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河南讯 一套本应惠及低收入群体的经适房,却成了河南南阳商人李延令的“敛财工具”。他打着“内部指标”“成本价购房”的幌子,用20万门槛钓起无数家庭的希望,七年间数名受害者血汗钱不知去向,留下的是贷款利息压顶的绝望、精神崩溃的威胁,以及一场关于信任与监管的拷问——当“安居梦”被恶意利用,谁来守住底层的安全感?
一、“20万买经适房”:一场精心设计的温柔陷阱
“交20万,就能买南阳市高新区的经适房,成本价,还包内部指标!”2018年,河南省中原建设有限公司南阳分公司负责人李延令,动员公司员工们说:“公司马上要承建南阳高新区西苑小区二期经济适用房工程,我通过内部运作,招投标就是走个过场!”为了增加可信度,他甚至对员工拍胸脯保证:“这是公司内部指标,先交20万,房子下来不但便宜,指标我来搞定!”
对低收入家庭来说,经适房是“刚需中的刚需”。彼时,在南阳,大多普通商品房均价早已突破万元,而经适房的定价通常只有市场价的50%-70%。当李延令抛出“20万就能拿下一套经适房”的诱饵时,没人能拒绝——有人掏空了积蓄,有人借遍了亲朋,甚至有人咬牙贷了网贷。“我交了16万,是找亲戚借的。”受害张青广哽咽着说,“我女儿结婚没房子,当时就指着这套经适房当婚房。等了多年房子连影子也没有,后来儿子又找对象急用钱,向李延令讨要购房款,被李延令拉黑了联系方式。”而另一名受害者田春苗更惨:“家住在农村,想在城里有套房,当时做生意资金周转不下来,20万我找人高利贷了10万块,这些年利息都还了快二三万,房子影子都没见着,进城梦至今也能没实现。”
更讽刺的是,李延令最初声称“至少交20万”,但实际收取时“灵活调整”——有人交13万,有人交16万,连20万门槛都能“打折”。对此,他安抚交20万的说:“最后核算成本价,再给你优惠1万,不要对外说!”
二、“公章游戏”与“拖延术”:七年骗局如何步步升级?
收钱时,李延令“诚意满满”——收据上白纸黑字写着“南阳经济适用住房西苑小区二期购房款首付”,可仔细一看,盖章的却是“河南省中原建设有限公司财务专用章”。问题来了:李延令是南阳分公司负责人,为什么不用分公司公章?为什么盖的是总公司财务章?钱又去了哪里?受害者后来才发现,这些钱根本没进所谓的“项目账户”——一部分打进了李延令的个人账户,一部分流进了他控制的南阳分公司账户,甚至,还有进入了他公司财务人员的个人账户。而那家“总公司”(河南省中原建设有限公司),注册地在郑州,法人代表是郭志强,早已是“严重失信被执行人”,名下数百起诉讼,仅2025年就有5起执行案件在身,欠款从几万到几百万不等。更荒唐的是,李延令一边收钱,一边画大饼:这些年一直以“工程队马上进场!”“领导已经批了!”“再等等,已经找到某某领导在做工作”。可七年过去,西苑小区二期经济适用房项目连影子都没有。
当受害者开始追问时,李延令的“拖延术”开始升级:
• 第一招:“领导在办”:“南阳市领导正在协调”“高新区自然资源局、住建局已经在审批了”“再给我半年时间!”
• 第二招:耍赖:“谁让你想要便宜房子,这与我没有关系!”
• 第三招:“感情牌”:“大家都是亲戚朋友,我怎么会骗你们?再信我最后一次!”
直到2025年初,当受害者再次上门讨钱时,李延令突然拿出一张《协议书》,上面写着:“双方不再追究购房责任,购房款转为借款,公司承诺2025年6月30日前还清,逾期按银行利率付息,争议由宛城区法院管辖。”李延令的目的,是让把诈骗变成民间借贷,并告诉受害者,签了字,到期就会还款。
三、“小额转账”戏码:骗局败露后的“垂死挣扎”
2025年8月,事情终于有了转机——多名受害者向南阳公安部门报案,警方正式受理。可李延令的反应,却让所有人心寒。得知警方介入后,他突然开始“表演”:给之前拉黑的受害者再主动变成“白名单”,挨个发微信并小额转账(几百到几千不等),并在备注里写“代河南省中原建设有限公司支付2025年7-8月利息(西苑小区二期经适房首付款)”。“他这是想干嘛?承认收了钱,但又想以此逃避刑事责任追究” 受害者胡秦气愤地说,“转账备注里还故意写‘总公司支付’,可钱明明是我们直接给他的!”至今还未成家的胡秦,20万被诈骗的血汗钱也是东拼西凑借来的,当他拒绝接受李延令8月24日给他转来的所谓利息时,李延令得意地告诉他说:“看看协议娃子”。
更可笑的是,李延令还试图用“法律漏洞”脱身——据悉,他曾找南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某法官“把关”协议,甚至扬言:“我和公安的XX领导关系好,你们告不赢!”
但受害者们没被吓住:“现在被骗几年后,我们也学习了相关法律知识,经适房销售必须由政府监管,个人根本没资格卖!他这是明目张胆的诈骗!”“就算他有关系,现在全国都在严打‘司法干预’,三个规定不是摆设!”
四、谁在纵容?骗局背后的深层问题
这场骗局之所以能持续七年,绝不是李延令一个人能完成的。
1. 公司“背锅侠”?
河南省中原建设有限公司早已劣迹斑斑——500多起司法案件,严重失信,被限高消费。可李延令却长期用它的公章签合同收钱,钱却进了自己的口袋。总公司到底知不知情?分公司和总公司之间是否存在利益输送?
2. 监管去哪了?
按照南阳市规定,经适房销售必须由高新区保障性安居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监督,购房者必须通过资格审核、摇号才能买房。可李延令既不是开发商,也没走正规流程,却能公然卖“内部指标”,监管部门为何从未发现?
3. 底层的“安居梦”为何如此脆弱?
受害者中,有等着房子结婚的年轻人,有想给子女安家的老人,还有贷款凑钱的打工家庭。他们的钱,可能是攒了半辈子的积蓄,可能是孩子的学费,也可能是救命钱。 当骗子利用“安居梦”行骗时,谁来守护这些底层人的安全感?
五、最新进展:警方已受理,受害者誓要讨回公道
目前,南阳警方已正式受理此案,正在调查资金流向、公章使用情况,以及李延令是否涉及行贿、串标等违法行为。受害者们表示,他们不会轻易放弃讨回血汗钱的行动。一场骗局,暴露的不仅是个人的贪婪,更是监管的漏洞、底层群体的无力。当“低成本购房”的诱惑遇上“安居梦”的渴望,骗子总能找到突破口。但这一次,我们期待法律能给出公正的答案——不仅要让不法分子付出代价,更要筑牢防骗的篱笆,让人们的安全感不再被轻易击碎。
编辑:唐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