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专题报道 > 中国空间站空间碎片“防护铠甲”是如何“炼成”的?

中国空间站空间碎片“防护铠甲”是如何“炼成”的?

来源:中国新闻网 | 时间:2022-09-18 11:54:22 | 点击:944

来源:中国新闻网  |  作者:郑世贵 范晶岩

中新网北京9月17日电 (郑世贵 范晶岩)中国空间站在轨安全运行以来,经受住了恶劣空间环境的考验,保障了航天员在轨生命安全,这些都离不开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总体设计部空间碎片防护设计团队为中国空间站打造的“固若金汤的防护铠甲”,为空间站长期在轨安全运行提供强大的空间碎片防护能力。这背后,是团队整整20年的技术积累。

组建空间碎片防护设计团队

宇宙无垠,但空间轨道资源并不是无限的。专家指出,最具应用价值的地球轨道主要集中在2000公里以下的轨道区域,这里也成为空间碎片的“集散地”。空间碎片被视为全球性问题。1993年世界主要航天国家发起成立了“机构间空间碎片协调委员会(IADC)”,“空间碎片问题”正式进入世界航天领域的研究范畴。

从2002年开始,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总体设计部曲广吉、杨雷、闫军等专家察觉到“空间碎片”领域对未来载人航天的重要性,开始组建空间碎片团队,逐渐形成了以闫军研究员为带头人、老中青技术骨干为主的技术团队,全面启动空间碎片领域的技术储备进程。

当时国内有空间碎片防护概念的人寥若晨星,相关技术资料也屈指可数,在网络技术还不发达的情况下,各类图书情报部门成了团队成员最常光顾的地方。在每周一次的技术讨论会上,大家交流最新的资料、感悟和困惑,畅所欲言。

短短几年时间,研究团队成功完成了一系列相关课题研究,突破了数学建模、编程语言开发、编程算法推演等多项关键技术,成功开发了“空间碎片风险评估与防护设计软件(MODAOST)”,该软件已达到国际同类软件的先进水平,相关成果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

天宫一号首次实现空间碎片防护技术工程应用

2005年在天宫一号初样设计之际,技术团队多次汇报空间碎片危害及对策,型号两总经过慎重考虑,最终决定在天宫一号上率先开展空间碎片防护设计,并决定由空间碎片团队承担天宫一号空间碎片评估以及防护设计的全部工作。

面对空间碎片防护技术的首次工程应用,技术团队多次向总体设计师、结构设计师、热控设计师们请教、沟通,深入了解总体需求、分系统设计。

为了尽量减少重量增加,团队通过大量试验,提出利用辐射器担当部分防护功能的思路,充分利用舱外原有的辐射器作为防护板,在只增加支撑柱重量情况下,把舱体防护能力提高了3倍多,并且通过把辐射器管路更改为内藏式设计,显著减小了辐射器管路的单点失效概率。天宫一号防护设计是超高速撞击防护理念与工程中简单、经济、可靠等原则完美结合的作品。

2011年9月29日,天宫一号发射成功,作为我国首个空间碎片防护设计的航天器,在轨四年半的时间里经受住了空间碎片环境的考验,我国空间碎片防护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空间站将实现更长时间防护

在天宫一号防护工程实践快要收官之时,团队开始着眼载人三期工程,针对空间站更长的在轨时间、更大的组装规模、更苛刻的防护需求,全面启动了空间站防护设计新进程。

团队以自主可控和可持续发展为宗旨,提出了“材料立足国内、指标对标国际”的研发原则,决定自主开发性能更先进的复合材料填充式防护结构。

面对这一目标,第一关首先需攻克材料问题。团队提出了“基于冲击压力的防护材料评估方法”,该方法能够定量评估材料防护性能,简单有效地从国内几十种复合材料中筛选出了具有防护潜力的两种材料;团队又通过数百次数值仿真计算和试验,掌握了复合材料重量和位置等参数对防护性能的影响规律。后续,设计师可以根据需求轻松设计出最优性能的防护结构。

目前先进防护结构已成功应用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防护,我国空间站防护结构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随着我国空间站一步步建造完成并长期在轨运行,空间碎片防护团队将为空间站筑起牢不可破的防护堡垒,为航天员们的生命保障提供坚强保护。(完)

