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就案说法 > 王文:美国北约参战了吗?乌克兰成了谁的“代理战场”?

王文:美国北约参战了吗?乌克兰成了谁的“代理战场”?

来源:中国网 | 时间:2022-04-05 08:07:34 | 点击:1153

王文:美国北约参战了吗?乌克兰成了谁的“代理战场”?Loaded: 0.00%0:00 / --:-- 时间:2022年3月25日
嘉宾: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


中国网:各位网友大家好!中国访谈,世界对话,欢迎您的收看!从2月24日俄罗斯对乌克兰展开特别军事行动以来,这场冲突已经持续一个月了。有关俄乌冲突的缘由、进展、前景,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问题,舆论各方众说纷纭。我们究竟该如何看待俄乌冲突以及相关各方的战略意图,本期节目,我们就此专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 (郑亮 摄)

中国网:王院长您好,欢迎您做客中国网《中国访谈》。

王文:你好!

中国网:此次俄罗斯对乌克兰展开特别军事行动,可以说还是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那您能不能从几个重要的节点来给我们梳理一下冲突的进程,让我们来看看冲突产生的真正的缘由是什么呢?

王文:我觉得这次俄乌冲突至少有“三个想不到”。

第一个想不到,就是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想不到会有这场冲突。我记得当时美国总统拜登说,俄罗斯会在2月16号对乌克兰进行军事进攻的时候,16号过去,很多人说,因为疫情,这场军事冲突已经改在网上进行了。确实是没有想到,这场冲突会发生。

第二个没想到,是没想到这场冲突会延续这么久。现在看来,你看差不多一个月了,整体上这场冲突还没有结束。这是第二个没想到:这场冲突会变成一场拉锯战、持久战。

第三个没想到,就是没想到欧美国家对俄罗斯的这种制裁会如此地非理性和如此地猛烈,连柴可夫斯基,连俄罗斯的猫都要制裁。我们研究院有一个报告,目前还没有发布,但是有个数据非常重要,这个报告统计了俄罗斯在过去一个月被美国人制裁、被欧洲人制裁、被西方国家制裁的总数,已经超过了4300多次。什么概念呢?第二个被美国制裁最多的国家是伊朗,过去40年左右,美国对伊朗40年来制裁的数量才3000多次。换句话说,过去一个月美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制裁的数量是过去40年对伊朗制裁数量的至少1.3倍以上。

这“三个没想到”让我们重新再来审视这次俄乌冲突,这场冲突从过去的“没想到”变成了“拉锯战”,从过去网友对于俄罗斯军力的某种期待、对于俄罗斯国力的某种看法,到现在变成了一次俄罗斯几乎对整个美西方之间的这种大博弈。很多人说,美国和西方并没有参与到这场战争。不对的,实际上,美国和北约除了没有正式地、有成建制的军事武力参与以外,几乎用上了能够用上的所有的混合战、总体战的方式,各种对于战争的手段全部都已经用上了,用于支持乌克兰对抗俄罗斯,把乌克兰变成了一个“代理战场”。所以,从过去一个月进程的梳理,从“没想到”变成拉锯战,我们看到了大国博弈的残酷性和激烈性。

中国网:您刚才说到第一个没想到,是我们最初以为它会是个闪电战,到最后演变成拉锯战,您认为这个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会成为拉锯战呢?

王文:第一点,当然来自俄方,俄方对于这场冲突的战略估计是不足的,包括俄罗斯方面很多专家也是这么认为的。俄方的投入是不足的,俄方一共投入兵力大概15万到20万,真正进入乌克兰境内的兵力差不多也就10万左右。这10万军力中绝大多数都是陆军,甚至还有一些国民警卫队,我们有一些俄方的朋友说,当时以为进入到这个城市以后,打几枪催泪瓦斯弹,拿着手枪,乌克兰城市就会投降了。所以,对于乌克兰的这种国民认同感,我认为是估计不足的,以为乌克兰很多人都是内心向往俄罗斯的,实际80%以上的乌克兰国民的认同都不是说“我是俄罗斯人”,(而是)“我就是乌克兰人”。

随着战事的激烈化,再加上乌克兰当下的政府借助西方媒体的宣传,大大巩固了乌克兰他们的民族认同和国民认同,让他们更加团结。所以,俄方的这个投入兵力相对不足,俄罗斯号称百万大军,但是投入进去仅仅只是整个兵力的20%-30%左右。再加上俄军进入乌克兰以后,他们还是有很多顾忌的,毕竟是有一定血缘关系的邻国的国民,对于平民百姓、居民区都有非常多的顾忌,并没有大开杀戒,这也限制住了俄军的很多军事行动。这是第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当然是来自于美西方,由于美国、北约给予乌克兰的支持是超过我们想象的。据现在不完全统计,光美国给予乌克兰相关的资金支持就超过了150亿美元以上,这才几个星期,又给了那么多钱,还有方方面面的武器、舆论的宣传等等,大大增强了乌克兰的防御。所以,这场冲突它变成了一种拉锯战,也逐渐成为了大家能够看得到的这样一种事实。

中国网:那我们回过头来再看,俄罗斯开展此次特别军事行动,您认为,它真正的意图是什么?背后的缘由又是什么?

