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热点追踪 > 柬埔寨学者:中国经济政策将对柬埔寨产生直接影响

柬埔寨学者:中国经济政策将对柬埔寨产生直接影响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5-03-09 14:55:37 | 点击:281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马子倩 驻柬埔寨记者 王岩

为什么柬埔寨社会要关注中国全国两会?柬埔寨金边皇家大学国际问题和公共政策研究所研究员通孟戴维开门见山地说:中国全国两会提出的新政策,将对柬埔寨产生直接影响,特别是在经济合作和投资领域。

通孟戴维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中国提振民营经济发展信心,柬埔寨有望看到中方在柬埔寨基础设施、制造业以及技术领域的投资出现增长,特别是在工业园区、能源项目及数字基础设施等关键领域,柬埔寨可能会迎来更多来自中国的投资机遇。这将为柬埔寨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提升民众的技能水平,改善民生福祉。

柬埔寨金边皇家大学国际问题和公共政策研究所研究员通孟戴维。受访者供图

柬埔寨记者俱乐部主席布伊格用3组词来概括当前的中柬关系:深厚的历史渊源,不断加强的战略利益和经济联系。他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表示,多年来,在两国共同努力下,中柬建立起牢固的外交关系,特别是两国持续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既有丰硕的成果,也有共同的愿景。

作为连接中国与东南亚和南亚市场的“天然桥梁”,地处湄公河流域核心区域的柬埔寨,一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参与者。3月5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多次提到共建“一带一路”,在介绍今年政府工作任务时他提出,要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

对此,柬埔寨《新鲜资讯》网站报道称,中国改革开放有新突破,中国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全部取消,共建“一带一路”贸易投资合作不断扩容升级。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林松添3月4日表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多年来,成果惠及150多个国家的人民,引领世界走出了一条合作共赢、共同发展新路。

在采访中,布伊格详细列举了中柬在共建“一带一路”领域取得的成果:中企承建了援柬埔寨11号国家公路及各类桥梁、港口等基础设施,极大提升了柬埔寨的交通连通性和经济实力;中柬企业共同开发建设的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为柬埔寨创造了成千上万的就业机会;中企投资开发了桑河二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达到40万千瓦,约占柬埔寨全国总装机容量的20%,有力推动了柬埔寨能源来源的多元化,增强了电力供应能力;在贸易方面,柬埔寨主要向中国出口大米、橡胶和木薯等农产品,中国则向柬埔寨出口机械、电子产品和纺织品,中柬贸易额在过去10年里大幅增长,中国连续多年保持柬埔寨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在布伊格看来,中国对柬埔寨经济的贡献“具有变革性”。

柬埔寨也在一个个具体合作项目中不断深化着对中国的理解和认识。通孟戴维在采访中表示,他对今年中国全国两会的3个重要看点充满期待:首先,在国际贸易紧张局势和全球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经济增长是主要关注点,中国的政策制定者会出台哪些措施来支持投资、促进国内消费和推动工业发展;其次,中国正致力于营造更加优越的商业环境,政府会宣布哪些新政策来提高监管透明度、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激励民营经济发展;第三,中国政府会否继续加强国内供应链建设,尤其是对半导体生产、人工智能及其他先进产业的投资,以减少对外国技术的依赖。

这些预测性的关切,都在3月5日公布的中国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得到了回应。政府工作报告既提到要“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也提出要“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前沿性、颠覆性技术研发。柬埔寨《和平岛报》评论称,中国政府已制定了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一系列经济刺激措施,以确保能够实现今年设定的5%的经济增长目标。

“中国希望深化与区域伙伴的经济合作,中国全国两会将对中柬双边贸易关系产生积极影响。”通孟戴维对记者说,总体而言,中国全国两会的结果将对中国国内和国际经济政策产生重要影响,这将对柬埔寨的发展带来潜在好处。

责任编辑:张毅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锋刃-2025”国际狙击手射击竞赛在乌鲁木齐开幕

  7月15日,“锋刃-2025”国际狙击手射击竞赛在乌鲁木齐武警某训练基地开幕。这是中国武警参赛队员步入现场。侯崇慧/摄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裴楠 通讯员 廖彬华 张永清)7月15日上午,“锋刃...

