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就案说法 > 让网络正能量从指尖到心田

让网络正能量从指尖到心田

来源:光明日报 | 时间:2025-06-30 11:35:05 | 点击:516

当前,我国网民规模超过11亿人。互联网早已融入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学习、工作、生活的新空间。这个特殊的空间,需要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一同营造。

  如何将网络空间里涌动的大流量转化为滋养人心的正能量?怎样引导广大青年争做网络文明的参与者维护者、网络文化的交流者传播者、网络技术的创新者开拓者?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近日参加2025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时进行了采访。

  优质内容以多元方式充盈网络空间

  当“倾宁夫人”的AI形象出现在2025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现场时,台下的观众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今年3月,一场黄梅戏《六尺巷·宽》的竖屏高清直播在网络上收获大量点赞,一系列以“倾宁夫人”为原型的AI人物普法短视频在网上广泛传播。新颖的传播方式和传统符号的创意表达,让六尺巷“张吴礼让”的故事和其中的人物形象在屏幕上火起来,吸引更多人尤其是年轻群体关注和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剧协副主席、著名黄梅戏演员韩再芬说:“今天,我们借黄梅戏让六尺巷的故事跨越时空;明天,期待年轻人带着文化自信,将‘以和为贵’‘德法共治’精神融入新时代。”

  互联网的魅力,很多人在前几年的“村超”上已见识过。2023年,贵州第一届“村超”借助新媒体传播迅速火爆出圈,点燃了全民足球热情。无数游客、足球爱好者奔赴现场观赛,并通过自媒体发出众多令人暖心、振奋的“前方报道”,让榕江的真善美以短视频的形式广泛传播。

  “‘村超’踢出了健康、踢出了精彩、踢出了乡风的新文明。”贵州省榕江县委书记徐勃说,“通过大大小小的屏幕,我们深刻地感受到‘村超’巨大的数据流量正在网络上转化为文明力量。”

  曾经闭塞落后的下党乡,如今成了网上热推的“旅游新地标”。福建省寿宁县“难忘下党”主题馆讲解员刘明华见证了35年来下党乡的嬗变。刘明华和他的“三进下党”志愿宣讲队通过短视频、直播等形式,让“弱鸟先飞”理念与“滴水穿石”精神广泛传播。

  “现在男女老少都喜欢刷手机、看视频,我们就应该主动出击,占据舆论场、传播正能量。”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新街口街道香铺营社区党委书记许艾芳牵头建立“家立方”文明实践联盟,打造“艾芳书记先锋说”微信视频号,根据不同年龄、职业、个性、兴趣定制居民想听的理论政策。“目前已制作66期视频,平均每期播放量超2万次,让正能量透过指尖滋养心田。”

  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是网络文明建设的深厚动力。从记录凡人善举的“暖新闻”,到展现家国情怀的“正能量”,再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国潮”,一批批有温度、有深度、有力度的优秀网络文化产品不断涌现,让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氛围在网络空间愈加浓厚。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我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8.33亿人,网络直播行业逐渐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抖音集团副总裁李三秋介绍,近年来抖音通过流量扶持、标杆打造、活动运营等方式持续提升优质主播计划的影响力,引导主播群体向优质标准看齐。

  “我们都是网络的使用者和受益者,也应该成为网络文明的守护者和捍卫者。”与辉同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董宇辉说,儿时在农村生活中浸润的朴实坚毅、从阅读中收获的滋养,始终是驱动他前行的内在力量。“在直播中,我一直要求自己分享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念,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弘扬传统文化,维护真诚温暖的互动氛围,做正确而长久的事情。”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焦德武认为,加大优质网络内容供给,既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的网上阐释,又要为传播党的创新理论赋能增效,不断在互联网上推出优质内容,让它们以更多元的方式“飞入寻常百姓家”。

  让技术创新与人文关怀同频共振

  在互联网浪潮中,如何更好顺应信息技术发展潮流,让数智技术成为推动网络文明培育的强大引擎,从而推出更多优质内容,更好满足广大网民精神需求?

