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科技前沿 > 二十五载,把时光缝进每一个针脚

二十五载,把时光缝进每一个针脚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4-11-08 14:02:53 | 点击:486

□ 邱晨辉 李莉

北京时间2024年11月4日,神舟十八号航天员叶光富、李聪、李广苏乘坐飞船返回舱,划过天际如流星璀璨耀眼,在红白大伞的护佑下安全着陆于东风着陆场,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又是秋意正浓之时,金色戈壁再揽神舟入怀,载誉归来的神舟十八号飞船大伞在东风着陆场安静无言,护佑了凯旋,见证着荣耀。这一幕,如此熟悉,仿佛多年前的欢呼与热泪依旧余温尚存。

1999年11月,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成功发射升空并顺利返回。如今,25年过去,从大漠戈壁到浩瀚星河,从无人到载人,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经过几代航天人的接续奋斗,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已全面迈入空间站时代。

一顶顶红白相间的“生命之伞”,为观察中国神舟飞天25年提供了绝佳视角。不仅是因为它光彩夺目:在地面铺展开来,大约可覆盖三个篮球场,每当神舟返回舱快要回归地面时,这顶大伞就会打开,飘飘扬扬宛如飞天仙女的霓裳羽衣,引人注目;更因为它用自主创新完成对航天员的生命托付:25年间,从无人伞到有人伞,从试验用伞到成熟大伞,中国载人航天的回收铁军用满腔热忱和航天智慧,为神舟系列飞船飞行任务完成了18次“绽放”,护佑着航天员天外归来的一路平安。

20世纪90年代,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后,特大型降落伞技术攻关迫在眉睫,载人飞行对降落伞的可靠性、稳定性、下降速度等性能指标要求极高。令人难以想象的是,受当时技术与制造水平所限,主降落伞伞衣锦丝绸的缝纫,竟成了困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08所回收着陆分系统研制团队的首个技术难题。起初生产的锦丝绸编织疏松,试制时1米材料缝缩量达15%——不达标!怎么办?经多轮激烈讨论,大家达成共识:创新!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创新”二字他们坚守了25年,最终使大量国际前沿的超高强特纺材料应用于载人飞船降落伞装置,我国超大面积降落伞制造工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5年坚持创新的背后是直面归零,坚守底线。某次试验出现技术问题,研制团队顶着压力,耗时7个月查找原因,最终从一个11厘米长的小部件找到问题。团队进行设计更改,此后故障再未出现。正如首任神舟飞船总设计师戚发轫院士所言,载人航天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回收着陆分系统是与航天员生命联系最直接的分系统,这种作风应该继承下去,发扬光大。这群人的底线就是:问题,绝不带上天。

25年坚持创新的背后是规行矩止,恪守不渝。1200平方米的神舟飞船主伞伞衣,如同盖房子的 “重檐屋顶”,每一层环或帆类似斗榫结构相互交错,巨型降落伞环、帆伞衣合缝后如连成一线。巨型降落伞由7000多个零部件组成,制作工序超30道,缝线总长约10千米,需十几位加工人员密切合作加工4个月才能完成,一针一线都追求完美。但完成这些不意味着降落伞可“上天”,还需通过严格检验,才能获得“上天”的通行证。

25年坚持创新的背后还是追求极致,不畏艰险。一年深冬,试验队员奔赴茫茫戈壁执行空投试验任务,在寒气刺骨的厂房里夜以继日准备空投模型……试验当天戈壁滩大风呼啸,终于等到模型投放,弹盖、开引导伞、开减速伞、开主伞、模型转垂挂……所有动作一气呵成。那一刻,所有付出与等待都值得。一卷卷绸布、一盘盘带条、一轴轴线绳、一次次验证,见证了巨型降落伞飞天前的“半生”淬炼。从材料检验、零件裁剪、伞衣拼缝、加强带缝纫、伞绳安装的加工过程,到晾伞、包伞、整装和多次空投试验,每个环节、每项工作都至关重要,每个细节都不容有失。

距离地面大约10公里,光学影像中清晰地看到巨伞悄然绽放。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供图

时光无声,大伞有情。25年,正是这支中国载人航天回收铁军,在“护航生命往返家园”的逐梦之路上,用锲而不舍、不畏艰难的决心和行动,成就了伞花一次次的完美绽放。每当神舟大伞在天地间绽放,红白伞花绚丽盛开之时,便是航天员安全回家之日。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原广东省国家税务局巡视员潘伟景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央视网消息: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税务总局纪检监察组、广东省纪委监委消息:原广东省国家税务局巡视员潘伟景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税务总局纪检监察组纪律审查和广东省佛山市监察委员会监察调查。&n...

