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热点追踪 > 已抵达仰光正赶赴曼德勒 中国救援队驰援缅甸震区_

已抵达仰光正赶赴曼德勒 中国救援队驰援缅甸震区_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5-03-30 15:03:22 | 点击:303

缅甸地震牵动人心。3月29日中午,中国救援队一行82人乘坐国航包机从北京出发,跨越3600多公里,于缅甸当地时间16时30分抵达仰光国际机场,随后乘车前往受灾严重的曼德勒省。

中国救援队队长赵明介绍,中国救援队将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立即开展卸货转运工作,已与我驻缅甸使领馆联系,正在与当地政府有关机构对接。抵达灾区后,接领具体搜救任务,派出救援小队对执行任务场地进行实地勘查,同时选择安全合适的位置搭建营地。

截至发稿时,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3月28日在缅甸中部发生的强烈地震已造成该国1644人死亡、3408人受伤,另有139人失踪。

地震发生当天,缅甸宣布多个受灾严重的地区进入紧急状态。据报道,缅甸领导人敏昂莱表示,该国正在对灾区进行救援,但人力和物力严重不足,很多时候无法向灾民提供帮助。他请求国际社会向缅甸提供援助和支持。

3月29日6时30分许,中国云南救援医疗队一行37人携大量应急搜救设备和救援物资从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出发,包机赶赴缅甸震区。3月29日,中国救援队携带救援装备和物资前往缅甸震区,全力协助缅方开展抢险救援。

“我们是一支非常成熟的队伍。”中国救援队行动队队长王墨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介绍,中国救援队主要由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应急总医院人员组成,包括管理、搜索、营救、医疗和后勤成员。作为获得联合国认证的国际重型救援队,该团队人员和资源配备精良,曾参与包括土耳其大地震在内的多次国际救援。

中国救援队此行携带了700多件装备和物品前往缅甸,共约22吨,其中除了救援装备,还包括饮用水、食品等物资。“我们这支队伍出国救援基本上靠的是自我保障,携带的饮用水、食品能够保证队员在救援期间的吃喝,不影响当地受灾群众的需要。”王墨说。

在此次前往缅甸震区救援的82名中国救援队队员中,有10名医护人员。中国救援队队员、应急总医院应急医学救援处处长朱伟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表示,此行医务人员有两项重要任务:一是当发现伤者后,医疗人员马上提供有效的医疗救助;二是保障救援人员的身体健康,从而保证救援队的战斗力。

在震区,不同的气候条件会引发不同的次生灾害,并导致不同的疾病。朱伟指出,由于缅甸当地受灾严重,加上天气炎热且气候潮湿,除了应对地震灾害中常见的人员外伤,还要预防呼吸道疾病、皮肤病及当地特有的流行病或者传染病。“从药物准备到救援物资准备,(我们)都作了充分考虑,把数量和种类都准备得非常周全,以确保这次救援行动能够成功。”

当前,缅甸余震不断,且余震级别仍然较高,救援人员面临着复杂的救援条件。缅甸时间3月29日15时51分,缅甸首都内比都发生里氏5.1级地震。

“我们的口号是‘以生命营救生命’。在安全的条件下,我们希望能够营救出更多被困人员。”出发前,王墨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表示,此次救援的难度非常大,震区倒塌的多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叠饼式、粉碎式和下沉式的坍塌都有,“但我们有信心完成好此次救援任务”。

3月29日上午,应急管理部副部长徐加爱前往首都机场为中国救援队送行。在送行仪式现场,徐加爱表示,希望中国救援队全体队员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弘扬国际人道主义精神,以钢铁意志、专业素养和拼搏奉献,为缅甸人民推开“生命之窗”,传递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圆满完成这次国际救援任务。

在现场,缅甸驻华大使丁貌瑞表示,中国救援队一贯秉承不惧困难、坚强勇敢的优良传统,有着严谨的组织纪律,也有着团结合作的优良品质。“他们前往缅甸救援,不仅能够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交流,也能促进两国的友谊。”

本报北京3月29日电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赵丽梅 记者 张均斌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3月30日  01版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锋刃-2025”国际狙击手射击竞赛在乌鲁木齐开幕

  7月15日,“锋刃-2025”国际狙击手射击竞赛在乌鲁木齐武警某训练基地开幕。这是中国武警参赛队员步入现场。侯崇慧/摄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裴楠 通讯员 廖彬华 张永清)7月15日上午,“锋刃...

