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每日要闻 > 前4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1.9%

前4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1.9%

来源:人民网 | 时间:2023-05-21 19:44:00 | 点击:1313

原标题:前4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1.9%

  日前,财政部发布统计数据显示,1月至4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3171亿元,同比增长11.9%;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6418亿元,同比增长6.8%。总体看,财政收入延续平稳回升态势,财政支出保持较高强度。专家表示,前4个月财政收支结构进一步优化平衡,体现出财政可持续性随着经济的稳步恢复得到改善。

  据悉,前4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1.9%,除经济恢复性增长带动外,还受一些特殊因素影响。比如,部分2021年末收入在去年初入库,抬高基数,拉低收入增幅。去年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税在今年入库和部分税收错期入库,拉高今年收入增幅。此外,去年4月份开始实施大规模留抵退税政策,今年恢复常态,退税额同比大幅减少,直接拉高4月份收入增幅至70%,相应拉高1月至4月累计收入增幅。扣除上述特殊因素后,1月至4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可比增长约4%,可比增幅比一季度提高1个百分点,延续平稳回升态势。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组成。从税收收入看,1月至4月累计,全国税收收入70379亿元,同比增长12.9%,扣除留抵退税等特殊因素后可比增长约4%。

  统计显示,1月至4月累计,国内增值税增长58%,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约10%,主要受经济恢复性增长和去年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税于今年入库等因素带动。国内消费税下降17.9%,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下降12%,主要是去年同期基数较高。此外,企业所得税同比增长3.7%。

  房地产市场仍处于逐步恢复中,契税增长6.3%,连续3个月增幅回升,主要受土地出让收入降幅收窄、部分重点城市二手房交易市场回暖等因素带动;房产税增长20.5%,城镇土地使用税增长11.5%,主要是部分地区收入错期提前入库;耕地占用税下降8.8%,土地增值税下降15.2%。

  中央财经大学财税学院教授白彦锋认为,1月至4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税收收入实现了两位数增长,即使扣除留抵退税等不可比因素,也实现了正增长,特别是第一大税种增值税在扣除留抵退税因素之后增速仍然达到约10%,第二大税种企业所得税也实现了正增长,“这些指标都表明我国国民经济正在全面恢复,并且日趋向好”。

  “主要反映经营主体状况的税收指标如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呈现出同比增长趋势,反映出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积极财政政策将进一步释放优化经济结构的潜能,继续提高政策的有效性、精准性,推动巩固经济回升势头。”北京国家会计学院财税政策与应用研究所所长李旭红说。

  从财政支出看,各级财政部门加强财政资源统筹,保持必要支出强度,加大对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的投入。统计显示,1月至4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6.8%。基本民生、乡村振兴、区域重大战略、教育、科技攻关等重点支出得到有力保障。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10.3%;教育支出增长6.9%;卫生健康支出增长8.7%;城乡社区支出增长3.1%;农林水支出增长8%;科学技术支出增长9%;住房保障支出增长8.9%。

  李旭红分析,前4个月财政支出执行力度加强,尤其是对于民生、科技等领域的支出呈增长态势,“未来应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更好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有效带动扩大全社会投资,促进消费恢复和增长”。

  专项债对带动扩大有效投资、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具有重要作用。统计显示,1月至4月,各地发行用于项目建设的地方政府债券18575亿元,其中一般债券3303亿元,主要用于乡村振兴、污染防治、小水库除险加固等没有收益的公益性项目建设;专项债券15272亿元,主要用于市政建设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社会事业、交通基础设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林水利等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重点领域建设,推动一大批惠民生、补短板、强弱项的项目建设实施。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地方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重点领域,持续做好专项债券项目储备工作,不断提升储备项目质量,切实发挥专项债券资金效益。(记者曾金华)

(责编:鲁婧、李楠桦)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20名联合国雇员被也门胡塞武装继续扣押

联合国驻也门办事处一名消息人士20日称,在也门首都萨那的一处联合国外籍雇员住宅区仍有20名联合国雇员被胡塞武装扣押,其中包括15名外国人和5名也门人。  这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消息人士称,胡塞武装18日突袭了这处联合国外籍雇...

英国拟授权军队当场击落“威胁军事基地”的无人机

英国媒体19日报道,英国国防大臣约翰·希利即将发布应对“外来无人机侵扰”的最新措施,包括授予英军对“威胁本国军事基地安全”的不明无人机予以“当场击落”的权限。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在相关法案生效后,英国驻扎军事基...

孟加拉国达卡国际机场航班恢复正常

  △达卡国际机场18日发生火灾  孟加拉国首都达卡哈兹拉特·沙贾拉尔国际机场18日因货站火灾暂停航班,当晚火势得到控制后,该机场航班运营恢复正常。  孟加拉国民航和旅游部18日晚发布声明说,火灾发生在当地时间14时许,...

一个称呼里的教育观念

纪秀君一个称呼的变化,往往反映了时代变迁中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到幼儿园走访时,无意中谈到“园长妈妈”这个称呼,很多园长表示不喜欢被这么叫,她们更希望被称为“老师(园长)”或“园长老师”。不知从何时起,“园长妈妈”这个称呼...

强冷空气来袭 北京或将提前入冬

新华社北京10月17日电(记者田晨旭、侠克)强冷空气来了!据中央气象台发布的信息,预计16日至21日,较强冷空气将自北向南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将出现今年下半年以来最低气温。北京气象部门介绍,受强冷空气影响,未来几天,北京...

五彩斑斓意,层林尽染秋!锦绣山河美 赏秋正当时

央视网消息:金秋时节,全国很多地方尤其是北方多地的秋色都已经到了一年中最美的时候,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接下来,我们一起去赏秋。我们先到帕米尔高原东麓的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巍峨的雪山、金色的草甸、蜿蜒的河流交织成...

应急管理部:今年中央安全生产考核巡查将于11月开始

应急管理部今天(16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介绍,2025年度中央安全生产考核巡查即将开展,今年首次以中央名义开展,推动安全生产责任措施落实  发布会介绍,11—12月份,22个中央安全生产考核巡查组将陆续进驻各地区、各...

习近平向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成立80周年致贺信

10月1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成立80周年致贺信。  习近平指出,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为保障世界粮食安全、推动乡村发展和粮食体系转型、提高各国人民生活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习近平强调,中国政府高度重...

改革开放走在前|“科技引擎”激发南粤创新发展新活力

 新华网深圳10月14日电(王佳 俞欢)深圳多点开花实现前沿核心技术突破、珠海创新实践打破跨境转化壁垒、汕头突破传统产业边界打造增长新极……近日,“改革开放走在前——广东科创新气象”主题宣传活动举行。  从“创新高地”深...

关键突破!我国自研的超高速实时示波器发布

在今天(10月15日)召开的2025湾区半导体产业生态博览会上,我国自研的90GHz实时示波器正式发布,这一成果标志着我国在高端电子测量仪器领域实现关键突破,打破了国外长期技术封锁。  这款产品将国产示波器关键性能提升到...

2023
05/21
19:44
浏览量: 1313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出征

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出征

广东广州: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正式向公众开放

广东广州: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正式向公众开放

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

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

习近平会见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代表

习近平会见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代表

元首外交丨从中贝关系看中国对非真实亲诚理念

元首外交丨从中贝关系看中国对非真实亲诚理念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