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人民视点 > 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员,让开车更安全舒适(新职业新故事)

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员,让开车更安全舒适(新职业新故事)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 时间:2024-07-16 09:12:36 | 点击:5555

  图①:王磊正在测试智能网联汽车。
  张 俊摄(人民视觉)
  图②:测试场地内,智能网联汽车自动紧急制动功能测试正在进行。
  张 俊摄(人民视觉)

  这天一大早,安徽合肥还下着小雨,王磊和同事们开着车从公司出发了。当天他有一项重要任务——测试智能网联汽车的自动紧急制动功能,“特意选在雨天测试,也是想证明在地面湿滑的情况下,自动紧急制动功能能否保证车辆急刹在安全位置。”

  2021年,王磊来到科大国创合肥智能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创智能”),成为一名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员。王磊说,他的工作主要是对智能网联汽车的智能驾驶功能进行测试,并通过实际驾驶和数据分析,向研发部门反馈驾驶系统的实际表现。

  “简单来说,我们的工作就是让智能驾驶更加安全和舒适。在模拟或真实的路况中,对自动紧急制动、危险预警、车道居中保持、自适应巡航、辅助并线等智能驾驶功能进行测试。”王磊介绍。

  跟随王磊,记者来到了距离国创智能不远的一处测试场地。下车后,王磊和同事开始搭建测试场景:“今天我们测试自动紧急制动功能,也就是在前方车辆停止的情况下,车辆能够自动紧急刹车,防止碰撞。”

  如何模拟前车停止的情形?王磊和同事们从后备箱拿出了他们事先准备好的充气汽车模型。“用充气模型,简单便捷,能保证我们测试的安全性”,王磊说,这次仅是初步测试,后续还会使用装有假人的车辆进行模拟。

  在车辆内部,王磊的电脑已经连接了智能前视摄像头、自动驾驶域控制器、智能前向毫米波雷达等驾驶设备,实时记录包括路况影像、信息传输、行驶速度、制动距离在内的各项数据,每分钟收集的数据量可达1GB。

  测试正式开始,王磊熟练地将车辆速度提升至每小时40公里,在距离汽车模型约10米处,车辆开始自动刹车。随着两声“吱”的刹车声,测试车辆刚好停在了距离模型约1米处。在王磊的电脑中,与前车距离这一项数据也显示在1米左右。

  “这只是你看到的一次测试,对于一项智能驾驶功能,我们需要在各种工况下进行反复测试。除了完整功能测试,有时还要对智能驾驶的感知、计算、控制等各个模块进行检验。从刚开始研发到整车应用大概需要一年半的时间。”王磊说。

  在王磊看来,车辆测试和研发部门的联系非常紧密:“我们在测试中,如果遇到问题,就要及时向研发人员反映。这也对我们的数据分析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要能理解智能驾驶系统的算法逻辑,给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如何针对新职业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合肥市人社局职业能力建设处处长杨国徽表示,依据安徽省人社厅印发的就业技能培训职业(工种)目录,结合就业人群需求,合肥市人社局会定期组织就业技能培训,目前培训范围已包括人工智能训练师、智能楼宇管理员等新职业,“今年1月—6月,我市已开展就业技能培训4000余人次”。

  对于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合肥市也先后出台多项支持措施。去年9月,合肥市发布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全域开放方案,明确全面开放主城区智能网联车辆道路测试。截至目前,合肥市已先后开放4批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单向总里程达1096公里。今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5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公布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名单的通知》,合肥位列其中。

  再过几天,王磊就要到德国开展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那边的道路情况和国内不同,需要现场测试,再做后续的调整。”随着国产新能源汽车出海节奏加快,到国外开展测试已经成为王磊的工作常态。

  对职业的长远发展,王磊信心满满:“目前,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中国出口的‘新三样’之一。安徽把汽车产业确定为‘首位产业’。未来对智能驾驶的需求将非常大,无论是我个人的职业规划还是产业发展,都有很好的前景。”

  

  链接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迎来新一轮高质量发展

  组织编制《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系列文件;指导各地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开展自动驾驶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工作;发布《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规划1亿个11位公众移动通信网号码专用于车联网业务……近年来,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已从小范围测试验证转入技术快速演进、规模化应用发展的关键时期,为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带来新动力,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新动能。

