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就案说法 > 代聊、网课、一对一辅导……当心“情感导师”诈骗套路

代聊、网课、一对一辅导……当心“情感导师”诈骗套路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4-12-14 11:34:02 | 点击:539

视觉中国供图

在情感关系中,我们要学会“允许发生”,允许有些人不再爱我们,允许关系的结束,带着这段经历继续成长、继续前行。

——————————

与相恋2年多的男友分手后,28岁的叶羊无法接受事实。这时网上情感博主发布的帮忙复合、解决问题的帖子,引起了她的注意。添加微信后,对方自称心理学老师,并提供了成功案例的聊天截图、心理学证书。待叶羊支付99元后,“导师”和她通话2个小时,帮忙梳理情况。这正是叶羊被骗的开始。

叶羊起初对通话的感受很好,“老师站在我的立场上和我沟通,像朋友一样。我感觉她确实能教我怎么更好地和另一半相处。”不过想要更具体的情感指导需要升级服务,对方承诺,升级后的“导师”更专业,能帮助叶羊与前男友复合。叶羊被说动了,签订合同并多次为服务付费,从起初的5800元到最后共支付24699元。钱越交越多,问题却丝毫没有得到解决。

叶羊被骗不是个例,26岁的包彩也遇到了相似的情况。与男友分手后,她经常观看情感类直播,“这些博主会引导观众私聊进群,加微信,还说只有5个名额。”“导师”介绍,支付99元提供针对性的指导方案。然而支付后,对方才说,本次服务只包含单次通话60到90分钟的一对一指导,想要解决情感问题还需再支付2980元。

近日,武汉警方破获湖北省首例情感咨询诈骗案,涉案资金200余万元,现场扣押作案手机220部、涉案电脑70余台、话术本80余本。人们为解决情感问题在网上寻找帮助,却遭受了所谓“情感导师”的蒙骗,最终人财两空。

情感导师的套路是什么?情感机构与情感导师的资质是如何认证的?遭遇骗局,消费者该如何维权?情感咨询乱象背后,又折射了怎样的社会心理?

一场围猎:“您好,需要帮助吗?”

记者经调查发现,此类机构“网上拉客”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为运营情感类账号,吸引用户主动联络;一种为在“求复合”等情感问题相关的帖子下主动出击,与用户取得联系。

“私信我,教你方法让他回来。”“我们和好了,沾沾喜气吧。”记者在某“求复合”帖子下留言后,在24小时内收到来自7个不同账号的私信,询问情感状况。这些所谓的“帮助”最终都指向了收费服务:占卜情感问题的塔罗、立牌位点“姻缘灯”的僧人、提供“课程”的情感导师等,收费在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

不是每个有感情困惑的人,都会被这类机构视为欺骗对象,他们自有一套筛选标准。记者曾以学生的身份,联系情感机构,被告知“公司规定,25岁以下无法提供服务”,随后再无回复。包彩说,在接受服务前,对方要求自己完成情感咨询档案,内容包括姓名、年龄、职业、所在地、情感问题与诉求等。

虽然叶羊与包彩接触的情感机构不同,但是套路具有相似性。升级服务后,二人均被拉入群聊,“导师”发来与爱情和沟通相关的PPT、电子书、文章等,要求认真阅读、完成课后习题、撰写阅读总结等。然而包彩写完总结后,“导师”没有提供指导。记者发现,“导师”为叶羊与包彩提供的PPT属于同系列课程,署名均为“讲师权欣欣”,每张PPT都带有微信公众号“愈见心理研习社”的二维码,而该公众号已经停更两年。

叶羊质疑:“恋爱不是我一个人的事,只有我学有什么用?”“导师”表示,可以提供双向沟通服务,以心理咨询师的身份与她的前男友联系,但这期间叶羊不能联系前男友。叶羊没忍住,和前男友发了信息。“导师”责怪都是因为她,导致双向沟通失败。“总共一个月的服务,他们让我冷静半个月,中间不会提供帮助。”叶羊意识到自己受骗了,向前男友坦白了一切。前男友告诉叶羊,机构仅在付钱当天和他沟通过一次,劝说自己安抚叶羊。遭到拒绝后,“导师”便不再坚持:“我就不打扰你了。”

最让叶羊无法忍受的是“导师”对她的打压。“升级服务以后,‘导师’一直说我不好,分手都是因为我,我以后再也找不到像他这么好的男生。”包彩也有同感:“‘导师’说我不懂男性的思维逻辑,还说我固执己见、不会聊天、想法太单纯。”

