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人民视点 > 电动汽车谈判,中国核心利益绝不让步

电动汽车谈判,中国核心利益绝不让步

来源:玉渊谭天 | 时间:2024-09-14 19:10:43 | 点击:3944

中欧电动汽车反补贴案的磋商仍在继续。

双方能否在最终日期之前谈出一个结果,这一问题成为了外界关注的焦点。

谭主梳理了包括美欧航空补贴争端、美日贸易争端在内的7个典型的贸易争端案件的磋商过程发现,磋商的结果都不尽相同,有成功的,有不成功的,还有到了终裁时间,还在继续谈的。

比如美欧有关波音空客飞机补贴的争端,案件磋商谈判经历了长达数十年的时间,尚未彻底解决。有的案件已经终裁,但相关方仍在就价格承诺进行磋商谈判,并最终达成协议,如欧盟对华铸件反倾销案。还有美日,在纺织品、彩电、钢铁、半导体贸易上有多轮摩擦。

接近谈判的核心人士告诉谭主:

从过往经验来看,对于一些贸易摩擦案件,如果双方能够在深入沟通、友好磋商的基础上,最终以价格承诺等方式结案,固然是好的,但是如果对方要价过高,无法达成预期结果也是正常的。但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无论谈判是向左走还是向右走,有一条是不会变的——中国维护自身核心利益的决心不会变。宁可谈不成,中国在核心利益上也绝不让一步。

谈判,是一个互相博弈、达成共识的过程。中国的态度为何如此坚决?

谭主找到了几位常年研究贸易摩擦、曾参与过多场国际贸易谈判的经贸专家,请他们分析接下来双方会如何谈判。

最近,欧方先是在8月20日下调了对中国车企加征的关税税率,9月10日,欧方又通过所谓知情人士透露,要再次小幅下调加征关税税率。

即便关税税率再低,但只要认定了中国企业“享受了补贴”,欧洲还会以其他方式来打压中国企业。

去年7月,欧委会启用了《外国补贴条例》。该条例声称,欧委会可以依职权对“扭曲欧盟市场的外国补贴”发起调查。

自去年7月该条例实施以来,欧委会“依据”该条例,对中国企业发起了3起深度调查、1起主动调查、1起突袭检查。

常年研究经贸规则的丁如告诉谭主:

传统意义上的“补贴”“反补贴”,针对的是贸易活动。而所谓的《外国补贴条例》,主要针对的是,以并购为主要类型的投资活动,以及参与欧盟成员国的政府采购。这种行为,是欧盟的“首创”。

这背后,代表了欧盟近期的一个趋势——越来越泛化地运用反补贴工具。丁如表示:

我们可以把所谓的《外国补贴条例》理解为,欧盟专门创设的一个“调查工具”。

也就是说,只要欧盟认定了“补贴”,欧盟可以有各种手段针对中国企业,实在不行,就再专门“创造”一些法律和条款。

这样的行径,中国绝不可能接受。

这几天,西班牙首相访华,有外媒分析称,西班牙首相访华的一项重要议题,就是中欧电动汽车争端。

针对这一问题,西班牙首相呼吁欧盟放弃对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征收额外关税的计划。有外媒分析称,这可能会削弱欧盟抗衡中国政府支持的电动汽车产业的主要工具。

谭主从专业人士获取的数据显示,中国在欧洲电动汽车领域的投资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中国的电池制造商已经在欧洲宣布了价值175亿美元的投资,预计到2030年,他们在欧洲的工厂产能将占到欧洲总产能的约20%。

欧洲想要继续保有合作发展的空间,就需要取消对华加征关税,及早作出正确的选择。

对于中国而言,要知道,一个经济大国,特别是一个贸易大国,在其走向现代化过程中必然会引起国际分工格局和利益分配格局的巨大变化,也就会和现有大国之间产生战略性摩擦,这是很正常的。

就拿谭主在开头提到的7个贸易争端案来说,这里边,有美欧的争端,也有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争端。

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副会长周晓燕告诉谭主:

当前,美国将中国视为战略竞争对手,协同盟友持续搞对华“脱钩断链”“小院高墙”,加快推进对华“去风险”“降依赖”,遏制我发展意图愈加明显。在这种大环境下,我与美欧之间通过磋商谈判成功解决重大贸易摩擦的难度大大增加。

周晓燕曾在商务部贸易救济局工作,她参与过中欧光伏双反案的谈判。她表示:

