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热点追踪 > 跨国巨头纷纷加码对华投资,信心何在

跨国巨头纷纷加码对华投资,信心何在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5-03-25 13:58:52 | 点击:325

3月23日,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宏观政策与经济增长专题研讨会”开始前,与会中外嘉宾走向会场。当日上午,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在北京开幕,主题为“全面释放发展动能,共促全球经济稳定增长”。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曲俊燕/摄

本报记者 张国 胡春艳 秦珍子

就在赴北京参加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之前,英国阿斯利康公司全球首席执行官苏博科宣布了一个大手笔投资计划——这家跨国医药巨头将在北京投资25亿美元,并设立旗下的全球第六个、中国第二个战略研发中心。

3月23日,苏博科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说,中国之前是药品的接收国,但是今天成了创新领域不可或缺的部分,大量新技术涌现在中国。“对医疗行业来说,全球企业来到中国不仅要实现自己的产品商业化,同时还希望在中国进行创新。”

他认为,中国的改革是这一转变的“根本因素”。这就是为什么阿斯利康要在北京设立一个新的全球研发中心。

由于在华业务越来越多,苏博科感慨,最近几年他待在中国的时间变多了。“我发现尽管很多情况不断发生变化,但是中国很多关键的基本面没有变。”

“众多跨国企业共同的心声”

在3月23日至24日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包括众多跨国企业领袖在内的国际工商界人士频频与中方伙伴会面。在钓鱼台国宾馆的怡人春色里,他们不断谈到加码投资中国的计划。

瑞士医药巨头诺华公司首席执行官万思翰说,中国加快了药物审批流程,知识产权保护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包括诺华在内,很多企业都从中受益。而“健康中国”目标的推进,给药企带来很多机会。 “我们非常高兴看到中国继续开放。”

据日本武田制药公司董事长卫博科介绍,武田制药过去5年在中国推出的新药超出了此前25年的总和。“我们受惠于中国市场,以及中国政府所开展的各种改善市场的措施。”

在卫博科看来,中国有一个“无可比拟”的优势,就是拥有巨大的、高质量的数据。而在很多国家和地区,数据是割裂的。

本届论坛的外方主席、德国西门子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总裁、首席执行官博乐仁说:“我们将持续投入,持续支持中国发展。我相信,这也是众多跨国企业共同的心声。”

博乐仁指出,如今不管是人工智能还是数据,无论是企业内部还是企业之间,都不欢迎“孤岛模式”。

对苏博科及其同行来说,“加码中国”的原因很多。除了中国市场的种种优势,还有一个原因是,在全球化遭遇逆流、地缘冲突频发等不确定性中,这些企业十分看重稳定的、有韧性的供应链。苏博科表示,向患者提供药品的时候,他们需要确保不会面对贸易争端造成的“附带损失”。

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的主旨演讲中,国务院总理李强提到“维护自由贸易和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畅通稳定”,表示中国将继续敞开怀抱欢迎各国企业。希望企业家们做全球化的坚定维护者、推动者,齐心协力、精诚合作,抵制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在互利互惠中实现更大发展。

食品业巨头雀巢集团诞生自瑞士,本国市场较小,一直致力于拥抱全球化。雀巢集团首席执行官傅乐宏说,雀巢是20世纪80年代首批在华投资的跨国公司之一,2020年以来又在中国新增人民币20多亿元的投资。

“尽管面临逆风和挑战,中国仍然迎难而上、稳步向前。我们也看到中国政府在努力提振内需、改善国内市场并重塑社会信心。与此同时,作为稳定宏观经济大局的重要举措之一,中国再次明确释放积极信号,将以更大的力度吸引和巩固外商投资的信心,我们对这个充满活力、体量庞大的消费市场始终充满信心。”他这样评价。

傅乐宏说,在供应链断裂风险和地缘政治博弈的双重影响之下,供应链的韧性构建和节点多元化布局显得更加重要,其优先级甚至超越了传统效率至上的产业逻辑。中国持续扩大制度型开放,主动对接高规格的国际经贸框架,简化外商投资负面清单,这些努力,“让我们更加有信心坚定地继续在中国投资”。

3月23日,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开幕,部分参会嘉宾和媒体在转播厅观看开幕式直播,开幕式上,西门子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总裁、首席执行官博乐仁致辞。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曲俊燕/摄

“当空气稀薄你就会有高原反应”

3月24日中午,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主持完一场有关经济全球化新趋势的研讨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感慨,对于多年来经历经济全球化的企业和个人来说,大家感觉全球化就像空气一样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当空气稀薄你就会有高原反应”。所以,今天看到全球化遭遇逆流,大家才真正感受到全球化有多么重要,而这种逆流让大家有多么难受。

