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焦点网谈 > 端午假期民俗游热度高

端午假期民俗游热度高

来源:经济日报 | 时间:2024-06-09 15:00:17 | 点击:3684

多家在线旅游平台数据显示,今年端午假期旅游市场火热,无论是境内游还是出境游,人均预订量均高于去年同期。其中,短途周边游成为出行主流,城市微度假、民俗游、新中式游等各类新玩法不断涌现。同时,出境游热度持续增长。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新时代文化旅游研究院院长吴若山表示,旅游业是最富活力、最具潜力、最有动力的产业,也是稳增长、促消费、惠民生的重要领域。近年来,我国国内旅游消费持续畅旺,超大规模的旅游市场潜力加速释放。

  同程旅行数据显示,端午假期火车票开售后,上海、北京、广州等中心城市开往周边小城市特别是县级城市的车票预订热度较平时增长2倍以上。

  今年端午假期租车热度也处于高位。携程数据显示,平台国内租车自驾游订单同比增长260%,其中92%的人是短途周边自驾游,租车去隔壁省(区、市)串个门成为常态。

  众信旅游数据显示,端午假期催热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周边高铁2小时出行圈城市,租车、机票、酒店等标准化产品预订量较去年同期上涨20%。

  吴若山表示,今年端午假期,近郊游与品质游有望成为引领旅游市场的主引擎,其中,山岳类自然景区、文博场馆、主题公园、游乐园和乡村微度假综合体有望领跑,高频、低价的大众旅游消费日益活跃。从出游群体看,带娃出游的客群预计占主体,亲子游仍是周边游的主角。随着气温升高,户外短途徒步游将成热门选择。

  随着电视剧《我的阿勒泰》带火新疆美景,网友们也挖掘出各地不少“阿勒泰平替”。据美团数据,川西四姑娘山、河北坝上草原等地成了端午假期周边短途游热门目的地,成都、青岛等周边城市跻身美团平台TOP10端午假期旅游目的地,其中,上海世博文化公园、成都双流中心公园等公园版“小阿勒泰”则成为城市微度假的热门之选。

  值得一提的是,新中式游、民俗体验游、与各类传统文化相关的景区景点、演艺项目、非遗体验、节日活动等备受关注,各地纷纷推出与节日相关的活动,吸引游客前往。

  比如,西安各大景区推出了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以及优惠措施,助推新中式出游热潮。大众点评数据显示,近两周,关于“华清宫汉服”的搜索量同比增幅近220%。

  端午节离不开包粽子、插艾草、赛龙舟等传统习俗。在大众点评平台,近一周,“赛龙舟”关键词的环比搜索量暴涨150%,笔记攻略增幅达120%。携程数据显示,有着全国时间最长的龙舟月和热闹龙舟氛围的广东东莞,旅游搜索热度同比增长超40%。

  同程旅行发布相关报告显示,热门的新中式旅行方式包括历史博物馆参观、龙舟观赛体验、非遗文化体验、历史文化景区打卡、汉服妆造体验等。携程研究院认为,从国潮到汉服,从文博到古镇游,传统文化魅力彰显,推动新中式旅游走红。端午节作为传统节日,具备丰富文化内涵和浓厚仪式感,游客从中可以获得情感体验和精神慰藉。同时,文旅产品的创新也为传统节日赋予新活力。

  美团研究院副院长厉基巍表示,一些民俗小城以极具特色的端午民俗在今年端午假期展现出极大的文旅活力,成为新晋热门目的地。不少商家融合城市特色与用户需求,不断创新文旅供给,比如,汉服妆造、汉服酒店、国潮餐饮等文旅项目正成为旅游发展新动能。

  尽管出游时间长度不及“五一”假期,消费者依然青睐跨境旅行。携程数据显示,平台上出境游酒店的搜索热度相较2019年同期也已上涨50%。前往马来西亚的出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54%,前往阿联酋、格鲁吉亚、突尼斯、伊朗的订单量同比增长均突破100%。此外,欧洲免签国家预订增长也比较显著,其中,前往塞尔维亚的出境游订单同比增长55%,波黑同比增长71%。

  据飞猪数据,日本、泰国、中国香港、马来西亚、韩国、新加坡、美国、法国、中国澳门、澳大利亚等是今年端午假期出境游热门目的地。此外,出境自由行预订量占比延续“五一”假期的态势,继续保持在80%以上。

