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焦点网谈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景迈山上,“人在草木间”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景迈山上,“人在草木间”

来源:新华社 | 时间:2024-08-26 11:16:39 | 点击:2827

新华社昆明8月25日电 题:景迈山上,“人在草木间”

新华社记者申铖、赵彩琳、辛悦卫

一个“茶”字,拆开来看就是“人在草木间”。在云南普洱的景迈山上,这一意境已呈现千年。

这座平均海拔1400米的古茶山里,森林、古茶林、村落交织共存,形成独特的空间组合。山共林,林生茶,茶绕村。

23岁的岩温发来自澜沧县惠民镇景迈村,他带着记者来到景迈山的大平掌古茶林。在这里,有高耸的古木,也有新生的树苗,不同层次的绿色铺满整个山坡,时间的沉静和生命的活力交织在一起。

这是8月24日拍摄的景迈山大平掌古茶林。新华社记者辛悦卫 摄

“这些高大乔木下面错落分布的是古茶树,祖辈们传承下来的林下茶种植技术,简单来说,就是茶是在树林下种出来的。”岩温发说。

“远看是森林,近看是茶林。”普洱景迈山古茶林保护管理局局长张丕生告诉记者,景迈山古茶林有千余年历史,是世界上保存完整、面积较大、种植历史悠久的人工栽培古茶林典型代表,其中集中连片面积达1.8万亩。

茶林之中,有系着红布条的“茶神树”,每年春茶开采前都会受到村民的祭拜;有被称作“蜂神树”的古榕树,几十个扇形蜂巢挂在层叠的树干上……当地人敬重自然、热爱自然,认为茶树有灵、自然有灵。

人在草木间,茶香飘千年。

这是8月24日在景迈山大平掌古茶林拍摄的茶树。新华社记者辛悦卫 摄

经过漫长的生产生活实践,景迈山世居民族创造了包括种茶制茶、食茶用茶、品茶咏茶等在内的一系列茶文化。婚丧嫁娶、商讨要事……在这里,很多事情都在喝茶中解决。

去年9月,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成为我国第57项世界遗产,也是全球首个以茶为主题的世界文化遗产。景迈山被更多人知晓,也吸引了更多人抵达。

在景迈山的翁基古寨,雨水时而滂沱、时而淅沥,游客却依旧不少。惠民镇芒景村村民张光明经营的客栈,也入住了多位游客。

“我最开始是销售茶叶的,经营的民宿主要给茶商朋友住。申遗成功后,村里游客越来越多,我又开了第二家民宿。”张光明说。

这是8月24日拍摄的翁基古寨。新华社记者辛悦卫 摄

数据显示,景迈山自2023年9月以来共接待游客40.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38亿元。

“在发挥景迈山自然资源优势、生态环境优势的基础上,我们确立了以普洱茶产业为主导、‘茶文旅’产业融合的发展定位,引进先进技术设备,提升加工技术工艺。”惠民镇镇长阳崇刚说。

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同时,高水平保护持续推进。

“申遗成功,对我们来说意味着更大的责任、更高的标准。”张丕生说,今年1月,《景迈山古茶林保护管理技术规范》开始实施,对古茶林的日常管理和树体养护等进行技术规范,进一步促进古茶林的有效保护、科学管养和合理利用。

再过不久,景迈山的秋茶就要开始采收,村民们期待着能有个好收成。

岩温发告诉记者,祖先种下的茶树养活了世世代代的景迈儿女。“接过祖先留下的古茶林,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它们。”

林茶共生,人地共荣。景迈山上,人与自然共同谱写的美妙协奏曲仍在继续……

责任编辑:刘峻凌】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拉满“情绪价值” 赋能县域经济——从陕西岚皋“村BA”出圈看发展新路径

 地处秦巴山区的陕西省安康市岚皋县,承载着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涵养地、秦巴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等多重定位,一连串“绿色招牌”背后,也面临诸多难题。  如何破解生态和发展“两难”矛盾?如何“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形成新的增...

权威解读|从前三季度成绩单看中国经济发力点

国家统计局20日发布数据显示,初步核算,前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101503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  前三季度经济运行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10月13日在山东港口青岛港拍摄的外贸...

这五年,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一步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回顾这五年,面对复杂局面,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掌舵领航,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砥砺前行,加快形成和发...

锲而不舍 久久为功——“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系列述评之四

新华社北京10月21日电 题:锲而不舍 久久为功——“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系列述评之四  新华社记者黄玥  2026年—2030年,“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  从新中...

教育家精神万里行|赖丽华:甘做灯芯不灭的坚守者

赖丽华,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区涌溪中心小学教师,2024年全国模范教师。赖丽华32年坚守乡村教育一线,匠心教学,倾心为师,默默守护在乡村学子的追梦之路。她以爱育人,真切关注留守儿童的成长,及时回应学生们的成长需求,是学生们的...

中国经济秋季报|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不断拓展 消费“主引擎”作用凸显

央视网消息: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数据显示:消费依旧是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各类新型消费较快发展,市场活力增强,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不断拓展。来看亮点梳理。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3.5%,...

多国合作、寻找月球水,嫦娥探月还担负哪些使命?

最新消息显示,我国嫦娥七号任务计划于2026年前后发射,将首次奔赴月球南极,开展月表环境勘察与水冰探测等关键科研任务。若成功证实月球上存在水,中国有望成为全球首个在月球上发现水的国家!  当前,嫦娥七号任务进展顺利,探测...

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 直博会见证中国直升机产业新图景

央视网消息:10月16日开幕的第七届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通过馆内静展、室外静展、飞行表演等多种方式,集中展示了中国各型直升机、无人机等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呈现中国直升机全产业链的发展成效...

第13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开幕 演出精彩亮点多→

  10月16日晚,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第13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在广东佛山开幕。来自五大洲13个国家的艺术团体与中国艺术团共500余位艺术家联袂登台,共赴一场跨越山海的文化之约。  艺术节在开场舞蹈《风起岭南》...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暴雨蓝色预警

央视网消息:中央气象台10月16日18时继续发布暴雨蓝色预警,预计,10月16日20时至17日20时,四川东北部、重庆西部和北部、陕西东南部、湖北北部和西部、河南大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山东南部以及云南西部等地部分地区...

2024
08/26
11:16
浏览量: 2827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2024台北国际旅展开幕

2024台北国际旅展开幕

共绘亚洲品牌新蓝图 ——第19届亚洲品牌盛典在北京举行

共绘亚洲品牌新蓝图 ——第19届亚洲品牌盛典在北京举行

"扁担电工"担起乡亲情

"扁担电工"担起乡亲情

活“荔”湾区  共赢未来

活“荔”湾区 共赢未来

瑞雪兆丰年,越博动力终于迎来了重大喜讯!

瑞雪兆丰年,越博动力终于迎来了重大喜讯!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