近期,部分欧盟官员表示,他们将中欧光伏贸易摩擦谈判达成的协议视为一种“耻辱”,欧盟会“吸取教训”。这在客观上,也加大了中欧电动汽车谈判的难度。

但无论是摩擦增多还是谈判难度加大,这都是中国发展需要面对的问题。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石永红提到:

对于中国企业而言,需要更加做好自己的事——中国企业需要加速创新研发,将贸易摩擦的“危”转化为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机”。

对于中国政府而言,当面对摩擦时,中国当然愿意通过沟通来寻求共识,解决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在面对越来越多的摩擦压力时,会主动让步,来换取所谓的“和解”。

无论谈判是向左还是向右,在核心利益上,中国绝不让一步。


【责任编辑:申罡】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发展权不是口号,而是行动:中非合作筑牢人权根基

  生存权和发展权是首要的基本人权。1948年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为此提供了基本遵循。以此为起点,中国与非洲国家近80年来始终秉持平等互利、真诚相待的精神,以相互理解为基础,通过广泛深入的合作,在减贫、教育、医疗、基础...

“十四五”时期我国体育强国建设取得新成就 体育产业成为经济发展新亮点

 本报北京8月19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郭剑)8月1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体育总局局长高志丹、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司长丁东、国家体育总局竞技体育司司长张新、国...

【文明交通】万荣交警持续开展老年人交通安全精准宣传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的逐渐变弱有的老年人反应速度会逐渐下降加上交通安全意识淡薄老年人成为交通事故易发群体而且一旦发生意外他们的损伤往往较为严重每日新闻网讯:(刘彤鑫)为进一步提升老年人群体的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安全保护能...

高等教育从“宽出”到“严出”的转型突围

 中国高等教育用24年时间完成了发达国家近百年的发展历程。1999年启动的扩招政策,使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000年的12.5%跃升至2002年的15%,正式进入大众化阶段;至2023年,这一指标突破60%,标志着我国全面...

山洪+积水内涝双预警 北京这些地区需注意防范

  央视网消息:据“水润京华”微信公众号消息,北京市水务局与市气象局今天9时30分升级发布山洪灾害黄色预警:预计18日20时起,北京市山区可能发生山洪灾害,其中房山区、怀柔区、密云区、平谷区发生山洪灾害可能性较大(黄色风...

四川绵竹一啤酒节现场发生桁架倒塌 官方通报

  央视网消息:四川绵竹应急管理局8月16日发布情况通报:2025年8月15日21时50分许,绵竹仟坤集团第十四届啤酒节现场因强对流天气发生桁架倒塌,造成人员受伤。事发后,绵竹市立即组织相关部门开展应急救援、医疗救治、善...

俄称两国元首会谈非常积极 拒绝记者提问有原因

  当地时间15日,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俄罗斯总统普京和美国总统特朗普之间的会谈非常积极。佩斯科夫称,此次会谈有助于双方继续共同推进寻求解决方案的进程。  佩斯科夫还表示,会谈结束后,两位领导人发表了全面声明,因...

万荣交警携手交通安全“小天使”上线提醒您戴头盔啦!

每日新闻网讯(刘彤鑫)"叔叔阿姨,骑电动车请戴好头盔!"稚嫩的童音在路口响起。8月12日,万荣县交警大队组织开展"交通安全小天使"文明劝导活动,20名身着荧光绿马甲的小志愿者手持劝...

“碳水”选对了 吃得饱还不长胖

  碳水化合物简称“碳水”,是人体三大产能营养素之一。很多控制体重的人将其视为“大敌”,认为它是“长胖元凶”“血糖杀手”。但是,碳水化合物其实分“好”与“坏”,吃对了并不容易让人发胖。吃对碳水有助于体重管理  研究发现,...

壹视界·任平文章解读|战略叠加优势,如何变为发展胜势

  发展优势都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并且随着历史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今天的中国,各区域均有战略叠加。发挥战略叠加优势,成为“十四五”时期各省份高质量发展的亮色之一。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发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2024
09/14
19:10
浏览量: 3944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新起点 新征程 共筑辉煌未来

新起点 新征程 共筑辉煌未来

机关大楼-goodbye!

机关大楼-goodbye!

第五届两岸媒体人峰会在北京举行

第五届两岸媒体人峰会在北京举行

飞行汽车正成低空经济新热点

飞行汽车正成低空经济新热点

长安欧尚X7 PLUS车机不升级、缺失手机投屏功能遭集体投诉

长安欧尚X7 PLUS车机不升级、缺失手机投屏功能遭集体投诉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