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综合报道】(梁培发)2025年2月17日上午,民营企业座谈会在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作了重要指示,他强调,当前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些困难和挑战,总体上是在改革发展、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出现的,是局部的而不是整体的,是暂时的而不是长期的,是能够克服的而不是无解的。
这些重要指示如屡屡春风,吹遍了大江两岸。然而,在湖北黄石市,有一家叫东舟重工的民营企业面临的不仅仅是一些困难和挑战,而且连生存机会都被剥夺了,堪称命运多舛。
据公开资料显示,湖北东舟重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6月10,注册资金3000万元,国有工业用地47.3亩,拥有1.7万平方米厂房和办公楼。该公可设计制造销售铁路交通桥梁、风电、水电等重型设备,拥有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3项,系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及省级上市后备“金种子”企业,同时也是武汉轻工业大学产学研基地,生产经营范围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工商、税务、环保等证照齐全,统计纳税700余万元。
据该公司法人马陶然介绍,公司成立时,厂区周边还是一片荒凉,没有太多的居民,生产时也不用担心扰民。最近几年,下陆区发展速度很快,厂区附近楼宇林立。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形成了难以调和的矛盾,各种投诉不断。2021年7月16日,下陆区政府对东舟重工下达《关于依法对湖北东舟重工科技有限公司噪声污染实施限期治理的决定》,要求其控制生产时间:电液锤作业禁止在20:00后开启,油压机作业禁止在21:00后进行。
被腾空的厂区
2021年8月9日,下陆区政府对该公司实施停电措施,并于9月1日下达限制生产经营活动决定书,最终导致企业停工停产。
东舟重工作为一家大有可为的民营企业,落得令人唏嘘的如此地步,有关部门是否值得三思?
首先,噪音扰民的问题。按照习总书记指示精神,有关部门是否可以将企业异地安置?毕竟,东舟重工的国有工业用地手续齐全,有关部门完全可以另觅符合各种要求的厂址安置,企业还大有发展机会。
其次是债务问题。企业发展离不开金融部门的扶持,有债务很正常,企业正常经营,完全有偿还能力。有关部门协调好,企业必定能健康发展。遗憾的是,从2021年开始,下陆区有关部门主动接触农行、担保集团等债权人,对东舟重工提起诉讼。操作定向拍卖,在法院拍卖程序中,下陆区政府全资平台长风投资公司以3400万元低价拍得评估价值8700万元的资产(有评估报告和拍卖成交书)。
这些措施给东舟重工无疑是毁灭性的打击,直接造成56名债权人(涉及本金2700万元)无法清偿;三名股东连带担保责任,全部家庭资产(含养老账户、银行存款、唯一住房)面临查封和强制执行;企业核心专利技术因停产无法转化保持,国家高新技术资产丧失。
目前,东舟重工已被有关部门强行腾空,令人痛心的被“断送”的命运难以更改。
被腾空的厂区
据悉,该公司另一位股东的儿子在海军某部服役,正在前线执行战备任务。每日新闻网担心,如果他获知此事,会不会影响执行任务。
该公司股东盛华勇说:“某些人吃相太难看了。”每日新闻网不明所以,难道其间还有难以言说的道道?
8月15日上午11点46分,黄石市委宣传部一位自称姓李的女工作人员给每日新闻网回电,称已经收到材料,并会协调各方。截至发稿之日,每日新闻网尚未得到相关部门任何正式回应。 摄影 梁培发 编辑:王明 审核:同期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