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热点追踪 > 西盟佤族织锦:传统现代有机结合 打造文化惠民品牌

西盟佤族织锦:传统现代有机结合 打造文化惠民品牌

来源:人民网 | 时间:2023-12-03 19:01:30 | 点击:6784

  佤族织锦非遗传承人李宪兰(右)在非遗工坊内教授织锦技艺

  2021年,西盟佤族织锦技艺被列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近年来,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以传承保护为核心、以创新赋能为关键,探索佤族织锦将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推动佤族织锦实现从“指尖技艺”到“指尖经济”的融合发展。该县制定了织锦产业发展实施方案,谋划完善一个织锦工坊体系、建成一个实训基地、改建一个体验中心、打造一个织锦产业村、开展一系列织锦技能培训、培育一个文化品牌、新建一个织锦车间、成立一个织锦协会、组建一个营销平台、构建一个利益联结机制“10个一”工程,全面推进织锦产业发展,促进佤族织锦产业由民族手工艺品向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方向发展,为当地群众开辟一条在家门口增收的新渠道。

  传承

  一经一纬人间织,一丝一缕若云霞。在西盟县翁嘎科镇班弄村,佤族织锦技艺传承人娜龙收紧腰机,用细棍按压经线,轻挑织孔,梭引纬线穿过织孔、拉直、梳板打紧,传承千年的技艺在娜龙手间汇聚成锦。

  “我从小就喜欢织布,17岁就跟着寨子里的老人学习织锦,刚开始只会简单捻线、搓线、绕线、排线,后来慢慢学习挑花、织布,一织就是33年。”娜龙说。

  娜龙是西盟县的织锦传承人之一,2015年被命名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手艺佤族织锦代表性传承人,2022年被命名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手艺佤族织锦代表性传承人。她热爱钻研,做事认真执着,擅长织佤族筒裙、挂包。在不断的学习实践中,她不仅会织布,还会刺绣,并将学习到的刺绣技艺融入佤族织锦图案设计中,使佤族织锦更富有个性和特色。

  “织锦是我们佤族的传统文化,不能在我们这一代丢掉,我们要传承、传播、弘扬民族文化,让织锦技艺代代相传,这也是我坚持做织锦的重要原因。”娜龙说。

  文化之根,在于传承。娜龙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掌握了织锦技艺,她用传帮带续写文化传承的责任与使命。她招收的6名学徒中,年纪大的30多岁,最小的11岁,其中2名学徒已经能独立完成织锦各项工序,她还多次担任佤族织锦技能培训班指导教师。

  为了让佤族织锦这枚承载着佤族文化的“活化石”持续释放活力,西盟县不断加强对佤族织锦的挖掘、传承和保护工作,通过加强资源挖掘、加大保护力度、做好传承接力等方式,传承“指尖技艺”,保留传统文化记忆。

  目前,全县先后举办各类培训班316期,培训群众5385人次,培养织锦能手;全县从事织锦技艺的人员3643人,实现织锦产业产值1197.8万元。现有传承人50人、培训基地1个、省级非遗工坊1个、分工坊11个、新兴文化企业6家。

  创新

  在西盟印象佤族织锦非遗工坊内,佤族织锦非遗传承人李宪兰的佤锦产品琳琅满目,服装、披肩、围巾、茶席、手包、香包、挂件等佤锦产品让人耳目一新,最引人注目的是放在桌上的吉祥如意包,在佤锦独有的条纹色彩上融入现代时尚元素,令人赞不绝口。

  “为了让西盟的佤族织锦在市场上活起来,我到过很多地方学习取经。这几年,通过不断尝试,我们生产的佤族织锦在保留古老的佤族织锦技艺的同时,融入了更多颜色、技艺及创新理念,推出一批更符合现代审美需求的产品,从而达到提高佤族织锦的使用价值和传播维度的效果,让佤族织锦更被当下消费者所喜爱。”李宪兰说。

  除了深度融入现代生活,将传统技艺与现代时尚设计相结合,李宪兰在织锦配色方面也进行了改良。其标志性产品“吉祥如意带”,一改黑底红饰的传统风格,将更显眼的红色作为底色,饰以传统的雀眼花、牛头纹;纯手工围巾也在过去简单的纯色中配入白线,使其变成更具时尚感的麻色。

  今年10月,李宪兰带着佤族织锦文创产品参加创意云南文化产业博览会,其中吉祥如意包、围巾、配饰小件套在此次博览会的非遗文创精品展中荣获二等奖、创意奖。

  近年来,西盟县积极探索佤族织锦产业化和市场化开发保护的新路径,通过培育一批西盟工匠、开辟一片稳定市场、开展一系列宣传推介活动,深度开发非遗产品,同时推动市场拓展,延伸非遗产业链条,推动非遗项目与市场接轨,推动佤族织锦走向了更大的市场。

