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科技前沿 > 山东大学:建设高能级平台 探索微生物世界

山东大学:建设高能级平台 探索微生物世界

来源:科技日报 | 时间:2024-09-25 11:49:22 | 点击:588

图为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研究院院长张友明正在指导学生进行微生物实验。

近日,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研究院教授李盛英收到了好消息:他与国内外科学家合作的最新研究成果在《自然》杂志上发表。李盛英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我们的研究团队联合青岛华大基因研究院建立了全球最大的海洋微生物组数据库,并从中发掘出了基因编辑工具、抗菌肽、PET塑料降解酶等重要基因资源。这为微生物研究打开了一个新世界。”

微生物这种微小的生命体虽然难以用肉眼察觉,却在食品、农业、医药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林建群介绍:“微生物既古老又前沿,微小却功能强大。”

山东大学微生物学科历史悠久。1950年,微生物学家王祖农从法国留学归来,创立微生物学科。此后,山东大学便走在了微生物学发展的前列。这里不仅孕育了国内首个微生物专业、培养了首批微生物学博士、设立了首个高校微生物学系,还成立了微生物技术研究院为代表的高能级科研平台。

李盛英的研究成果正是山东大学微生物学科蓬勃发展的生动写照。在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研究院,有很多像李盛英一样的科研人才,他们在微生物领域默默耕耘,共同推动山东大学微生物学科向更高目标迈进。

张友明是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研究院院长。面对盐碱地开发难题,他带领团队另辟蹊径,利用Red/ET基因编辑技术,研发出广谱性生物固氮菌剂。这项技术如同在盐碱地中植入无数“卧底医生”,通过生物固氮作用,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植物可吸收利用的氮肥,有效改善土壤性质,提高作物产量。山东大学教授符军介绍,该技术应用于盐碱地后,棉花增产显著,大豆收益也大幅提升。

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研究院教授曲音波在生物质能源领域已深耕45年。他推动了中国秸秆生物精炼产业的发展,并获得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项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他和研究团队通过多年的努力,成功将玉米秆和玉米芯转化为糖、油脂、乙醇、蛋白质等多种高价值产品。这不仅解决了秸秆处理的环保难题,还为我国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曲音波团队在国际上首创的玉米芯生物炼制技术,更是成为我国生物质能源领域的新标杆。

如今,在山东大学,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合成生物学”正在悄然发展壮大,并逐步颠覆人们对生命科学的传统认知。“简单理解,合成生物就是将零散的生物元件组合成一个完整的系统,使其具有生命的形态和功能。”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祁庆生说。

祁庆生致力于合成生物学方法与工具的研发。在他看来,这门“造物”学科听上去虽然天马行空,但目标却脚踏实地。比如,祁庆生及其团队与全球最大的透明质酸研发生产和销售企业——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成立了“合成生物学联合创新中心”,通过基因编辑和重组进行菌种构建,成功研发出玻璃酸钠的第三代生产技术。

以此为代表,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研究院已经与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盛虹集团有限公司等头部企业形成了战略合作关系,实现低碳“造物”,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目前,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研究院汇聚了众多顶尖专家及研究学者。林建群告诉记者,近5年来,他们在科研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不仅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还在《细胞》《自然》和《科学》等期刊上发表了多篇高质量论文,同时与企业的合作经费超过1.2亿元。未来,他们将继续深耕微生物研究,不断探索微生物的无限可能,为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记者 王延斌)

(责编:李依环、郝孟佳)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原广东省国家税务局巡视员潘伟景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央视网消息: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税务总局纪检监察组、广东省纪委监委消息:原广东省国家税务局巡视员潘伟景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税务总局纪检监察组纪律审查和广东省佛山市监察委员会监察调查。&n...

深中通道西人工岛即将开放观光!登岛攻略快收藏

明日(10月25日),深中通道西人工岛将开放观光。作为深中通道桥隧转换的关键枢纽和跨海工程景观,它有哪些必体验亮点?如何购票登岛?攻略来了↓  01近距离感受超级工程的硬核实力  西人工岛即将开放观光  深中通道是集桥、...

欧盟正式通过对俄罗斯第19轮制裁

  当地时间23日,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宣布,欧盟正式通过对俄罗斯第19轮制裁。(总台记者 顾鑫)  新闻多看点  22日,欧盟成员国就第19轮对俄制裁达成一致。据悉,制裁措施包括禁止进口俄罗斯液化天然气等,...

四部门发通知 联合开展劣质拖拉机等农机产品专项整治

央视网消息: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消息,为综合整治生产、销售及违法违规使用国Ⅱ发动机、劣质“三无”拖拉机等乱象问题,加强源头管控,净化拖拉机等农机产品市场环境,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决定...

外交部:望欧方恪守支持自由贸易、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承诺

10月22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问,欧盟委员会官员表示,欧盟和中国官员已同意在布鲁塞尔会面,就中国稀土出口管制问题进行紧急会谈。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郭嘉昆表示,我要强调的是,中欧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优...

绍兴古城首次发现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越国高等级祭祀遗址

因实证“越王勾践建都历史”而备受关注的绍兴古城考古工作日前发布系列新成果。与秋瑾故居相邻的塔山和畅坊遗址中发现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  塔山和畅坊遗址考古项目负责人、绍兴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罗鹏告诉记者,在距离地表3米深...

“小切口”改善“大民生” “关键小事”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

央视网消息:“十四五”这五年,民生福祉的底色愈发厚重:我国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社保、医疗卫生体系,义务教育巩固率、基本养老与医疗保险覆盖率均超95%;12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筑牢健康防线,4亿人次受益于跨省异地就医...

嫦娥六号月壤科学分析“上新”!撞击残留物有助解释月球水来源

央视网消息: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团队通过对嫦娥六号月壤样品开展系统研究,识别出来自太阳系外一种名为“CI型碳质球粒陨石”的撞击残留物。这种残留物里富含水等成分。这一研究为未来月球水资源分布和演化研究开辟...

十五运会筹备服务保障工作有序开展 各项赛事陆续进行

央视网消息: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将于11月9日开幕。今年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由粤港澳三地共同承办。开幕在即,粤港澳大湾区各地的筹备服务保障工作有序开展,相关赛事已陆续进行。10月20日,十五运会帆船比赛在广东汕尾开赛,来自广...

循着开放脉络见证共赢实践 中国交出一份沉甸甸的“十四五”开放答卷 央视网 | 2025年10月20日 15:08:19

央视网消息:“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十四五”这五年,中国继续以开放之姿拥抱世界,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货物贸易规模连续八年稳居全球第一;服务贸易2024年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继续保持全球第二;22个...

2024
09/25
11:49
浏览量: 588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上海:受台风“康妮”外围环流影响 市民街头顶风行走

上海:受台风“康妮”外围环流影响 市民街头顶风行走

科技创新产业融合 武安市连翘产业插上腾飞翅膀

科技创新产业融合 武安市连翘产业插上腾飞翅膀

全国昆虫农业与微生物农业无抗产业链发展论坛在京召开

全国昆虫农业与微生物农业无抗产业链发展论坛在京召开

青铜峡市举行 2023年全国科普日暨怡园社区科普馆揭牌仪式

青铜峡市举行 2023年全国科普日暨怡园社区科普馆揭牌仪式

安徽淮北:科普宣传日 感受科技魅力【2】

安徽淮北:科普宣传日 感受科技魅力【2】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