  在敦煌莫高窟,“数字敦煌资源库”共享了30个洞窟的高精度壁画资源和全景漫游资源,“数字敦煌·开放素材库”利用区块链技术开放6500份数字资源……

  “数字敦煌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互联网空间的传播与弘扬,有效促进了网络文化的繁荣发展和网络文明的进步。”敦煌研究院党委委员、副院长俞天秀希望借助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平台,更深度开发敦煌壁画资源和敦煌文献的文字资源,让全世界了解敦煌、研究敦煌、分享敦煌。

  在国家大剧院,借助4K+5G、8K+5G直播,运用VR、AR、XR及全景声等新兴技术,一场场基于舞台又超越舞台的沉浸视听体验,打动了越来越多观众。

  “艺术是文明的火种,科技是传播的薪柴。”国家大剧院党组书记、院长王宁表示,要让更多经典佳作走出剧院的围墙,让艺术跨越高山大海,与全国观众共绘文化同心圆。

  从语音识别到语言理解,从图文生成到多模态交互,从通用模型到落地应用,人工智能的技术红利正快速释放,也正在成为培育文明、传播文明、建构文明的重要工具。“人工智能可促进高质量、正能量信息创作,并检测、隔绝有毒有害信息的干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工智能专家陈恩红指出。

  譬如,荆州市人民检察院着力打造、推出超写实数字人主播AI“荆小检”;通信企业借助大模型技术构建诈骗电话过滤系统;信息科技公司通过大模型识别色情、暴力、谣言等违规内容……这些双向奔赴的努力共同营造着清朗的网络环境,为推动科技向善提供了强大助力。

  “让技术创新与人文关怀同频共振,这是科技企业的责任。”科大讯飞副总裁、听见科技总经理王玮介绍,2019年,科大讯飞联合中国聋人协会、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发起“听见AI的声音”公益行动,将语音转写功能植入手机系统底层,让听障人士在看视频直播时能随时“听到”对方说什么。

  不过,人工智能技术突飞猛进,在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面临数据安全、伦理规范、风险管控等前所未有的挑战。日前,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会同60余家会员单位发布《推动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发展行业倡议》,旨在推动行业自律,强化技术研发、应用推广和生态建设中的安全可控要求,为人工智能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当前,以人工智能为核心驱动的互联网技术不断突破,正在成为网络文明建设的新载体、新动能,但也对弘扬网络正能量、网络诚信建设等提出了新课题、新挑战。”世界互联网大会秘书长任贤良认为,应秉持以人为本、智能向善原则,将伦理道德规范融入人工智能全生命周期,为网络空间健康有序发展筑牢价值根基。

  为网络文明建设凝聚青春力量

  “以青年担当,领社会风尚;以青春赤诚,绘时代画卷!”在2025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上,青年网络文明倡议飞向大江南北,凝聚起共建共享网上美好精神家园的青春力量。

  青少年是互联网世界的原住民,也是内容创作的主力军。在网络空间里,青少年如何“看见”、如何思考?

  “我们手中的镜头,既是记录生活的工具,也是构筑精神家园的画笔。”00后青年创作者郭昊分享了镜头背后的“看见”和思考——青年创作者的独特价值,在于用当代的审美逻辑、技术语言和生活场景,为传统文化找到“转译”密码。他呼吁广大青年,要以青年之眼看见文明的细节,以青年之心感知文明的温度,让每个屏幕都成为文化自信的窗口,让每次点击都成为文明传承的涟漪。

  当前,我国青年网民的规模已达5.4亿,青年群体成为网络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

  “从特征上看,青年网民思维活跃,对新鲜事物接受度高,是网络创新文化的积极创造者与传播者。无论是热门的网络文学、创意短视频,还是新兴的网络社交形式,都能看到青年网民的身影。他们在网络空间中表达自我、交流思想,展现出强烈的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天津师范大学教授魏进平说。

  焦德武建议,要准确把握青年的生活深度嵌入网络、学习广泛应用网络、工作紧密关联网络、社交普遍依赖网络等新特点新规律,广泛开展网络通识教育服务、网络安全防护、网络文明养成等实践活动,提高人们的数字素养,努力营造安全网络环境,引导青年汇聚网络正能量、积极倡导青年培育网络文明风尚,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我们拥有数字时代的机遇,也面临网络时代的考验,要牢记‘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的使命担当,用青春和才华守护网络精神家园。”2024年度全国“新时代好少年”张许熠13岁起在社交媒体分享科技知识,他认为,青少年要利用网络平台积极参与社会公益,“用文字、影像、声音去传递真知灼见和生活温度”。

  中央网信办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广泛凝聚多方合力,强化网络文明实践,深化网络生态治理,加强网络法治建设,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引导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网民提升文明素养、弘扬网络新风、净化网络环境,把网络空间打造成有思想共识、有价值认同、有人文关怀、有情感归属的美好精神家园。

  (本报记者 张 胜 常 河 丁一鸣)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刷新进度条 渝万高铁渠溪河双线特大桥成功合龙

  8月18日,经过4个小时的连续浇筑,新建重庆至万州高速铁路渠溪河双线特大桥成功合龙,为全线按期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渠溪河双线特大桥全长约953米,是全线重难点工程。  渝万高铁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包(银)海、京昆...

