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科技前沿 > 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施行两周年 残疾人权益得到有效维护

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施行两周年 残疾人权益得到有效维护

来源:法治日报 | 时间:2025-09-02 16:33:06 | 点击:793

法治日报记者 蒲晓磊

  建有可供轮椅通行的无障碍通道;自助公共服务终端设备具备语音、大字等无障碍功能,或保留现场指导、人工办理等传统服务方式……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中国残联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开展残疾人友好医疗机构建设的意见》,要求更多医疗机构完善无障碍环境建设,切实改善残疾人就医体验。

  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的落实,又迈出了坚实一步。

  2025年9月1日,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迎来施行两周年。两年来,随着法律深入实施,残疾人出行和参与的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残疾人居家、出行和社会参与的能力、便利度明显提高,残疾人权益得到有效维护。

  残疾人新需求得到更好回应

  “某些人在家里睡大觉,非要让我来市场上买七夕礼物……”8月29日,视障博主、武汉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应急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黄莺发了一条记录日常生活的短视频。

  在互联网上,黄莺被网友亲切地称为“拿着盲杖的小女孩”。她感受到,随着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的深入实施,无障碍环境建设不断完善,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

  “其实在上大学之前,我从来没有使用过盲杖,但我觉得正是因为无障碍环境的不断完善,才给了我独立出行的勇气和底气。”黄莺说。

  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无障碍环境促进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骆燕注意到,从去年开始,北京很多有高差的路口都变成了“零高差”,很多无障碍环境建设不达标的地方都得到了优化,残疾人的出行环境变得更加顺畅和安全。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期间,首位盲人全国人大代表王永澄拿到了盲文版的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等大会文件。王永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感慨道,这是“看得见的幸福,摸得着的民主”,是对代表依法履职的支持和保障,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具体体现。

  中国残联维权部负责同志表示,近些年来,残疾人无障碍需求由设施扩展到信息交流、公共服务等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随着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的有效实施,无障碍环境建设水平再上新台阶,残疾人对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新需求新期待得到更好回应。

  科技让无障碍体验持续升级

  “您请右转52度”“道路夹角偏离,请右转106度”……在日常出行中,黄莺经常会在手机上使用地图的无障碍导航功能。

  “物理环境的无障碍,比如盲道的铺设、智能红绿灯的声音提示、公交地铁无障碍服务等,能够为我的独立出行保驾护航。对盲人群体而言,信息环境的无障碍同样至关重要,手机、电脑可以顺畅读屏,包括一些软件的无障碍设计等,能够让我在学习中平等地获取到信息,和大家一样实现梦想。”黄莺说。

  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施行以来,我国推进无障碍科技赋能创新应用加快发展,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更加便利。

  中国残联副主席、副理事长李东梅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7月22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通过开展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目前有3000多家网站和手机App完成了改造,语音识别、文本转换等功能上线。更多电视节目加配了字幕和手语。多地开展了药品说明书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革试点,目前已经有1765个药品参与试点。相关企业公益无障碍导航已覆盖69座城市,听障人士呼救小程序和120报警平台在多地启用,智能化公交出行服务系统逐步推广,科技让无障碍体验持续升级。

  无障碍法规政策体系更健全

  7月31日,湖南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湖南省无障碍环境建设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若干规定》自2025年10月1日起施行。

  湖南省现有各类残疾人408万人,60岁以上老年人1536万人,失能失智老年人约300万人,还有孕妇、伤患人员等,这一数量庞大的群体,对无障碍设施、无障碍服务有着现实的需求。针对无障碍环境建设中的突出问题,《若干规定》明确要求,加强无障碍设施建设、改造与监督,加大无障碍信息产品供给,强化无障碍服务保障。

  近两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在突发事件应对法、《城市公共交通条例》等新制定和修订的相关法律法规中,增加了无障碍条款。各地残联配合推进完善地方立法,甘肃省、内蒙古自治区、湖南省已出台无障碍环境建设地方性法规,山东省、广东省等正加快推进制修订工作。

  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施行以来,相关部门持续完善相关政策,有力促进无障碍环境建设高质量发展。比如,交通运输部会同中国残联等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适老化无障碍出行服务工作的通知》,对构建无障碍出行服务体系等作出具体部署;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促进数字技术适老化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系统谋划信息无障碍发展及行业数字技术适老化工作;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无障碍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强调提升工程项目无障碍设施建设水平,新建、改建、扩建的居住建筑、公共建筑等工程项目,严格执行《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等国家标准,鼓励通过开展城市无障碍设施专项体检,有序推进无障碍设施改造提升,强化无障碍设施建设全过程监管。

  “近年来,我国推进无障碍法规政策体系进一步健全,为无障碍环境建设提供有力法治保障。”中国残联维权部负责同志说。


【作者:蒲晓磊】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装修工干活受伤,雇主、业主、工人三方谁担责?

