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焦点网谈 > 从零到一:电力青年勇闯新能源“无人区”

从零到一:电力青年勇闯新能源“无人区”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5-03-15 14:00:44 | 点击:450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新型电力系统研究中心技术研发室团队在随州广水开展新型电力系统现场试验。受访者供图

在实验室一待就是10多个小时,因为一个技术细节争论得面红耳赤,为了一个实验数据连续几天不眠不休……这是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新型电力系统研究中心技术研发室的工作日常。这支平均年龄33岁的团队在新型电力系统研发中开辟了一条创新之路,研制了世界上首个县域级100%新能源新型电力系统。

向绿而生,他们在“无人区”闯出一条新路

在有着“鄂北门户”之称的湖北省广水市,光伏板浩瀚无边,风机矗立山巅,柳丹和团队成员就在这里探索出了一条点亮世界的绿色能源发展之路。

2019年,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新型电力系统研究中心技术研发室正式成立。这支团队平均年龄33岁,成员包括9名博士和10名硕士。

摆在他们面前的是一个个前所未有的挑战。广水100%新型电力系统科技示范工程是全球第一个县域级100%新能源新型电力系统科技示范工程,以风、光作为电源实现100%独立供电,项目技术难度大,更无现成经验可循。

“没有先例就创造先例,没有经验就探索经验!”作为团队领头人,柳丹以身作则,日夜奋战在项目一线。她的办公室堆满了技术资料和实验数据,复杂的仿真模型昼夜运行。

为了验证系统的可行性,柳丹率团队搭建了仿真平台,对各种复杂工况进行模拟。“那段时间,实验室的灯几乎没熄过。”团队成员叶畅说:“有一次,我们为了优化一个参数,连续熬了三天三夜,但谁都不愿意休息,生怕错过关键数据。”

正是凭着这股韧劲儿,他们在“无人区”闯出一条新路。

奔绿而来,“建设发得出、用得上的新能源电网”

2023年10月,世界首个县域级100%新能源新型电力系统在广水市投入常态化运行。项目供电面积418平方千米、新能源装机24.4万千瓦、最大负荷6.1万千瓦,让超过20万人用上绿色清洁电能。

这背后是团队成员无数个日夜的坚守和付出。

然而就在项目启动送电前夕,开展100%独立运行实验时系统猝发停电,控制模式失效。由于设备都在户外,团队成员曹侃、熊平、谭道军借着应急灯微弱的光,一项项查设备、调参数、看记录,终于在18小时后排除故障,确保送电成功。看着重新亮起的指示灯,3人相视一笑。

从2019年开展可行性研究,2020年确定研究方向并正式立项,2022年11月启动送电,再到如今的常态化投入运行,该团队攻克了8项核心技术,累计开展515项现场试验,创造了多项“世界第一”。

“我们的目标是建设一个能确保风、光新能源发电发得出、用得上的实用的现实电网,也是一个开放的具有未来电网特征的试验平台。”柳丹说,通过团队的努力,广水示范工程入选国家电网公司新型电力系统原创技术策源地科技示范工程,并成为国家能源局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典型案例。

2023年12月,由该团队牵头建设的“区域新型电力系统及农村能源体系构建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成功认定,这是全国首个聚焦农村能源体系构建的省部级实验室。

如今,他们又开始谋划广水二期中低压数字化配电网建设方案,聚力打造世界最大的新能源电网试验基地,向世界推广“湖北经验”。

为绿而创,技术突围助力更多乡亲过上生态生活

2023年,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启动建设“4村1镇2县”的农村能源革命试点示范项目。团队成员宿磊的任务是为巴东县土店子村构建一个高韧性、智能化的配电网系统。

土店子村与大多数农村一样,用电负荷具有“潮汐”特性——夏冬用电高峰期负荷高,春秋低;节假日期间高,平时低。针对这个特点,传统的解决方式是加装新的变压器,但加装变压器不仅成本高,耗时也长。

“能不能研发一种装置,用的时候接入变压器,不用的时候让它自动充电?”一天,盯着正在充电的手机,宿磊眼前一亮。

“有了,就做一个大号充电宝!”宿磊眼中闪过兴奋的光芒。然而,研发初期,设备充放电效率始终不达标。

为了测试装置的稳定性,他们在零下六七摄氏度的户外一待就是几个小时。耳朵冻得通红,每个人都注视检测仪,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再试一次,一定能成!”终于,他们研制的配电变压器柔性增容装置成功运行。