深中通道西人工岛即将开放观光!登岛攻略快收藏

明日(10月25日),深中通道西人工岛将开放观光。作为深中通道桥隧转换的关键枢纽和跨海工程景观,它有哪些必体验亮点?如何购票登岛?攻略来了↓  01近距离感受超级工程的硬核实力  西人工岛即将开放观光  深中通道是集桥、...

欧盟正式通过对俄罗斯第19轮制裁

  当地时间23日,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宣布,欧盟正式通过对俄罗斯第19轮制裁。(总台记者 顾鑫)  新闻多看点  22日,欧盟成员国就第19轮对俄制裁达成一致。据悉,制裁措施包括禁止进口俄罗斯液化天然气等,...

四部门发通知 联合开展劣质拖拉机等农机产品专项整治

央视网消息: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消息,为综合整治生产、销售及违法违规使用国Ⅱ发动机、劣质“三无”拖拉机等乱象问题,加强源头管控,净化拖拉机等农机产品市场环境,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决定...

外交部:望欧方恪守支持自由贸易、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承诺

10月22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问,欧盟委员会官员表示,欧盟和中国官员已同意在布鲁塞尔会面,就中国稀土出口管制问题进行紧急会谈。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郭嘉昆表示,我要强调的是,中欧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优...

绍兴古城首次发现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越国高等级祭祀遗址

因实证“越王勾践建都历史”而备受关注的绍兴古城考古工作日前发布系列新成果。与秋瑾故居相邻的塔山和畅坊遗址中发现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  塔山和畅坊遗址考古项目负责人、绍兴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罗鹏告诉记者,在距离地表3米深...

“小切口”改善“大民生” “关键小事”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

央视网消息:“十四五”这五年,民生福祉的底色愈发厚重:我国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社保、医疗卫生体系,义务教育巩固率、基本养老与医疗保险覆盖率均超95%;12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筑牢健康防线,4亿人次受益于跨省异地就医...

嫦娥六号月壤科学分析“上新”!撞击残留物有助解释月球水来源

央视网消息: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团队通过对嫦娥六号月壤样品开展系统研究,识别出来自太阳系外一种名为“CI型碳质球粒陨石”的撞击残留物。这种残留物里富含水等成分。这一研究为未来月球水资源分布和演化研究开辟...

十五运会筹备服务保障工作有序开展 各项赛事陆续进行

央视网消息: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将于11月9日开幕。今年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由粤港澳三地共同承办。开幕在即,粤港澳大湾区各地的筹备服务保障工作有序开展,相关赛事已陆续进行。10月20日,十五运会帆船比赛在广东汕尾开赛,来自广...

循着开放脉络见证共赢实践 中国交出一份沉甸甸的“十四五”开放答卷 央视网 | 2025年10月20日 15:08:19

央视网消息:“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十四五”这五年,中国继续以开放之姿拥抱世界,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货物贸易规模连续八年稳居全球第一;服务贸易2024年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继续保持全球第二;22个...

2024
11/08
14:02
浏览量: 486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上海:受台风“康妮”外围环流影响 市民街头顶风行走

上海:受台风“康妮”外围环流影响 市民街头顶风行走

科技创新产业融合 武安市连翘产业插上腾飞翅膀

科技创新产业融合 武安市连翘产业插上腾飞翅膀

全国昆虫农业与微生物农业无抗产业链发展论坛在京召开

全国昆虫农业与微生物农业无抗产业链发展论坛在京召开

青铜峡市举行 2023年全国科普日暨怡园社区科普馆揭牌仪式

青铜峡市举行 2023年全国科普日暨怡园社区科普馆揭牌仪式

安徽淮北:科普宣传日 感受科技魅力【2】

安徽淮北:科普宣传日 感受科技魅力【2】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