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人民视点 > 动力电池回收市场潜力大

动力电池回收市场潜力大

来源:经济日报 | 时间:2024-12-03 16:52:40 | 点击:548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和电池产业快速发展,新能源动力电池回收问题受到关注。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会长王小康表示,现阶段我国新能源电池产业从生产到应用再到回收利用,已经实现全产业链的全球领先地位。未来,我国将面临动力电池大规模集中退役,动力电池回收市场潜力巨大。

据统计,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2472万辆,占汽车总保有量的7.18%,创历史新高。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为1813.4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量的73.35%。王小康预测,到2030年,我国动力及储能电池的累计退役量将超过300万吨,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400多亿元,相比2022年的实际市场规模,增长率可能超过9倍。其中,梯次利用市场的规模有望在2025年后实现快速增长。

专家介绍,动力电池一般在容量衰减至额定容量的80%以下时即可进行回收。回收方式主要包括梯次利用和再生利用两种:梯次利用是将废旧电池进行检测、分类、拆分、重组等处理后用于其他领域;再生利用则是提取电池中的锂、钴、镍等高价值金属材料,重新用于电池生产。若退役电池未得到规范处理,将存在触电、起火等安全隐患,并可能造成环境污染。

加强新能源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是能源和工业行业落实“双碳”战略、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中国检验认证集团副总经理万鑫铭分析,动力电池回收有助于减少碳排放,粗略估算,回收1公斤材料可减少7%至10%的碳排放。同时,鉴于我国镍、钴等关键资源的对外依存度较高,电池回收利用产业将成为缓解资源缺口、降低对外依存度,以及加强新能源产业循环利用的重点领域。

目前,我国新能源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产能正快速增长,2023年的综合利用量已达82.5万吨。新能源电池回收利用专业委员会主任李力介绍,截至今年10月底,我国已遴选培育了5批共148家规范企业,并在全国327个地市级行政区设立了1万余个回收服务网点,基本实现了应收尽收,初步构建了多元化的回收网络。

然而,新能源动力电池回收产业仍面临商业模式、行业监管、技术等方面的挑战。如何形成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整治行业乱象,规范行业发展,攻克技术难点,推动电池回收实现良性循环,已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我国动力电池回收渠道的多样性导致了电池一致性较差,一站式回收处理面临诸多阻碍,给梯次利用带来了难题。尽管工信部已陆续发布了5批符合规范的企业名单,但市场上仍存在大量不规范的小作坊,这不仅带来了安全风险,还造成了资源浪费。

今年8月份,工信部发布《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征求意见稿,要求整车企业和电池企业在产品研发时就需要考虑环保回收要求,推进电池的标准化,以实现电池全生命周期价值的最大化。专家表示,从国家标准层面对企业布局与项目选址、综合利用能力、产品质量、环境保护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有助于加强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行业的管理,提高废旧动力电池的综合利用水平。

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副会长李边卓建议,应创新商业模式,加强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合理配置资源,减少回收网点的重复建设,以降低回收成本,构建良好的新能源电池回收利用网络。同时,应强化动力电池流向的管理,提升各渠道废旧动力电池流向的监管约束力,明确动力电池回收企业的准入条件,确保后续综合利用环节的安全环保可控。

在新能源动力电池回收监管方面,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副主任韦洪莲建议,要做好监管的“最后一公里”,完善回收服务网点和回收体系的标准,明确并落实处理技术、污染防治要求。

针对回收技术的完善问题,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兼执行秘书长王建新表示,电池产业链企业应强化核心技术专利布局,提升各类电池回收技术,以增强产业链的竞争力。同时,应加快资源开发、提炼等技术的攻关,实现关键材料的循环利用,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共同提升保障能力。

