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就案说法 > 让网络正能量从指尖到心田

让网络正能量从指尖到心田

来源:光明日报 | 时间:2025-06-30 11:35:05 | 点击:720

当前,我国网民规模超过11亿人。互联网早已融入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学习、工作、生活的新空间。这个特殊的空间,需要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一同营造。

  如何将网络空间里涌动的大流量转化为滋养人心的正能量?怎样引导广大青年争做网络文明的参与者维护者、网络文化的交流者传播者、网络技术的创新者开拓者?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近日参加2025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时进行了采访。

  优质内容以多元方式充盈网络空间

  当“倾宁夫人”的AI形象出现在2025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现场时,台下的观众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今年3月,一场黄梅戏《六尺巷·宽》的竖屏高清直播在网络上收获大量点赞,一系列以“倾宁夫人”为原型的AI人物普法短视频在网上广泛传播。新颖的传播方式和传统符号的创意表达,让六尺巷“张吴礼让”的故事和其中的人物形象在屏幕上火起来,吸引更多人尤其是年轻群体关注和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剧协副主席、著名黄梅戏演员韩再芬说:“今天,我们借黄梅戏让六尺巷的故事跨越时空;明天,期待年轻人带着文化自信,将‘以和为贵’‘德法共治’精神融入新时代。”

  互联网的魅力,很多人在前几年的“村超”上已见识过。2023年,贵州第一届“村超”借助新媒体传播迅速火爆出圈,点燃了全民足球热情。无数游客、足球爱好者奔赴现场观赛,并通过自媒体发出众多令人暖心、振奋的“前方报道”,让榕江的真善美以短视频的形式广泛传播。

  “‘村超’踢出了健康、踢出了精彩、踢出了乡风的新文明。”贵州省榕江县委书记徐勃说,“通过大大小小的屏幕,我们深刻地感受到‘村超’巨大的数据流量正在网络上转化为文明力量。”

  曾经闭塞落后的下党乡,如今成了网上热推的“旅游新地标”。福建省寿宁县“难忘下党”主题馆讲解员刘明华见证了35年来下党乡的嬗变。刘明华和他的“三进下党”志愿宣讲队通过短视频、直播等形式,让“弱鸟先飞”理念与“滴水穿石”精神广泛传播。

  “现在男女老少都喜欢刷手机、看视频,我们就应该主动出击,占据舆论场、传播正能量。”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新街口街道香铺营社区党委书记许艾芳牵头建立“家立方”文明实践联盟,打造“艾芳书记先锋说”微信视频号,根据不同年龄、职业、个性、兴趣定制居民想听的理论政策。“目前已制作66期视频,平均每期播放量超2万次,让正能量透过指尖滋养心田。”

  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是网络文明建设的深厚动力。从记录凡人善举的“暖新闻”,到展现家国情怀的“正能量”,再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国潮”,一批批有温度、有深度、有力度的优秀网络文化产品不断涌现,让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氛围在网络空间愈加浓厚。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我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8.33亿人,网络直播行业逐渐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抖音集团副总裁李三秋介绍,近年来抖音通过流量扶持、标杆打造、活动运营等方式持续提升优质主播计划的影响力,引导主播群体向优质标准看齐。

  “我们都是网络的使用者和受益者,也应该成为网络文明的守护者和捍卫者。”与辉同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董宇辉说,儿时在农村生活中浸润的朴实坚毅、从阅读中收获的滋养,始终是驱动他前行的内在力量。“在直播中,我一直要求自己分享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念,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弘扬传统文化,维护真诚温暖的互动氛围,做正确而长久的事情。”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焦德武认为,加大优质网络内容供给,既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的网上阐释,又要为传播党的创新理论赋能增效,不断在互联网上推出优质内容,让它们以更多元的方式“飞入寻常百姓家”。

  让技术创新与人文关怀同频共振

  在互联网浪潮中,如何更好顺应信息技术发展潮流,让数智技术成为推动网络文明培育的强大引擎,从而推出更多优质内容,更好满足广大网民精神需求?