王文:我觉得这次俄罗斯采取的军事行动是一次对多年来北约东扩压制俄罗斯发展的一次总反击,是忍无可忍、毋须再忍的一次大反击。我最近一个月经常和美国、俄罗斯,还有世界上的一些学者在线开很多会议,我就跟他们讲:“你们不要拿双标了,你可以想象当年1962年的时候,苏联在古巴想要设置一个导弹基地,美国也不容忍。现在你想象一下,如果乌克兰加入到北约的话,那就意味着乌克兰的边界离莫斯科也就不到400公里的距离。”最近我在美国的《外交学人》上也发表一篇比较长的文章,去向全世界解释中国在这个问题上的看法和立场。我说为什么很多中国人都对俄罗斯的情感有种恻隐之心,因为我们觉得这样的事情有可能美国人会用到中国头上来。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我们把它称为一次“普京的大反击”。

中国网:俄罗斯官方也表态了,北约东扩以及乌克兰申请加入北约都是此次冲突的导火索。

王文:我觉得不只是导火索,而是真正的根源。我也经常跟老外讲“老虎的屁股不能摸”,Don’t touch to tiger’s ass。我说“老虎的屁股不能摸,也别拿着棍子去戳熊的眼睛”,你拿棍子去戳熊的眼睛,熊能不反击吗?你去摸老虎的屁股,老虎不咬你吗?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讲,过去的20多年,从1999年开始北约连续五次东扩,把大炮就架在了俄罗斯的家门口,让俄罗斯被迫采取了行动。所以,真正所谓军事冲突的根源,我们认为不是源于俄罗斯,是源于美国和北约。这是我们现在要反复强调的一点。你不去挑衅,那就不会有俄罗斯的反击。

所以,最近我在BBC的专访,全世界几千万的网友都看到,当时BBC的那位工作了46年的女主播挑衅性地问我中国立场,我反过来就问:你不要问中国立场,这个事情跟中国其实是很远的,你应该问问美国立场,你要问问美国的作用。是美国挑起了这场战争,但是美国的宣传机器却把美国这个“渣男”打扮得好像是一个“绅士”一样。

中国网: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俄罗斯的战略威胁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王文:我觉得美国和北约对俄罗斯的这个战略威胁至少是三方面的。

第一方面,当然,无疑就是军事威胁。如果把所谓的“大炮”、导弹设在俄乌边界的话,从过去1999年第一次东扩开始,不断地靠近俄罗斯的边界,后来波兰加入,最后又往东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不断加入以后,射程越来越短,那么这样形成了对莫斯科巨大的军事威胁和压制。

第二个威胁,以能源为核心的经济的威胁。俄罗斯要生存,俄罗斯是一个以能源出口为主要经济命脉的国家。那么俄罗斯对于欧洲的能源出口实际上是依靠能源的管道——北溪1号、北溪2号。如果说北约、美国在军事上,在东扩过程中控制了俄罗斯西部所有国家的话,那么能源管道就掌控在了美西方的手里面,这对俄罗斯的能源出口和经济生存来讲是一次致命的威胁。

第三个更重要,那就是意识形态和观念的威胁,那就变成了俄罗斯全面跟整个欧洲进行对抗,孤立了俄罗斯西部的所有边界,形成了对俄罗斯的全面的思想和意识形态的碾压。那么这个时候,俄罗斯作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这样的大国当然是无法忍受的。所以,我刚才也讲,(这是)忍无可忍、毋须再忍的一次总反击。

中国网:也有一种观点认为,一个主权国家选择加入一个组织是他的选择,无需其他国家来管你,你怎么看待这个观点呢?

王文:那还有一个观点呢:每一个国家的主权行为都是要顾及到邻国的感受的。我们就打个最简单的比方吧,所有的自由都是有限度的,我们每个人难道戴不戴口罩是由我们自己能决定的吗?再举个简单例子,夫妻俩躺在一张床上睡觉,你想想看,任何一个丈夫或者妻子手头如果拿着一把菜刀或者一把枪,另外一半能睡得安稳吗?那你能说我拿着刀或者拿着枪睡觉是我自己的自由?所以说每个国家有自己的主权,加入什么组织是自己国家的自由,这是对自由的概念的一种歪曲。没有任何一个主权国家有绝对的自由,它必须在主权行为进程中顾及到他国和国际社会的感受。

所以,我们就说,我们中国的立场是非常中立、非常公正的,就是“一国的安全不能以消除他国的安全为代价”。所以,这也同样可以印证,当年中国为什么支持美国人反恐呢,因为这些恐怖主义威胁到美国的这个安全啊。当年美国打反恐战争,中国是支持的呀。那照这么说,那些恐怖主义(分子)在他国,你凭什么去打他?他在训练关你什么事儿?所以,明显这样的看法就是美国的双重标准。

中国网:“双标”!

