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焦点网谈 > 美“印太战略”是冷战思维和殖民主义再现

美“印太战略”是冷战思维和殖民主义再现

来源:中国网 | 时间:2022-06-22 16:23:41 | 点击:983

来源:中国网 丨 作者:薛静 陈琪 丨 时间:2022-06-21 丨 责编:安然 乐水 宇馨

薛静 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陈琪 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近期,美国使出浑身解数,全力拉拢一些亚洲国家,妄图构建美国领导下的地区“小圈子”,以实现美国主导下的地区秩序。5月12-13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召开的“美国-东盟首脑特别峰会”就是在这种战略指导下的一次重要行动。5月20日至24日,美国总统拜登又开启了上任后的首次亚洲访问之旅,造访了美国在东亚的主要盟友日本和韩国。5月24日,美日印澳四国首脑齐聚日本首都东京,举行“四方安全对话”。不仅如此,美国多位高官还在亚太地区进行穿梭式外交活动,全方位推动美国的所谓“印太战略”落地实施。

美国的所作所为将矛头直指中国,其“印太战略”的核心是要围堵遏制中国。通过在中国周边建立美国领导下的反华包围网,实现牵制中国力量、迟滞中国发展的目的。美国大力鼓吹“中国威胁论”,挑拨相关各国与中国的关系,企图恶化中国的周边环境。原本经过多边协商已经取得相当进展的亚太争议问题在美国的刻意引导下,又出现了激化的苗头。应当看到,美国采用的手段本质上仍然是殖民主义的老一套,即制造地区分裂,挑拨各国相互争斗,从而为外部势力介入提供机会,并从中攫取利益。

亚太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基本实现了地区和平,经历了经济快速发展,已成为世界经济最重要和最有活力的部分。这一局面来之不易,值得每个地区国家分外珍视。而美国不顾及亚太国家的人民福祉,执意制造冲突、激化矛盾,根本上是为了一己之私,为了巩固自身的全球霸权。无论是之前的中日钓鱼岛问题,还是中韩的“萨德问题”,再到“南海争端问题”,背后都有美国蓄意操弄的影子。美国表面上看起来是针对中国的崛起,而实际上针对的是整个亚太地区的复兴。

美国霸权绝对不允许这个全世界最重要的地区脱离其掌控,而是企图让亚洲各国永远为美国的国家利益服务,因此任何一个地区大国的崛起都是美国所不能容忍的。这与美国所鼓吹的意识形态斗争毫无关系,完全是为了维护美国霸权。可以说,美国现在就是亚太地区和平发展的最大障碍和最不稳定因素。

美国的战略思想似乎仍然停留在冷战时期,这是由美国的国际秩序观念所决定的。美国信仰“霸权有益论”,认为只有存在一个主导世界的领导者才能保证世界的秩序,而这个领导者又非美国莫属。在美国的观念中不存在各个国家和平共处、相互尊重、共同发展的世界图景。然而,虽然美国极力推动世界格局走向其所希望的“新冷战”,但是此一时彼一时。冷战结束后三十年的全球化发展早已将世界各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成为一个相互依存的命运共同体。在当今的国际格局之下,美国还妄图重回冷战世界,无异是痴心妄想。

实际上,美国的“印太战略”不仅是殖民主义的“借尸还魂”,还带有明显的种族主义色彩。美国不仅企图让亚太地区像殖民时期那样成为美国的经济殖民地和政治附庸,而且还体现出“美国优先”和“白人至上”的特征。具体而言,美国在亚太地区打造的“小圈子”大致可以分为几个层次。

首先是AUKUS。它是由盎格鲁——撒克逊国家组成的准军事联盟,是美国“亚太战略”的最核心部分。接下来是所谓“四方伙伴关系”(QUAD)。这是一个政治同盟,除美国和澳大利亚之外,日本和印度也加入其中。还有最近非常吸引眼球的“印太经济框架”(IPEF),它包含更多国家,也因而更加松散。

纵观人类历史,亚洲在绝大多数时期内都是世界上人口最繁盛和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只不过在最近的数百年间遭遇了挫折,经历了被西方侵略和奴役的悲惨命运。然而,如今的亚洲各国已经摆脱了殖民统治。亚洲各国人民通过自己的勤劳和努力而不是劫掠和剥削,正在逐步恢复着往昔的光荣地位。亚洲的事务应该由亚洲国家和亚洲人民自主决定,并不需要其他国家作为主人来发号施令。

