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科技前沿 > 人类月球日 月球建家园还有多远?

人类月球日 月球建家园还有多远?

来源:央视网 | 时间:2025-07-21 11:39:14 | 点击:515

央视网消息:每年的7月20日,是“人类月球日”,这是为了纪念1969年7月20日人类第一次登月成功。在月球探测领域,继成功采样返回之后,我国又开始了在月球建设科研站的规划,那么我们离月球家园还远吗?

月壤打砖机研制成功 月球建房取得突破


近日,我国首台月壤打砖机在深空探测实验室研制成功,这个设备利用聚光太阳能将月壤熔融成型,实现用月球的土,建设月球的房子。月壤打砖机的核心原理是利用聚光太阳能,将月壤高温熔融,制成月壤砖。

深空探测实验室未来技术院工程师 杨洪伦:利用一个跟踪机构我们追着太阳走,就这个东西,跟完太阳之后就通过一个类似于抛物面实现把太阳(光)汇聚在一个点上。

记者:放大镜一样?

杨洪伦:对,放大镜是透镜,我们用的是反射镜,实现一个点的汇聚,汇聚完就是通过光纤柔性的传输,远距离的传输。光照射在这个月壤表面,就像我们在太阳下晒太阳一样。

实验所使用的“月壤”是参考真实月壤成分而制成的模拟月壤。由于实验场位于室内,不具备太阳直射的条件,因此研制团队使用了太阳模拟器,将3000倍太阳光的能量传递到模拟月壤上,进行月壤熔融试验。

记者:融成了一个球。

杨洪伦:对,如果我们再移动的话就可以形成一条线,立体方向进行行走的话就可以形成各种更复杂的一些形状。

记者:这就是他打出来的东西?

杨洪伦:对,这个就是目前来说,我们用这套3D打印系统打印的时候最大的一块砖,这个尺寸可以达到一个10厘米乘10厘米,还有个5厘米这个厚这个尺寸。

记者:还挺沉的。

杨洪伦:对,它基本上跟地面上红砖的密度和强度都是差不多。 

月壤砖强度高利用率高 可修路可盖房


通过这套装置制成的月壤砖具有强度高、原位资源利用率高等特点,可以满足月球科研站的交通道路、建筑物建造等需求,工程化应用后将搭载探测器前往月球,为未来月球科研站建设提供建材保障。

深空通信新技术验证 让月球能上网

在月球上盖房子已经足够神奇,那么在月球上可以自由上网会不会更加超出想象。去年3月20日,由深空探测实验室研制的天都一号、天都二号卫星成功发射。

深空探测实验室总体技术研究院工程师 龚明宇:下面的这个是天都一号,上面的这个是天都二号。它们主要是服务于为未来的月球通导遥系统建设提供一些先期的关键技术验证,做一些通信导航相关的新技术试验,支撑以后的月球科研站的建设,还有鹊桥通导遥综合系统的建设。

天都卫星进入月球轨道后两星分离,完成了多项任务,其中就包括高可靠传输与路由新技术验证,为未来构建月球及深空互联网等功能探路。

龚明宇:如果真的未来有那么一天,人类真的可以往返地月,然后在月球上自由地上网,成为一件非常日常的事情的时候,可以给它(天都卫星)搞一个丰碑,这是我们迈向地月空间建设这个(通导)网络的第一步。虽然很小,是一个小小的星,但是它意义也很大。

深空探测实验室 展示人类未来科技图景

在月球上盖房子、找水、建设网络,负责这些研究工作的其中一个机构就是我国的深空探测实验室,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实验室呢?

深空探测实验室是由国家航天局、安徽省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三方共建的新型研发机构,2022年6月8日正式开启运行。在月球上“就地取材盖房子”,从月壤提取水冰等项目,都是他们在牵头。在深空探测实验室,记者见到了一个未来展厅,这里展示的都是人类未来的科技图景。

记者:这个是做什么的?是我们未来亚轨道的一个飞行器是吧?

深空探测实验室理事会办公室主任 李航:您来看一看,这是一个1:1的模型。

记者:这个里面4个座椅。

李航:目前是有4个(座椅),他们后面也还会进行进一步的优化。

记者:什么时候去?

李航:2028年。

李航:这是目前我们正在论证的一个月基磁悬浮抛射系统。

记者:这个是干啥的?