  在敦煌莫高窟,“数字敦煌资源库”共享了30个洞窟的高精度壁画资源和全景漫游资源,“数字敦煌·开放素材库”利用区块链技术开放6500份数字资源……

  “数字敦煌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互联网空间的传播与弘扬,有效促进了网络文化的繁荣发展和网络文明的进步。”敦煌研究院党委委员、副院长俞天秀希望借助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平台,更深度开发敦煌壁画资源和敦煌文献的文字资源,让全世界了解敦煌、研究敦煌、分享敦煌。

  在国家大剧院,借助4K+5G、8K+5G直播,运用VR、AR、XR及全景声等新兴技术,一场场基于舞台又超越舞台的沉浸视听体验,打动了越来越多观众。

  “艺术是文明的火种,科技是传播的薪柴。”国家大剧院党组书记、院长王宁表示,要让更多经典佳作走出剧院的围墙,让艺术跨越高山大海,与全国观众共绘文化同心圆。

  从语音识别到语言理解,从图文生成到多模态交互,从通用模型到落地应用,人工智能的技术红利正快速释放,也正在成为培育文明、传播文明、建构文明的重要工具。“人工智能可促进高质量、正能量信息创作,并检测、隔绝有毒有害信息的干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工智能专家陈恩红指出。

  譬如,荆州市人民检察院着力打造、推出超写实数字人主播AI“荆小检”;通信企业借助大模型技术构建诈骗电话过滤系统;信息科技公司通过大模型识别色情、暴力、谣言等违规内容……这些双向奔赴的努力共同营造着清朗的网络环境,为推动科技向善提供了强大助力。

  “让技术创新与人文关怀同频共振,这是科技企业的责任。”科大讯飞副总裁、听见科技总经理王玮介绍,2019年,科大讯飞联合中国聋人协会、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发起“听见AI的声音”公益行动,将语音转写功能植入手机系统底层,让听障人士在看视频直播时能随时“听到”对方说什么。

  不过,人工智能技术突飞猛进,在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面临数据安全、伦理规范、风险管控等前所未有的挑战。日前,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会同60余家会员单位发布《推动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发展行业倡议》,旨在推动行业自律,强化技术研发、应用推广和生态建设中的安全可控要求,为人工智能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当前,以人工智能为核心驱动的互联网技术不断突破,正在成为网络文明建设的新载体、新动能,但也对弘扬网络正能量、网络诚信建设等提出了新课题、新挑战。”世界互联网大会秘书长任贤良认为,应秉持以人为本、智能向善原则,将伦理道德规范融入人工智能全生命周期,为网络空间健康有序发展筑牢价值根基。

  为网络文明建设凝聚青春力量

  “以青年担当,领社会风尚;以青春赤诚,绘时代画卷!”在2025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上,青年网络文明倡议飞向大江南北,凝聚起共建共享网上美好精神家园的青春力量。

  青少年是互联网世界的原住民,也是内容创作的主力军。在网络空间里,青少年如何“看见”、如何思考?

  “我们手中的镜头,既是记录生活的工具,也是构筑精神家园的画笔。”00后青年创作者郭昊分享了镜头背后的“看见”和思考——青年创作者的独特价值,在于用当代的审美逻辑、技术语言和生活场景,为传统文化找到“转译”密码。他呼吁广大青年,要以青年之眼看见文明的细节,以青年之心感知文明的温度,让每个屏幕都成为文化自信的窗口,让每次点击都成为文明传承的涟漪。

  当前,我国青年网民的规模已达5.4亿,青年群体成为网络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

  “从特征上看,青年网民思维活跃,对新鲜事物接受度高,是网络创新文化的积极创造者与传播者。无论是热门的网络文学、创意短视频,还是新兴的网络社交形式,都能看到青年网民的身影。他们在网络空间中表达自我、交流思想,展现出强烈的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天津师范大学教授魏进平说。

  焦德武建议,要准确把握青年的生活深度嵌入网络、学习广泛应用网络、工作紧密关联网络、社交普遍依赖网络等新特点新规律,广泛开展网络通识教育服务、网络安全防护、网络文明养成等实践活动,提高人们的数字素养,努力营造安全网络环境,引导青年汇聚网络正能量、积极倡导青年培育网络文明风尚,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我们拥有数字时代的机遇,也面临网络时代的考验,要牢记‘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的使命担当,用青春和才华守护网络精神家园。”2024年度全国“新时代好少年”张许熠13岁起在社交媒体分享科技知识,他认为,青少年要利用网络平台积极参与社会公益,“用文字、影像、声音去传递真知灼见和生活温度”。

  中央网信办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广泛凝聚多方合力,强化网络文明实践,深化网络生态治理,加强网络法治建设,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引导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网民提升文明素养、弘扬网络新风、净化网络环境,把网络空间打造成有思想共识、有价值认同、有人文关怀、有情感归属的美好精神家园。

  (本报记者 张 胜 常 河 丁一鸣)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红星照耀中国·从伟大胜利走向伟大复兴”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陕西延安举行

延河激荡使命,宝塔辉映初心。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延安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由中央网信办、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新华社、陕西省委网信委联合主...

