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焦点网谈 > 整治涉企网络侵权乱象,四川公布一批典型案例

整治涉企网络侵权乱象,四川公布一批典型案例

来源:人民网 | 时间:2024-05-08 21:32:08 | 点击:10111

原标题:整治涉企网络侵权乱象,四川公布一批典型案例

为营造清朗营商网络环境,今年3月,四川启动了为期6个月的“净生态·促发展”优化营商网络环境专项行动。5月7日,省委网信办公布了一批涉企网络侵权典型案例。

据悉,此次专项行动由省委网信办、省委统战部、省公安厅、省国资委、省市场监管局、省通信管理局、省工商联7部门联合开展,重点整治涉经济领域网络乱象,包括假冒仿冒他人企业名称、注册商标、品牌等开设网站、注册账号、上架APP和小程序;采用“贴标签”“带节奏”“放大镜”等方式恶意散布涉企业不实论调,渲染丑化、煽动抵触国有经济、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损害企业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扰乱市场竞争秩序等。

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四川集中整治了侵害企业及企业家合法权益的网络乱象,依法处置了一批违法违规网站和自媒体账号,推出了涉经涉企辟谣科普稿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典型案例1:唱衰企业发展前景、抹黑诋毁企业形象声誉

近日,相关部门接到省内一企业举报,一些网站、论坛、公众号发布传播抹黑该公司正常商业行为的文章。相关文章标题和内容中,造谣其因经营不善导致严重亏损,歪曲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和投资活动,强调不利事实,回避有利事实,以偏概全,影响公司正常运行和股价走势。该公司按照《网站平台受理处置涉企网络侵权信息举报工作规范》提供了其公开发布的财务年报、行业主管部门相应佐证材料等证据性材料。网信部门综合研判后,督促网站平台处置不实信息,并对发布不实言论的账号进行禁言处置。

典型案例2:炮制涉企虚假不实信息

近日,相关部门接到省内一企业举报,网上出现大量恶意诽谤攻击该公司的不实信息。部分账号恶意炮制该公司及其主要负责人违法发放高利贷、涉嫌诈骗等虚假信息,严重干扰公司正常运行以及公司法定代表人的日常生活。该公司按照《网站平台受理处置涉企网络侵权信息举报工作规范》提供了法院判决书、源发新闻媒体出具的撤稿函等证据性材料。网信部门综合研判后,督促网站平台对不实信息进行处置清理。

典型案例3:蓄意营造悲惨氛围,利用同情心博流量

去年,抖音等平台出现许多号称“负债百万”的人,在街边吃馒头,并配有“创业失败、负债XXX万,决定在XX地开始”的相似文案,蓄意制造悲惨氛围,利用网友同情心博流量。对于这些违规内容,四川互联网举报辟谣平台第一时间发布权威辟谣信息,协调相关平台处置严重违规账号46个,清理违规视频412个,有效遏制谣言滋生蔓延,营造清朗营商环境。

典型案例4:依法严肃整治虚假制造的“视觉贫困”

“凉山曲布”“赵灵儿”“凉山孟阳”等多名超百万粉丝网红,以凉山贫困、农产品滞销设计剧本,以破旧废弃房等为直播背景,打造所谓“大凉山原生态”人设,带货销售假冒的大凉山特色农产品,谋取高额利益,涉案金额超千万元。省州两级网信办联动公安部门,加大力度整治“摆拍”“卖惨”等行为,处罚违法违规账号200余个,移交司法处理54人(其中网红主播11人),捣毁MCN机构5个。日前,司法机关对“凉山孟阳”“凉山阿泽”案一审宣判,一共8人因虚假广告罪被判刑。其中,公司负责人唐某被判刑1年2个月,处罚金10万元;网红阿西某某(凉山孟阳)被判刑11个月,处罚金8万元;网红阿的某某(凉山阿泽)被判刑9个月,处罚金4万元;李某、郭某、林某等5人被判9个月至1年不等,处罚金2万元至8万元不等。以上人员非法所得均没收。

典型案例5:狙击“中国电科员工怒怼领导清明节强制安排加班?”谣言

2023年4月,一段“员工怒怼领导清明节强制安排加班”的微信工作群聊天记录在网上流传,引发网民质疑。省委网信办联动公安,核实查证,待警方对外发布警情通报后,辟谣平台第一时间还原真相,以正视听。当事人故意散布谣言的违法行为严重扰乱网络公共秩序,已被属地公安机关依法对其作出行政拘留处罚。

