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就案说法 > 在线“诊断”视频火爆,背后的心理健康需求不容忽视_

在线“诊断”视频火爆,背后的心理健康需求不容忽视_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5-03-21 12:06:51 | 点击:435

NPD是啥?ADHD又是啥?有不少人“确诊”了,咋回事?

据新华社报道,近期,以在线“诊断”NPD(自恋型人格障碍)、ADHD(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等为标题的视频在网络上大量传播,不少网友通过视频给自己“对号入座”查病,自行“确诊”后感到迷茫焦虑,还有家长根据视频“诊断”孩子的行为,甚至轻信其推荐的“疗法”。

龚先生试着打开社交平台和短视频平台搜索,差点以为是误入了心理诊室,“NPD是无法治愈的精神病”“如何认出身边的NPD”“ADHD自测量表” 诸如此类的内容不胜其数,一些视频的点赞、评论、转发量多达数十万次。评论区里,有人焦急地询问,“全中,有什么办法改善吗”“怎么给孩子进行干预,怎么就诊”,也有人质疑,“NPD是个筐,啥都往里装”“每天上网都能诊断出自己一个毛病”。

仅凭视频“对号入座”就能识人查病,这对吗?靠谱吗?答案显而易见。由于精神障碍等存在多种表现形式,相关心理疾病的准确识别和诊断本身就非常复杂。即使是专业的医生,也要综合考量症状的严重程度、持续时间、既往史、刺激因素等,还要与其他疾病进行辨别,不能仅凭某个行为就下结论。

从谈病色变、讳疾忌医,到主动咨询、病急乱投医,能够看出,心理健康问题正从“隐秘的角落”走出来,在社交平台上被光明正大地分享与讨论,越来越受到大众关注和正视。

17419458547011625_640x418_副本

17419458547011625_640x418_副本

(图源:新华社 王鹏作)

长期以来,不少人对精神心理疾病缺乏正确的认识:或是视其为“洪水猛兽”,避之唯恐不及;或是羞于启齿,病耻感强烈;或是避重就轻,将其化为矫情、脆弱的代名词。因而,破除“心病”隐痛,需要提高公众的心理健康素养,推动公众走出认知误区,以科学和包容的心态,增加理解,减少偏见,形成全社会的“脱敏”和共识。

然而,这种“诊断”类视频将医学诊疗过程娱乐化、绝对化,不仅没有减少对心理问题的病耻感和污名化,反而消解了心理问题的严肃性和专业性。这些并不专业的“诊断”视频,不仅起不到科普作用,反而会产生误导,增加不必要的心理负担,甚至导致心理疾病向更深程度发展。而过度滥用心理学概念,草率地给身边人贴上不必要的“标签”,不仅遮蔽真实而具体的个体,致使对方遭受歧视,还可能导致本身存在精神心理问题的人加重病耻感,放弃或推迟寻求专业帮助。

涉及公众健康、本应严肃对待的诊断行为,竟成为了网络平台的流量生意。我们呼吁加强对此类视频监管、处罚的同时,也不禁要反问:为何在线“诊断”心理问题视频如此火爆?人们为何愿意在线问诊?这背后不该忽视的,是人们日益增长的心理健康需求。

17419461534651661_1239x898_副本

17419461534651661_1239x898_副本

(图源:新华社 勾建山作)

今年1月1日起,全国统一心理援助热线12356在多个地区正式开通,在北京,开通不到5天的时间内就接到了咨询电话近500通,通话时长170个小时,其中来电占比最高的包括家庭成员关系紧张、情感问题、职业发展、孩子教育,以及焦虑、恐惧、紧张、抑郁等情绪问题。而与之对应的是,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尚不完善,诸如精神与心理诊疗资源缺乏、专业心理咨询服务资源分布不均、患者治疗费用负担重、家庭及社会支持不够、基层精神科建设滞后等问题仍待破解。

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关乎健康,更关乎民生。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今年两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到今年年底,每一个地市都能够设置一个心理门诊或是睡眠门诊。

面对盛行的心理健康话题,不仅要提升公众意识,及时加强科普和宣传,更应借助全社会的力量,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扩大心理健康服务供给,满足民众心理健康需求。当我们每个人情绪需要宣泄时都有出口,心理出现问题时都能得到疏导,那些“赛博问诊”的荒诞也就不攻自破了。

责任编辑:田昕禾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中国证监会印发《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优化工作方案》

央视网消息:据证监会网站消息,近日,中国证监会印发《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优化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优化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是我国资本市场最早施行的开放制度之一,...