  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国共建设17个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区、7个车联网先导区、16个智慧城市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城市,开放测试道路3.2万多公里,发放测试牌照超过7700张,测试里程超过1.2亿公里,各地智能化路侧单元部署超过8700套,无人配送、干线物流等多场景示范应用有序开展。

  (本报记者  刘温馨)


  《 人民日报 》( 2024年07月16日 14 版)

(责编:牛镛、岳弘彬)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发展权不是口号,而是行动:中非合作筑牢人权根基

  生存权和发展权是首要的基本人权。1948年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为此提供了基本遵循。以此为起点,中国与非洲国家近80年来始终秉持平等互利、真诚相待的精神,以相互理解为基础,通过广泛深入的合作,在减贫、教育、医疗、基础...

“十四五”时期我国体育强国建设取得新成就 体育产业成为经济发展新亮点

 本报北京8月19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郭剑)8月1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体育总局局长高志丹、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司长丁东、国家体育总局竞技体育司司长张新、国...

【文明交通】万荣交警持续开展老年人交通安全精准宣传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的逐渐变弱有的老年人反应速度会逐渐下降加上交通安全意识淡薄老年人成为交通事故易发群体而且一旦发生意外他们的损伤往往较为严重每日新闻网讯:(刘彤鑫)为进一步提升老年人群体的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安全保护能...

高等教育从“宽出”到“严出”的转型突围

 中国高等教育用24年时间完成了发达国家近百年的发展历程。1999年启动的扩招政策,使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000年的12.5%跃升至2002年的15%,正式进入大众化阶段;至2023年,这一指标突破60%,标志着我国全面...

山洪+积水内涝双预警 北京这些地区需注意防范

  央视网消息:据“水润京华”微信公众号消息,北京市水务局与市气象局今天9时30分升级发布山洪灾害黄色预警:预计18日20时起,北京市山区可能发生山洪灾害,其中房山区、怀柔区、密云区、平谷区发生山洪灾害可能性较大(黄色风...

四川绵竹一啤酒节现场发生桁架倒塌 官方通报

  央视网消息:四川绵竹应急管理局8月16日发布情况通报:2025年8月15日21时50分许,绵竹仟坤集团第十四届啤酒节现场因强对流天气发生桁架倒塌,造成人员受伤。事发后,绵竹市立即组织相关部门开展应急救援、医疗救治、善...

俄称两国元首会谈非常积极 拒绝记者提问有原因

  当地时间15日,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俄罗斯总统普京和美国总统特朗普之间的会谈非常积极。佩斯科夫称,此次会谈有助于双方继续共同推进寻求解决方案的进程。  佩斯科夫还表示,会谈结束后,两位领导人发表了全面声明,因...

万荣交警携手交通安全“小天使”上线提醒您戴头盔啦!

每日新闻网讯(刘彤鑫)"叔叔阿姨,骑电动车请戴好头盔!"稚嫩的童音在路口响起。8月12日,万荣县交警大队组织开展"交通安全小天使"文明劝导活动,20名身着荧光绿马甲的小志愿者手持劝...

“碳水”选对了 吃得饱还不长胖

  碳水化合物简称“碳水”,是人体三大产能营养素之一。很多控制体重的人将其视为“大敌”,认为它是“长胖元凶”“血糖杀手”。但是,碳水化合物其实分“好”与“坏”,吃对了并不容易让人发胖。吃对碳水有助于体重管理  研究发现,...

壹视界·任平文章解读|战略叠加优势,如何变为发展胜势

  发展优势都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并且随着历史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今天的中国,各区域均有战略叠加。发挥战略叠加优势,成为“十四五”时期各省份高质量发展的亮色之一。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发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2024
07/16
09:12
浏览量: 5555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新起点 新征程 共筑辉煌未来

新起点 新征程 共筑辉煌未来

机关大楼-goodbye!

机关大楼-goodbye!

第五届两岸媒体人峰会在北京举行

第五届两岸媒体人峰会在北京举行

飞行汽车正成低空经济新热点

飞行汽车正成低空经济新热点

长安欧尚X7 PLUS车机不升级、缺失手机投屏功能遭集体投诉

长安欧尚X7 PLUS车机不升级、缺失手机投屏功能遭集体投诉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