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科技前沿 > 中国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国际论道)

中国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国际论道)

来源:中国网 | 时间:2024-07-23 10:54:38 | 点击:4587

近日,河南省安阳市一家新能源汽车企业生产车间内,工业机器人按照程序指令完成自动作业。  王建安摄(人民图片)

7月10日,甘肃省张掖市,国网甘肃张掖供电公司开展机器人带电安装验电接地环作业。  杨 潇摄(人民图片)

“中国大力发展机器人产业,本土品牌纷纷推出高性价比产品,并逐步渗透韩国市场。”韩国《中央日报》近日刊文说。该报道在关注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同时,还提及中国正在发展新质生产力——这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

近年来,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迅猛,引发外媒广泛关注。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是全球最大机器人消费国。2022年,中国机器人全行业营业收入超过1700亿元,工业机器人产量为44.3万套,服务机器人产量达到645.8万台。

赋能生产生活

经过多年发展,中国机器人产业领域不断细分。

工业机器人大显身手,助力中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变革。韩国《中央日报》指出,在使用机器人的“灯塔工厂”方面,中国处于领先地位。该媒体称,“灯塔工厂”项目是指像灯塔引导船只一样,引进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第四次工业革命技术,以促进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和升级,其核心就在于机器人技术能力。截至2023年底,全球共有153家“灯塔工厂”,其中62家位于中国,占比40.5%,属全球最多。

德国《法兰克福汇报》网站称,技术进步、人口老龄化趋势正在推动工厂自动化。中国是这方面当之无愧的领先者。2022年,中国新安装了29万台工业机器人,占全球新安装数量的一半以上,其中很大一部分用于汽车生产,尤其是电动汽车制造。“中国工业的机器人化进程正在快速推进。”法国《回声报》网站说。

机器人为普通人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据路透社近日报道,上海交通大学团队研发的“六条腿”机器人导盲犬有望帮助视障人士更好生活。报道称,这款机器人导盲犬目前正在接受实地测试,它能够通过摄像头和传感器在物理环境中导航,还能够通过语音识别、路线规划和红绿灯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与操作员进行交流。据悉,这款机器人导盲犬大小与英国斗牛犬差不多,六条腿的独特构型有助于它平稳行走。

中国人形机器人的发展备受外媒关注。据法国新闻社报道,前不久,2024中国人形机器人开发者大会在上海举行,会上约30家公司展示的多种人形机器人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报道特别关注了中国制造的双足机器人和能够植入家长数字形象的机器人。前者若被用于家庭服务行业,有助于帮忙照顾老人,应对人口老龄化;后者则有助于促进孩子与机器人之间的人机互动,为孩子提供一个有趣的伙伴。

韩国《中央日报》的报道指出,中国机器人能搭载人工智能技术,在人形机器人市场中处于领先地位。中国科技公司优必选发布的人形机器人“Walker S”能与人自然交流,搭载了百度研发的语言模型。另一家中国科技公司星尘智能研发的人形机器人“Astribot S1”则能做到用水果刀削皮、熨烫衣服、给花浇水等难度较高的动作,已接近人类水平。

加快技术创新

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机器人的研发、制造、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外媒关注到,中国不断提升机器人产业的技术创新水平,助力培育新质生产力。

《印度时报》网站指出,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023年10月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寻求到2025年初步建立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在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并确保核心部组件安全有效供给。这表明,中国正在努力加快国内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同时在技术上实现自立自强,注重发展核心能力。

韩国《中央日报》近日的一篇报道重点关注中国工业机器人装机量的发展。该报道指出,被称为“世界工厂”的中国逐步从“劳动密集型”发展为“高度自动化”,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

韩国《首尔经济》的报道称,中国是世界机器人产业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中国政府将机器人产业作为重点领域进行培养。该报道援引分析人士的观点称,中国正在重点培育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相关技术,预计中国机器人产业将随着技术进步而加快发展。

《日本经济新闻》的报道关注到,中国高科技企业正致力于机器人研发,智能手机巨头小米、新兴电动汽车制造商小鹏汽车都在研发人形双足机器人。该报道称,零部件和传感器性能的提升使得操控更高级的机器人成为可能,一些企业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探索机器人与人工智能联动的全新商业模式。

受到海外欢迎

随着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国产机器人加速“出海”,受到其他国家企业和民众的欢迎。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出口增速达86.4%。

“中国的仓储机器人或将缓解日本的物流紧张”——今年1月,《日经亚洲评论》以此为题刊文称,中国仓储机器人初创公司如今热衷于出货日本市场,后者正努力解决物流行业迫在眉睫的瓶颈。文章介绍了一个案例:总部位于深圳的仓储机器人企业——炬星科技公司计划两年后将面向日本市场的年出货量提高至3000台,是现有规模的10倍。仓储机器人类似于包裹分拣人员,可在狭小空间内有效运行。该公司计划把那些拥有小型仓库的物流企业定位为主要目标客户。日本一家物流中心去年夏天订购了60台炬星科技的机器人,成功地将雇员人数从90人减少至40人。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由于劳工短缺和用人成本飙升以及疫情后人们对“无接触服务”的偏好,韩国餐饮界开始引入服务型机器人代替人工传菜。韩国机器人产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22年,韩国餐馆运营着约5000台服务型机器人,较2021年增长67%。值得一提的是,去年,韩国70%以上的在用服务型机器人由中国制造商生产。