  “要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让佤族织锦这项非遗技艺‘潮’起来,只有做好佤族织锦延链补链强链,推进融合发展,才能让这项古老的技艺更好地传承下去,才能让更多的群众走上致富路。”西盟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苏艳说。

  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西盟县培育出西盟印象民族文化有限公司、西盟佤山韵民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市场主体,推出佤族织锦体验式、互动式、情景式等文旅项目,形成从开发端到市场端的完备产业链,让游客可以近距离体悟非遗魅力。

  2022年以来,西盟县共接待“非遗+文旅”游客75.66万余人次,带动佤族织锦及其周边产品销售额达1450余万元,带动从事佤族织锦技艺群众每年户均增收8600余元。佤族织锦在保护传承中实现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佤族织锦这股“指尖力量”正持续为乡村振兴提供动能。(艾嘎)

(责编:徐前、木胜玉)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2025年高考有何特殊之处

视觉中国供图  7月7日,距离2025年高考刚好过去了一个月。  对教育领域来说,每年夏天最大的事就是高考了。作为一个报道教育多年的记者,因其典型的“风向标”作用,我关注最多、研究最多的也是高考——向下,它影响着12年基...

“七七事变”88周年丨勿忘国耻砺壮志 警钟长鸣奋新程

八十八年前的7月7日,“七七事变”在北京西南宛平城外爆发,中国军队在卢沟桥奋起抵抗,打响了全民族抗战的第一枪。如今,硝烟早已散去,卢沟桥依然巍然矗立,见证着一个民族从沉沦到觉醒,从苦难走向辉煌的伟大征程。  前事不忘,后...

今年前五个月我国服务贸易同比增长7.7%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前5个月,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32543.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7%。其中,出口14033.7亿元,增长15.1%;进口18509.9亿元,增长2.7%  服务贸易稳步增...

商务部就公布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白兰地反倾销调查最终裁定答记者问

  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负责人就公布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白兰地反倾销调查最终裁定答记者问。  有记者问:我们注意到商务部于7月4日发布了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白兰地反倾销案的最终裁定,裁定中提到部分欧盟企业适用价格承诺...

河南多地高温橙色预警!注意防暑降温!

  近期,河南省受副高主体控制,大部地区晴多雨少,空气潮湿,高温控场。7月4日,郑州市、周口市、新乡市、信阳市、许昌市等多地发布高温橙色预警。  河南省郑州市发布高温橙色预警  郑州市气象台2025年07月04日06时1...

历史时刻访问!山东舰让香港振奋,市民参观直言很自豪

 【环球时报驻香港特约记者 叶蓝 凌德 环球时报记者 刘帅颖】在香港回归祖国28周年之际,由航母山东舰,导弹驱逐舰延安舰、湛江舰,导弹护卫舰运城舰组成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舰艇编队,7月3日至7日到访香港,在香港社会掀起一...

复旦:一连串大师剧让大学精神“具象化”

  复旦大学大师剧《相辉》剧照。复旦大学供图  一所高校,一般都会有1部至2部大师剧。在复旦大学,自2017年首部大师剧《马相伯在1913》首演以来,以马相伯、李登辉、颜福庆、陈望道、谢希德等复旦先贤为蓝本创作的原创大师...

父母给婴儿喂奶竟遭驱赶,上海动物园错在哪?

最近几天,一起半个多月之前发生的纠纷,把上海动物园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据《新闻晨报》等媒体报道,6月中旬,茅先生夫妇带着10个月大的婴儿游览上海动物园。临近中午,孩子饿了,但园内唯一的母婴室又在大门之外,茅先生想在有空...

法国航空调度员罢工 多个机场航班将受影响

当地时间7月1日,法国民航总局要求各家航空公司在7月4日,即调度员罢工首日,取消四分之一在巴黎主要机场起降的航班。  由法国第二大和第三大航空调度员工会发起的此次罢工,将对当地机场造成严重影响。  法国民航总局还表示,尼...

法媒:警惕“仇恨游戏”引诱青少年

 法国“欧洲新闻网”6月29日文章,原题:极端主义与电子游戏:极端组织如何引诱青少年  根据欧盟委员会数据,网络游戏是全球最大产业之一,拥有超过9亿玩家,年收入估计达数百亿美元。这种规模不仅归功于网络游戏及社区的发展,还...

2023
12/03
19:01
浏览量: 6784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传承中原味道,一碗走向全国的胡辣汤

传承中原味道,一碗走向全国的胡辣汤

预制菜技术革新让银发族也能“讲究吃”

预制菜技术革新让银发族也能“讲究吃”

国内首个RWA数字岛屿项目启动 中国以创新实践引领全球数字文明建设

国内首个RWA数字岛屿项目启动 中国以创新实践引领全球数字文明建设

《传承与坚守:洛阳金石文字博物馆的努力之路》

《传承与坚守:洛阳金石文字博物馆的努力之路》

河南省商丘市前进小学首届“校长杯”跳绳比赛圆满落幕

河南省商丘市前进小学首届“校长杯”跳绳比赛圆满落幕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