“情感机构与用户的关系是不平等的。这些机构知道人们最隐秘的情感隐私和个人信息,而用户可能都不知道机构在哪里、监管机构是什么。”资深心理咨询师刘婷用“围猎”形容这种状态。寻求情感咨询的人,大部分情况下是脆弱的,这些“情感导师”是在对用户进行情感勒索。

何以维权:监管的灰色地带

意识到受骗后,叶羊和“导师”对质,对方却倒打一耙:“你平时就是这样和你男朋友沟通的吗?你骂吧,这就是你的天性,你就是喜欢把对你好的人都推开。”叶羊要求机构退款,“导师”以合同为由拒绝:“服务已经开始了,是无法退款的。你不愿意学习,这是你的问题。”售后客服表示,“导师”没有违规,叶羊单方面终止合同需要扣除违约金、电话服务费、微信服务费。叶羊总共支付24699元的服务,最终只退回了5620元。

包彩签订的合同,原本承诺可以退费,对方却以没有保证成功为由拒绝。 她了解到,有的人因此被骗了几万,有些人要退款,机构只给退10%,否则起诉用户诈骗。

合同中规定:“甲方(用户——记者注)不能以婚姻家庭、恋爱关系目的未实现而要求乙方(情感机构——记者注)承担违约责任或主张退费。”“协议生效后,乙方已提供咨询服务部分对应的服务费用将概不退还。”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郑倩介绍,情感机构提供的合同属于“格式条款(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记者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497条,格式条款一旦涉及到不合理地免除或减轻自己的责任、加重对方的责任,限制对方的权利,用户可以主张条款无效。”

合同中的部分条款本身就是违法的。例如,情感机构为叶羊提供的合同中规定,“服务正式开启后甲方提出解除本协议的,乙方提供咨询服务部分对应的服务费用不退还甲方。同时,甲方应按其所支付全部服务费用的30%向乙方支付违约金”。这意味着即使情感机构没有提供任何服务,只要签了合同后用户要求解除协议,就需要支付30%的服务费。郑倩说:“这条规定限制了一方的任意解除权,认定甲方付款后解除合同是违约行为,它没有任何法律依据。”如果机构没有提供任何服务,用户可以要求退全款。

郑倩建议用户可以咨询专业律师了解如何维权,通过12345、12315电话投诉,在情感机构收款后没有提供任何服务的情况下,可以报警。

除了合同,“情感导师”向受访者展示的心理咨询师基础培训合格证书、某省婚姻家庭研究会会员单位证书、某省优秀心理服务机构证明等,也存在“灰色地带”。从2017年起,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取消了心理咨询师的相关资格认证,目前尚不存在具备官方效力的职业资格证书。“导师”提供的心理咨询师基础培训合格证书只能证明持证人完成了一段培训,不能证明其工作资质。所谓的“心理服务”,也与正规的心理咨询行业毫无关系,不受中国心理学会管辖。

补上“爱情课”:学会丧失,允许发生

“朋友和家人都支持分手,只有情感机构说能帮我复合。”叶羊觉得被骗,是因为当时将情感机构看作了救命稻草。她起初和“老师”聊过后,心里确实好受很多。

刘婷表示,“学会丧失”是情感关系中必经的一课,这牵扯到我们能否在关系破裂或冲突时保持稳定的自我认同。很多人在情感冲突中经历了创伤,周围没有足够的支持系统让他抒发情感。部分情感机构利用大家希望“点石成金、一切重来”的幻想,来“割韭菜”。

除了与前任复合外,26岁的叶可乐曾报名情感机构的“爱情课”,帮助自己寻找心仪的对象。“导师”推销的有力话术之一是:“你没有学习过如何恋爱,不懂恋爱技巧,所以只能以身边的人作为模板,错而不自知,所以需要学习恋爱课。”

情感机构的流行,折射出亲密关系教育的缺失。我们该如何补上自己的“爱情课”?