《韩国经济》的报道称,以高科技含量为特点的新一批“中国制造”正凭借高性价比占领韩国商用市场。

《首尔经济》的报道称,韩国是中国工业机器人出口的主要海外市场之一。韩国工业生产线和物流线上负责运输和移动的许多机器人都是“中国制造”。此外,中国制造的服务型商用机器人也迅猛发展,主要用于家庭清洁、娱乐、助老助残、教育等。

不只是韩国。据《日经亚洲》报道,中国服务型机器人制造商正在接收来自世界各地的订单。比如:普渡科技公司2022年收入达到1亿美元,其客户包括火锅连锁品牌海底捞以及欧洲的汉堡王和肯德基餐厅等。总部位于上海的擎朗智能科技公司也在加快海外扩张步伐,截至2022年底,售出约3.5万台产品,其中近1万台是跨境销售。

责任编辑:王月博】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小切口”改善“大民生” “关键小事”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

央视网消息:“十四五”这五年,民生福祉的底色愈发厚重:我国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社保、医疗卫生体系,义务教育巩固率、基本养老与医疗保险覆盖率均超95%;12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筑牢健康防线,4亿人次受益于跨省异地就医...

嫦娥六号月壤科学分析“上新”!撞击残留物有助解释月球水来源

央视网消息: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团队通过对嫦娥六号月壤样品开展系统研究,识别出来自太阳系外一种名为“CI型碳质球粒陨石”的撞击残留物。这种残留物里富含水等成分。这一研究为未来月球水资源分布和演化研究开辟...

十五运会筹备服务保障工作有序开展 各项赛事陆续进行

央视网消息: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将于11月9日开幕。今年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由粤港澳三地共同承办。开幕在即,粤港澳大湾区各地的筹备服务保障工作有序开展,相关赛事已陆续进行。10月20日,十五运会帆船比赛在广东汕尾开赛,来自广...

循着开放脉络见证共赢实践 中国交出一份沉甸甸的“十四五”开放答卷 央视网 | 2025年10月20日 15:08:19

央视网消息:“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十四五”这五年,中国继续以开放之姿拥抱世界,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货物贸易规模连续八年稳居全球第一;服务贸易2024年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继续保持全球第二;22个...

装修工干活受伤,雇主、业主、工人三方谁担责?

阅读提示  装修行业用工模式呈现灵活用工等特点,存在工人冒险作业、雇主安全保护缺位、业主选用无资质施工方等情况,容易让农民工陷入“雇主是谁”“谁来担责”的维权困局。对此,律师建议,业主尽量选择正规装修公司;工人要树立风险...

《沉默的荣耀》热播后 他墓前的鲜花摆了5米长

近期,总台电视剧《沉默的荣耀》热播,这也是国内首部基于在台隐蔽战线真实人物和故事创作的主题电视剧。吴石、朱枫、陈宝仓、聂曦等隐蔽战线的英雄的事迹引发了观众强烈共鸣。  剧集在两岸同时掀起观剧热潮,位于北京的吴石将军墓前,...

海南自贸区封关在即 今年海南出入境人员突破200万人次

随着海南自贸区封关在即和免签政策持续优化升级,当前已有86个国家可免签入境海南。据海口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统计,今年截至昨天(15日)16时,海南出入境人员已超过200万人次,同比增长22.4%。  目前,海南省可适用的免...

中国对稀土等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这7个事实必须厘清

  责任编辑:刘文欣 编辑:王玉西 责任编辑:刘亮

月满华诞 童贺双节——烟台市莱山区实验小学(山韵校区)开展假期学科实践活动

每日新闻网讯(李艳玲)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刚刚度过了一个特别又温馨的假期——举国同庆的国庆节与阖家团圆的中秋节美好相遇。为了让孩子们深刻感受“家”的温暖与“国”的荣耀,烟台市莱山区实验小学(山韵校区)特开展了以“月满华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践行】美育新风浸润烟台高新区:创新实践构建全民共享新格局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郭健)一场机器人互动展演,让孩子们触摸到人工智能的温度;一次社区职业教育体验,让市民亲手制作鲁菜、体验漆扇非遗技艺;这些,正是烟台高新区美育实践中的生动片段。2025年以来,烟台高新区以创新...

2024
07/23
10:54
浏览量: 4587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上海:受台风“康妮”外围环流影响 市民街头顶风行走

上海:受台风“康妮”外围环流影响 市民街头顶风行走

科技创新产业融合 武安市连翘产业插上腾飞翅膀

科技创新产业融合 武安市连翘产业插上腾飞翅膀

全国昆虫农业与微生物农业无抗产业链发展论坛在京召开

全国昆虫农业与微生物农业无抗产业链发展论坛在京召开

青铜峡市举行 2023年全国科普日暨怡园社区科普馆揭牌仪式

青铜峡市举行 2023年全国科普日暨怡园社区科普馆揭牌仪式

安徽淮北:科普宣传日 感受科技魅力【2】

安徽淮北:科普宣传日 感受科技魅力【2】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