夏日室内冰雪世界享清凉

 7月15日,小朋友在室内冰雪世界休闲娱乐。  炎炎夏日,江苏淮安金湖水上森林景区内的春溪林海雪原迎来众多游客。据介绍,该室内冰雪世界由哈尔滨冰雕团队打造,面积超3000平方米,置身其中,仿佛走进冰雪童话世界,尽享夏日清...

超30城官宣,公积金真的能付首付了

  中新网北京7月15日电(记者 左宇坤)住房公积金的使用范围在持续拓宽。  近日,北京印发的《北京市深化改革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中,有一点颇受关注:进一步发挥住房公积金促进作用,支持缴存人在提取公...

高温催生暑期清凉经济

 7月12日,游客在天津滨海新区方特水上乐园戏水纳凉(无人机照片)。  连日来,全国多地持续高温,催热暑期“清凉经济”,多样化消暑体验和消费场景释放夏日经济活力。  新华社发(杜鹏辉 摄)

马克龙:欧洲形势空前严峻,法国军费将“两连涨”

美联社报道截图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7月14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昊天)“想在这个世界上获得自由,你必须能引起他人的恐惧。为此,你必须变得强大。”当地时间7月13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在法国国防部发表讲话,宣布将在明...

河北发布3条避暑旅游线路 涵盖海滨、高原、森林

  秦皇岛的海豚表演。 赵杰摄  本报记者 李如意 实习生 代欣璇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这句旅游口号持续破圈,折射出河北省深耕京津及周边重点客源市场、持续丰富旅游供给的显著成效。暑期来临,河北省气象局、河北...

直播助农、健康义诊、扮靓街巷……青年学子暑期返乡服务桑梓

  这个夏天,广袤乡村迎来一批“新农人”。随着暑期“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大学生志愿者们纷纷背起行囊走出校园、走进田野,用专业知识服务乡亲,以青春热情扮靓家乡。他们来到田间地头帮乡亲直播带货,他们走进街巷...

教师因学生志愿未填北大、清华“破防”,问题出在哪?

@百姓关注  近日,江西瑞昌一名中学教师,因为有学生在高考志愿填报中未填报北大、清华,选择了其他名校,在“清北团队合作群”内“控诉”学生,并宣告将解散该群,在网上引发热议。网传图片显示,该教师在群内表示,三名学生不听学校...

抄袭还是借鉴?读者感受应该被倾听

  严肃文学如何界定抄袭?如何看待那些原创“纯度”不高的作品?有关这些问题,互联网上掀起了新一轮讨论。  事情源于博主“抒情的森林”发布的系列博文,从去年开始,他在个人账号上陆续发布对比图,涉及丁颜、徐衎、焦典等多位青年...

烟台高新区组织开展青荣城际铁路桥涵限高架被撞应急处置演练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杨振东)近日,烟台高新区组织开展青荣城际铁路桥涵限高架被撞应急处置演练。国铁济南局青岛工务段、高新区规划国土建设局、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高新区大队、铁路公安等单位部门参加演练。 模拟一辆货运车...

2025
03/09
14:55
浏览量: 281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传承中原味道,一碗走向全国的胡辣汤

传承中原味道,一碗走向全国的胡辣汤

预制菜技术革新让银发族也能“讲究吃”

预制菜技术革新让银发族也能“讲究吃”

国内首个RWA数字岛屿项目启动 中国以创新实践引领全球数字文明建设

国内首个RWA数字岛屿项目启动 中国以创新实践引领全球数字文明建设

《传承与坚守:洛阳金石文字博物馆的努力之路》

《传承与坚守:洛阳金石文字博物馆的努力之路》

河南省商丘市前进小学首届“校长杯”跳绳比赛圆满落幕

河南省商丘市前进小学首届“校长杯”跳绳比赛圆满落幕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