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焦点网谈 > 看微短剧的人何以比点外卖的人多

看微短剧的人何以比点外卖的人多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4-11-07 13:38:42 | 点击:490

“看微短剧的人比点外卖的人多”——据11月6日中国网络视听协会在第二届杭州·微短剧大会开幕式上正式发布的《中国微短剧行业发展白皮书(2024)》(以下简称《白皮书》)显示:截至2024年6月,我国微短剧用户规模已达到5.76亿人,占整体网民的52.4%。微短剧的用户规模已经超过了网络外卖、网络文学、网约车和网络音频等基础数字服务。

随着微短剧用户人群数量激增,微短剧市场也水涨船高。据预估,2024年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将达到504.4亿元,同比增长34.9%。《白皮书》指出,微短剧行业已经进入转型升级期,正式迈入2.0时代。

精品化发展成为微短剧行业共识

在国家广电总局的倡导下,优秀网络视听作品正逐步向大屏端转移,数十部微短剧已成功登陆电视大屏,并取得了亮眼的成绩。其中,东方卫视与中国网络视听协会共同推出的全国首个日播微短剧展播带“品质东方·微剧场”备受瞩目。首播剧目《金猪玉叶》在首日即拿下电视台收视四网全域第一,为微短剧在大屏端的发展树立了新的标杆。该剧瞄准了“杀猪盘”话题,通过实习律师叶小莱与主播朱浩联手揭开诈骗真相的故事,展现了微短剧在题材创新和内容深度上的不断探索。此外,还有《小年兽与捉妖师·龙年篇》对传统文化的复现,《我的归途有风》讲述振兴民间非遗美食的故事等。

值得一提的是,微短剧在海外市场也展现出巨大的增长潜力,其中微短剧应用美国市场的下载量和收入在海外市场中占据首位。微短剧创作领域亦开始出现国际化合作的探索。日前,爱奇艺与英国BBC Studios宣布双方将共创开发微短剧《9号秘事之黑帷背后》,BBC Studios也将参与爱奇艺迷雾剧场《八角亭谜雾》的海外模式发行,助力中国剧集IP走向世界。

在追求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微短剧已成为影视剧和综艺的创意来源和推广渠道,推动新IP的孵化以及老IP的创新衍生。如微短剧《大王别慌张》源自对《一年一度喜剧大赛》IP的深度挖掘;而综艺《开播!短剧季》既为微短剧提供展示舞台,也是综艺节目类型拓展的积极尝试。此外,微短剧逐步显露出为百行千业赋能的巨大潜力,如“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微短剧里看品牌”“跟着微短剧来学法”等。

凭“造梦”成为当代人的数字生活方式

微短剧的创作逻辑以“造梦”为核心,不仅是用户舒缓情绪的“解压器”,也是放飞想象力的寄托,因而广受用户欢迎。调查显示,微短剧用户的心理诉求除了娱乐、放松之外,“开拓眼界”和“体验不同人生”也位居前列。例如,《开局一座山》讲述主角穿越到冒险游戏世界,开启振兴破败山寨、经营火锅产业等旅程的故事,让观众在观剧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不同的人生体验。

微短剧在大屏端的表现亮眼,在移动端更是如此。据《白皮书》调查,超七成用户已经养成了看微短剧的习惯,其中36.19%的用户每天都看微短剧,38.15%的用户每周要看好几次。微短剧的观看呈现出分散性和私密性特点,工作间隙、通勤路上等独处时间都成为用户享受微短剧的时机。由于某些剧情与观众产生强烈共鸣,据统计有65.78%的用户曾重复观看同一部剧。

从用户人群来看,移动端微短剧用户主要集中在三线以下城市,以初中学历、3000元以下收入人群为主;而在大屏端,用户则表现出老少皆宜、高学历为主的区别化特点。值得注意的是,50岁以上观众人群是微短剧观众的支柱力量,占比接近三分之一。多部针对“银发一族”的微短剧不仅满足了这一群体的娱乐需求,还有不少成为商业爆款。

责任编辑:靖强


【作者:靖强】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首都机场从10月26日起正式执行冬航季航班计划

 海外网北京10月23日电(严冰 贺亚炜)2025年10月26日零时起,首都机场正式执行冬航季航班计划,新航季将持续至2026年3月28日结束,共计154天。新航季,首都机场通航航点略有调整,国航部分国内航班所在航站楼出...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扎实做好秋粮收购和产销衔接各项工作

记者10月23日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获悉,目前秋粮旺季收购正有序展开。近一段时间,相关地方粮食和储备部门、有关企业积极应对阴雨天气影响,采取有针对性措施推进秋粮产后服务和收购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和成效。  围绕下一步...

拉满“情绪价值” 赋能县域经济——从陕西岚皋“村BA”出圈看发展新路径

 地处秦巴山区的陕西省安康市岚皋县,承载着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涵养地、秦巴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等多重定位,一连串“绿色招牌”背后,也面临诸多难题。  如何破解生态和发展“两难”矛盾?如何“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形成新的增...

权威解读|从前三季度成绩单看中国经济发力点

国家统计局20日发布数据显示,初步核算,前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101503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  前三季度经济运行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10月13日在山东港口青岛港拍摄的外贸...

这五年,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一步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回顾这五年,面对复杂局面,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掌舵领航,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砥砺前行,加快形成和发...

锲而不舍 久久为功——“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系列述评之四

新华社北京10月21日电 题:锲而不舍 久久为功——“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系列述评之四  新华社记者黄玥  2026年—2030年,“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  从新中...

教育家精神万里行|赖丽华:甘做灯芯不灭的坚守者

赖丽华,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区涌溪中心小学教师,2024年全国模范教师。赖丽华32年坚守乡村教育一线,匠心教学,倾心为师,默默守护在乡村学子的追梦之路。她以爱育人,真切关注留守儿童的成长,及时回应学生们的成长需求,是学生们的...

中国经济秋季报|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不断拓展 消费“主引擎”作用凸显

央视网消息: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数据显示:消费依旧是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各类新型消费较快发展,市场活力增强,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不断拓展。来看亮点梳理。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3.5%,...

多国合作、寻找月球水,嫦娥探月还担负哪些使命?

最新消息显示,我国嫦娥七号任务计划于2026年前后发射,将首次奔赴月球南极,开展月表环境勘察与水冰探测等关键科研任务。若成功证实月球上存在水,中国有望成为全球首个在月球上发现水的国家!  当前,嫦娥七号任务进展顺利,探测...

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 直博会见证中国直升机产业新图景

央视网消息:10月16日开幕的第七届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通过馆内静展、室外静展、飞行表演等多种方式,集中展示了中国各型直升机、无人机等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呈现中国直升机全产业链的发展成效...

2024
11/07
13:38
靖强
浏览量: 490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2024台北国际旅展开幕

2024台北国际旅展开幕

共绘亚洲品牌新蓝图 ——第19届亚洲品牌盛典在北京举行

共绘亚洲品牌新蓝图 ——第19届亚洲品牌盛典在北京举行

"扁担电工"担起乡亲情

"扁担电工"担起乡亲情

活“荔”湾区  共赢未来

活“荔”湾区 共赢未来

瑞雪兆丰年,越博动力终于迎来了重大喜讯!

瑞雪兆丰年,越博动力终于迎来了重大喜讯!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