李航:简单地说就是我们现在正在探索怎么样能够用高效的技术手段在月球表面收集氦-3,并且把它运回地球,我们用了全新的目前是一种技术设想,用磁悬浮抛射的方式把它甩回地球。

记者:厉害,这个就是太阳能板,这个是发电的是吧?然后有点像一个,像采矿机器人,像采矿车,这个应该是我们的一个基站,我感觉是,这都是我猜的。

李航:没错,是的。

我国与60余个国际机构合作探索太空

太空是人类共同的疆域。目前,就国际月球科研站国际合作,国家航天局已经与17个国家签署了政府间合作协议,深空探测实验室和60余个国际科研机构签署了合作协议。不久前,由深空探测实验室牵头,我国首个深空探测领域国际科技组织——国际深空探测学会在合肥成立。

中国工程院院士 深空探测实验室主任 吴伟仁:全球的科技界广泛参与了这个国际深空探测学会,将成为多国科学家交流合作的纽带、共同创新的平台、人才培养的摇篮。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多地快递行业协会发布“反内卷”声明 价格上去了 如何保质量?

  近年来,中国快递业以年均30%的增速狂奔,成为全球最大的快递市场。但繁荣背后,“价格战”却让行业陷入“内卷”泥潭。  近日,北京、福建等多地快递行业协会联合发声,呼吁“反内卷”,推动行业从“低价换量”转向“高质量发展...

大学生开直播 以青春镜头赋能乡村振兴

  7月的“药都”江西省樟树市,中草药香气在青砖古巷间蔓延。宜春学院的大学生们扛着直播设备穿梭其间,将镜头聚焦在当地非遗项目中药炮制技艺上。药学专业的学生化身讲解员,为观众讲解药理知识。  “我们大学生在‘三下乡’中到底...

美国国债总额首次超过37万亿美元

  当地时间8月12日,总台记者获悉,由于美国联邦政府继续以创纪录的速度积累债务,美国国债总额首次超过37万亿美元。  美国财政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当日下午,美国国债总额已达到37004817625842美元。  ...

烈性犬咬死人,犬主人应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

  饲养的烈性犬咬死人,犬主人应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近日,河南省汝州市人民法院对一起案件作出判决,以过失致人死亡罪判处犬主人高某有期徒刑6年6个月,并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高某在村头附近的羊场内饲养有3只大型烈性犬,这些...

“短鼻家族”奇幻之旅温暖世界 从出圈到归巢看“象”往家园的“美好生活”

  央视网消息:8月12日是世界大象日。世界大象日于2012年设立,旨在呼吁人们关注身处迫切困境的非洲象和亚洲象。2025年的主题是“象往家园 中国守护”。  目前,我国大象保护情况良好,野生亚洲象种群数量稳定增长,分布...

河北张家口市蔚县发生3.1级地震 震源深度12千米

  央视网消息: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08月12日14时01分在河北张家口市蔚县(北纬39.74度,东经114.63度)发生3.1级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

广东珠海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夜访听民声 上门办实事

  广东珠海,外卖骑手朱林峰进小区不再难了。  香洲区翠香街道大型小区五洲花城门口,朱林峰停下电动车,拎出外卖餐盒,快步走进大门;路过传达室,朝保安老廖打个招呼,推出一辆自行车,骑上直奔小区深处,不一会儿便返回。  “这...

不问症“秒开”处方,用药安全咋保证?

  在电商平台搜索药品名,选中后点击“开方购买”,再填写用药人信息、选择确诊疾病、勾选最下方的确认选项提交……一系列操作后,重庆某高校大学生张雪(化名)线上购药成功。两天后,因练习“科目二”频频手心冒汗、心跳加速的她,就...

离职骨干接受境外访谈泄露敏感信息 警惕间谍“套路”

  央视网消息:据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消息,随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境外间谍情报机关高度关注我国经济发展新动向,委托境外咨询机构对我高科技等重点产业领域开展有针对性的间谍行为。国家安全机关工作发现,部分背景复杂...

极端高温影响全球 凸显改善早期预警系统和推动高温健康行动计划重要性

央视网消息:世界气象组织7日表示,极端高温天气正在影响全球大量人口,而野火和空气污染使高温影响加剧,这凸显了改善早期预警系统和推动高温健康行动计划的重要性。世界气象组织当天发布公报说,多个专业气象机构数据显示,近期全球热...

2025
07/21
11:39
浏览量: 515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上海:受台风“康妮”外围环流影响 市民街头顶风行走

上海:受台风“康妮”外围环流影响 市民街头顶风行走

科技创新产业融合 武安市连翘产业插上腾飞翅膀

科技创新产业融合 武安市连翘产业插上腾飞翅膀

全国昆虫农业与微生物农业无抗产业链发展论坛在京召开

全国昆虫农业与微生物农业无抗产业链发展论坛在京召开

青铜峡市举行 2023年全国科普日暨怡园社区科普馆揭牌仪式

青铜峡市举行 2023年全国科普日暨怡园社区科普馆揭牌仪式

安徽淮北:科普宣传日 感受科技魅力【2】

安徽淮北:科普宣传日 感受科技魅力【2】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