刘婷建议,我们可以阅读心理学相关的书籍或者参与正规培训,遇到情感困扰向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求助。最重要的是,要尝试与一个真实的人建立深度关系。“与人建立深度关系时,我们会有冲突,但我们会在深度关系中成长。”

叶羊现在加入了一个“分手搭子”群,在群里倾诉烦恼、相互安慰,认识了新的朋友,还约一起去游泳、吃饭。

包彩最近正在准备起诉情感机构,在她看来,在分手阶段切忌病急乱投医,你需要保持情绪冷静,只有这样,才能认真思考问题的根源。“这些骗子不会从根源解决问题,如果被骗了,希望大家利用法律的武器为自己维权。”

对于想挽回前任的人,刘婷觉得,开心就好,人生本就是一种体验。“在不二次受伤的情况下,如果你觉得那个人对你很重要,你可以在分手后再努力一下,为自己创造更多的可能。”

刘婷说,在情感关系中,我们要学会“允许发生”,允许有些人不再爱我们,允许关系的结束,带着这段经历继续成长、继续前行。也许因为上一段经历,我们更会表达爱了;也许走着走着,我们就会遇到更适合的人。这些都是有可能发生的。

(应受访者要求,叶羊、包彩、叶可乐均为化名)

实习生 刘怡君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丹萍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高秀木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高楞市场管理员获刑喊冤,揭露作假证者反升职的扭曲生态

每日新闻网讯:刘正一、一纸判决改变的人生      2022年3月2日,黑龙江省方正县人民法院一纸判决书,将原方正林业局有限公司社会事务部市场管理员张成林定为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两个月,缓刑二年,并处罚金一

前三季度企业创新力度加大 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最新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国企业购进研发和技术服务金额同比增长6.1%,研发创新力度持续加大。同时,科技资源要素流动更加活跃。前三季度,作为科技要素整合和价值转化重...

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定 将10月25日设立为台湾光复纪念日

新华社北京10月24日电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24日经表决,通过了关于设立台湾光复纪念日的决定,以法律形式将10月25日设立为台湾光复纪念日,并规定国家通过多种形式举行纪念活动。  决定指出,1945年,包括...

锚定“十五五”主要目标,未来五年这样干!

扫二维码 访问央视网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54个基层立法联系点已征求意见66000多条

记者从10月23日举行的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发言人记者会上获悉,今年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设立10周年,截至目前,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共设有54个基层立法联系点,覆盖31个省区市,带动省市两级人大设...

赏红正当时!全国赏红叶地图出炉 十大观赏地带你体验不同秋色

中国天气网讯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时值霜降,我国长江以北地区秋意已浓,秋的前沿已抵达江南南部一带。随着气温走低,各地秋叶逐渐变色,赏红叶的最佳时节到了。中国天气网推出2025全国赏红叶地图,看看哪些地方...

【高质量发展看陕西】产业创新,UP、UP、UP!

从革命老区到关中平原  从能源产业到先进制造  陕西正以特色产业为核心抓手  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稳健前行  奏响新时代的“三秦乐章”  秦创原成果转化加速器示范区。图源:人民网  创新平台  为产业高质量发展装上“强引...

指标回升 预期改善 中国经济稳中向好基础更加巩固

央视网消息:前三季度中国经济主要指标普遍回升,彰显稳中向好的基础更加巩固。前三季度工业经济稳中有进播放视频画中画今年前三季度,在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促进下,我国工业生产实现较快增长,企业效益明显改善,工业经济呈现稳中有...

万荣:李家大院景区上演“沉浸式”禁毒课

每日新闻网讯( 编辑:李相龙   文案:孙菁楠    审核:朱晓华)10月16日,万荣县社区戒毒(康复)服务中心借助李家大院文艺演出的契机,组织开展以“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西藏这里的秋日风景绝了!

  林周  藏语意为  “天然形成的沃土”  被誉为“拉萨粮仓”  秋光为林周披上金衣  周围山脉的轮廓  在澄澈蓝天下愈发清晰  说到林周  大家会想到  恰拉山及澎波河谷、  万亩良田、北部草场  林周农场、旁多水库...

2024
12/14
11:34
浏览量: 539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辽宁葫芦岛车管所  这样的车辆如何通过外检?---关于吉林省松原市李某在辽宁省葫芦岛连山区购买二手车出现大架号被更改至无法过户

辽宁葫芦岛车管所 这样的车辆如何通过外检?---关于吉林省松原市李某在辽宁省葫芦岛连山区购买二手车出现大架号被更改至无法过户

青海西宁:列车上的有机蔬菜可现摘现炒

青海西宁:列车上的有机蔬菜可现摘现炒

云南昭通市镇雄县有关部门 这样关停企业是否存在违法问题

云南昭通市镇雄县有关部门 这样关停企业是否存在违法问题

山西朔城区周波案:究竟是司法腐败 还是司法不作为?

山西朔城区周波案:究竟是司法腐败 还是司法不作为?

云南昭通市镇雄县有关部门   这样关停企业是否存在违法问题

云南昭通市镇雄县有关部门 这样关停企业是否存在违法问题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