高楞市场管理员获刑喊冤,揭露作假证者反升职的扭曲生态

每日新闻网讯:刘正一、一纸判决改变的人生      2022年3月2日,黑龙江省方正县人民法院一纸判决书,将原方正林业局有限公司社会事务部市场管理员张成林定为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两个月,缓刑二年,并处罚金一

前三季度企业创新力度加大 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最新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国企业购进研发和技术服务金额同比增长6.1%,研发创新力度持续加大。同时,科技资源要素流动更加活跃。前三季度,作为科技要素整合和价值转化重...

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定 将10月25日设立为台湾光复纪念日

新华社北京10月24日电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24日经表决,通过了关于设立台湾光复纪念日的决定,以法律形式将10月25日设立为台湾光复纪念日,并规定国家通过多种形式举行纪念活动。  决定指出,1945年,包括...

锚定“十五五”主要目标,未来五年这样干!

扫二维码 访问央视网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54个基层立法联系点已征求意见66000多条

记者从10月23日举行的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发言人记者会上获悉,今年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设立10周年,截至目前,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共设有54个基层立法联系点,覆盖31个省区市,带动省市两级人大设...

赏红正当时!全国赏红叶地图出炉 十大观赏地带你体验不同秋色

中国天气网讯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时值霜降,我国长江以北地区秋意已浓,秋的前沿已抵达江南南部一带。随着气温走低,各地秋叶逐渐变色,赏红叶的最佳时节到了。中国天气网推出2025全国赏红叶地图,看看哪些地方...

【高质量发展看陕西】产业创新,UP、UP、UP!

从革命老区到关中平原  从能源产业到先进制造  陕西正以特色产业为核心抓手  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稳健前行  奏响新时代的“三秦乐章”  秦创原成果转化加速器示范区。图源:人民网  创新平台  为产业高质量发展装上“强引...

指标回升 预期改善 中国经济稳中向好基础更加巩固

央视网消息:前三季度中国经济主要指标普遍回升,彰显稳中向好的基础更加巩固。前三季度工业经济稳中有进播放视频画中画今年前三季度,在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促进下,我国工业生产实现较快增长,企业效益明显改善,工业经济呈现稳中有...

万荣:李家大院景区上演“沉浸式”禁毒课

每日新闻网讯( 编辑:李相龙   文案:孙菁楠    审核:朱晓华)10月16日,万荣县社区戒毒(康复)服务中心借助李家大院文艺演出的契机,组织开展以“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2025
03/21
12:06
浏览量: 435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辽宁葫芦岛车管所  这样的车辆如何通过外检?---关于吉林省松原市李某在辽宁省葫芦岛连山区购买二手车出现大架号被更改至无法过户

辽宁葫芦岛车管所 这样的车辆如何通过外检?---关于吉林省松原市李某在辽宁省葫芦岛连山区购买二手车出现大架号被更改至无法过户

青海西宁:列车上的有机蔬菜可现摘现炒

青海西宁:列车上的有机蔬菜可现摘现炒

云南昭通市镇雄县有关部门 这样关停企业是否存在违法问题

云南昭通市镇雄县有关部门 这样关停企业是否存在违法问题

山西朔城区周波案:究竟是司法腐败 还是司法不作为?

山西朔城区周波案:究竟是司法腐败 还是司法不作为?

云南昭通市镇雄县有关部门   这样关停企业是否存在违法问题

云南昭通市镇雄县有关部门 这样关停企业是否存在违法问题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