“十四五”时期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取得哪些成绩?一文快速了解↓

央视网消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8月18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中央统战部、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政协、国家民委的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十四五”时期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有关情况。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

水利部:13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

  水利部最新消息,8月15日,受降雨和高温融雪影响,广西、山西、黑龙江、新疆等地13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  8月16日上午,水利部滚动会商研判台风“杨柳”残留云系影响及全国雨水情形势,安排部署暴雨洪水防御工作,对河...

美国宣布扩大对钢铁和铝进口征收50%关税的范围

  当地时间8月15日,美国特朗普政府宣布扩大对钢铁和铝进口征收50%关税的范围,将数百种衍生产品纳入加征关税清单。  美国商务部在当天晚间发布的《联邦公报》公告中表示,工业与安全局已将407个产品编码加入《美国协调关税...

韩国总统李在明23日起将访问日本 并同日本首相举行会谈

△韩国总统李在明(资料图)  据韩国总统府当地时间13日消息,韩国总统李在明将于8月23日至24日访问日本,并同日本首相石破茂举行会谈。而后,李在明将于8月24日至26日访问美国。(总台记者 唐鑫)

高温橙色预警!山西多地最高气温将超37℃

  8月13日上午,山西临汾、运城两市气象台陆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预警区域覆盖大宁县、隰县、蒲县、尧都区、襄汾县、侯马市、洪洞县、曲沃县、霍州市、古县、稷山县、新绛县、河津市、盐湖区、夏县西部,共15个县市区,预计今...

“观演+互动+消费”:“避暑经济”释放城市夜经济新活力

央视网消息:现在,各地的城市公园正在成为市民、游客消暑纳凉的热门选择。在辽宁沈阳,部分公园推出特色活动,让大家不仅能纳凉,还拉动了夏日消费,让“避暑经济”成为城市活力新亮点。走进沈阳市北陵公园,连片荷花亭亭玉立。湖心舞台...

“杨柳”加强为台风级 广东海事局启动防热带气旋三级应急响应

  央视网消息:据“广东海事”微信公众号消息,8月12日14时,第11号台风“杨柳”加强为台风级,中心位于台湾台东市东偏南约590公里海面上,中心最大风力12级(33米/秒)、中心附近最低气压975百帕,预计将以每小时2...

美韩将举行联合军演,朝鲜:强烈谴责,严正警告

 朝鲜国防相努光铁当地时间10日发表谈话,谴责美韩即将开始举行的“乙支自由护盾”联合军演。  谈话称,美韩毫不掩饰地暴露出对朝鲜的军事对抗立场,给朝鲜半岛和地区的安保环境再次带来严重挑战。朝方强烈谴责美韩的有关挑衅行为,...

暑运期间带孩子坐火车出行怎么购票?有何优惠?

  央视网消息:暑运进入后半程,出门旅游、探亲的旅客依然很多。根据铁路12306的统计,自7月1日暑运启动以来,截至8月9日,全国铁路累计发送6—14岁儿童旅客5512.6万人次。带孩子坐火车出行,几岁的孩子有优惠?票又...

2025
06/30
11:35
浏览量: 516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青海西宁:列车上的有机蔬菜可现摘现炒

青海西宁:列车上的有机蔬菜可现摘现炒

云南昭通市镇雄县有关部门 这样关停企业是否存在违法问题

云南昭通市镇雄县有关部门 这样关停企业是否存在违法问题

山西朔城区周波案:究竟是司法腐败 还是司法不作为?

山西朔城区周波案:究竟是司法腐败 还是司法不作为?

云南昭通市镇雄县有关部门   这样关停企业是否存在违法问题

云南昭通市镇雄县有关部门 这样关停企业是否存在违法问题

试问山西朔州有关部门:伪造印章 究竟算不算犯罪?

试问山西朔州有关部门:伪造印章 究竟算不算犯罪?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