阅读提示  装修行业用工模式呈现灵活用工等特点,存在工人冒险作业、雇主安全保护缺位、业主选用无资质施工方等情况,容易让农民工陷入“雇主是谁”“谁来担责”的维权困局。对此,律师建议,业主尽量选择正规装修公司;工人要树立风险...

《沉默的荣耀》热播后 他墓前的鲜花摆了5米长

近期,总台电视剧《沉默的荣耀》热播,这也是国内首部基于在台隐蔽战线真实人物和故事创作的主题电视剧。吴石、朱枫、陈宝仓、聂曦等隐蔽战线的英雄的事迹引发了观众强烈共鸣。  剧集在两岸同时掀起观剧热潮,位于北京的吴石将军墓前,...

海南自贸区封关在即 今年海南出入境人员突破200万人次

随着海南自贸区封关在即和免签政策持续优化升级,当前已有86个国家可免签入境海南。据海口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统计,今年截至昨天(15日)16时,海南出入境人员已超过200万人次,同比增长22.4%。  目前,海南省可适用的免...

中国对稀土等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这7个事实必须厘清

  责任编辑:刘文欣 编辑:王玉西 责任编辑:刘亮

月满华诞 童贺双节——烟台市莱山区实验小学(山韵校区)开展假期学科实践活动

每日新闻网讯(李艳玲)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刚刚度过了一个特别又温馨的假期——举国同庆的国庆节与阖家团圆的中秋节美好相遇。为了让孩子们深刻感受“家”的温暖与“国”的荣耀,烟台市莱山区实验小学(山韵校区)特开展了以“月满华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践行】美育新风浸润烟台高新区:创新实践构建全民共享新格局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郭健)一场机器人互动展演,让孩子们触摸到人工智能的温度;一次社区职业教育体验,让市民亲手制作鲁菜、体验漆扇非遗技艺;这些,正是烟台高新区美育实践中的生动片段。2025年以来,烟台高新区以创新...

AI赋能新篇章 示范引领促成长——烟台市莱山区第一初级中学举办AI课堂示范课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任海英 曹晏宁)为重塑教学形态,推动教师角色向引导者、创新者转型,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AI赋能示范课在莱山区第一初级中学精彩上演,为师生呈现了一场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智慧盛宴。课堂中,王婧老师...

浪潮(烟台)人工智能创新中心揭牌成立 构建人工智能“全链条赋能枢纽”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10月10日,浪潮(烟台)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在烟台高新区创业大厦揭牌。烟台市大数据局、烟台高新区管委、浪潮云信息技术股份公司和烟台市大数据协会等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出席活动。近年来,烟台市积极探索人工...

供销社党组织联动企业搭建“烘干保障线” 与时间赛跑全力守护秋粮

央视网消息:连日来,持续的连阴雨天气给秋收带来了严峻挑战。眼下,多地多措并举抢收抢烘,与时间赛跑,全力守护秋粮。  多机械协同 昼夜不停抢收  这两天,在江苏省徐州市丰县多个乡镇,农户们正与时间赛跑,趁着阴雨间歇期抢收成...

空气定制时代:大金“大数据+真人”双驱动,创造空气新价值

AI时代的到来,正悄然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基于大数据的AI算法让很多场景都变得更快速、更高效。然而,这样是否就是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近日,全球空气先驱大金发布全新“空气定制”战略,可根据不同空间、不同人群、不同心情打造“...

2025
09/02
16:33
蒲晓磊
浏览量: 793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上海:受台风“康妮”外围环流影响 市民街头顶风行走

上海:受台风“康妮”外围环流影响 市民街头顶风行走

科技创新产业融合 武安市连翘产业插上腾飞翅膀

科技创新产业融合 武安市连翘产业插上腾飞翅膀

全国昆虫农业与微生物农业无抗产业链发展论坛在京召开

全国昆虫农业与微生物农业无抗产业链发展论坛在京召开

青铜峡市举行 2023年全国科普日暨怡园社区科普馆揭牌仪式

青铜峡市举行 2023年全国科普日暨怡园社区科普馆揭牌仪式

安徽淮北:科普宣传日 感受科技魅力【2】

安徽淮北:科普宣传日 感受科技魅力【2】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