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焦点网谈 > 分享中文故事 收获美好情谊

分享中文故事 收获美好情谊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 时间:2024-08-31 15:10:07 | 点击:3221

王清清和学生在一起
供图: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

2022年6月,刚走出大学校门的王清清参与了中国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的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项目,在泰国北榄府的一所高中开启了她的国际中文教学之旅。

泰国的两年任教时光转眼过去,但在泰国每一天的辛勤工作都让王清清有新收获,也让“中文之花”在这里绽放。

我们是真诚的朋友

“初到泰国,除了对新生活的憧憬外,更多的是对未知事物的忐忑。但当我走上讲台的那一刻,看到学生们明亮的眼睛中释放出的善意,心一瞬间就安静了下来。”这是王清清第一次走上泰国讲台的真实感受。

学生们的中文基础比较薄弱,很多孩子不敢开口,王清清就主动走到学生中间,鼓励他们在课堂上多说多练,充分用中文表达想法,哪怕说错,也会给予赞赏。久而久之,学生们就开启了自觉用中文聊天的模式,口语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高。王清清还利用一切机会,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中国文化活动,如中文书写大赛、中文歌曲大赛、新年活动等。甚至一些原本内向的学生也开始走上舞台,用中文展示自己,这些改变让王清清为自己的努力付出感到欣慰。

对于王清清的付出,学生们看在眼里,也记在了心里。“在学校我听到最多的话就是‘老师我爱你’‘老师很可爱’,他们的赞赏让我越来越自信。”在王清清办公桌正对着的门口,总有小脑袋探进来对着她悄悄比个爱心。“只要看到他们的笑脸都会被温暖到。”王清清还记得,在泰国度过的第一个生日,学生和同事为她特别庆祝;每逢中国传统节日,大家还会亲手制作美食,与她一同分享节日的喜悦。

两年时间,王清清从新手变成经验丰富的教师。

“有人喜欢看中国影视剧,下课我们就一起讨论剧情,有人喜欢听中文歌,上课我就教他们唱。”王清清鼓励学生去中国留学,学习中文,感受中国的发展变化,很多学生在她的帮助下顺利进入了心仪的中国高校。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情感上遇到挫折,他们都会和我说,我们似乎更像真诚的朋友。”王清清说。

拍视频讲述教学故事

“我是个喜欢分享生活的人,拍视频一直都是自己的业余爱好。”来到泰国后,王清清很快融入并喜欢上了这里的生活,她尝试着拍摄自己的教学故事和在泰国的生活趣事。

一开始,她的视频主要是为了拍给远在国内的父母看。“想让他们放心,每天都能看到我做了什么。”没想到,逐渐有许多网友关注到了她的作品,于是王清清将账号名称改为了“Max在泰国教中文”,专门为大家介绍自己在泰国开展中文教学的故事。在视频中,她记录日常生活,分享教学趣事,介绍泰国风土人情。

王清清的学生常常是视频中的主角。“学生们都特别喜欢出镜,经常和我一起拍些有趣的视频。视频发布以后,他们会主动分享,还会看中国网友的留言。”

王清清所拍的视频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看见,现在,她已经发布了上百条视频,拥有了上万粉丝,每条视频的点击量都十分可观。“在泰国的这些经历让我的国际中文教学故事丰富多彩。我努力做这些视频,就是想让更多人看到在海外有这么一群人为中文教育而努力。”王清清说。

很多学生用微信

与学生们相处久了,王清清觉得自己和他们之间几乎没有什么代沟。“比如我上学的时候会追星,结果和学生们一聊天,发现原来他们对中国的影视剧和明星也都了如指掌。有时候,一些中国的热门电视剧我还没有看,泰国学生们就已经看过了,他们还在课堂上向我推荐。”王清清说。

“除了影视剧,学生们还非常喜欢听中国古风歌曲,看古风小说。在泰国书店的畅销书区,也能看到中国古风小说,有中文原版的,也有译成泰文版的,特别受欢迎。”