编辑:唐玲

【作者: 作者:郑世贵 范晶岩】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万荣:飞云楼下亮绝活 河东工匠展风采

作者、摄影:张怀心       每日新闻网讯:(作者、摄影:张怀心)10月16日,运城市古建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在万荣县拉开帷幕。来自全市各地的45位古建匠人齐聚一堂,以匠心角逐技艺巅峰,为传承地方古建筑

透过全球“头部”买手视角看广交会从“价格优势”到“价值创新”

央视网消息:在第138届广交会上,AI技术赋能的家电、智能健康产品等吸引了众多客商洽谈合作。本届广交会还引入8个国家和地区的104家设计机构,提供AI智能设计等服务,助力企业提升品牌附加值。  印尼采购商:我是“头部”买...

一季到四季;小众到大众!创新重构冰雪产业链 冰雪消费释放新增长点

央视网消息:10月16日,《中国冰雪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5)》正式发布。报告显示,2025年,我国冰雪产业规模将突破万亿元大关,达到10053亿元。  报告显示,我国冰雪产业规模从2015年的2700亿元人民币增加到...

跨越国界的艺术与友情:武乐群与村山富市的故事

每日新闻网辽宁讯  文/孙仲兴  董立坤      在东京的一隅,两位令人尊敬的老者曾在此留下温暖交集。一位是年过七旬的旅日华人艺术家武乐群,一位是享年百岁的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他们的人生轨

【盛世欢歌庆华诞 趣味运动展风采】万荣法院成功举办迎国庆文艺汇演暨第三届趣味运动会!

万荣法院迎国庆文艺汇演暨第三届趣味运动会每日新闻网讯(万荣县人民法院)金秋颂华诞,法徽映初心。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华诞来临之际,万荣县人民法院成功举办"迎国庆文艺汇演暨第三届趣味运动会"。全院...

中国人寿财险助力云南打好高原特色农业王牌

云花争艳、云咖飘香、云茶芬芳……丰收时节,彩云之南大地流金、山河欢笑,一派禾谷满仓、美丽富饶的好“丰”景。农民丰收的甜蜜,离不开金融保险的护育。作为中管金融企业驻滇单位,中国人寿财险云南省分公司全面发挥保险业在服务“三农...

中国人寿财险江西省分公司开展国庆假期高速暖心护航系列活动

为护航群众假日出行安全,点亮2025年“国庆中秋”双节平安归家路,自9月30日起,中国人寿财产保险江西省分公司统筹全省11家地市机构,联合当地交警部门,共同启动“情系双节 警保联动 暖心护航”系列公益活动,以实际行动让返...

高速护航不打烊 中国人寿财险浙江省分公司筑牢出行“安全防线”

     为深入践行“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切实提升节假日期间高速公路出行车主的服务体验,中国人寿财险浙江省分公司各地市公司联合当地高速交警大队,共同启动“高速护航 暖心服务”活动,全力应对国庆期间车流高峰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将于11月6日至9日举办

世界互联网大会今天(17日)召开新闻发布会,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将于11月6日至9日在中国浙江省乌镇举办,本届峰会将设置24个分论坛。2025年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10周年,...

湖北省公安县荣获全省唯一!湖北省牛肉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挂牌设立!

每日新闻网讯(刘文静)近日,湖北省市场监管局批准公安县公共检验检测中心筹建的“湖北省牛肉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设立。湖北省牛肉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是湖北省唯一授权成立的牛肉及牛肉产业相关产品专业检验检测机构,肩负着为公安...

2022
09/18
11:54
作者:郑世贵 范晶岩
浏览量: 944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剑阁县鹤龄中学开展2024年“体育节”教职工运动会

剑阁县鹤龄中学开展2024年“体育节”教职工运动会

让冰川“退烧”:四川藏地小县如何守住亿年冰川?

让冰川“退烧”:四川藏地小县如何守住亿年冰川?

每日新闻网十九载风雨兼程与发展,闯出了一条新闻媒体行业发展的新思路 新观念

每日新闻网十九载风雨兼程与发展,闯出了一条新闻媒体行业发展的新思路 新观念

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暨红色文化 产业发展座谈会在京举行

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暨红色文化 产业发展座谈会在京举行

辽宁省朝阳市文旅大会盛大开幕 擘画文体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辽宁省朝阳市文旅大会盛大开幕 擘画文体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