  与此同时,出境游的玩法也在更新迭代。在一些分享端午旅游的攻略中,跨境邮轮已成为热门选项。截至目前,飞猪国际邮轮商品预订量比去年端午假期增长超12倍。

  此外,自驾、环岛包车等消费增势也从境内延至境外,截至目前,飞猪端午海外租车、包车服务的商品预订量同比增长分别超3倍、1倍。数据显示,兼具当地旅游资源特色、选择多样的定制游玩法也持续走热。比如,仙本那深海浮潜、日本和牛美食体验、泰国巴厘岛漂流等旅游项目备受欢迎,玩法的多样性、体验的深浅度已成为吸引消费者的重要因素。

  众信旅游集团媒介公关经理李梦然表示,端午假期旅游市场将进一步拉动暑期游市场提前进入报名高峰期。预计2024年暑期出境游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100%。(记者秦佳鸣 杨秀峰)

(责编:方经纶、杨迪)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教育家精神万里行|赖丽华:甘做灯芯不灭的坚守者

赖丽华,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区涌溪中心小学教师,2024年全国模范教师。赖丽华32年坚守乡村教育一线,匠心教学,倾心为师,默默守护在乡村学子的追梦之路。她以爱育人,真切关注留守儿童的成长,及时回应学生们的成长需求,是学生们的...

中国经济秋季报|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不断拓展 消费“主引擎”作用凸显

央视网消息: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数据显示:消费依旧是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各类新型消费较快发展,市场活力增强,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不断拓展。来看亮点梳理。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3.5%,...

多国合作、寻找月球水,嫦娥探月还担负哪些使命?

最新消息显示,我国嫦娥七号任务计划于2026年前后发射,将首次奔赴月球南极,开展月表环境勘察与水冰探测等关键科研任务。若成功证实月球上存在水,中国有望成为全球首个在月球上发现水的国家!  当前,嫦娥七号任务进展顺利,探测...

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 直博会见证中国直升机产业新图景

央视网消息:10月16日开幕的第七届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通过馆内静展、室外静展、飞行表演等多种方式,集中展示了中国各型直升机、无人机等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呈现中国直升机全产业链的发展成效...

第13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开幕 演出精彩亮点多→

  10月16日晚,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第13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在广东佛山开幕。来自五大洲13个国家的艺术团体与中国艺术团共500余位艺术家联袂登台,共赴一场跨越山海的文化之约。  艺术节在开场舞蹈《风起岭南》...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暴雨蓝色预警

央视网消息:中央气象台10月16日18时继续发布暴雨蓝色预警,预计,10月16日20时至17日20时,四川东北部、重庆西部和北部、陕西东南部、湖北北部和西部、河南大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山东南部以及云南西部等地部分地区...

秋季限定风光已“上线” 五彩斑斓的秋日盛景在神州大地次第铺展

央视网消息:金秋时节,正是秋色最美的时候。近期,五彩斑斓的秋日美景已经从北到南,在全国各地渐渐铺展开来,很多人趁着秋高气爽,出门到户外登高、望远、赏秋,感受秋日好时光。我们先到位于辽宁丹东的天桥沟景区,看一看那里的五花山...

副热带高压给西安城墙送来“限定皮肤” 专家解读背后原因

9月以来,陕西省已连续经历多轮连续阴雨天气。近日,西安城墙部分区域因持续阴雨天气长出了青苔,这一现象引发市民游客关注。  在西安城墙永宁门至文昌门段,记者看到,城墙墙体表面已经覆盖了一层绿色的青苔。专家解释,近期连续阴雨...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全球治理倡议》

新华社北京10月15日电 10月16日出版的第20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全球治理倡议》。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9...

两部门联合发布连阴雨和农田渍涝灾害风险预警

农业农村部和中国气象局今天(10月14日)联合发布连阴雨和农田渍涝灾害风险预警,预计15日至17日,陕西中南部、华北西南部、黄淮、江汉等地将有中到大雨,局地有暴雨,甘肃陇东、陕西中南部、山西西南部、河南大部、山东中南部、...

2024
06/09
15:00
浏览量: 3684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2024台北国际旅展开幕

2024台北国际旅展开幕

共绘亚洲品牌新蓝图 ——第19届亚洲品牌盛典在北京举行

共绘亚洲品牌新蓝图 ——第19届亚洲品牌盛典在北京举行

"扁担电工"担起乡亲情

"扁担电工"担起乡亲情

活“荔”湾区  共赢未来

活“荔”湾区 共赢未来

瑞雪兆丰年,越博动力终于迎来了重大喜讯!

瑞雪兆丰年,越博动力终于迎来了重大喜讯!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