同一天,法国道达尔能源公司董事长潘彦磊说:“每次我有机会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发言时,我都更加明白为什么我们的关系会如此牢固——我们和中国的合作伙伴关系是建立在相互信任和彼此帮助的基础之上。”

中国正在推进能源转型,减少碳排放,道达尔从中找到了商机——它每年向中国提供超过500万吨液化天然气,去年又与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公司签署了长期的供应液化天然气的协议。

“我想强调,作为一个欧洲公司,当美国想要退出全球化浪潮的时候,气候变化以及能源转型给中国以及欧洲带来了巨大机遇。”潘彦磊说。

“我们还将在中国持续投资。”德国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说,当世界主要地区纷纷关注“经济自主”并且强化保护主义的时候,宝马集团选择深化国际合作和产业融合。

宝马集团并不赞成欧盟近年对进口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做法。齐普策说:“我们明确反对愈演愈烈的保护主义,针对欧盟委员会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一事我们已经正式提起诉讼。我们坚信应对全球性挑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而不是反其道而行之。”

在齐普策看来,全球贸易尽管遭遇逆流,但新的合作机遇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地涌现。2025年中国两会对他最重要的启示之一就是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的“人工智能+”行动,他认为,这将促进包括移动出行在内更广泛的产业融合。宝马正在为此深化与中国科技企业的战略合作。

3月23日,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宏观政策与经济增长专题研讨会”开始前,与会嘉宾在会场外交流。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曲俊燕/摄

中国将成为一个更加具有韧性和包容性的经济体

从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找到商机的跨国企业还有不少。美国奥的斯电梯公司全球董事会主席、总裁、首席执行官朱蒂看到了“扎实推进城市更新”。她说,中国许多在21世纪初城市扩建时期所安装的电梯和自动扶梯,都已经进入需要更新改造的阶段——有近100万台电梯和自动扶梯的使用年限超过15年,这是进行必要的技术升级、提升美观度或全面翻新的关键时期。中国正在释放出巨大的“电梯全生命周期服务市场潜力”,奥的斯的产品和服务契合了城市更新政策。

朱蒂说,奥的斯还积极融入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等全球性机遇,为中国及其“一带一路”的合作伙伴提供支持。

沙特阿美集团总裁、首席执行官阿敏·纳瑟尔强调该公司“目前”的投资项目分布在福建、辽宁、浙江、天津。“我为什么要强调目前呢?因为我们正在寻求更多机会。”他说,中国市场进一步开放,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可以预见的是中国的优势地位没有改变,中国将继续成为其他经济体效仿学习的对象”。

他强调,作为长期的投资者,阿美非常看好中国广阔且不断增长的机遇,这一点毋庸置疑。

“我们深切感受到国家扩大制度型开放的决心和努力,尤其是近年来放宽外资准入、简化审批流程、保护知识产权等方面。”香港铁路有限公司主席欧阳伯权说,近年来,国家积极放宽外资准入标准,推进金融领域与国际标准的接轨,完善政策法规,彰显了扩大制度型开放的积极意愿和决心。扩大制度型开放不仅有助于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优质的外资,也有助于推动国内企业走出去。

来到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亚洲开发银行行长神田真人发表了他就任行长后的“首次重要演讲”。“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独自实现持久的繁荣,中国成功地融入了全球贸易和投资流,极大地推动了自身的发展。即使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时期,合作也已经被历史不断证明是共同繁荣的催化剂……这就是为什么我仍然坚定地支持中国不断消除限制、促进贸易平衡的努力。”他认为,通过改善营商环境等举措,“中国将成为一个更加具有韧性和包容性的经济体”。

“中国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刻,现在作出的选择将对未来几十年产生深远影响。”神田真人指出。

中国有17位正部长级官员出席了今年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其中,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李乐成以英国阿斯利康小分子药新工厂、新加坡金鹰集团莱赛尔纤维生产线、法国赛诺菲胰岛素生产基地等一批对华投资项目为例说,“外资企业成为我国产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力量,也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发挥了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

李乐成表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不是“中国的独奏曲”,而是“世界的大合唱”。中国具有完备的产业体系、丰富的应用场景、超大规模的市场、数量庞大的人才队伍,为国际产业科技创新提供了广阔的合作空间。

据工信部数据,外商迄今累计在华投资设立的企业数量已超过120万家。中国制造业中的31个大类和548个小类都有外商投资。超60%的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有外资企业代表参与。2024年,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9万家。自中国电信业扩大开放后,已有超过2400家外资企业获准在华经营电信业务。