典型案例6:依法整治涉企网上侵权信息

去年以来,四川一知名企业进行集团战略调整,部分自媒体借此歪曲解读其定增募资项目、炒作其自助脱困举措、抹黑企业管理者形象,对公司经营管理造成负面影响。省委网信办分类处置、综合施策,对“标题党”等负面报道,协调相关部门和涉事企业进行澄清;对发布失实言论的相关账号进行果断处理;与相关部门做好对接工作,对有关不实信息开展辟谣准备,及时消除不良影响。

川观新闻记者 史晓露

(责编:袁菡苓、高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教育家精神万里行|赖丽华:甘做灯芯不灭的坚守者

赖丽华,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区涌溪中心小学教师,2024年全国模范教师。赖丽华32年坚守乡村教育一线,匠心教学,倾心为师,默默守护在乡村学子的追梦之路。她以爱育人,真切关注留守儿童的成长,及时回应学生们的成长需求,是学生们的...

中国经济秋季报|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不断拓展 消费“主引擎”作用凸显

央视网消息: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数据显示:消费依旧是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各类新型消费较快发展,市场活力增强,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不断拓展。来看亮点梳理。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3.5%,...

多国合作、寻找月球水,嫦娥探月还担负哪些使命?

最新消息显示,我国嫦娥七号任务计划于2026年前后发射,将首次奔赴月球南极,开展月表环境勘察与水冰探测等关键科研任务。若成功证实月球上存在水,中国有望成为全球首个在月球上发现水的国家!  当前,嫦娥七号任务进展顺利,探测...

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 直博会见证中国直升机产业新图景

央视网消息:10月16日开幕的第七届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通过馆内静展、室外静展、飞行表演等多种方式,集中展示了中国各型直升机、无人机等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呈现中国直升机全产业链的发展成效...

第13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开幕 演出精彩亮点多→

  10月16日晚,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第13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在广东佛山开幕。来自五大洲13个国家的艺术团体与中国艺术团共500余位艺术家联袂登台,共赴一场跨越山海的文化之约。  艺术节在开场舞蹈《风起岭南》...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暴雨蓝色预警

央视网消息:中央气象台10月16日18时继续发布暴雨蓝色预警,预计,10月16日20时至17日20时,四川东北部、重庆西部和北部、陕西东南部、湖北北部和西部、河南大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山东南部以及云南西部等地部分地区...

秋季限定风光已“上线” 五彩斑斓的秋日盛景在神州大地次第铺展

央视网消息:金秋时节,正是秋色最美的时候。近期,五彩斑斓的秋日美景已经从北到南,在全国各地渐渐铺展开来,很多人趁着秋高气爽,出门到户外登高、望远、赏秋,感受秋日好时光。我们先到位于辽宁丹东的天桥沟景区,看一看那里的五花山...

副热带高压给西安城墙送来“限定皮肤” 专家解读背后原因

9月以来,陕西省已连续经历多轮连续阴雨天气。近日,西安城墙部分区域因持续阴雨天气长出了青苔,这一现象引发市民游客关注。  在西安城墙永宁门至文昌门段,记者看到,城墙墙体表面已经覆盖了一层绿色的青苔。专家解释,近期连续阴雨...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全球治理倡议》

新华社北京10月15日电 10月16日出版的第20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全球治理倡议》。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9...

两部门联合发布连阴雨和农田渍涝灾害风险预警

农业农村部和中国气象局今天(10月14日)联合发布连阴雨和农田渍涝灾害风险预警,预计15日至17日,陕西中南部、华北西南部、黄淮、江汉等地将有中到大雨,局地有暴雨,甘肃陇东、陕西中南部、山西西南部、河南大部、山东中南部、...

2024
05/08
21:32
浏览量: 10111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2024台北国际旅展开幕

2024台北国际旅展开幕

共绘亚洲品牌新蓝图 ——第19届亚洲品牌盛典在北京举行

共绘亚洲品牌新蓝图 ——第19届亚洲品牌盛典在北京举行

"扁担电工"担起乡亲情

"扁担电工"担起乡亲情

活“荔”湾区  共赢未来

活“荔”湾区 共赢未来

瑞雪兆丰年,越博动力终于迎来了重大喜讯!

瑞雪兆丰年,越博动力终于迎来了重大喜讯!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