夏日室内冰雪世界享清凉

 7月15日,小朋友在室内冰雪世界休闲娱乐。  炎炎夏日,江苏淮安金湖水上森林景区内的春溪林海雪原迎来众多游客。据介绍,该室内冰雪世界由哈尔滨冰雕团队打造,面积超3000平方米,置身其中,仿佛走进冰雪童话世界,尽享夏日清...

超30城官宣,公积金真的能付首付了

  中新网北京7月15日电(记者 左宇坤)住房公积金的使用范围在持续拓宽。  近日,北京印发的《北京市深化改革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中,有一点颇受关注:进一步发挥住房公积金促进作用,支持缴存人在提取公...

高温催生暑期清凉经济

 7月12日,游客在天津滨海新区方特水上乐园戏水纳凉(无人机照片)。  连日来,全国多地持续高温,催热暑期“清凉经济”,多样化消暑体验和消费场景释放夏日经济活力。  新华社发(杜鹏辉 摄)

马克龙:欧洲形势空前严峻,法国军费将“两连涨”

美联社报道截图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7月14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昊天)“想在这个世界上获得自由,你必须能引起他人的恐惧。为此,你必须变得强大。”当地时间7月13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在法国国防部发表讲话,宣布将在明...

河北发布3条避暑旅游线路 涵盖海滨、高原、森林

  秦皇岛的海豚表演。 赵杰摄  本报记者 李如意 实习生 代欣璇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这句旅游口号持续破圈,折射出河北省深耕京津及周边重点客源市场、持续丰富旅游供给的显著成效。暑期来临,河北省气象局、河北...

直播助农、健康义诊、扮靓街巷……青年学子暑期返乡服务桑梓

  这个夏天,广袤乡村迎来一批“新农人”。随着暑期“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大学生志愿者们纷纷背起行囊走出校园、走进田野,用专业知识服务乡亲,以青春热情扮靓家乡。他们来到田间地头帮乡亲直播带货,他们走进街巷...

教师因学生志愿未填北大、清华“破防”,问题出在哪?

@百姓关注  近日,江西瑞昌一名中学教师,因为有学生在高考志愿填报中未填报北大、清华,选择了其他名校,在“清北团队合作群”内“控诉”学生,并宣告将解散该群,在网上引发热议。网传图片显示,该教师在群内表示,三名学生不听学校...

抄袭还是借鉴?读者感受应该被倾听

  严肃文学如何界定抄袭?如何看待那些原创“纯度”不高的作品?有关这些问题,互联网上掀起了新一轮讨论。  事情源于博主“抒情的森林”发布的系列博文,从去年开始,他在个人账号上陆续发布对比图,涉及丁颜、徐衎、焦典等多位青年...

烟台高新区组织开展青荣城际铁路桥涵限高架被撞应急处置演练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杨振东)近日,烟台高新区组织开展青荣城际铁路桥涵限高架被撞应急处置演练。国铁济南局青岛工务段、高新区规划国土建设局、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高新区大队、铁路公安等单位部门参加演练。 模拟一辆货运车...

2025
03/30
15:03
浏览量: 303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传承中原味道,一碗走向全国的胡辣汤

传承中原味道,一碗走向全国的胡辣汤

预制菜技术革新让银发族也能“讲究吃”

预制菜技术革新让银发族也能“讲究吃”

国内首个RWA数字岛屿项目启动 中国以创新实践引领全球数字文明建设

国内首个RWA数字岛屿项目启动 中国以创新实践引领全球数字文明建设

《传承与坚守:洛阳金石文字博物馆的努力之路》

《传承与坚守:洛阳金石文字博物馆的努力之路》

河南省商丘市前进小学首届“校长杯”跳绳比赛圆满落幕

河南省商丘市前进小学首届“校长杯”跳绳比赛圆满落幕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