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焦点网谈 >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丨护民助农暖人心——记抗洪抢险中的四川蓬溪县红江镇“红色冲锋队”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丨护民助农暖人心——记抗洪抢险中的四川蓬溪县红江镇“红色冲锋队”

来源:新华社 | 时间:2025-09-12 10:49:07 | 点击:953

“蒋婆婆,开门!暴雨要来了!”6月29日早上8点,在四川蓬溪县红江镇永益村,“红色冲锋队”队员左均拍着一扇大门反复呼喊。

  雨水裹挟着泥沙“砸”向地面,村道积水已漫过脚踝……左均的裤腿沾满泥浆,手里紧紧攥着一张重点人群转移名单。门内,86岁的独居老人蒋全珍因听力不好,隔了许久才回应。

  “暴雨来了!快跟我去安全的地方!”左均一边大声向老人解释,一边帮老人收好常用药和换洗衣物,背着老人向安全场所转移。

  此时,一场暴雨正突袭四川蓬溪县红江镇。“橙色山洪预警!各网格立即行动!”红江镇党委组建的应急指挥微信群发出指令后,包括左均在内的60余名“红色冲锋队”队员同步行动。

  敲门窗、讲风险、搬物资……队员们打着手电冲进雨幕,15分钟内,对有受灾风险的24户52名村民完成风险告知与人员转移。

  6月29日,蓬溪县红江镇“红色冲锋队”队员正在转移群众。(受访者供图)

  “以前暴雨突袭的时候,村干部分片跑,1小时才能通知完,现在有‘红色冲锋队’扎在‘微网格’里,15分钟就能‘家家到’。”红江镇党建办主任韩玲算了笔“效率账”,自“微网格”应急闭环机制落地后,群众转移时间缩短60%,在多轮强降雨中实现“零伤亡、少损失”。

  红江镇三面环江,地势低平,每到“七下八上”的防汛关键期,就面临不小的防汛压力。去年8月,红江镇正式组建“红色冲锋队”。镇村干部主动挑头,党员骨干抢先站出来,仅1年时间,这支队伍就从最初的40名党员,发展壮大到280名党员。

  “红色冲锋队”不仅是雨中护民的逆行者,更是雨前助农的先行者。

  8月25日,正值早稻成熟的关键期,红江镇白土坝社区脱贫户郭正情却站在自家稻田里急得直跺脚,“预报说明天有大雨,我这四亩半稻谷还没割呢!”郭正情家里人手不够,一年收成眼看要“泡汤”。

  “郭大哥别慌!我们来了!”当天下午,“红色冲锋队”队员就带着镰刀铲子、开着收割机赶到了。原来,冲锋队早已提前摸清全镇12户缺劳动力农户的秋收需求,组建了3支抢收专班,专门应对阴雨天气下的“抢收战”。

  8月25日,蓬溪县红江镇“红色冲锋队”队员助农抢收。(受访者供图)

  队员们分工明确,农机手操作收割机脱粒,其他党员有的收割田边稻谷,有的蹲在田埂捡拾散落稻穗。

  傍晚,稻谷全部收割完毕,队员们又帮着将收割后的稻谷运到晒场摊开晾晒,确认其不会受潮才离开。第二天大雨落下时,郭正情特意给冲锋队送了袋新米,他说:“你们比亲人还贴心,这米你们一定要尝!”

  8月25日,蓬溪县红江镇“红色冲锋队”队员助农抢收。(受访者供图)

  截至目前,“红色冲锋队”累计帮农户抢收稻谷、玉米等作物80余亩,协调农机20余台次,解决“收割难”“晾晒难”等问题40余件。红江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甘义峰说:“冲锋队把‘办公室’搬到田间地头,就是要让农户‘种得放心、收得安心’。”

  目前,“红色冲锋队”的服务已发展到防汛应急、安全生产、环境治理、产业发展、矛盾化解、扶农助农6大领域,形成“一队多能、就地转换、全域覆盖”的基层服务体系。

  “看到‘红色冲锋队’来了,心里就踏实!”82岁村民冉体坤的一句感慨,道出了群众对他们的信赖。抢在急难险重前,干在地坝田坎间,“红色冲锋队”守护人民的切身利益,让为民服务的初心在这片热土上落地生根。(记者边思琪、高健钧)


【作者:边思琪、高健钧】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多国合作、寻找月球水,嫦娥探月还担负哪些使命?