李力表示,下一步,应加强顶层设计,进一步提升管理政策法律层级,逐步将管理办法从部门规章升级为管理条例或法律文件,以加大规范管理力度。针对现阶段的薄弱环节,应强化标准研制,加快废旧电池绿色设计、残值评估、产品质量、废料进口、碳核算等重点标准的研制。同时,应严格按照综合利用企业的规范条件,实行规范企业的动态管理,鼓励区域协同构建“回收—梯次—再生”的闭环回收利用体系,实现就近回收。此外,相关部门还应通过专项支持、基金、政策补贴等方式,充分调动科研机构和企业的积极性,加强产学研联合攻关,鼓励突破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经济日报记者 赖奇春)

责任编辑:张丽艳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免费饭馆老板回应“男子要求提前开饭”:对方没有恶意 不希望炒作

近日,一段“男子在免费饭馆要求提前开饭被怒怼”的视频引发关注与讨论。  视频显示,10月16日,在浙江义乌一家免费饭馆内,一名男子走进饭馆后,大声要求老板提前开饭,称“烧快点,我肚子都饿了,他们讲10点就吃饭,怎么到现在...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非凡“十四五”】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十四五”这五年,我国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为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跨越奠定了坚...

用文旅热度提升民生温度

 雪山和峡谷相拥,草原与密林相视,长河同湖泊相融,大漠携戈壁相伴……新疆自然景观如画、民俗风情多彩,每个地州市、每个县市区,都是独具魅力的旅游目的地。今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多年来新疆紧贴民生,深挖资源潜力,...

西藏生物多样性 “家底”进一步丰富

  图为银果牛奶子。  图为多裂碎米荠。  图为扬子毛茛。  图为单性薹草。  图为长穗柄薹草。  图为堇色碎米荠。  自2024年3月开始,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南京所)科研人员多次组织队伍赴西藏自治区...

韩国警方申请逮捕59名柬埔寨遣返网络诈骗嫌疑人

新华社首尔10月20日电(记者黄昕欣 陆睿)据韩联社报道,韩国警方20日通报,已对近期从柬埔寨遣返回国的59名涉嫌参与网络诈骗的嫌疑人申请逮捕令。  韩国警察厅表示,从柬埔寨遣返的64名网络诈骗嫌疑人中,警方对59人申请...

遭勒索软件攻击 日本知名线上零售企业暂停接单

  日本知名线上零售企业“爱速客乐”19日确认,由于遭到勒索软件攻击,公司网络出现故障,暂停接受订单和发货。另一家知名品牌受到波及,暂停线上商店销售。  爱速客乐说,公司19日检测到系统受恶意软件病毒感染,目前正在评估损...

神二十工作周记更新,忙实验、做体检

在轨170余天,神二十乘组的“太空出差之旅”已渐入尾声。目前,中国空间站内各项在轨工作有序推进,多项空间科学实(试)按计划开展。扫二维码 访问央视网

遇见你丨勇敢又机智 8岁“小孩儿哥”电梯遇险沉稳自救获点赞

今年8岁的陈奕霖,暑假期间独自乘坐电梯时遭遇故障,被困电梯中。在等待救援的11分钟里,他从最初的慌张到迅速冷静,完成了一系列清晰的自救操作,最后看到救援人员,他还不忘礼貌道谢。  陈奕霖的这一段经历,被电梯中的公共视频记...

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管理征求意见稿有哪些亮点?如何影响你我生活?

央视网消息:记者16日从市场监管总局了解到,为进一步加强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和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份管理规定征求意...

数览三季度税收“成绩单” “税动力”助力高质量发展提质增效

央视网消息: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随着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前三季度,全国企业设备更新加快推进。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工业企业采购机械设备类金额同比增长9.4%。其中,高技术制...

2024
12/03
16:52
浏览量: 548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2025年中秋节快乐

2025年中秋节快乐

新起点 新征程 共筑辉煌未来

新起点 新征程 共筑辉煌未来

骄阳八月,随州消防进万家

骄阳八月,随州消防进万家

机关大楼-goodbye!

机关大楼-goodbye!

第五届两岸媒体人峰会在北京举行

第五届两岸媒体人峰会在北京举行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