2025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共有21个国家的86位跨国企业代表出席,比去年增加了3个国家。其中美国企业数量最多,而首次参会的跨国企业有17家,也是历年数量最多的。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韩文秀说:“近期,我们看到许多国际投资者纷纷看好中国经济和中国资产,我们真诚地欢迎国际资本回归中国,深耕中国投资的沃土,共享中国发展的红利。”

本报北京3月25日电

责任编辑:张毅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锋刃-2025”国际狙击手射击竞赛在乌鲁木齐开幕

  7月15日,“锋刃-2025”国际狙击手射击竞赛在乌鲁木齐武警某训练基地开幕。这是中国武警参赛队员步入现场。侯崇慧/摄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裴楠 通讯员 廖彬华 张永清)7月15日上午,“锋刃...

夏日室内冰雪世界享清凉

 7月15日,小朋友在室内冰雪世界休闲娱乐。  炎炎夏日,江苏淮安金湖水上森林景区内的春溪林海雪原迎来众多游客。据介绍,该室内冰雪世界由哈尔滨冰雕团队打造,面积超3000平方米,置身其中,仿佛走进冰雪童话世界,尽享夏日清...

超30城官宣,公积金真的能付首付了

  中新网北京7月15日电(记者 左宇坤)住房公积金的使用范围在持续拓宽。  近日,北京印发的《北京市深化改革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中,有一点颇受关注:进一步发挥住房公积金促进作用,支持缴存人在提取公...

高温催生暑期清凉经济

 7月12日,游客在天津滨海新区方特水上乐园戏水纳凉(无人机照片)。  连日来,全国多地持续高温,催热暑期“清凉经济”,多样化消暑体验和消费场景释放夏日经济活力。  新华社发(杜鹏辉 摄)

马克龙:欧洲形势空前严峻,法国军费将“两连涨”

美联社报道截图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7月14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昊天)“想在这个世界上获得自由,你必须能引起他人的恐惧。为此,你必须变得强大。”当地时间7月13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在法国国防部发表讲话,宣布将在明...

河北发布3条避暑旅游线路 涵盖海滨、高原、森林

  秦皇岛的海豚表演。 赵杰摄  本报记者 李如意 实习生 代欣璇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这句旅游口号持续破圈,折射出河北省深耕京津及周边重点客源市场、持续丰富旅游供给的显著成效。暑期来临,河北省气象局、河北...

直播助农、健康义诊、扮靓街巷……青年学子暑期返乡服务桑梓

  这个夏天,广袤乡村迎来一批“新农人”。随着暑期“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大学生志愿者们纷纷背起行囊走出校园、走进田野,用专业知识服务乡亲,以青春热情扮靓家乡。他们来到田间地头帮乡亲直播带货,他们走进街巷...

教师因学生志愿未填北大、清华“破防”,问题出在哪?

@百姓关注  近日,江西瑞昌一名中学教师,因为有学生在高考志愿填报中未填报北大、清华,选择了其他名校,在“清北团队合作群”内“控诉”学生,并宣告将解散该群,在网上引发热议。网传图片显示,该教师在群内表示,三名学生不听学校...

抄袭还是借鉴?读者感受应该被倾听

  严肃文学如何界定抄袭?如何看待那些原创“纯度”不高的作品?有关这些问题,互联网上掀起了新一轮讨论。  事情源于博主“抒情的森林”发布的系列博文,从去年开始,他在个人账号上陆续发布对比图,涉及丁颜、徐衎、焦典等多位青年...

烟台高新区组织开展青荣城际铁路桥涵限高架被撞应急处置演练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杨振东)近日,烟台高新区组织开展青荣城际铁路桥涵限高架被撞应急处置演练。国铁济南局青岛工务段、高新区规划国土建设局、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高新区大队、铁路公安等单位部门参加演练。 模拟一辆货运车...

2025
03/25
13:58
浏览量: 325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传承中原味道,一碗走向全国的胡辣汤

传承中原味道,一碗走向全国的胡辣汤

预制菜技术革新让银发族也能“讲究吃”

预制菜技术革新让银发族也能“讲究吃”

国内首个RWA数字岛屿项目启动 中国以创新实践引领全球数字文明建设

国内首个RWA数字岛屿项目启动 中国以创新实践引领全球数字文明建设

《传承与坚守:洛阳金石文字博物馆的努力之路》

《传承与坚守:洛阳金石文字博物馆的努力之路》

河南省商丘市前进小学首届“校长杯”跳绳比赛圆满落幕

河南省商丘市前进小学首届“校长杯”跳绳比赛圆满落幕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