“世界潮流,浩浩汤汤”。在当前全球发展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急剧上升的时期,美国应该审时度势,而非逆流而动,仍然沉迷于“永世霸权”的迷梦中不能自拔。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所作所为违背了和平、发展、合作的历史潮流,注定不得人心,既无法阻挡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不能遏制整个亚洲重新成为世界的中心。(责任编辑:安然 乐水 宇馨)


【作者:薛静 陈琪 】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厄瓜多尔西北部枪击事件致7人死亡

  中新社北京8月18日电 基多消息:厄瓜多尔西北部圣多明各-德洛斯查奇拉斯省当地时间17日发生一起枪击事件,造成7人死亡。  据厄瓜多尔《商报》及《宇宙报》报道,17日凌晨2时许,多名手持枪械、头戴黑色头罩的男子闯入圣...

“科技范儿”“智慧范儿”“文化范儿”“运动范儿”……城市更新展现“新”气象

央视网消息:不久前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强调,做好城市工作要 “以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为主线,以推进城市更新为重要抓手。”今年以来,各地通过精心规划与设计,着力将城市的颜值、气质与城市更新有机融...

降碳、减污、扩绿……重磅数据出炉!多角度透视碳达峰碳中和重要成果

  央视网消息:记者8月15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了解到,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宣示提出5周年重要成果在2025年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上发布。相关负责人表示,最近五年来,各地区各部门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

中国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央视网消息:在8月15日举办的2025年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上,多国人士表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为推动解决全球生态环境问题、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与会嘉宾表示,...

从“景”看“绿”!“两山”理念让美丽中国可感可知

央视网消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20年前提出的“两山”理念。它开启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篇章,在中华大地绘就出一幅以生态文明为底色的时光画卷。今天,我们的家园越来越可爱、明艳,而“可爱家园”的密码,就藏在点滴日...

关于个人消费贷贴息,六大行公告→

   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印发《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明确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期间,居民个人使用贷款经办机构发放的个人消费贷款(不含信用卡业务)中实际用于消费,且贷款经办机...

534个药品通过2025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形式审查

  新华社北京8月12日电(记者彭韵佳、徐鹏航)国家医保局12日对2025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初步形式审查结果进行公示,534个药品通过形式审查。申报药品数量超过2024年。  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分为企业申报、形式审查、专家...

三位一体生态监测守护生灵草木“乐园” “最美第三极”画卷徐徐铺展 | 跨越60年:雪域新画卷

  央视网消息:西藏是重要的国家生态安全屏障。近年来,西藏坚持生态保护第一,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在西藏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以大地为家,与野生动物为伴,守护着雪域高原的生灵草木。  黑颈鹤是世界上唯一一种完全生活在高原的鹤类,...

专访丨美国高关税政策是对本国消费者变相征税——访英国经济学家罗思义

  新华社伦敦8月10日电专访|美国高关税政策是对本国消费者变相征税——访英国经济学家罗思义  新华社记者高文成  英国经济学家、伦敦经济与商业政策署前署长约翰·罗斯(中文名:罗思义)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美国政...

全球瞭望丨肯尼亚媒体: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巨大贡献

新华社内罗毕8月10日电(记者严钰景)肯尼亚主流媒体《星报》8日刊发记者奥尼扬戈·孔扬戈撰写的评论员文章说,值此国际社会共同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应当以更加平衡和广阔的视角重新审视这场战争,并正确评价中国...

2022
06/22
16:23
薛静 陈琪
浏览量: 983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2024台北国际旅展开幕

2024台北国际旅展开幕

共绘亚洲品牌新蓝图 ——第19届亚洲品牌盛典在北京举行

共绘亚洲品牌新蓝图 ——第19届亚洲品牌盛典在北京举行

活“荔”湾区  共赢未来

活“荔”湾区 共赢未来

瑞雪兆丰年,越博动力终于迎来了重大喜讯!

瑞雪兆丰年,越博动力终于迎来了重大喜讯!

践行工匠精神  添翼吴都腾飞

践行工匠精神 添翼吴都腾飞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