配电变压器柔性增容装置虽然仅有冰箱大小,内部却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它能够根据变压器负荷情况智能充放电,当配套的控制系统监测到变压器负载较大时,装置会自动承担一部分负荷;当变压器负载较小时,装置则进入充电状态。

“安装只需1小时,增容容量可灵活调整,像拼积木一样简单。”宿磊介绍。

“每个技术参数背后,都是老百姓的冷暖。”如今,这场始于实验室的技术突围,正通过无数电力青年,将创新技术应用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潘佳秀子 通讯员 李琳琳 刘超 甘依依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听劝 特朗普叫停向旧金山“派兵”

新华社北京10月24日电 美国总统特朗普23日说,在两名科技巨头劝说下,他将放弃向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市派遣联邦执法人员以打击犯罪的计划。  外媒评述,此番表态令人惊讶。共和党籍的特朗普正向全美民主党主政城市施压,要求其加...

国务院安委会对“辽绥渔35261”船倾覆事故查处挂牌督办

央视网消息:据应急管理部网站消息,2025年10月18日,“辽绥渔35261”船在辽宁大连长兴岛海域倾覆,造成10人失联。根据《重大事故查处挂牌督办办法》,国务院安委会决定对该起重大事故查处挂牌督办。 编辑:及...

首都机场从10月26日起正式执行冬航季航班计划

 海外网北京10月23日电(严冰 贺亚炜)2025年10月26日零时起,首都机场正式执行冬航季航班计划,新航季将持续至2026年3月28日结束,共计154天。新航季,首都机场通航航点略有调整,国航部分国内航班所在航站楼出...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扎实做好秋粮收购和产销衔接各项工作

记者10月23日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获悉,目前秋粮旺季收购正有序展开。近一段时间,相关地方粮食和储备部门、有关企业积极应对阴雨天气影响,采取有针对性措施推进秋粮产后服务和收购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和成效。  围绕下一步...

拉满“情绪价值” 赋能县域经济——从陕西岚皋“村BA”出圈看发展新路径

 地处秦巴山区的陕西省安康市岚皋县,承载着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涵养地、秦巴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等多重定位,一连串“绿色招牌”背后,也面临诸多难题。  如何破解生态和发展“两难”矛盾?如何“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形成新的增...

权威解读|从前三季度成绩单看中国经济发力点

国家统计局20日发布数据显示,初步核算,前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101503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  前三季度经济运行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10月13日在山东港口青岛港拍摄的外贸...

这五年,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一步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回顾这五年,面对复杂局面,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掌舵领航,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砥砺前行,加快形成和发...

锲而不舍 久久为功——“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系列述评之四

新华社北京10月21日电 题:锲而不舍 久久为功——“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系列述评之四  新华社记者黄玥  2026年—2030年,“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  从新中...

教育家精神万里行|赖丽华:甘做灯芯不灭的坚守者

赖丽华,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区涌溪中心小学教师,2024年全国模范教师。赖丽华32年坚守乡村教育一线,匠心教学,倾心为师,默默守护在乡村学子的追梦之路。她以爱育人,真切关注留守儿童的成长,及时回应学生们的成长需求,是学生们的...

中国经济秋季报|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不断拓展 消费“主引擎”作用凸显

央视网消息: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数据显示:消费依旧是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各类新型消费较快发展,市场活力增强,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不断拓展。来看亮点梳理。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3.5%,...

2025
03/15
14:00
浏览量: 450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2024台北国际旅展开幕

2024台北国际旅展开幕

共绘亚洲品牌新蓝图 ——第19届亚洲品牌盛典在北京举行

共绘亚洲品牌新蓝图 ——第19届亚洲品牌盛典在北京举行

"扁担电工"担起乡亲情

"扁担电工"担起乡亲情

活“荔”湾区  共赢未来

活“荔”湾区 共赢未来

瑞雪兆丰年,越博动力终于迎来了重大喜讯!

瑞雪兆丰年,越博动力终于迎来了重大喜讯!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