最新消息显示,我国嫦娥七号任务计划于2026年前后发射,将首次奔赴月球南极,开展月表环境勘察与水冰探测等关键科研任务。若成功证实月球上存在水,中国有望成为全球首个在月球上发现水的国家!  当前,嫦娥七号任务进展顺利,探测...

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 直博会见证中国直升机产业新图景

央视网消息:10月16日开幕的第七届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通过馆内静展、室外静展、飞行表演等多种方式,集中展示了中国各型直升机、无人机等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呈现中国直升机全产业链的发展成效...

第13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开幕 演出精彩亮点多→

  10月16日晚,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第13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在广东佛山开幕。来自五大洲13个国家的艺术团体与中国艺术团共500余位艺术家联袂登台,共赴一场跨越山海的文化之约。  艺术节在开场舞蹈《风起岭南》...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暴雨蓝色预警

央视网消息:中央气象台10月16日18时继续发布暴雨蓝色预警,预计,10月16日20时至17日20时,四川东北部、重庆西部和北部、陕西东南部、湖北北部和西部、河南大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山东南部以及云南西部等地部分地区...

秋季限定风光已“上线” 五彩斑斓的秋日盛景在神州大地次第铺展

央视网消息:金秋时节,正是秋色最美的时候。近期,五彩斑斓的秋日美景已经从北到南,在全国各地渐渐铺展开来,很多人趁着秋高气爽,出门到户外登高、望远、赏秋,感受秋日好时光。我们先到位于辽宁丹东的天桥沟景区,看一看那里的五花山...

副热带高压给西安城墙送来“限定皮肤” 专家解读背后原因

9月以来,陕西省已连续经历多轮连续阴雨天气。近日,西安城墙部分区域因持续阴雨天气长出了青苔,这一现象引发市民游客关注。  在西安城墙永宁门至文昌门段,记者看到,城墙墙体表面已经覆盖了一层绿色的青苔。专家解释,近期连续阴雨...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全球治理倡议》

新华社北京10月15日电 10月16日出版的第20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全球治理倡议》。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9...

两部门联合发布连阴雨和农田渍涝灾害风险预警

农业农村部和中国气象局今天(10月14日)联合发布连阴雨和农田渍涝灾害风险预警,预计15日至17日,陕西中南部、华北西南部、黄淮、江汉等地将有中到大雨,局地有暴雨,甘肃陇东、陕西中南部、山西西南部、河南大部、山东中南部、...

生意“向上生长”!用科技探索国际贸易新趋势 数字技术让市场采购增添新羽翼

央视网消息:10月14日上午,浙江义乌第六代市场核心标志项目——全球数贸中心正式开业运营。新市场有哪些新变化?  新布局:从“单一市场”到“复合生态”综合体  义乌全球数贸中心正式打开大门,迎接全球客商。记者和众多采购商...

“干”字当头!各地多举措保“三秋”生产 全力守护群众“粮袋子”

央视网消息:为应对持续阴雨天气影响,陕西咸阳农机部门指导农户对农机采取加装浮力轮、改装三角履带等举措,全力保障“三秋”生产。日前,在咸阳市泾阳县的一处机收现场,一台台履带式收割机在松软的泥地里来回穿梭,完成收割、脱粒等工...

2025
09/12
10:49
边思琪、高健钧
浏览量: 953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2024台北国际旅展开幕

2024台北国际旅展开幕

共绘亚洲品牌新蓝图 ——第19届亚洲品牌盛典在北京举行

共绘亚洲品牌新蓝图 ——第19届亚洲品牌盛典在北京举行

"扁担电工"担起乡亲情

"扁担电工"担起乡亲情

活“荔”湾区  共赢未来

活“荔”湾区 共赢未来

瑞雪兆丰年,越博动力终于迎来了重大喜讯!

瑞雪兆丰年,越博动力终于迎来了重大喜讯!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