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焦点网谈 > 【中国网评】中非携手共筑现代化之梦

【中国网评】中非携手共筑现代化之梦

来源:中国网 | 时间:2024-09-10 08:34:00 | 点击:3153

中国网特约评论员 马汉智

9月5日,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在北京开幕,50多个论坛成员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代表,非盟委员会主席、联合国秘书长以及多个国际组织负责人共同出席开幕式。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题为《携手推进现代化,共筑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为中非携手共筑现代化之梦提供“操作手册”。论坛非方共同主席国塞内加尔总统法耶等盛赞习近平主席对中非合作的高度重视,突出强调中非合作对非洲实现现代化的重大意义。

为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创造更加公平公正的外部环境。当今世界,包括非洲国家在内的广大“全球南方”国家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着各种结构性制约,突出表现为:粗暴干涉他国内政的戏码仍在持续上演,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权利不平等、机会不平等问题仍很严峻,开放共赢的国际合作环境屡遭破坏,文明优越论的陈词滥调仍很流行,现代化的人民性常被忽视等等。

面对中非携手实现现代化面临的种种外部挑战,习近平主席提出要携手推进公正合理、开放共赢、人民至上、多元包容、生态友好、和平安全的现代化。这六个方面,抓住了包括非洲国家在内的“全球南方”国家实现现代化所面临的最主要矛盾,为中非下一阶段携手合作指明战略方向,也深刻回应了习近平主席提出将“中国同所有非洲建交国的双边关系提升到战略关系层面”的深刻内涵。

“十大伙伴行动”为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提供“操作手册”。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和非洲占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没有中非的现代化,就没有世界的现代化。这句话有力诠释了实现现代化不是某些国家的专利品,更不是谁的垄断品,而是全世界人民不可剥夺的权利。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是谁也无法阻挡的历史潮流。

为此,中方愿同非方开展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十大伙伴行动,包括文明互鉴、贸易繁荣、产业链合作、互联互通、发展合作、卫生健康、兴农惠民、人文交流、绿色发展、安全共筑伙伴行动,深化中非合作,引领“全球南方”现代化。

“十大伙伴行动”既与前面提出的“十大合作计划”“八大行动”“九项工程”一脉相承,体现出中国对制约非洲长期发展瓶颈的持续关注,又开拓创新,将携手推进现代化的烙印深深打在上面。如将文明互鉴提升到全新高度,体现出中非围绕如何实现现代化高度的战略共识和理念交流的诉求,也体现出唯有打破思想的桎梏和禁区,中非携手实现现代化之路才会更加宽广。又如,中国决定给予包括33个非洲国家在内的所有同中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中国成为实施这一举措的首个发展中大国和世界主要经济体。截至今年6月,中国已对原产于27个非洲最不发达国家的98%税目产品实施零关税。在此基础上每迈出的一步,都极为不易,也将对非洲农业现代化等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当习近平主席宣布该举措时,全场响起持续热烈的掌声。从98%到100%,从数字来看是一小步,但它却是中国践行真实亲诚对非政策理念和正确义利观的一大步。再比如,开展中非军队联演联训、联合巡航,实施“助力非洲摆脱雷患行动”,共同维护人员和项目安全,体现出中非安全合作正向战略化、系统化全面迈进,这将为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提供更坚强有力的安全保障。在携手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中,人始终是最重要的因素,人才培养贯穿“十大伙伴行动”始终,体现出中非合作“授人以渔”的长期坚守,体现出中非合作真正惠及双方人民,真正属于双方人民。

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呼之欲出。中非命运共同体建设基础牢、起点高、前景广,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树立了光辉典范。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中非都是构建命运共同体的先行者,未来也必将携手走在现代化进程的前列。习近平主席提出,将中非关系整体定位提升至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意味着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的背景下,中非双方将肩并肩、手拉手,坚持传统友好、坚持合作共赢、坚持与时偕行,坚定不移推进现代化事业,使中非命运共同体成为推动构建“全球南方”命运共同体的“排头兵”,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第一方阵”。(作者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编审:唐华 蒋新宇 张艳玲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拉满“情绪价值” 赋能县域经济——从陕西岚皋“村BA”出圈看发展新路径

 地处秦巴山区的陕西省安康市岚皋县,承载着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涵养地、秦巴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等多重定位,一连串“绿色招牌”背后,也面临诸多难题。  如何破解生态和发展“两难”矛盾?如何“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形成新的增...

权威解读|从前三季度成绩单看中国经济发力点

国家统计局20日发布数据显示,初步核算,前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101503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  前三季度经济运行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10月13日在山东港口青岛港拍摄的外贸...

这五年,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一步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回顾这五年,面对复杂局面,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掌舵领航,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砥砺前行,加快形成和发...

锲而不舍 久久为功——“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系列述评之四

新华社北京10月21日电 题:锲而不舍 久久为功——“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系列述评之四  新华社记者黄玥  2026年—2030年,“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  从新中...

教育家精神万里行|赖丽华:甘做灯芯不灭的坚守者

赖丽华,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区涌溪中心小学教师,2024年全国模范教师。赖丽华32年坚守乡村教育一线,匠心教学,倾心为师,默默守护在乡村学子的追梦之路。她以爱育人,真切关注留守儿童的成长,及时回应学生们的成长需求,是学生们的...

中国经济秋季报|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不断拓展 消费“主引擎”作用凸显

央视网消息: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数据显示:消费依旧是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各类新型消费较快发展,市场活力增强,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不断拓展。来看亮点梳理。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3.5%,...

多国合作、寻找月球水,嫦娥探月还担负哪些使命?

最新消息显示,我国嫦娥七号任务计划于2026年前后发射,将首次奔赴月球南极,开展月表环境勘察与水冰探测等关键科研任务。若成功证实月球上存在水,中国有望成为全球首个在月球上发现水的国家!  当前,嫦娥七号任务进展顺利,探测...

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 直博会见证中国直升机产业新图景

央视网消息:10月16日开幕的第七届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通过馆内静展、室外静展、飞行表演等多种方式,集中展示了中国各型直升机、无人机等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呈现中国直升机全产业链的发展成效...

第13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开幕 演出精彩亮点多→

  10月16日晚,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第13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在广东佛山开幕。来自五大洲13个国家的艺术团体与中国艺术团共500余位艺术家联袂登台,共赴一场跨越山海的文化之约。  艺术节在开场舞蹈《风起岭南》...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暴雨蓝色预警

央视网消息:中央气象台10月16日18时继续发布暴雨蓝色预警,预计,10月16日20时至17日20时,四川东北部、重庆西部和北部、陕西东南部、湖北北部和西部、河南大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山东南部以及云南西部等地部分地区...

2024
09/10
08:34
浏览量: 3153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2024台北国际旅展开幕

2024台北国际旅展开幕

共绘亚洲品牌新蓝图 ——第19届亚洲品牌盛典在北京举行

共绘亚洲品牌新蓝图 ——第19届亚洲品牌盛典在北京举行

"扁担电工"担起乡亲情

"扁担电工"担起乡亲情

活“荔”湾区  共赢未来

活“荔”湾区 共赢未来

瑞雪兆丰年,越博动力终于迎来了重大喜讯!

瑞雪兆丰年,越博动力终于迎来了重大喜讯!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