以军将进行为期5天大规模军事演习

以色列国防军19日发布消息称,一场大规模军事演习将于当晚在以色列北部加利利地区开始,演习将持续至下周四(23日),范围涵盖城镇、沿海和内陆地区以及以色列与黎巴嫩边境。  以军表示,演习期间将进行多军种训练,以应对各种情况...

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奋勇争先,决战决胜“十四五”)

城市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空间。  “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在今年7月举行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了现代化人民城市的建设目标,强调“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

四川省乐山市委原副书记陈扬杰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央视网消息: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消息,日前,经四川省委批准,四川省纪委监委对四川省乐山市委原副书记陈扬杰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经查,陈扬杰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使命,对党不忠诚、不老实,对抗组织审查;无...

习近平向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成立80周年致贺信

 新华社北京10月16日电 10月1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成立80周年致贺信。  习近平指出,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为保障世界粮食安全、推动乡村发展和粮食体系转型、提高各国人民生活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

超1100家企业参展 第十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在青岛开幕

10月16日,由国家版权局、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主办的第十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暨2025国际版权论坛在青岛开幕。  本届版博会以“数智引领未来,版权创新发展”为主题,设置五大板块,规划场馆面积近5万平方米,共吸引57个展团、...

“全球妇女峰会振奋人心 中国方案引领未来”——访所罗门群岛官员尼禄·凡科莎

人民网北京10月14日电 (黄克超、吴诗敏)全球妇女峰会于10月13日至14日在北京举行。本次峰会以“命运与共:加速妇女全面发展新进程”为主题,各国代表齐聚一堂,共商妇女发展大计。所罗门群岛妇女、青年、儿童与家庭事务部新...

美国高盛集团等研究报告显示——关税政策对美国消费者影响日渐凸显

据美国彭博新闻社报道,美国高盛集团10月12日发布的最新研究显示,关税对美国消费者价格的传导已进入加速期,这不仅给美国国债市场增添不确定性,更意味着美国消费者正成为关税成本的最终主要承担者。高盛经济学家埃尔西·彭与戴维·...

美国新车均价首次突破5万美元

新华社洛杉矶10月13日电(记者 黄恒)美国权威汽车估价与研究机构凯利蓝皮书公司1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美国新车平均交易价格9月首次超过5万美元,创历史新高。  数据显示,9月美国新车平均交易价格达50080美元,环比上涨...

严厉打击保险诈骗 中国人寿财险多方协作侦破诈骗案 守护消费者权益

每日新闻网讯:(中国人寿财险)保险,是风险的“防火墙”,是生活的“定心丸”。然而,总有一些不法人员,企图将这份“安心”变成不义之财的“提款机。”近期,中国人寿财险江苏省分公司联合公安机关成功侦破9起蹊跷的车辆“落水”骗保...

2025
06/30
11:35
浏览量: 720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辽宁葫芦岛车管所  这样的车辆如何通过外检?---关于吉林省松原市李某在辽宁省葫芦岛连山区购买二手车出现大架号被更改至无法过户

辽宁葫芦岛车管所 这样的车辆如何通过外检?---关于吉林省松原市李某在辽宁省葫芦岛连山区购买二手车出现大架号被更改至无法过户

青海西宁:列车上的有机蔬菜可现摘现炒

青海西宁:列车上的有机蔬菜可现摘现炒

云南昭通市镇雄县有关部门 这样关停企业是否存在违法问题

云南昭通市镇雄县有关部门 这样关停企业是否存在违法问题

山西朔城区周波案:究竟是司法腐败 还是司法不作为?

山西朔城区周波案:究竟是司法腐败 还是司法不作为?

云南昭通市镇雄县有关部门   这样关停企业是否存在违法问题

云南昭通市镇雄县有关部门 这样关停企业是否存在违法问题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