王清清还观察到,很多泰国学生都在使用微信,特别是学习中文的学生都能熟练地使用各种中国的社交APP,并且很愿意在上面与中国人聊天,以提高自己的中文水平。

中文在泰国的受欢迎让王清清感触颇深。她仍然记得第一次在泰国过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时的场景,“没想到泰国人这么喜欢中国的传统节日。在曼谷街头,好多泰国女生穿着汉服、旗袍,让我感觉像是回到了中国”。

在王清清任教的这所高中里,每个年级都开设了中文班。“将来,这些学生中很大一部分人会选择到中国留学,或到中国工作。”王清清希望,未来学生们能为中泰两国的交流合作作出贡献。

(责编:李依环、李昉)


【作者:于 荷】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拉满“情绪价值” 赋能县域经济——从陕西岚皋“村BA”出圈看发展新路径

 地处秦巴山区的陕西省安康市岚皋县,承载着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涵养地、秦巴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等多重定位,一连串“绿色招牌”背后,也面临诸多难题。  如何破解生态和发展“两难”矛盾?如何“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形成新的增...

权威解读|从前三季度成绩单看中国经济发力点

国家统计局20日发布数据显示,初步核算,前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101503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  前三季度经济运行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10月13日在山东港口青岛港拍摄的外贸...

这五年,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一步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回顾这五年,面对复杂局面,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掌舵领航,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砥砺前行,加快形成和发...

锲而不舍 久久为功——“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系列述评之四

新华社北京10月21日电 题:锲而不舍 久久为功——“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系列述评之四  新华社记者黄玥  2026年—2030年,“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  从新中...

教育家精神万里行|赖丽华:甘做灯芯不灭的坚守者

赖丽华,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区涌溪中心小学教师,2024年全国模范教师。赖丽华32年坚守乡村教育一线,匠心教学,倾心为师,默默守护在乡村学子的追梦之路。她以爱育人,真切关注留守儿童的成长,及时回应学生们的成长需求,是学生们的...

中国经济秋季报|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不断拓展 消费“主引擎”作用凸显

央视网消息: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数据显示:消费依旧是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各类新型消费较快发展,市场活力增强,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不断拓展。来看亮点梳理。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3.5%,...

多国合作、寻找月球水,嫦娥探月还担负哪些使命?

最新消息显示,我国嫦娥七号任务计划于2026年前后发射,将首次奔赴月球南极,开展月表环境勘察与水冰探测等关键科研任务。若成功证实月球上存在水,中国有望成为全球首个在月球上发现水的国家!  当前,嫦娥七号任务进展顺利,探测...

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 直博会见证中国直升机产业新图景

央视网消息:10月16日开幕的第七届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通过馆内静展、室外静展、飞行表演等多种方式,集中展示了中国各型直升机、无人机等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呈现中国直升机全产业链的发展成效...

第13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开幕 演出精彩亮点多→

  10月16日晚,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第13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在广东佛山开幕。来自五大洲13个国家的艺术团体与中国艺术团共500余位艺术家联袂登台,共赴一场跨越山海的文化之约。  艺术节在开场舞蹈《风起岭南》...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暴雨蓝色预警

央视网消息:中央气象台10月16日18时继续发布暴雨蓝色预警,预计,10月16日20时至17日20时,四川东北部、重庆西部和北部、陕西东南部、湖北北部和西部、河南大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山东南部以及云南西部等地部分地区...

2024
08/31
15:10
于 荷
浏览量: 3221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2024台北国际旅展开幕

2024台北国际旅展开幕

共绘亚洲品牌新蓝图 ——第19届亚洲品牌盛典在北京举行

共绘亚洲品牌新蓝图 ——第19届亚洲品牌盛典在北京举行

"扁担电工"担起乡亲情

"扁担电工"担起乡亲情

活“荔”湾区  共赢未来

活“荔”湾区 共赢未来

瑞雪兆丰年,越博动力终于迎来了重大喜讯!

瑞雪兆丰年,越博动力终于迎来了重大喜讯!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