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随着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前三季度,全国企业设备更新加快推进。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工业企业采购机械设备类金额同比增长9.4%。其中,高技术制...

重载无人机、便携型机器人……“黑科技”为应急救援工作注入“慧动力”

央视网消息:近日,西部六省区消防救援队伍在青海海东举行2025地震联合演练,青海、西藏、四川、云南、甘肃、新疆的消防地震救援队伍联动协作,探索破解西部高寒、高海拔地区的抗震救灾难题。演练模拟青海海东某地发生地震,青海省消...

消费“热”起来、经济“跑”起来 消费市场扩容、提质、焕新亮点持续显现

央视网消息:消费是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也是民生幸福的“晴雨表”。“十四五”期间,一系列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持续落地,我国消费市场量质齐升。打开“十四五”对账单,看这五年消费“主引擎”如何燃动经济活力。  “十四五”规划纲...

2025
02/18
13:57
浏览量: 471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2025年中秋节快乐

2025年中秋节快乐

新起点 新征程 共筑辉煌未来

新起点 新征程 共筑辉煌未来

骄阳八月,随州消防进万家

骄阳八月,随州消防进万家

机关大楼-goodbye!

机关大楼-goodbye!

第五届两岸媒体人峰会在北京举行

第五届两岸媒体人峰会在北京举行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