王文:对啊,是“双标”啊。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讲,中国的立场是非常公正、非常中立的。

(本期人员:编导/文案:韩琳;主持:佟静;摄影:郑亮;主编:郑海滨)

编辑:唐玲

【作者:王文】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红星照耀中国·从伟大胜利走向伟大复兴”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陕西延安举行

延河激荡使命,宝塔辉映初心。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延安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由中央网信办、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新华社、陕西省委网信委联合主...

以军将进行为期5天大规模军事演习

以色列国防军19日发布消息称,一场大规模军事演习将于当晚在以色列北部加利利地区开始,演习将持续至下周四(23日),范围涵盖城镇、沿海和内陆地区以及以色列与黎巴嫩边境。  以军表示,演习期间将进行多军种训练,以应对各种情况...

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奋勇争先,决战决胜“十四五”)

城市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空间。  “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在今年7月举行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了现代化人民城市的建设目标,强调“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

四川省乐山市委原副书记陈扬杰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央视网消息: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消息,日前,经四川省委批准,四川省纪委监委对四川省乐山市委原副书记陈扬杰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经查,陈扬杰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使命,对党不忠诚、不老实,对抗组织审查;无...

习近平向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成立80周年致贺信

 新华社北京10月16日电 10月1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成立80周年致贺信。  习近平指出,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为保障世界粮食安全、推动乡村发展和粮食体系转型、提高各国人民生活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

超1100家企业参展 第十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在青岛开幕

10月16日,由国家版权局、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主办的第十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暨2025国际版权论坛在青岛开幕。  本届版博会以“数智引领未来,版权创新发展”为主题,设置五大板块,规划场馆面积近5万平方米,共吸引57个展团、...

“全球妇女峰会振奋人心 中国方案引领未来”——访所罗门群岛官员尼禄·凡科莎

人民网北京10月14日电 (黄克超、吴诗敏)全球妇女峰会于10月13日至14日在北京举行。本次峰会以“命运与共:加速妇女全面发展新进程”为主题,各国代表齐聚一堂,共商妇女发展大计。所罗门群岛妇女、青年、儿童与家庭事务部新...

美国高盛集团等研究报告显示——关税政策对美国消费者影响日渐凸显

据美国彭博新闻社报道,美国高盛集团10月12日发布的最新研究显示,关税对美国消费者价格的传导已进入加速期,这不仅给美国国债市场增添不确定性,更意味着美国消费者正成为关税成本的最终主要承担者。高盛经济学家埃尔西·彭与戴维·...

美国新车均价首次突破5万美元

新华社洛杉矶10月13日电(记者 黄恒)美国权威汽车估价与研究机构凯利蓝皮书公司1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美国新车平均交易价格9月首次超过5万美元,创历史新高。  数据显示,9月美国新车平均交易价格达50080美元,环比上涨...

严厉打击保险诈骗 中国人寿财险多方协作侦破诈骗案 守护消费者权益

每日新闻网讯:(中国人寿财险)保险,是风险的“防火墙”,是生活的“定心丸”。然而,总有一些不法人员,企图将这份“安心”变成不义之财的“提款机。”近期,中国人寿财险江苏省分公司联合公安机关成功侦破9起蹊跷的车辆“落水”骗保...

2022
04/05
08:07
王文
浏览量: 1153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辽宁葫芦岛车管所  这样的车辆如何通过外检?---关于吉林省松原市李某在辽宁省葫芦岛连山区购买二手车出现大架号被更改至无法过户

辽宁葫芦岛车管所 这样的车辆如何通过外检?---关于吉林省松原市李某在辽宁省葫芦岛连山区购买二手车出现大架号被更改至无法过户

青海西宁:列车上的有机蔬菜可现摘现炒

青海西宁:列车上的有机蔬菜可现摘现炒

云南昭通市镇雄县有关部门 这样关停企业是否存在违法问题

云南昭通市镇雄县有关部门 这样关停企业是否存在违法问题

山西朔城区周波案:究竟是司法腐败 还是司法不作为?

山西朔城区周波案:究竟是司法腐败 还是司法不作为?

云南昭通市镇雄县有关部门   这样关停企业是否存在违法问题

云南昭通市镇雄县有关部门 这样关停企业是否存在违法问题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